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差成都,行程緊,安排也很緊湊,要說成都本來是美食之都,火鍋、串串、雙流兔頭、鍋盔都很有名,但是我們的每一餐都是自助工作餐,並沒有機會外出去嘗嘗美食。成都人其實吃的不算太辣就是有點麻,花椒的成分會比較多,做什麼菜比如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兔肉、雞肉甚至鍋盔裡都有花椒。吃習慣了就會覺得沒有花椒,什麼都不香了。我在想成都人如果吃寧波菜,會覺得太清淡了吧!以前看到文章說現代化城市的同質化太嚴重,最大的區別通常是存在於一個地方的美食和方言。仔細想想還真是,這次國慶節看到有報導,在有名的餐廳排隊等位可以排到6000桌,甚至20000桌的,是因為大家都想嘗一嘗當地最有特色的美食吧。這如果是在20年前,我們出門旅行都會自帶乾糧,零食、泡麵,不捨得把錢花在飯菜上,現在不一樣了,大家都願意最大可能嘗一嘗當地的美食,感受一下當時的飲食文化。
出門幾天,人在異鄉,心裡最念想的卻還是家裡的一口海鮮,回家的第一天早上去菜場買菜,在海鮮攤位上徘徊再徘徊,猶豫又猶豫,最後選了我最愛吃的蟶子當作對自己口腹的慰勞。我愛吃海鮮,尤其是殼類的海鮮,蟹、蝦、皮皮蝦、蟶子,毛蚶、花蛤、淡菜著如此類的幾乎所有海鮮,蟶子是其中比較偏愛的一種,殼極薄、肉極多,味鮮美,口感好,吃起來很有滿足感。蟶子的做法也很多,鹽水煮、鹽焗、鐵板烤、微波爐烤,錫紙包、紅燒,與粉絲一起蒸,蔥姜炒都極好吃,而且用時也短,幾分鐘就能燒好一道蟶子。今天我就用了蔥姜炒,蔥和姜都切成寸段長,與蟶子一起爆炒,湯汁拌飯都好吃,蔥姜老公都能用來下酒,因為這一盤炒蟶子我吃了十之七八!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熱愛家鄉的胃!
【蔥姜炒蟶子】
主料:蟶子400克
輔料:小蔥1根,姜3片,蒜2瓣,油20克,生抽20克,料酒20克,糖5克
做法:步驟1、蟶子儘量選用大隻的,殼厚的,相對蟶肉也厚實,買來的蟶子已洗淨泥沙養在鹽水裡,但是沒養過水的泥蟶更好吃。
步驟2、蟶子一個個用牙刷刷洗乾淨,在流水下衝洗乾淨。小蔥切蔥段,姜切薑絲,蒜切蒜片備用。
步驟3、準備一碗料汁,裡面加生抽20克,料酒20克,糖5克。因為炒蟶子的時間很短,我還要拍照,如果不拍照,一樣一樣加沒問題。
步驟4、熱鍋冷油,爆香蔥姜蒜
步驟5、加入蟶子翻炒兩下,不用多翻。
步驟6、淋上料汁
步驟7、翻炒均勻
步驟8、蟶子易熟,殼張開了就差不多了,撒一點綠蔥段增香添綠。
這道菜幾分鐘就炒好了,時間不要炒太長,蟶肉縮了就不好吃了。全程大火爆炒,蟶肉的美味無以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