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中式國潮 好好生活」第四屆中國新中式紅木家具展論壇,在廣東中山中國 (大湧)紅木文化博覽城圓滿舉行。
論壇聚焦疫情下紅木家具行業突圍、中山城市與新中式紅木文化、國潮中式趨勢,邀請到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會長楊志明,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廣東省政府文史館館員、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丘樹宏,著名家居設計導演、獵狐家居研究院創始人李利潤3位人們帶來主題分享。
與此同時請到中山職業技術學院紅木家居學院執行院長、博士潘質洪,廣東省新中式家具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振益,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導師郭瓊,深圳觀硯設計創始人李玩想,善者文化中式設計創意總監關俊銘,司設房、軟裝視界聯合創始人黃盼6位學院派和實戰派專家學者,圍繞「能不能在新生代心中建立紅木家具新印象?」、「能不能打造出高顏值個性化的中式家居?」、「紅木家具能不能成為中式家居主角並服務好當代人的美好生活?」、「能不能讓國潮走進更多人的生活?」4個話題,尋找紅木家具融入當代生活的具體思路。
「中式國潮 好好生活」第四屆新中式紅木展論壇嘉賓合影
本屆論壇由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主辦,得到國家木材與木製品性能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山市大湧鎮人民政府支持,由弘木傳媒、中國(大湧)紅木文化博覽城承辦,中山市紅木家具行業協會、中山市紅木古典家具學會、品牌紅木家具經銷商聯盟協辦。論壇通過騰訊家居視頻直播,線上線下得到眾多關注。
「疫」起升級,順勢而生
2020年上半年,紅木家具行業一邊與全國人民齊心抗疫,一邊尋找新發展模式。直播招商賣貨、抖音推銷紅木等,大至產區,小到企業,新零售實踐一時間成為「風氣」。面對疫情常態化、營銷網際網路化等新形勢,紅木家具產業需要放眼未來,也需要當下真抓實幹。
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會長楊志明在《疫情下的紅木行業突圍之路》主題分享指出,經濟下行的市場遇上疫情衝擊疊加的影響,讓企業面臨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升級的「火山」三大壓力。行業應從產品、技術、營銷、人才、環境五方面創新,迎著紅木市場和消費趨勢變化,生產符合時代的紅木家具。
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會長楊志明帶來《疫情下的紅木行業突圍之路》主題分享
疫情之下,中山紅木家具產區也「玩」起直播。直播鏡頭下的中國(大湧)紅木文化博覽城古色古韻,給人穿越古今的夢幻。「大湧紅木」一流品質,通過直播推介深入人心。新技術與傳統行業碰撞,需要克服方方面面的困難。敢為人先的中山「紅木人」,用20年前首倡「新中式紅木」的果敢和智慧積極探索,讓產區復甦快人一步。中山紅木文化發展與城市基因密不可分。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廣東省政府文史館館員、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丘樹宏在《中山城市三原色與新中式紅木文化》主題分享提到,中山的城市顏色是能延伸出無數色彩的紅黃藍「三原色」。新中式是新的發展思路,文化自信才能產業自強,要走守正創新的發展路,敢為天下先,將紅木文化、紅木家具做大做強,影響國家,衝向世界。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廣東省政府文史館館員、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丘樹宏帶來《中山城市三原色與新中式紅木文化》主題演講
近十年來,中國用磅礴力量推動世界發展,中華文化影響力隨之擴大。「國潮」可以看作國民對這種偉大進程的通俗概括,國潮正在為本土製造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著名家居設計導演、獵狐家居研究院創始人李利潤帶來了《國潮中式的無限可能》主題分享。他強調,新中式在不同時代背景要做不同革新,應該推動從產品思維到生活方式思維的轉變,傳承民族文化和東方美學,用家具載體、空間、品牌等具象呈現。新中式在於新顏值、新體驗、新工藝、新材料的變革。
著名設計導演、獵狐家居研究院創始人李利潤帶來《國潮中式的無限可能》主題分享
外部環境的挑戰與機遇並存,三個主題分享為紅木家具產業指明了發展大方向。
發問自省,尋內在發展力
中國新中式紅木家具展論壇是每年中國(中山)新中式紅木家具展的重要活動之一。本屆論壇以「中式國潮 好好生活」為主題,將產業發展放在國家的美好生活理論,放在國潮崛起的大勢中思考。
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副會長、全聯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顧問曹靜樓代表主辦方為第四屆新中式紅木展論壇致辭
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副會長、全聯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顧問曹靜樓代表主辦方為論壇致辭。他表示,每屆論壇主題都切中新中式紅木家具發展要害,為所有參與者打開一扇思考的大門,集專家智慧把行業引導到更好的路上。
好好生活,以家為起點,家的居住體驗、空間形態越來越多樣化、個性化。從由生產人員設計產品,到形成包括家具、軟裝、空間設計師等的專業設計系統,中式家具在創新傳承上已經摸索出不少經驗。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做得更好,論壇的對話環節邀請6位專家學者共同尋找答案。中山市紅木古典家具學會秘書長、品牌紅木商務記者總監舒鋆鋆主持論壇。
6位論壇嘉賓就圍繞4個「能不能」對8個具體發展問題進行分析,中山市紅木古典家具學會秘書長、品牌紅木商務記者總監舒鋆鋆(左一)主持論壇
紅木家具能不能在新生代心中建立新印象?中山職業技術學院紅木家居學院執行院長、博士潘質洪,深圳觀硯設計創始人李玩想分別就「如何讓當代年輕人更認可和喜愛紅木家具」發表了看法。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紅木家居學院執行院長、博士潘質洪
潘質洪提到,設計理念是打動新一代消費者的要素,新中式紅木家具需要在材料、色彩、款型各方面均尋求多元發展。他建議考慮「共享」形式讓新生代消費者與紅木家具更接近。
李玩想認為,不一定要把年輕人作為紅木家具的消費者,只有解決生活和使用中遇到的問題,才會給人帶來新印象。在此基礎上才是設計,不能被設計「套路」。
深圳觀硯設計創始人李玩想
在第二個話題「能不能打造出高顏值個性化的中式家居」,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導師郭瓊、善者文化中式設計創意總監關俊銘分享了做好中式家具和中式空間設計定製的思路。
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導師郭瓊
郭瓊分享到,家居是涉及軟裝、陳設及其他家居用品的系統空間,中式家具、中式家居生活方式定製化、系統化是必然趨勢。紅木企業應該培養設計思維、整體空間思維,學習泛家居產業鏈的信息化、智能化、數位化方式。同時需要有同理心,與消費者在情感上互動,為他們解決生活痛點。
關俊銘認為,每家品牌、每款產品都有定位和消費者人群,研究他們在審美、功能上的需求,才能設計生活場所,在功能空間上做延伸。
善者文化中式設計創意總監關俊銘
廣東省新中式家具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振益結合顏值和定製的用戶需求,分析了當前新中式家具設計製造的關鍵點和成果。他指出,紅木行業已經呈現出多元化設計、多元化風格、多元化材料等發展態勢,這是很大的進步但還遠遠不夠。從業者要積極擁抱新趨勢、新技術,推動紅木家具產業更大發展。
當下熱議的新中產、她經濟等,本質上是用戶研究和好好生活在不同領域的表達。怎樣的家具產品才能服務好人們的美好生活?在第三個話題,陳振益描述了自己理想中的家具形態。他認為家具要能塑造氣場,同時反過來也能塑造人的性格、情感以及美好生活。
廣東省新中式家具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振益
作為產品設計師,李玩想也分享了他的見解。他指出產品應該為空間服務,再回歸為人們服務。紅木家具要滿足「舒服」的特性,包括體感、使用、價格以及情感的舒服,在家具、軟裝、空間上高度和諧,整體呈現舒服感。
關俊銘從空間設計層面介紹了如何創造良好的生活體驗。他表示,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變化對紅木家具功能性和家居適應性提出不一樣的要求。輕奢、極簡風格的融入沒有改變中式本質,卻可以讓紅木家具更適合當代生活。
司設房、軟裝視界聯合創始人黃盼分享,軟裝能夠提升空間的層次感和品味格調。在軟裝概念下,新中式未來會成為流行趨勢。
司設房、軟裝視界聯合創始人黃盼
對話最後,潘質洪、郭瓊、黃盼對「紅木家具怎樣借國潮之勢融入生活」分享了自己的建議。
潘質洪提出從教育宣傳層面普及傳統文化和紅木家具之美,郭瓊建議企業進行必要的人力資源更新,調整到與「後浪」同頻發揮引領作用。黃盼建議在新材質和設計結合方面深入研究,推出滿足市場的產品。
全聯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清華大學家具設計高研班講座教授彭亮為論壇作總結髮言
全聯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清華大學家具設計高研班講座教授彭亮為論壇作總結髮言。他表示,論壇分享詳細解讀了新國潮、新國風、新中式下一步的發展趨勢和走向。紅木家具要與當代高新技術、未來人工智慧以及新生代生活追求結合在一起。未來一定會從「西學東漸」進化到「東學西漸「,滿足人們在新時代的美好生活嚮往。
紅木家具是典型的國貨代表,一朵晶瑩的國潮浪花。第四屆新中式紅木家具展論壇圓滿舉行,展現了業內的建設性觀點和嶄新風貌。4個「能不能」的發問,包含了行業的自省與展望,答案未來將見分曉,也將會是肯定的。(何欣儀/文 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圖)
責編:張靖雯
31862720,.「中式國潮 好好生活」第四屆新中式紅木家具展論壇舉行,.2020-08-25 13:34:08,.204450,.張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