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議2020 時尚關鍵詞:可持續

2020-12-25 WWD國際時尚特訊

時尚的內在邏輯是不斷求新,本質上與可持續是對立的,尤其是在高度產業化的今天。

但是,從「勢在必行的可持續性時尚」,到「業界主流標杆可持續時尚」,「時尚」和「可持續」這兩個近年來不斷被組合的熱詞,終於在2020年人類高度關注環境生態的可持續時,成為「年度黃金CP」。國內外各大時尚品牌「嗑CP」的過程中,將此演繹出太多形式的發展戰略、營銷策略。

或許,在未來,每個企業和組織都會成為自循環的、可持續的小生態。為此,本文整合國內外品牌案例,它們有的剛剛發生,有的雖已久遠,卻始終活躍於當前。剖析這些案例和現象,旨在探索背後的規律:

如何正確趕上這波風口?

時尚信號 可持續時尚讓消費平權

上一次提到「消費平權」的是瑞幸咖啡上市前發布的宣言,讓好咖啡不貴,是「最年輕的新國貨」當時的夢想。

沃頓商學院營銷學教授喬納·伯傑(Jonah Berger)與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西爾維亞·貝萊扎(Sylvia Bellezza)提出的涓繞理論(Trickle-round Theories)認為:時尚信號直接從底層階級擴散到頂層階級,然後再由頂層階級擴散到中層階級。

這次也不例外。只是,因為特殊的2020,人類前所未有的關注自然、災難,也因此在消費觀念上發生了改變:消費選擇,從單純審美到價值審判的進階過程中,不只是追求美好、品質,更追求價值,以及價值背後的影響。

可持續時尚的單品,至少讓為此買單的消費者實現精神上的自由和平等。因為,只要樂施踐行,萬物皆可加可持續時尚的標籤,也因為,選擇可持續時尚的消費背後,是精神擔當而不是單純的物質滿足。

何止是環保 可持續時尚的系統性思考

在維基百科中,可持續時尚的定義是這樣的:它是促進時尚產品和時尚系統向生態更加完整性和社會正義性轉變的行為和過程。可持續時尚不僅僅涉及時尚紡織品或產品,還包含整個時尚系統,這意味著相互依存的社會、文化、生態、甚至金融體系都囊括在其中。可持續時尚需要從許多相關利益者的角度來思考,如消費者、生產者、生物物種、現在和未來的人類後代等。

因此,可持續時尚已早不是環保概念而已,也不只是產品創新的層面。例如,過去,品牌發布可持續時尚戰略,往往是從用一種對環境危害較小的產品替代某種纖維開始,但終究,時尚是全民的,危害較小的替代品如果以龐大的數量面市,終會因數量的不斷增加而導致減少危害的效果變得微乎其微。

於是,品牌們從更高層面開始布局可持續時尚。

產品創新 材質迭代是快速轉型可持續時尚的基本盤

作為一家擁有超過140年歷史的化妝品集團,資生堂集團旗下產品已經面向全世界約120個國家銷售,在百年的時間流逝中,資生堂將企業擴張和責任擔當並行推進。

去年4月,資生堂推出了新的企業理念:

「BEAUTYINNOVATIONSFORABETTERWORLD(美力創新讓世界更好)」,以BEAUTY為軸心通過可持續性的方式在環境、社會、文化三個領域,為實現更好社會貢獻力量。

而就在近日,劇透資生堂宣布將於今年11月1日,在核心品牌SHISEIDO東京旗艦店SHISEIDO GLOBAL FLAGSHIP STORE限量發售採用環保包裝的唇彩盤——環保材料來自日本Kaneka研發的可降解聚合物PHBH,一種100%植物來源的生物聚合物,可在海水、土壤等環境中自然分解。

就此,資生堂成為全球首個使用該專利材料的美妝集團。

而其實,在產品端著力可持續性由來已久。最經典莫過於Prada尼龍包。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流行使用的尼龍包,Prada一直在其可持續材質上努力精進。去年,與 Aquafil 合作推出ECONYL再生尼龍包袋系列。,全系列均由環保材料打造,並計劃, 2021年前完成純尼龍到ECONYL再生尼龍的徹底轉化。

用一組數據佐證材質改良對於可持續層面的實際效果:每生產10000噸ECONYL再生尼龍,相當於節省70000桶石油,減少57100噸二氧化碳排放。選擇ECONYL再生尼龍,能夠將以石油為原料的尼龍生產對全球變暖的影響降低80%。

今年,Burberry也推出全新可持續環保系列「ReBurberry Edit」,該系列包括2020年春夏裝的26個款式,產品全部採用新興的環保面料製作。舉例來說,眼鏡採用了最新的生物基醋酸纖維技術;而風衣、大衣、鬥篷和其他配飾由再生漁網、織物碎片和工業塑料製成的 再生尼龍 ECONYL製成。每件產品都帶有全新的可持續性標籤。

人文與平衡 成就一切可持續時尚的基因密鑰

百度搜索可持續時尚,首先出現的是Gucci Equilibrium古馳平衡計劃。一個致力於在產品美學理念與道德標準之間尋求一種恰到好處平衡的理念,貫徹Gucci「創造積極變化,守護全人類的共同未來的宗旨」。

去年,愛馬仕發布「全球足跡」系列影片,通過一個個鏡頭展現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緊密地、牢固地黏合在一起,最終詮釋愛馬仕與全球可持續發展建立的獨特聯繫——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是體現在環境之中,它同時也在人與人之間流動。

民族品牌鄂爾多斯在其可持續發展內容的頁面裡寫著這樣一句話:將人與大自然、山羊和草原連在一起,形成一個循環狀態。確實,鄂爾多斯很早就參與全球荒漠化防治、積極修復草原生態,保護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以促進羊絨的可持續發展。其去年冬季的「善 SHAN」系列的取意驗證了這句話,並充滿溫情——善字上部分為「羊」,下部分為「言」,古人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像羊一樣祥和親切,是為「善」,善 SHAN系列也是ERDOS對可持續生產設計的承諾。

這些國內外品牌所詮釋的可持續時尚,從來都不只拘泥於環保概念而已。甚至,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更傳遞著人與世間萬物共存的智慧和精神。

產品可追溯 長線布局將可持續時尚嵌入品牌發展史

在時尚產業尤其是服裝行業中,對產品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的關注一直都未能有實質性的進展。消費者能夠找到有關服裝標籤的信息,但對於服裝工廠的地址、在那裡工作的人數,工人生活條件、生產環境、原料採購和加工的過程等等卻一無所知。

由於各種原因,產品可追溯系統一直難以建立和實施。而作為世界知名珠寶商的美國著名珠寶商蒂芙尼做到了。

「紐約時間 8月18日,Tiffany & Co.表示將會對重量超過 0.18 克拉的新開採鑽石提供完全透明的製作背景,讓購買者可以看到鑽石的『工藝之旅』,披露鑽石被分揀、設計、切割、拋光、分級和鑲嵌的精確地點,即從礦山到成品的完整路徑。」

Tiffany執行長 Alessandro Bogliolo說,「宣布這一計劃的時機再好不過了,儘管我們在 20 年前就開始為此事做準備,正是由於此前歷任 CEO 持續做出的正確決定,我們如今才能很幸運地讓消費者看到了公司在過去 20 年裡所做的努力。」

Tiffany長線的布局,領跑同行。顯然,追隨者若要步其後塵,所需做的努力不是一蹴而就的。

回溯可持續時尚10年

2011

愛馬仕開發「Petit h」實驗支線,將愛馬仕的貨箱、圍巾、皮革殘片等再利用創造新作品如家居擺件、小配飾,實現「逆向生產」,以邊角料所形成新藝術。它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是多餘的,而在於用什麼樣的設計思維去成就它。

2012

來自業界1000多位利益攸關者在哥本哈 根可持續性時尚峰會上討論了使時裝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此後,哥本哈根時尚峰會成為時尚界最重要盛事之一。同年7月,全球最大的可持續服裝聯盟推出了新評定標準,旨在衡量和促進服裝和鞋業的可持續供應鏈。

2013

H&M集團長期堅持著可持續發展策略,自2013年以來堅持進行「舊衣回收」的行為,用來促進品牌和全球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

2014

KENZO以「No Fish No Nothing沒有魚,沒有一切」為主題,設計了一系列服裝,同時還設計了一款專門的公益T恤,並承諾將這款T恤的部分收入捐贈給藍色海洋基金會。

2015

Stella McCartney決定停止在針織產品系列中使用初生羊絨(羊胎絨),而是通過回收義大利紡織工廠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材料製成再生羊絨。

2016

Adidas與海洋聯合環保機構Parley for the Oceans共同合作帶來首個量產合作系列, 全球限量7000雙的UltraBOOST Uncaged Parley的設計靈感來自海浪,針織鞋面由95%的海洋塑料與5%的可回收聚酯纖維構成,而鞋帶、後跟支架、拉標與鞋墊等細節亦均是選擇可循環材質製作。

2017

Gucci總裁、CEO比薩利(Marco Bizzarri)在英國倫敦時裝學院講話時宣布,Gucci於2018年徹底棄用一切動物皮草。

2018

Chanel全球精品部總裁Bruno Pavlovsky表示,Chanel未來的系列將不再使用鱷魚皮、蜥蜴皮、蛇皮和黃貂魚皮和皮草,雖然Chanel之前的系列中就很少出現動物皮毛。

2019

瑞士奢侈皮具品牌Bally宣布,集團派出的Peak Outlook項目小組,已經從珠穆朗瑪峰上清理了2噸垃圾。這些垃圾一半以上都來自於8000米海拔之上的「死亡地帶」。在項目小組的努力下,珠峰峰頂和珠峰大本營周邊的垃圾已經完全撿拾乾淨,恢復了往日的面貌。

2020

你正在書寫,也許是以品牌運營的方式,或者以選擇性消費的方式……

愛馬仕原董事總經理Roland Herlory對可持續時尚是這樣回應的:「踐行可持續時尚最好的方式就是生產高質量、持久耐用的產品,讓一件產品可以用上10年,雖然這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和盈利是有衝突的。」可見,可持續讓時尚更時尚,讓奢侈品更奢侈品——不是原來的price,而是新的驕傲,是一種認知。

在自然中,每個人都擁有如蝴蝶效應一般的力量,我們每個人的舉動都會影響到這顆星球的承載能力。而消費作為促活經濟三大馬車中的一環,終將形成一個循環的閉環,而我們每個人都是這閉環中重要的一部分。那麼,你/你的品牌如何選擇?

相關焦點

  • 數字時裝周、口罩、環保、可持續……你的年度時尚關鍵詞是什麼?
    當各種各樣的排行榜、關鍵詞紛紛「刷屏」,2020年的過往又逐漸清晰了起來。日新月異的時尚行業,自然也有屬於自己的年度關鍵詞:時尚圈愛上了「數字時裝周」,時髦精足不出戶,僅憑一根網線便可輕鬆輾轉各大秀場;「口罩」成了潮流裝飾品,蕾絲、水鑽、花卉元素輪番上陣,美麗絕不荒廢;「復甦」「重生」「環保」主題絡繹不絕,「可持續」時尚引領突破桎梏;「多元」「無正解」趨勢撕裂傳統審美標準,日漸發酵......
  • 時尚愛好者在2019年都搜索了什麼關鍵詞?可持續、BV和梅根王妃熱度高
    記者 | 張馨予編輯 | 周卓然12019年很快就要過去了,這一年的時尚關鍵詞也基本出爐。時尚搜尋引擎Lyst日前就發布了最新報告The Year In Fashion,總結了一年來最火熱的流行趨勢、時尚單品、品牌和趨勢引領人。
  • 2019時尚關鍵詞:可持續性
    然而,在時尚界,今年最引人注目的或許——有關可持續發展的討論正從邊緣轉向主流。長期以來,一直有一群人在試圖倡導一個更有利於保護地球環境的時尚產業,但在2019年,這群人加入了許多業內巨頭的行列。Gucci和其他一些品牌表示,他們將實現碳中和Kanye West宣布,他正在讓Yeezy更具可持續性。
  • 2020時尚設計與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成功舉行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3日上午九點三十分,「時尚設計與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在線上成功召開。這是繼2018年以來成功舉辦的第三屆時尚可持續發展的國際主題論壇。該論壇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米蘭藝術設計學院主辦,邀請了來自美國、瑞典與中國的時尚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專家、學者和行業領袖,就時尚設計與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 可持續時尚從零皮草與同理心開始——第五屆國際可持續時尚零皮草...
    來自中國、澳大利亞、英國、美國的時尚從業者們相聚一堂,共話可持續與道德時尚、創新材料與商業實踐、媒體及時尚教育領域可持續時尚趨勢、國際零皮草銷售廠商認證等熱點話題,為具有同理心的可持續時尚未來貢獻力量。行動亞洲與倫敦時裝學院繼續攜手前行,推廣可持續生活。
  • 2020同理新時尚論壇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採納「綠會指數」
    2020年9月3日和5日,中國綠髮會行動亞洲主辦的「2020同理新時尚論壇」在上海召開,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論壇期間,第六屆國際可持續時尚零皮草盛典也隆重推出。本次論壇的主題著眼於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目標中的第12項,即可持續的消費與生產,議題涉及時尚產業的生產製造和消費者的意向及需求。會議代表來自野生動物保護和服裝紡織領域的社會組織,英國駐上海總領館和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倡導植物飲食與時尚的國際知名品牌、國際著名導演、倫敦時裝學院設計與技術學院、國內時尚院校以及活躍在金融、消費和創業者社群領域的專家。
  • GREENEXT攜手WWD與Ontimeshow,為「可持續時尚」發聲!
    Ontimeshow 2020秋冬展會將落戶上海TX淮海 | 年輕力中心,分別以4月8-15日私密訂貨會和4月26-30日主展會呈現。 GREENEXT,首個專注於可持續時尚與生活方式的線上線下平臺,旨在推進消費者和產業互動,共同探索、探討並推廣各種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
  • 購買「可持續時尚」最大的阻礙是什麼?消費者仍懷疑品牌的誠意
    作為國內最早關注、並系統報導全球可持續時尚動態的時尚商業媒體,《華麗志》自去年11月起推出了全球可持續時尚月報, 並與時尚產業人士展開了廣泛交流。可以感受到,不僅是國際品牌、許多中國本土的服裝集團也開始推出以可持續為理念的產品系列,一批時尚創業者打造的新銳品牌更將「可持續」作為自己的DNA之一。
  • 6年節水112億升,致力可持續時尚:Gap集團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
    上海2020年12月2日 /美通社/ -- 全球零售服飾領導企業Gap集團日前發布了全新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從社會、環境和產品等層面闡述了該公司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承諾和最新進展,以實際行動致力可持續時尚。
  • FIDM與全球知名品牌GUESS聯手探索可持續發展時尚的未來!
    核心提示:時尚更迭速度越來越快,時裝產業給環境帶來的影響也愈發受到人們的關注。眾多時尚品牌開始探索可持續發展方式,從而推進時尚產業的綠色發展。全球知名服飾品牌GUESS也毫無例外,為建立循環時尚系統在努力探索著,並計劃在2020年之前將可持續發展項目擴大到全球範圍。
  • 王臻「善議經濟」:產業可持續發展與時尚
    王臻總在「善議經濟」環節中與其他嘉賓對談10月13日,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臻女士受邀出席「善議:危機時代的創新SHAN FUTURE FORUM」論壇,在「善意經濟」環節中講述鄂爾多斯的可持續時尚
  • 專家:琉球再議議什麼?絕不是「中國要琉球」
    那篇文章是在這樣一個邏輯下提及琉球的,不想最後一句話,「歷史上懸而未決的琉球問題也到了可以再議的時候」,被新聞媒體當作了這篇文章的亮點。媒體和網民的議論大多關注這個「琉球再議」。琉球地位需要「再議」,是我從琉球歷史和近代中日交涉的歷史中得出的結論,不是從現實的中日關係出發的。
  • 時尚:必須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
    沒有人能夠忽視物質的可持續性發展,尤其是時尚行業。儘管有關該行業成為世界第二大汙染者的情況不斷地被重複報導,但這並不意味著時尚已經忽視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當然,直到最近,該行業仍然對可持續生產充滿矛盾,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品牌,無論大小,都有著願意改變的這種說法。
  • 再議琉球
    依照這些規定,不僅臺灣及其附屬諸島(包括釣魚島列嶼)、澎湖列島要回歸中國,歷史懸而未決的琉球問題也到了可以再議的時候。」  琉球(即今衝繩)從來不是日本的固有領土,它過去是中國的屬國,與中國有著600年極其親密的淵源,被日本在甲午戰爭後強佔。
  • 寺庫直播論壇之「雲客廳」:後疫情時代,時尚如何可持續
    而2020年,大自然先以澳洲山火、東非蝗災和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災難讓人類重新審視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環保可持續再次成為全球熱議話題。在可持續時尚受到越來越多關注的當下,時尚行業的轉型迫在眉睫。什麼是可持續時尚?可持續時尚理念需要哪些支撐?本次中國國際時裝論壇邀請到來自不同領域的5位行業專家從自己所從事的行業角度出發,打開思路,共同探討可持續時尚的未來,為更好地踐行可持續時尚發展道路提供有前瞻性和指導性的方案、建議。
  • 深度| 可持續時尚是國內服飾品牌的新機會嗎?
    、發布環保系列參與可持續時尚的實踐。由於自創立初便將討論方向對準行業的宏觀問題和市場主要參與者,該峰會被認為是可持續時尚議題的權威意見的集中地,也是近10年來可持續時尚的主要推動者。由於可持續時尚在一定程度上被認為是「反消費主義」的體現,因而推廣可持續時尚仍然為時尚早。不僅如此,從生產的角度看,很多國內服飾品牌仍然處在粗放經營階段,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超出了其能力範圍。
  • 可持續時尚:可持續設計成為大趨勢
    一、可持續設計與生態時尚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他們穿著的衣服和時尚配飾的生產給人類與環境帶來了什麼破壞。可持續設計理念就是這種意識下產生的。
  • 多品牌升維、高科技加持、閉環式打造,可持續時尚發展潛能有多大
    ,在2025年全面落實可持續時尚。同時,在行業發展和聯合國發出的可持續倡議等因素影響下,各大品牌也在進行大規模的可持續發展改革,為其商業模式升維,加碼可持續時尚。,可持續時尚會越來越成為主流。圖片來源:H&M(水原希子演繹H&M2020春夏環保時尚)NAERSI(娜爾思)品牌資深設計師夏夏表示:「可持續時尚是品牌每次企劃發布必不可少的話題
  • 時尚共融設計新生|看「影兒集團」攜手「可持續時尚」展望未來
    10月28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16號館舉行的2020時尚深圳展上,影兒時尚集團帶著對新生力量的欣賞與熱切期盼,吹響了集結號,讓一股強大的生命力綻放在影兒時尚集團展區的每個角落,參展作品通過不同風格的碰撞,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自然的敬畏。
  • 挺英挺賴相持不下 民進黨2020初選辦法拖到下周再議
    中國臺灣網5月23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昨天,民進黨中執會討論2020初選日程和民調方式,挺蔡和挺蔡兩派交鋒,毫無交集,最後黨主席卓榮泰向中執委喊話,「難道3月13日是兒戲般通過初選公告?」會議最後在無共識下宣布散會,下周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