2010年05月11日 18:32 來源:廣西新聞網 編輯:葉焱焱
廣西民族醫院ICU護士長,副主任護師,從事護理工作24年。
在她的人生辭典中有這麼八個字:肯幹、奉獻、執著、感恩、孝道。ICU病房是以患者生命需求為中心的特珠單元,同時也是最髒最累的科室, 病人的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完成,工作的髒和累可想而知,工作中她時時處處為病人著想,做到「有危必救,有求必應,爭分奪秒,救命第一」 為了給病人營造一個整潔、舒適、溫馨的治療環境,她帶領護理人員開展「微笑服務」、「天使與家屬心靈互動服務」、「創造最美的手」、「臨終關愛」等QC活動服務。收到很好的效果,病人有家的溫暖,讓家屬放心,多次得到了病人及家屬的書面及口頭表揚。
為攻克護理難關,真正解決護理難題,減輕病人的痛苦,提高護理質量,她在護理部領導的引導下,不斷開展新技術和科研工作。開展新技術應用9項,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的論文共17篇。參與的科研《人工糞袋在危重病人中的應用》獲得醫院新技術項目應用三等獎,負責的科研「帶氣囊氣管導管與肛管行負壓引流在大便失禁病人中應用的對比研究」通過了專家評審,達國內先進水平,並榮獲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主要參與的科研課題《鎖骨下靜脈穿刺處兩種不同護理方法與感染關係的對比研究,通過專家評審,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並榮獲2008年「廣西衛生適宜技術推廣獎」和「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撰寫的論文《帶氣囊氣管導管與肛管行負壓引流在大便失禁病人中應用的對比研究》榮獲2007年度崇左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榮獲2003年-2008年度崇左市科協系統先進工作者;撰寫得論文《綜合ICU護士職業性損傷與防護》榮獲2009年度優秀論文獎。科研項目「綜合ICU患者監護單記錄臨床應用的前瞻性研究」已經獲得2010年廣西衛生廳立項。被同仁們稱讚為護苑科技奇葩。
ICU接收的都是危重病員,病情變化快,搶救頻率高,護理工作量大。為了適應醫療發展的需求,更好地為病人服務,在緊張的工作之餘,她很注重技術創新,加強崗位練兵,規範技術操作。在技術操作上,她們是每周一小練,每月一大練,苦練基本功,在醫院護理技術操作比賽中名列前茅。同時為了提高科室搶救應急能力,培養崗位能手,她每年均有計劃的選送醫護人員到區內外參加各種進修培訓,引進新技術,使搶救技術與應急能力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上了一個新臺階。工作中,對一些難度很大的護理技術操作她都能應用自如,如深靜脈穿刺置管、PICC置管、動脈穿刺置管行有創監測、人工氣道的建立等,這些操作在挽救病人的生命中起到很關鍵的作用。由於訓練有素,對危重病人搶救及時,她的工作時常得到領導、臨床科室及病人家屬的好評。
針對崇左市基層醫療機構人員普遍存在的業務素質不強的弱點,她經常抽調人手,積極協助基層醫療單位進行人員培訓,使ICU成為崇左市孕育護理人才的搖籃。至今,她們已為臨床科室和基層醫院輸送、支援護理人才45人之多,她們到各臨床科室均成為技術能手,有些已經榮升為護理管理者。
工作中,她一向注重與患者間的溝通和交流,力求使醫患關係融洽和諧,尤其是這三年醫院獲得「全國百姓放心醫院」這一榮譽稱號後,在「醫院管理年」、「工人先鋒號」等活動中,她更是把「一切為了病人」、「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為了一切病人」作為不變的服務宗旨,努力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發展。1999年、2002年、2003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被評為優秀護士長及先進工作者。2007年所帶的護理組被評為:「巾幗標兵崗」、崇左市「工人先鋒號」、2008年被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授予的「工人先鋒號」;帶領的團隊榮獲2009年「護理綜合質量」一等獎;2009年「溫馨護士站」、「感控質量管理優勝獎」及「零投訴獎」。她也被評為2009年度「優秀護士長」和「五一巾幗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