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大家的感受想必如朱自清先生九十三年前所體驗過的那樣,「心裡頗不寧靜」。隨著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捲全國,一再推遲的開學日期對上半年畢業的同學來說,培養環節中的畢業論文(設計)、求職找工作等一系列環節不可避免地被打亂,由此帶來的焦慮無措,不僅成為每個人的日常體驗,也讓老師和學校揪心不已。受本科生院委託,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特殊情形下的畢業日程,尤其是如何順利地完成本科論文的寫作工作。
當前疫情正逐漸得到控制,但很多工作安排和具體日期尚待進一步通知確定,同學們難免心裡七上八下,影響論文工作的情緒。但大家要知道,無論如何畢業論文肯定得按進度按質量完成,而這段獨處家中的日子,其實也是論文寫作的閉關時間段,一旦開學返校,之前無法完成的畢業相關工作就會蜂擁而至。所以,讓我們適當調整心情,於安靜中沉澱和審視自我,為畢業論文做一些紮實的工作吧!
綜合看來,大家的論文寫作目前有這三種情況:一是已完成開題,基本資料齊全;二是已完成開題,但資料準備不全;三是尚未確定選題,依然在資料的海洋中徘徊。
第一類同學無疑是目前最順利的,可以通過和老師的網絡交流,儘快凝鍊問題、明確框架、進入寫作階段,但務請在碰到困難時及時與老師聯繫,要記得老師是你論文工作的支持者而不僅僅是評判者,是你任何時候的堅強後盾。
第二類已完成開題但資料欠缺的同學,目前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查閱文獻提煉論點上。藉助學校VPN所提供的資源,通過查閱與研究相關的文獻,了解國內外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在此基礎上發現新問題,找到新問題的解決方法,在教師指導下借鑑已有研究,完成論文框架的擬定,儘快進入論文寫作階段。
第三類同學目前最為焦灼。希望你能冷靜下來,意識到論文最重要的工作莫過於選題。和老師一起深入交流仔細分析,儘快明確在現有條件下什麼是你能夠順利完成的選題。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在老師幫助下挖掘自己此前學習中的優勢和興趣,可以依託本專業文獻資料庫篩選有價值的選題,和老師一起設計並確定自己的論文寫作規劃,通過把任務細化具體化到每一階段,相信能很快幫助你進入應有的研究工作狀態。
論文寫作是同學們大學四年學習成果的系統應用和學術提升,即使是在以往正常的年份裡,也是一項需要集中時間和精力才能很好完成的工作。在當前這一特殊時期,儘可能把握好鬆緊適度、快寫慢改、效率優先等原則,有助於大家從蕪雜中儘快理清頭緒,進入論文寫作的澄明之境。
鬆緊適度原則。在提交答辯之前,畢業論文的工作一般包括選題、開題、確定提綱、寫作、修改、查重、定稿等環節。根據其所花費的時間及是否需要與老師溝通協作,我們可以將它們分成緊急與不緊急兩類,如選題和確定提綱、完成初稿是緊急的,最好在幾天內集中精力完成;資料搜集、修改稿子、答辯準備等是不那麼緊急的,時間可以安排寬鬆些,這樣兩者交錯,比例控制在1:3左右,既能保證你及時完成論文工作,又不至於緊張疲憊不堪。
快寫慢改原則。確保初稿的質量至關重要,因為一旦返工,幾乎就是要推倒重來,無論時間還是精力上都將會非常被動。因此,我們需要與老師充分溝通,確定胸有成竹時再開始動筆。但一旦開始寫作,切記不要停停歇歇,儘可能保持每天1000字左右的速度,在一周內完成初稿交給老師。在等待老師批閱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翻翻相關資料,以便在老師指導下反覆打磨提升論文。
效率優先原則。疫情之下,大家可能每天的狀態都是起伏不定的。但在論文寫作階段,我們需要明白,高效學習10分鐘,遠勝於低效工作1整天。因此,大家要儘量把握自己的狀態,在狀態好時研究論文核心點、進行思考和推論;狀態不太好時就做做搜集資料、調整格式、填充資料這樣的工作。但是,千萬不要以「狀態不好」作為自己的擋箭牌,因為總是想著狀態不好,最後你就再也找不回自己的狀態了。
疫情期間缺乏老師面對面的指導,論文寫作工作更有賴於大家的自覺自律,這對一部分同學來說也形成了不小的挑戰。尤其是目前工作尚未落實、考研仍在進行的同學,難免會有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進退失據的時候。這種情況下,建議大家及時和指導教師及相關老師進行溝通,如實說明自己面臨的困難,在老師幫助下協調好應聘、考研與論文寫作之間的時間安排,儘量保證每天安排3-4小時用於論文工作,畢竟,後者的順利完成才是前兩者的基礎。
對於一些身在邊遠地區、上網獲取文獻條件較差的同學來說,更應該積極與導師取得聯繫,努力尋求各種幫助,完成資料的收集任務。也可以充分利用目前已向公眾免費開放文獻檢索的論文資源網站如中國知網免費項目、維普網、人大複印報刊資料資料庫、Library Genesis、PubMed等(附在後面),盡力解決相關困難,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促使論文工作如期完成。
論文寫作後期,要特別磨礪自己的學術規範意識。初稿完成交給老師前,最好自己先讀兩遍。對照本科畢業論文的規範格式,從頭到尾逐字逐詞地審看,確保沒有錯別字、錯誤標點。缺少了這一步,很可能老師的前幾次指導都只能停留在幫你疏通字詞等基礎錯誤方面,會非常浪費時間。論文中要注意規範使用學術詞語,儘量避免口語化的表達,避免同一個概念在論文中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尤其要注意引用的規範,在所有引用處通過腳註或尾注規範註明該段話的出處,包括作者、篇名、刊物名、刊號、頁碼等;注意摘要和外文參考文獻的英文翻譯,不要僅僅通過機器翻譯,一定要進行人工檢校。通過儘可能減少這些技術性錯誤,可以使老師的指導儘早集中於論文的深層問題,有助於論文在較短時間內得到質的提升,達到本科畢業論文所要求的水平。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固然將我們每個人置於前所未有的挑戰,但生命中的每一次磨難又何嘗不是一場修行?春天已經來臨,夏天還會遠嗎?待到熱情的武漢重新綻放我們齊聚在桂子山上,待到我們迎著燦爛的驕陽向天空拋灑自己的學位帽,由衷地希望大家都能毫無遺憾地回想起這段特殊的光陰,告訴自己說,這個春天,我,不曾辜負!
推薦閱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