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是民辦園生存的「命脈」,疫情下,園所該如何開展適合幼兒園的線上教學攬生源、創營收?作為一家成立近20年的教育企業,京學幼兒園疫情期僅2個月,就實現了全年的營收。本期我們有幸邀請到其教研總監李玉榮老師為我們分享,園所在疫情期如何開展線上教學營收,以及疫情結束後招生、教學等全套攻略。
京學附屬實驗幼兒園(以下簡稱京學幼兒園):成立於2001年,前身為北大附屬實驗學校幼兒園,截至目前,該集團旗下擁有直營園及加盟園達500餘家,遍布全國150多個省市地區。
李玉榮老師:
△京學教育集團教研總監
△從事學前教育行業40年
△精通學前教育管理與各科教育教學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高級工商管理EMBA
△在各大教育集團擔任過教學研發與監督工作
疫情期,賣出千餘個課程等於招收了千餘名學生,開發學習APP 2個月實現全年營收
開展線上教學是不少幼教企業「自救」的方式,但介於學前家庭的接受程度以及政策的硬性規定,開展線上教學的方式、內容、推廣成了園所的一大難題。而京學幼兒園通過自主研發的蟲洞雙語學習APP等線上課程在2個月內就實現全年營收,部分園所還賣出千餘個課程,相當於多招收了千餘名學生。
市場上幼兒學習APP多不勝數,蟲洞雙語學習APP憑什麼能讓家長買單?李老師從3個方面為我們解答了疑惑。
定位
李老師說:「我們開發APP的目的是給家長提供教育資源,以及幫助家長實踐我們提出的「在家上幼兒園」的理念。在家也能像在幼兒園一樣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規律的生活,所以APP裡會通過每日學習計劃表、親子互動遊戲等內容,幫助家長們指導孩子一日學習和生活,這樣返園後孩子們也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教學內容與形式
基於「在家上幼兒園」的理念,蟲洞雙語學習APP的內容也是根據線下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展開來的。李老師告訴我們:「APP從1-6歲不同年齡分了不同的學習計劃,包含了小宇宙智能學習計劃、免費課程、幼小銜接、家長課堂等60多個學科、10000多種課程。線上教學的方式也是多樣的,有師幼互動、有聲繪本配音、智能遊戲答題等。平臺還會提供班級微信群學習互動、系統生成永久學習數據報告、家長分享孩子精彩時光等,通過設置教——學——聯——測——評的學習閉環,來提高師幼聯動性及家長參與度。」
推廣方式
李老師說:「我們先在自己旗下的幼兒園推廣,再通過園所鋪開到外部園,另外多樣的收費機制也能給家長提供更多選擇,比如0元試學、19.9元小課包、買贈等一系列服務,能讓各園所更輕鬆的將產品賣出去。」
不到20年拓展500家園所就靠「軟體硬體的完善體系」
邁過疫情這道坎,招生盈利仍是民辦園運營的重任。李老師說:「有些園所在疫情面前遇到了生存危機,如果僅是為了生存,幼兒園園長帶著教師都去賣包子了,那是幼兒園教育的悲哀。因幼兒園是固定場所,而教育是不受場所限制的,有理念支撐的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教育,在危機面前才能體現教育的價值。」
京學幼兒園一直秉承「三維教育、高維成就」的理念,用了不到20年時間,形成了500餘家直營園及加盟園的龐大規模,園所遍布全國150多個省市地區,旗下大中城市幼兒園的盈利佔比能長期保持在20%-30%。那麼京學教育企業多年來又是如何做好招生運營工作的呢?
線上宣傳+線下體驗,
讓家長和孩子親身了解園所優勢
李老師說到:「我們總部的招生部門會提供一整套招生方案,讓每個園所配備的招生主任來執行。線上我們會通過微信小程序來整合所有園所資料,家長通過線上了解幼兒園,線上報名。線下我們會集中家長們參加招生說明會、園所參觀活動、孩子試學活動等。另外建立家長網幫助家長科學育兒,每個月園所通過名師講座給家長傳輸一個新的教育理念等,也是我們完善教育服務、促成生源穩定增長的關鍵。」
「硬體」:環創、教玩具等硬體設施
必須堅持高品質好品牌
教學環境等硬體設施也是招生的重要一環。李老師說:「我們不鼓勵老師自製教具和環創,不僅佔用了老師的時間,美觀程度、質量都無法保障。環創方面,我們大部分都是以孩子的作品展示為主,老師幫助整理完成,調動孩子參與度,也能讓孩子建立美感。」
教育裝備和教玩具的選擇要站在孩子和教育的角度出發,李老師說道:「我們非常重視教玩具的採購,每年都會參加中國幼教展等專業展會,去了解國際上最先進的教玩具新趨勢、新品牌,而且我們會邀請各班老師共同參加討論,在預算上也首先考量的是對孩子是否有益,比如我們經常選擇的有七色花,大家都知道他們家代理的都是國際一線的教玩具品牌,還有宜家的一些家具,設計非常符合人體工學。我們認為只有盡全力打造的硬體環境才能讓孩子放開玩,並且愛上這裡高品質且無拘無束的幼兒園生活。」
「軟體」:沒有教材,只有素材,
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在談到幼兒園的特色時,從事了40多年幼兒教育,長期從事園長培訓的李老師說道:「我們園所特色是以玩具為核心,桌子進區角,一進教室,最先看到的一定是滿屋子的玩具,所有的課程都是通過玩玩具的方式展開,教學過程中要求老師做到微課程、潛課程。」
結合當下幼兒園去小學化教學的熱門話題,李老師談到:「京學幼兒園不鼓勵老師寫教案,每學期我們會根據《3-6歲學前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制定48個學習主題,老師在此基礎上結合生活及教玩具來教學,比如數學啟蒙課老師會通過給孩子們分水果、用七色花的蒙氏數學串珠、片珠等方式來教學。」
另外,李老師也非常注重了解國際幼教行業的信息,經常出國參觀國外的先進園所,她說:「國外的園所都很注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我希望國內也能有更多高質量的半成品DIY類教玩具,幫助我們來進行這方面的教學。」
最後,為大家奉上李老師一再強調的3點幼兒教育經驗
轉變老師的教育思想是關鍵:作為幼兒園,我們需要讓家長和老師知道,「幼兒園是做教育的,不是做服務的,」這一觀念。其次在提高老師工資的同時,也要讓老師成為教育的主動者、專業者,能觀察並發現孩子的問題,用專業的技能從根本上解決,對此李老師推薦老師們都應該學習《心理學》《教育學》、《正面管教》這類書籍。
重視培養家長的家庭教育的觀念:幼兒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幼兒園最重要的不僅僅是幼兒教育,更重要的是對家長的教育,老師們在幫助家長強化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同時,也要給家長們正確的育兒觀念指導和幫助。李老師認為「幼兒園教師應能指導家庭教育方法,而不是順從有些家長的錯誤教育方式,」
標準化教學,重視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標準化教學指的是孩子入園的一日標準流程,園所給孩子制定一日生活時間,要嚴格執行,讓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其次幼兒園教學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怎樣學習,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學習內容的灌輸」。比如: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克制力,做事有始有終等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