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確實擁有極限速度,不然粒子無法凝聚就不會存在物質而失去宇宙的存在性。我們目前沒有發現比光速快的質量物質。光是質量最輕的物質,除非你有證據找到比光快的物質存在不然暫且相信光速是最快的宇宙速度。
有幾種情況速度快過光速比如宇宙重力、地球重力,銀河系重力,太陽系重力,黑洞重力。這些力的性質是原力瞬發沒有時間距離速度的概念。比如一束光穿越地球,地球重力不需要任何時間去調整它對光子的影響。宇宙重力也是同理,無論宇宙內物質如何運動,宇宙重力都是原力瞬發。
單光子的雙柵衍射實驗光子能同時穿過兩個柵格說明這種現象不需要時間自然同時穿過兩個位置的速度會快過光速,但並不違反光速最快的原則。原因是高維度光子運動繞過我們理解的三維空間超了近路,速度還是光速只是在三維投影上理解是超光速的。
我們探討的宇宙極限速度目前是用光速的真空速度作為代表但不代表光速真的是最快,光速定義是真空光子速度,但宇宙沒有純粹的真空,真空中有每秒無數次的能量湮滅現象對光勢必造成速度阻礙。再有任何能量波都是曲線運動,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粒子性質是光速但光的波動性明顯要走過比粒子更遠的長度故而波的波動速度遠超光速從而產生相對論效應造成雙柵幹涉效應。
不妨逆向思考一下:光速不是最高極限速度,而是零速度。以此為基礎前提,我們所能感知和理解的事物,都是超光速運行的,或者低於光速運行的,但究竟是超光速運行還是低於光速運行,既不可知,也不必知道,因為E=MC^2,也就是說,速度是要被平方的,正負是無所謂的。
我們能夠感知的只有速度——包括通過自己的五官和通過儀器,更準確地說是速度的改變。要知道物體、物質的存在,就必須掂量,也就是上下晃一晃,這就是通過改變速度來感覺力量,依據的是牛頓第一定律。速度,確切地說是角度,因為正面迎面而來或正好相背而去的速度變化我們還是感覺不到。質量和能量最終只能通過速度或者角度反映到我們的感覺和意識之中。這樣思考,一切感覺都歸結為角度了。有意思的是,角動量是守恆的。所以,E=MC^2這個公式裡的C,最終很可能是跟角度相關的。
另外,我們的感覺局限於一定的範圍,太高的速度我們感覺不到,太慢的速度我們以為它根本沒有動,而其實人家是在動的。超過光速的東西有沒有?低於零速度(其實又跟溫度相關了)的東西有沒有?我們不知道而已。
總之,如果假定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負的,是在某個坐標系中的投影,是偏離本來面目的,而真正的本相、真相是看不到的,只能用無數的坐標系去逼近,最後的臨門一腳還是要靠相信,而不能靠實驗或論證。
(圖片資料來源網絡,原創作品,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