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訊(通訊員 解西輝 趙夏榮 杜傑)「作風建設不是空對空」「作風建設要答好推動創新發展的時代命題」「作風建設要堅持問題導向、效能導向、發展導向」「作風建設要心系基層,以群眾滿不滿意為衡量標尺」……
在省鎮江監獄,當提及「作風建設提升年」,從監獄領導至普通民警,話語裡透出的是喜悅與振奮,他們感受到的是真切而實在。
創新大試卷:選準題,答對題
「作風建設從春天出發,貫穿全年,猶如春風春雨,催生鎮江監獄發展百花齊放。這裡面儘是春天的故事!」黨委書記、監獄長顏丙中用十分形象的開場白,將筆者帶入他的思緒中。
新年伊始,監獄黨委分層召開座談會,問計於警,問需於警,以解決群眾關注度高的問題為重點,頂層設計「作風建設提升年」的目標任務,下好「先手棋」,下活「一盤棋」。
監獄以作風建設引領工作創新,選題答題,破解難題。針對服刑人員醫療保障問題,拓寬思路,與鎮江第一人民醫院深化「醫聯體」建設,引入醫學博士全年駐診,推進多點執業,經驗做法在全省監獄系統現場會推介;針對「智慧監獄」應用課題,聚焦監區一線,從點名查人、工具管理、流動管控等方面集約集成信息,提高現場管理的安全性和有序性;針對「五大改造」新命題,按照「彰顯特色、改善綠化、培育技能、差別處遇」的原則,設計打造生態文化果園,強化對服刑人員文化改造的滲透力、影響力。
這一件件深思熟慮、統攬全局的工作謀劃,一樁樁實實在在、提要鉤玄的創新舉措,不僅僅是全警上下的智慧結晶,更是監獄始終把創新作為作風建設提升的內涵要義與鮮活詮釋。
維修「一站式」:少跑腿,來得快
「報告打出去快一個禮拜啦,還是沒修好」,監區民警小張回憶起當時的苦惱,嘴角帶著一絲苦澀。那天夜晚,小張在監區備勤洗澡時,熱水器發生故障,出不來熱水,遂向監獄相關部門打了維修報告,可是左等右等,問題一拖好些天沒解決,真是急煞人。而在當時,類似這樣跑腿交報告,但維修不及時、處理不到位的現象常有發生。
群眾滿不滿意是作風建設的「試金石」。「這看似有關部門作風拖沓的問題,實則為責任不清的機制性沉痾。」監獄長顏丙中一語破的。為徹底解決困擾監區報修效率低、維修反應慢的實際困難,監獄以「轉作風、創機制、提效能」為契機,召集職能部門把脈問診,集聚民智,拿出新招:在智能管理大平臺開發線上維修「一站式」模塊,結合監區實際,設定基建設施、生活設施等八大類維修項目,明確維修責任科室,確保一一對接,落實兜底責任部門,保證問題處理「全覆蓋」。
隨手打開維修網頁,筆者看到:監區在網上「訂單」,填報維修類別和項目,職能科室在網上及時「接單」,填報接單狀態,如「正在聯繫相關維修人員」等;維修結束後,再次填報接單狀態「已完成維修」;並由監區「評單」,對維修情況作出反饋;由辦公室專人負責全程「跟單」,對接單維修不及時的職能科室,加強督促考核。為監區民警提供「指尖上的服務」,努力實現報修「一趟也不跑」、「零距離」接單,使維修平臺成為拉近機關科室與基層監區距離的「連心橋」。
惠警服務隊:更上心,更暖心
轉作風,到底有沒有「轉」出效果,監獄民警職工看的最明白。利用網上維修平臺解決監區維修問題,只是監獄推進工作創新,深化服務基層的一個現實縮影。監獄踐行理念創新,以「作風建設提升年」活動要求為引領,大力倡導「機關圍著基層轉、領導圍著群眾轉」,接續強化惠警利民的務實作風。
監獄作風建設馳而不息,探索不斷。今年4月初,又成立惠警利民服務隊,設立愛心互助組、醫療救助組、法律援助組、心理輔助組和困難扶助組,規範服務運行機制,實行服務電話24小時專線專人接聽。當民警職工提出服務訴求,接線人員按照「分類服務、分級響應」的原則,聯繫對接事宜:一般性事項,直接聯繫相關服務組,由組長按正常工作程序處置。重要事項、特殊情況,聯繫服務隊隊長,直至分管監獄領導,確保及時響應,及時處置。同時,建立惠警利民服務臺帳,實施服務管理考評機制,嚴格掛帳銷號、督察督辦和監督問責,確保服務落地落實,以服務效果檢驗作風建設提升的實際成效。
好作風贏得警心。監獄服務隊接通地氣,運行以來,切實幫助民警職工,尤其是基層一線值班備勤民警職工解難事、應急事、辦實事,贏得廣泛讚譽。近日,一封特殊的感謝信放在監獄領導的辦公桌上:「真誠感謝黨委對我們民警的關心和幫助,及時解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幫我們排憂解難……」這封信是民警孫某夫妻寫的,服務隊在得知他倆先後患病,而且妻子患重病的情況後,靠前服務,積極聯繫上海專科醫院治療,助其渡過難關,將組織的溫暖送進心窩窩裡。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轉作風、謀創新,使鎮江監獄在「最美的春天」生動地演繹著「最美的樂章」,監獄呈現出「三增一減」的喜人氣象:民警職工對監獄發展的責任感進一步增強,對監獄黨委的綜合滿意率進一步遞增,對機關科室表揚性意見明顯增加、批評建議類意見相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