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計把洪災損失補回來 上饒市抗洪救災系列報導之五

2020-12-22 上饒頻道

  天漏了般地降雨,緊隨而來的就是滔滔洪水!「母親河」無法承受其重,洪水肆虐著上饒大地,給全市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和損失:良田被毀,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工礦企業停產,供水供電中斷……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30日,全市因災直接經濟損失48.05億元,其中農業損失18.28億元,水利、公路、鐵路、供電、通信和公益事業等基礎設施損失22.58億元。大災面前,是等靠要怨天尤人,還是挺起脊梁戰天鬥地?720萬信饒兒女,用自己的行動給予了最好的回答。全市人民發揚「大災之後要大幹、天災損失人勤補」的精神,早稻損失晚稻補,上半年損失下半年補,農業損失工副業補,災區損失非災區補,千方百計把洪災損失補回來,科學有序推進災後重建生產自救,力保大災之年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統籌調度保民生

  市委、市政府要求「防大汛、抗大險、救大災」,全面做好搶險救災工作,同時統籌調度,確保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秩序有條不紊。我市農業部門迅速組織50多個「災後恢復生產工作組」,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受災群眾開展抗災救災和災後生產自救等工作。衛生防疫部門及時派出醫療衛生防疫隊伍,深入受災鄉鎮,開展防病防疫宣傳,分發消毒藥品,現場指導群眾對被洪水淹沒過的地面、物品、水井以及周圍環境進行全面消毒,確保災後無大疫。國土部門加強力量,對地質災害多發地段進行全面排查,對22個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實行24小時監測;旅遊部門深入景區對存在險情進行處理;公安、交警部門加強安全管理和路面管控,確保出行安全;教育部門派出工作組,督促指導各中小學做好汛期學校安全工作,確保學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氣象、水文、水利部門密切關注水情、雨情,對重大氣象問題及時匯報,確保群眾能夠及早進行生活、生產安排。

  面對水利、公路、鐵路、供電、通信和公益事業等基礎設施的嚴重受毀,水利、公路、交通部門組織機械設備,及時清理路障;供電部門組織搶險隊奔赴受災一線,按照「洪水退到哪裡,供電搶修恢復到哪裡」的要求,奮力組織搶險,儘快恢復供電;電信、移動及時組織應急搶修小分隊,配帶專業搶修工具和多臺發電機組,對毀損的設施進行日夜搶修。

  各工業企業抓好各項防汛抗災措施的落實,加強事故隱患的排查,切實做到安全生產,同時電力、交通、供水、城建等管理部門,對受災企業存在的水、電、路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搶修,幫助企業在最短時間內恢復生產。在經濟建設主戰場,各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各家企業開足馬力全力生產,力爭農業損失工副業補,災區損失非災區補。

  依靠科技爭效益

  在生產自救中,我市以科技為先導,努力依靠科技創造效益。我市農業部門迅速組織了50多個災後恢復生產工作組、1000餘名農技人員深入鄉鎮、村,指導農民對被淹的灌漿期早稻進行排澇,對打秧期的一晚進行調種、補種,不宜再種的土地改種其他作物,對果蔬適時進行清渠、排溝、扶正、追肥等;針對排澇後氣溫升高,農作物、畜牧業有可能出現的稻飛蝨、動物疫病等及時做好預防和監測工作。為幫助受災群眾儘快恢復農業生產,力爭把災情損失降到最低,農技人員第一時間深入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民搶收已成熟的水果、蔬菜等作物,疏通田間溝渠,搶排農田積水,及時落實扶苗、洗苗、追肥等田間管理措施,幫助農民對受災嚴重地塊,採取改種補種措施,確保不誤農時,對大棚設施、畜禽場舍、養殖池塘和農業機電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加固,加大「兩遷」害蟲、稻瘟病等病蟲害的監測防控力度,最大限度減輕病蟲害帶來的損失。

  這次水災,橫峯縣水產養殖受災池塘面積達2000畝,網箱達100個,養殖產量140噸,經濟損失達200餘萬元。橫峯縣水產幹部深入受災的漁業養殖大戶,鼓勵養殖戶積極開展災後生產自救,用網具做好攔魚設施,做好養殖設施的修復和加固,清除水體中的淤泥,做好水體的消毒,疏通進、排水溝。與此同時,縣水產站在全縣範圍內及時調配魚種,指導各養殖戶及時補放規格魚種。

  天災損失人勤補

  男的、女的,老的、壯的……你掏泥,我挑沙,我鋤草,你填土。先後遭遇7次暴雨,只要大雨一歇,熱火朝天的場面就在各地紛紛湧現。全市各地搶抓時機,組織力量,爭分奪秒地搶修水毀農田,修復灌溉渠道,除險加固堤壩。

  巖瑞鎮是玉山縣有名的大棚西瓜種植基地,連日強降水造成基地瓜棚裡的西瓜出現大量的爛瓜現象,讓瓜農心痛不已。災情發生後,他們振作精神,不等不靠,調來抽水機排掉瓜田周邊溝渠裡的水,避免瓜田再次受淹。

  上饒市廣大黨員把生產自救作為實踐創先爭優的重要載體。信州區朝陽鄉下源村園田化改造項目區的農田裡,幹部群眾踩著沒膝的淤泥修圩堤、整溝渠、排內澇,齊心協力恢復生產。溪邊村南山頭地質災害點發生泥石流災情,全村幹群迅速開展互助行動,很快轉移安置了近100名群眾。險情排除後,村支部又採取「1+1」模式,組織黨員幹部幫扶受災群眾,為他們提供儘可能多的幫助。西園村養殖戶徐福慶家的水塘受災,損失了3萬多元。得知消息後,周邊群眾自發組織起來幫助他加固水塘攔水壩。在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該鄉已有近2000畝受災農田恢復生產,40%的受損水渠、圩堤得到修復。

  近期特大暴雨,給正值孕穗期的早稻生產帶來嚴重影響。全市早稻受災面積128.6萬畝,絕收面積15.35萬畝,預計將減產8.75萬噸。我市一方面毫不鬆懈地加強技術指導,加強田間管理,加強病蟲害防治,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另一方面抓緊部署二晚生產,力爭擴種二晚36萬畝,努力做到早稻損失晚稻補,上半年損失下半年補,使今年農民收入水平不因大災而受到太大影響。(程家富丁 華)

相關焦點

  • 宣城「6·20洪災」損失嚴重 24日正式進入梅雨期
    6月24日,洪災過後的宣州區洪林鎮菜市場內很多商販恢復正常經營。汪輝 攝   據中國宣城網報導 「6·20暴雨洪災」已經過去一周,我市各地受災情況怎樣?這次暴雨成因為何?進入梅雨季未來防洪抗災工作又將如何開展?
  • 萬眾一心抗洪救災 眾志成城共渡難關
    、市抗洪救災臨時指揮部總指揮長蘭開馳前往蘆山縣、雨城區,檢查指導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和奮戰在防汛抗洪搶險救災一線的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等。……受災群眾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看到你們身體健康,平平安安,生活得到妥善安排,我就放心了。」蘭開馳鼓勵受災群眾大力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堅定信心、自力更生、抗災自救,在黨委政府幫助下戰勝困難,用勤勞雙手重建更加幸福美好的家園。在蘆山縣大川中心校,蘭開馳看望慰問了參與抗洪搶險救災的消防指戰員、公安特警和航空救援隊伍,向大家在抗洪搶險救災中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謝。
  • 2020年抗洪救災工作總結報告PPT模板
    抗洪救災 - 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刻不容緩防洪減災-連日來,全國多地區受強降雨影響出現洪澇災害,面對災情各市州積極投身抗洪救災工作中,一個個堅守的身影凝固成感人畫面,一幕幕鏡頭令人暖心。在抗洪一線,暖心,感動的瞬間我們永遠銘記!
  • 饒河縣各部門眾志成城抗洪救災系列報導
    面對滔天洪浪,縣人武部根據軍分區指示,應饒河縣委、縣政府請求,先後出動民兵435多人次奔赴抗洪一線,始終作為縣委、縣政府的機動突擊力量,哪裡有險情就出現在哪裡,哪裡任務艱巨就衝到哪裡,展現了昂揚的戰鬥作風和良好的精神風貌。  災難面前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個戰鬥堡壘  抗洪救災的「集結號」緊急吹響,縣人武部黨委迅速組成突擊隊,奮勇衝先,一往無前。
  • 恩施州直單位幹部職工踴躍為抗洪救災捐款
    本報訊 (全媒體記者牟凡 實習生張曉端)連日來,州直單位廣大幹部職工踴躍為抗洪救災愛心捐贈,截至7月23日中午12時,共計收到愛心捐款147萬元,包括廣東恩施商會捐贈的27萬元、武漢恩施商會捐贈的12萬元。
  • 抗洪救災免費清運淤泥,這塊獎牌他們值得擁有
    今年夏天,六安多地發生了洪水災害,從政府到群眾,社會各界積極投身到了抗洪救災和災後自救的工作中。而就在近日,金安區城管局和雙河鎮政府向當時參與災後自救的一家企業頒發了獎牌,表彰他們在雙河鎮災後自救中所做的無私奉獻。 今年7月,金安區雙河鎮遭遇了洪災,大量淤泥被衝刷到了雙河鎮的街區和農田裡。
  • 點讚英雄 | 中華公益小記者採訪抗洪救災勇士
    眾多志願者奮戰在抗洪救災的第一線。為了提升孩子們的綜合能力、提高對災害的應對能力、了解救災人員的艱辛,2020年7月20號下午,德泰和健康心理公益文化發展中心攜手合肥師範學院帶領中華公益小記者行知學堂的中華公益小記者:王信澤、高銘澤、任淑珺、王奕翔、鄭丁喆、桑浩宇等六位小朋友,來到位於廬陽區萬科中心的安徽省廣善公益服務中心,採訪了參與這次抗洪救災的兩位工作人員——劉軍、江宗山。
  • 國網長沙縣供電公司榔梨供電所抗洪救災 五天五夜搶修
    6月30日開始,榔梨供電所全員備戰,投身到緊張的抗洪救災中。7月4日,100餘名電力搶修人員剛完成一線的防汛搶險,就馬不停蹄的立即投入到災後恢復工作中。但談到這五天五夜的防汛搶險,其中艱辛和緊迫依舊讓大家歷歷在目…… 排漬「生命線」必須保住 「10千伏湯陽橋二回排漬機臺故障,立即前往搶修,必須保住!」
  • 粉象生活抗洪救災在行動 公益直播踐行人人可公益
    為幫助浙江省開化縣聯豐村災區人民重建家園,順利度過難關,8月5日,粉象生活聯合微笑明天慈善基金會來到聯豐村展開抗洪救災公益捐助活動,向災區捐贈30萬元賑災物資,為當地人民送去一份溫暖力量。  災難無情粉象有情  此次洪災中, 聯豐村受損嚴重,多處道路、電線、電信 斷損 ,樹木折斷,莊稼大面積 被積水淹沒 , 很多村民的 房屋 倒塌 , 這令 村民 們 食物短缺 , 住房 嚴重 不便。 粉象生活始終關注著災情,心繫災區人民,粉象生活CEO李紅星親自指示,公司要堅守企業責任,全力支持災後重建,傳遞溫情,為災區帶去信心 。
  • 餐飲人的抗洪救災 - 熱點關注 - 新湖南
    面對這些抗洪一線的壯士們,餐飲人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感激之情。 湘潭餐協:兩小時內募集救災物資三車 今日下午1點(7月3日),湘潭餐飲協會秘書處接到湘潭電視臺主持人「茄坨」的爆料:湘潭市雨湖區姜畲鎮梅花村目前正被洪水圍困,500多戶人家,共計2000餘村民缺水缺食物,需要救援。
  • 寧晉縣又有四人(集體)榮獲抗洪救災「河北好人」
    更多寧晉本地信息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日前,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又發布一批抗洪救災「河北好人」名單及事跡,繼北魚鄉黃趙臺村村民、七旬老黨員黃為子獲此榮譽後,我縣又有徐建江、靳保芳、王軍輝和縣消防大隊四人(集體)先後榮獲抗洪救災「河北好人」。
  • 城步縣掀起農業救災補損高潮
    運送救災種子。 受災群眾領到救災種子喜笑顏開。   為了儘快恢復農業生產,減少農民損失,確保增收,自7月1日洪災發生後,城步縣農業局黨委組織全體幹部職工及省市專家服務團分成6個工作組,奔赴全縣各受災的鄉鎮村組進行抗洪救災、生產自救及災後重建服務。同時積極向省市主管部門和科研部門進行匯報,努力爭取救災種子、物資、資金及技術支援,獲得100餘萬元的種子和資金支持。
  • 武漢一高校6學子組成「硒都聯盟」實踐團隊 參與抗洪救災
    作為大學生,在面對這次自然災害時,他們不斷奉獻自己的力量,投身於抗洪救災中。他們希望通過自己微小的力量去幫助受災地區和人民,「雖然我們的力量不大,但是我們在行動。」由武昌理工學院漢語言1802班單鵬飛、漢語言1804班田國鋒、漢語言1802班宋慧敏、漢語言1802班謝昊瀾、英語1901班黃金梨、法學1902班遊憬贇六位同學組成的硒都聯盟社會實踐隊,在本次抗洪救災當中貢獻了自己力量。
  • 新餘洪災救援發生衝鋒舟側翻!1人不幸罹難!
    事事有著落 件件有落實江西省「五型」政府建設
  • 有急必應,有困必解——江西省上饒市應急管理局赴抗洪一線紓難解困
    7月7日以來,江西多地遭受強降雨侵襲,鄱陽湖水位暴漲並超歷史最高記錄,上饒環鄱陽湖的鄱陽、餘干、萬年三縣應急管理局迅速全面進入戰時狀態,上饒市應急管理局組織精幹力量深入防汛抗洪一線,為日夜奮戰在搶險、救援、護堤等抗洪戰線上的廣大基層應急管理隊伍築起一道堅實有力的保障「防線」。
  • 平南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奮力抗洪搶險救災紀實
    「全縣各基層黨組織、黨員領導幹部,要衝鋒在前,堅持生命至上理念,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團結廣大群眾共同做好抗洪救災工作。」 面對嚴峻的防汛救災任務,平南縣委書記韋慶強號召全縣基層黨組織、黨員幹部,要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好抗洪救災工作。
  • 抗洪救災顯真情,精準幫扶在繼續!
    「洪災現場 」    「 救災大卡車,救災車隊 」  >本次救援車輛提供:王俊平,龐軍,喬瑋,李延林,                              李東敏,鄭立剛,張海軍,李豔霞延安市道德模範愛心公益協會為期一周,接連三次的抗洪救災活動離不開各界愛心人士的大力相助
  • ...洪災來臨吾自當 ——武都區洛塘鎮黨委書記李紅軍抗洪救災事跡
    &nbsp&nbsp&nbsp&nbsp在這場生與死的考驗前,洛塘鎮黨委書記李紅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以一名鄉鎮黨委書記的情懷和擔當,帶領全鎮幹部職工、各級幫扶隊及廣大人民群眾,聞「汛」而動、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嚴防死守,以逆流而上的勇氣,以全心為民的情懷,科學抗擊暴洪災害,譜寫了一曲抗洪救災、保護群眾生命安全的壯麗詩篇。
  • 祁陽林業局:綠色音符奏響救災補損最美和弦
    初步統計,全縣受災總面積近2萬畝,損毀林道等基礎設施45公裡,倒塌房屋50餘間,受災林農和職工超過3000人,直接經濟損失達3000餘萬元。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為最大限度降低災情,保護森林資源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一段時間來,縣林業局堅持和時間賽跑,與洪魔抗爭,將抗洪搶險和救災補損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舉全局之力,用綠色音符譜寫了一曲抗洪救災的最美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