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女性在生孩子後,都享有一定時間的產假,這個時間段可以全身心地照顧孩子,陪伴家人,身心非常放鬆,結果卻發生了一些讓人不輕鬆的事情。
寶媽生娃半年後總感覺肚子在動,拿到檢查結果後,孕媽不淡定了
寶媽琪琪初為人母,起初有些手忙腳亂,最近剛剛理順了照顧孩子的瑣事,打算逐漸調整作息,為即將投入工作做準備。可最近她老覺得肚子在跳,她擔心身體出了問題趁帶著寶寶打預防針的機會,順便到醫院檢查了下。
「醫生,會不會是我生孩子的時候,有紗布啥的殘留在肚子裡了?」琪琪詢問醫生。結果醫生一言不發,開了個B超檢查單。
結果出來後,醫生說:「你才生完幾個月啊?真是太不注意了。」原來,檢查結果是琪琪又懷孕了,而且推算已經懷孕18周左右了,寶寶已經出現了胎動。
琪琪怎麼都不敢相信這個結果,「醫生,你檢查清楚沒有啊!」醫生說:「不信你可以到其他醫院去複查。」
琪琪不淡定了,沒法接受這個事實,還跟醫生說:「我一直在餵奶,月經都沒有恢復怎麼可能懷孕呢?」醫生無奈地搖搖頭,「真愚昧!」
琪琪心情沮喪到了極點:「這可怎麼交代呀,明明是要上班了,難道又要休產假了嗎?」她覺得太丟人,沒法再面對同事了。
產後月經沒來,就不會懷孕嗎?
答案是否定的。醫生提醒各位寶媽,只要寶媽的身體恢復了排卵就會懷孕,而月經並不是身體有沒有恢復排卵的標誌,有些女性其實是先恢復排卵才恢復月經來潮的。而只要身體恢復了排卵,而沒有做避孕措施,那麼懷孕的可能性就相當大。
其實女性產後月經恢復的時間,各有不同:對于堅持哺乳的寶媽來說,為了保證乳汁的分泌。腦垂體產生了大量的泌乳素,而引起了月經暫時沒有恢復的現象。
堅持哺乳的媽媽們,平均產後6-8月才會恢復月經;而對於沒有哺乳的媽媽們來說,月經恢復得較早,平均產後6-8周就恢復了月經來潮。所以寶媽們切不可以月經來作為是否需要避孕的信號。
其實,已經有不少寶媽誤認為不來月經就不會懷孕而導致二胎的過早到來。不論寶寶是否留下來,都會對寶媽的身體和心理造成不小的影響。
那么女性產後多久考慮要二胎才更加安全呢?
醫生建議寶媽們,無論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要給自己的身體一段休息的時間,讓自己的身心有一個緩衝期,不要太著急要二胎。
生產方式的不同,備孕二胎的時間也有差異。
1、對於順產寶媽們而言,身體恢復較快,因此可以考慮產後一年備孕二胎。
待二寶出生時,大寶也有兩歲左右了。孩子們之間兩歲以上的年齡差,可以更好地互相交流,有利於手足間的親密關係的建立,也正好錯開了寶寶最難帶的前兩年時間。
2、對於剖腹產的寶媽們而言,由於寶媽的子宮已經是疤痕子宮,為了防止子宮破裂等危險的發生,建議寶媽們在產後三年,經過詳細的檢查後,在醫生的建議下開始備孕二胎。
當然整個孕期也需要定時產檢,以防意外的發生。筆者的同事,產後6年意外懷上了二寶,她本以為兩胎之間間隔時間比較長,可以放心生二胎了。
她整個孕期也錯過了幾次產檢,沒想到孕晚期一次檢查中,醫生告訴她,由於二胎比頭胎重太多,已經出現了子宮傷口破裂的徵兆,立刻將同事轉入了ICU病房採取剖腹產手術才讓母子轉危為安。
因此,剖腹產的寶媽們在考慮要二胎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整個孕期切不可大意,保持動態觀察的警覺性才是。
另外,如果寶媽們年齡已經不小了,頭胎已是剖腹產,間隔三年後再考慮要二胎,可能已經超過了35歲,成了高齡產婦了,孕產的難度就更大了。那麼更應該提前在專業的婦產科有醫院,接受的醫生的指導建議再考慮自身條件能否順利生育二胎。畢竟寶媽們健康的身體,才是孩子們未來幸福生活的保障。
讀者朋友們,你們產後多久打算備孕二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