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消息可以說比較顛覆人三觀,一位小眾歌手竟公開喊話嘲諷鍾老:「這次疫情,你整天忙在鏡頭一線,治好過幾個人?」
「你在武漢一共待過幾天?您在這次疫情中都做了什麼貢獻,別告訴我只有板藍根和瑞德西韋」。
這位歌手,或許有很多人沒聽說過,因為不入流的明星,才能說出這麼肆無忌憚的話來,至於什麼是不入流呢?
那我們就應該從當下的「流量時代」說起。
其實在當下娛樂圈中,有不少擁有高流量的「假明星」,他們並沒有什麼有價值,有實力的作品,卻能夠憑藉一個梗,或則一句話走紅。
為了得到更多的流量,他們似乎並無法堅守自己的底線,就好比沈佳欣公開嘲諷鍾老,這也是一種另類的走紅方式。
用一種「病態」心理的扭曲,獲得人們的關注,難道真不要底線了嗎?
沈佳欣不僅僅只是對鍾老大放言辭。
在沈佳欣嘲諷鍾老後,才發現她的微博竟有如此多偏見的低俗消息,例如以下一則。
沈佳欣曾公開喊話,支持農婦遇強姦勒死施暴男子,其實從整體來看,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法律並不是由個人決定,作為公眾人物,如此偏頗的言語,有失妥當。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若非緊急情況,怎能以一律弄死如此偏激的詞語,來看待事情呢?
從此事來看,我們能夠發現沈佳欣是一位心理病態的人,那麼她嘲諷鍾老一事,絕不是偶然。
不僅如此,沈佳欣還曾為蹭熱度,對多起社會事件進行評論。
對於沈佳欣的行為,只能說完全是為了「流量」。
為何這麼說?其實早在之前,沈佳欣就曾發布動態批評網紅丁真,而言語之間,卻只能看出活脫脫的羨慕嫉妒恨。
這也就詮釋了沈佳欣為何在近日公開嘲諷鍾老的問題。
鍾老在本次疫情中付出的貢獻,豈是一個蝸居在家裡的鍵盤俠能知道的,網絡並不是法外之地,這種蹭熱度不要底線的行為也是觸犯了眾怒。
如今沈佳欣在籤約公司的歸屬問題上,馬上產生很大分歧,華誼兄弟道清關係,聲稱沈佳欣並不是旗下藝人,這也直接宣布了沈佳欣演藝生涯的結束。
其實從本次事件我們也可以看出,流量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操守自己的底線,別為了流量而衝昏了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