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分數線出來後,島內要讀公辦普高至少要511分,市排15273位次;集海片區則是488分,18433位次;同翔片區是449分,22725位次。島內比集海高了23分,3160位次;而比同翔高了62分,7452位次。這讓島內很多家長感覺很不公平,各種猜測島內普高率只有40%的論調就出來了。
那島內今年普高率到底是多少呢?我們來計算下。
首先要獲取各個片區的中考報名人數。因為今年教育局沒公布各個片區的考生數,我們先從廈門統計局的統計年鑑裡找到2017年廈門各個區初一的招生總數,結果如下:
2017年廈門各區初一招生人數
通過統計局的數據,算出來2017年廈門初一招生總人數是39353人,這與廈門市教育局公布的《2017-2018年廈門市各級各類學校基本情況》裡的人數是一致的,說明計算正確。但今年中考報名總人數是36763人,比初一招生人數少了一些,我們按同比例進行縮減,計算出各個片區的中考報名人數,得出思湖片區中考報名人數大約是16621人。
而島內讀公辦的最低511分,市排15273位次,具體排思湖片區多少名,目前還不知道(如果有島內考生剛好壓線被內厝中學錄取,歡迎告知你的思湖片區排名),本人找到了一個接近的,市排15428名,思湖片區排名8892,我們暫時以這個來計算。8892/16621=53.50%,島內公辦普高的錄取率大約是53.5%。
而島內另外有522個保送生,科技創新班提取錄取的61人,也有50人是島內的;廈門實驗中學數位化實驗班提前錄取的50個學生裡有29個是島內學生;音樂學校提前錄取的19個學生有11個是島內的(只算學籍號是G350203和G350206開頭的)。保送生+提前錄取的合計612個。加上保送生和提前錄取的,島內公辦高中普高率是(8892+612)/16621=57.19%。
而各個民辦普高大多都是島內學生去讀的,我們暫且算90%是島內學生,大約是1387*90%=1248人,加上民辦普高后,島內學生普高率是多少呢?(8892+612+1248)/16621=64.69%。
島內的普高率一點也不低啊,只是島內學生成績普遍比較好,島內能讀公辦普高的分數線比島外高出許多而已。為了化解讀不上普高的尷尬,很多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就選擇回島外戶籍地或者老家報名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