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牽母校,夢圓西山——西山學校校友回訪母校探望恩師

2020-09-07 江西省西山學校

有些時光過去很久不曾忘記,有些回憶存在腦海不曾褪去,有些朋友總在心裡不曾走遠。對於西山的學子而言,母校像雨後的天空,充滿七色彩虹。那裡有老師的熱情關懷,有無憂無慮的生活,有同學溫馨的友愛,有許多感恩往事,同時充滿了成長的喜悅。

「濃濃的綠意瀰漫校園,深深的志氣蕩漾心田」。在這九月的淺秋,西山學校迎來一對往屆優秀兄妹校友:吳澤鵬、吳瑛鈺回訪母校,探望昔日恩師。其中,原初中2017屆吳瑛鈺同學高考以610分被上海外國語大學錄取。他們懷著感恩的心,滿載成功的喜悅,和曾經的老師一同追憶過去的懵懂與青澀,感慨近年來的變化與成長。

「眾多學生中,我依然對她印象深刻。」在得知吳瑛鈺同學以610分被上海外國語大學錄取時,李芳老師覺得很驚喜,但並不意外。她告訴小編:「這個學生有很強的學習興趣,別的孩子可能把學習當成一種任務,而她卻更加積極主動,常常一有機會就逮著老師問問題,學習上也很勤奮、專注,不會讓老師操心。」

副班主任鄒笑笑老師回憶起這幾年來的點滴記憶,那一件件鐫刻在記憶深處、感人的事情,她說道:「看到你們的進步,我真的是打心底裡高興,希望你們能腳底有風,各自精彩!」初中部陳江華校長也代表學校對學子們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並勉勵他們立志成才,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希望在人生的另一段路上,他們能不忘初心,疲憊的時候能夠回想這段拼搏時光,為自己加油,繼續發光。

探望過程中,吳澤鵬、吳瑛鈺兩位校友從剛入校的生活講起,回憶了母校對自己的教育,老師對自己的關愛。他們說,成長成才的路上,老師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是老師們的細心講解讓自己茅塞頓開;思想上遇到困惑時,是老師們的耐心指導讓自己充滿動力。「初入西山學校時,在這所充滿溫情的校園裡得到了尊重、理解和信任。重回母校看到恩師我們興奮、看到熟悉的校園我們興奮、聽到學校迅速發展的消息我們十分欣慰,我們會牢記老師的教誨,努力為母校爭光……」。

回望過去,兄妹倆感恩在學校遇到的每一位「貴人」,尤其是西山學校的老師和副班主任們。「正因為有他們這些背後默默支持的人,才造就了現在的我們」。同時也積極分享了學習方法,並寄語學弟學妹「天賦,只是上天為了讓天才有更多的時間專注學習;未來那麼美,我們要迫不及待去追」。

西山優秀校友吳瑛鈺

❁學習收穫

在西山學校的這幾年,是我在學習中最幸福的!這裡不僅有老師們精彩的講解、耐心的答疑,更有貼心的溝通交流,帶來無盡的溫暖,給我無窮的動力。我是慢熱型選手,接受新知的速度較慢,但老師們耐心細緻地幫我一次又一次渡過難關!在這裡,我在收穫知識與思維方式的同時,參加的一次次主題活動和比賽,也鍛鍊了包括演講在內的種種技能,實為人生財富!

「如果每一件事情都盡在你的掌控之中,那就意味著你跑的不夠快」。和大多數人一樣,吳瑛鈺同學在學習上也經歷過迷茫和困惑,但她從未懷疑過,那就是願意為學習而傾注心血和汗水。談及好的學習方法,她表示,首先要擺正心態,積極的去面對學習中的困難,戒驕戒躁。上課認真聽講,學會記聽課筆記;遇到不懂的問題時,虛心請教老師,學會獨立思考,對學習材料進行邏輯加工,通過思維導圖把關鍵點的邏輯關係呈現出來,重在掌握方法,掌握好思想方法,並利用錯題本工具進行有效總結。

她鼓勵學弟學妹們面對中、高考時無需驚慌、不必焦慮,只求做到全力以赴、無愧於心。同時祝福學弟學妹們在接下來的考試和學習中發揮出自己真正的實力,步入自己理想的學術殿堂。


❁學習收穫

「自由但不放縱,刻苦但不死板,是我在西山學校求學過程中最大的感觸。在學校的幾年時光中,從最開始的不適應,到後來的習慣、依賴。最大的收穫不僅是優異的成績,更是良師益友的鼓勵與陪伴;學校封閉式、準軍事化的學校管理使我受益良多,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專注和毅力,獨立自主,管理時間,語言表達,人際交往……為我的大學生活做足了準備,也讓我獲得了滿滿的幸福感,這是一般的應試教育所不具備的。」吳澤鵬說道。

闊別已久,如今重返西山。兄妹倆看著學校的一草一木,看著學校的教學樓安裝了交互智能多媒體設備、空調,宿舍安裝的智能飲水系統、新的數位化液晶電視和空氣能熱水器等,漫步在學校的悅心湖,這一處處建設精美的校園文化建設,賞心悅目的景觀,不由感嘆到久違的母校更加美麗,設施設備煥然一新也更加完備,讓他們覺得曾經奮鬥過的校園,更加滿懷生機,昂然勃發,感受到家的溫馨。

辦一所有幸福感的學校,不僅要給學生留下美好的校園記憶,讓學生感受幸福,還要研究一個人如何獲得持續幸福的能力。

正如李鎮西老師說的,「守住一顆樸素而真實的心」。學校不是工廠,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因此,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適合的學校。西山學校始終堅持做有溫度的教育,做有情懷的教育者,讓每位學子都能在學校獲得「幸福感」。倡導平等、尊重、民主、共同成長的新型師生關係。在課堂教學中採用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和小組互助的教學模式,實現學生主學、教師助學、同學互學的良好學習氛圍。

同時秉承「關注細節,關愛點滴」的服務理念,每班配有兩名班主任,每周正副班主任要與孩子進行一次深入交談,對學生心理、生活、學習進行全面細緻的輔導教育,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在點滴學習生活中學會做事,學會做人。


編輯 | 李紫陽

責編 | 左文濤

相關焦點

  • 濃濃母校情,依依校友心——西山學校校友回訪母校探望恩師
    在這九月的淺秋,西山學校迎來一位優秀校友程章發回訪母校,探望昔日恩師。2020屆畢業的程章發同學以優異的體育專業成績被吉林省體育學院錄取,他懷著感恩的心,滿載成功的喜悅,和曾經的老師一同追憶過去的懵懂與青澀,感慨近年來的變化與成長。
  • 我校81屆中文班校友回訪母校
    10月2日,我校1981屆中文班校友回訪母校,並在辦公樓503會議室舉行紀念畢業三十五周年回訪母校座談會。副校長孫立峰出席座談會。校友辦、學校辦公室負責人,文學院、歷史與地理學院黨總支負責人,81屆中文班校友共30多人參加了座談會。活動還邀請了原黨委宣傳部部長、81屆中文班班主任閆果智。
  • 厲害了我的校友 | 西山學校:一封來自長春理工大學的喜報
    日前西山學校高中部收到了一封來自長春理工大學的喜報   長春理工大學對西山學校2017屆優秀畢業學子嚴偉傑在2019年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中喜獲國家級一等獎表示祝賀,並感謝西山學校為其輸送了如此優秀的學子。
  • 畢業生不忘母校恩,教師節送創業產品給恩師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2013級土木工程(路橋方向)專業畢業生周釗與2016級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專業畢業生張博傑回訪探望母校,他們還帶來了自己創業的產品贈送給老師。畢業校友給恩師送教師節禮物「今天教師節,我們帶來了一些小禮物送給學校老師,希望老師們能夠喜歡。」張博傑說。2019年5月,張博傑和周釗聯合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創立了「北鬥科技」數碼公司。
  • 綠葉對根的思念——魯家賢、朱志群校友回訪母校
    6月24日,校友魯家賢、朱志群偕行回到母校,重溫母校情、師生誼。校黨委書記金一斌、校長陳壽燦、副校長趙英軍分別會見兩位校友,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與會見。金一斌對魯家賢、朱志群校友回國探親期間專門抽出時間回訪母校表示歡迎,向他們對學校一直以來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校友的力量,是母校建設發展的堅強基石,校友永遠是母校最寶貴的財富,是母校事業發展最可信賴的力量。
  • 西山校友 | 劉標秋:遇見優秀,愈漸優秀
    在江西省西山學校17年的辦學歷史長河中,數萬名校友遍布全球各地,湧現出優秀校友燦若星辰。他們或勵志科學,勇攀高峰;或搏擊商海,笑傲馳騁。他們順應世界浩蕩之潮流,踐行「教育激揚生命,自信點亮未來」之校訓,成為國家棟梁、校友楷模,不斷推進學校英名遠播。
  • 甘肅政法學院99級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班校友回訪母校
    甘肅政法學院99級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班校友回訪母校會  場  (每日甘肅網訊 通訊員 趙向陽) 10月6日上午,甘肅政法學院99級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班校友在畢業10周年之際回訪母校,學校在辦公樓第一會議室舉行校友回訪母校座談會。甘肅政法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趙鵬出席座談會。
  • 甘肅政法學院2001級偵查本科四班(刑事科學技術方向)校友回訪母校
    甘肅政法學院2001級偵查本科四班(刑事科學技術方向)校友回訪母校  七月的金城,花果飄香;七月的校園,校歌嘹亮。  2015年7月18日上午,甘肅政法學院2001級偵查本科四班校友在畢業10周年之際回訪母校。學校在辦公樓第一會議室舉行座談會。
  • 山東省昌樂二中2020屆優秀畢業生回訪母校謝師恩
    拳拳赤子心,濃濃師生情。 8月22日上午,今年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李培森、徐雲鵬、李嘉冀、張琦、楊曉勇五位同學及家人心懷感恩之情,回訪母校與昔日的恩師歡聚一堂,共敘師生情誼,分享成長經歷,感恩母校培養。
  • 新華門小學1969屆(五年制)畢業生50年後回訪母校,場面讓人淚目!
    ,有好幾個想不到,第一個想不到是沒想到本次到了這麼多同學,本次聚了七八十位,可能在新華門的歷史上也沒有這麼多的校友同時回訪母校的;第二個沒想到是新華門小學以胡校長為首的領導班子還有那麼多的老師、同學歡迎我們校友,胡校長的講話和小朋友國旗下的演講讓人很感慨很激動;第三個沒想到是我們請來的老校長、老教師身體還那麼硬朗,都能從他們的笑容裡看到當年的印象,還有若干個想不到,所以特別讓人激動……
  • 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安溪崇德中學90屆高中校友、恩師回母校聚會
    8月14日上午,我校90屆校友及部分恩師到母校聚會。學校校長、黨支部副書記肖劍章,副校長王明東、陳銀良,副書記黃志超親切接待老校友。 肖劍章校長首先對各位校友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向各位校友介紹了學校近年來取得的顯著成績。
  • 【滄州一中校友快訊】情系母校——我校老校友郭洪岐回母校參觀
    【滄州一中校友快訊】情系母校——我校老校友郭洪岐回母校參觀9月14日上午,我校一九五七屆高中三班學生郭洪岐與夫人一行回母校參觀。重返母校,難掩郭老內心的喜悅和激動。對比一中的今昔面貌,郭老切身感受到母校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為母校的蓬勃發展,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他與老同學李芳田一起追憶讀書歲月,他們興致勃勃地談起了母校當年的校長郭道培以及他們的班主任老師們。郭老說母校的教誨深刻地影響了他一生。他感謝恩師母校對他的培養,並衷心祝願母校越辦越好。
  • 母校記憶
    回憶六十年前的母校,它的倩影,它那蒼老的面孔,在我的腦海裡恍如昨日,件件往事也紛至沓來,歷歷在目,思緒萬千。楊祁明,男,西山頭村人。祁家河中學第五班(65屆)畢業後,考入運城地區師範學校。曾執教於西山頭七制校和曹家莊中學,後調入縣教研室,從事全縣中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和指導。
  • 母校故事 | 闍西山下的老沙中
    早屆的沙中校友已是爺嫲職稱了。往事如煙,求學艱辛,苦多甘少,校園許多往事揮之不去。筆者亦然。  沙田中學始建於一九七零年。校址在闍西山南坡(現沙田消防隊位置)。校園北靠闍西山,南面是校門,正對著一片無垠的水稻田,視野極佳。放眼平田,稻浪起伏,南風裹著稻香穿窗灌滿課堂。春天山上滿是不知名的野花,入夜,蛙鳴噪耳。田間小路彎拐無序,河湧交錯,舉步登船。
  • 【建校50周年】65級校友的母校情
    90年創辦深圳外國語學校,一直與母校聯繫緊密。「深外第一個保送生名額是母校給的。現在深外每年有180個學生被保送,沒有最初的『1』,就沒有今天的『180』」。讓他欣喜的是,在新一教奠基儀式現場,我校新聞社記者廖翎就是深外的學生,「我走下車就聽到她叫我『校長』,我好高興。」剛回到母校,就看到自己的學生,龔國祥笑了,那笑容,欣慰如師,慈祥如父。
  • 老中青校友共聚祝母校生日快樂 - 南寧晚報-內容詳細
    昨日,廣西華僑學校校園喜慶熱鬧。該校建校60周年暨校友聯誼總會成立慶祝大會在田徑運動場舉行,校友從四面八方趕回來,「回家」為母校慶祝生日。   一張張笑臉,一聲聲祝福……當天,廣西華僑學校校園內喜慶熱鬧,人頭攢動,校友從四面八方趕來為母校慶生。他們中有白髮蒼蒼的學長,也有意氣風發的「90後」。無論是皺紋滿面的老校友,還是稚氣未脫的在校學生,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只為表達對母校的感恩。
  • 感恩母校老師 巍山高中校友捐贈20萬退休教師活動經費
    9月10日上午,巍山高中迎來了數十位巍中離退休教師和兩特殊的客人——89屆5班的校友代表,師生共聚一堂,共敘情暖。巍山高中總黨支書記兼校長吳國強,副校長周榮偉、吳黎璟等參會。巍山高中89屆5班的校友為感念師恩擬向母校捐款,暑假期間學校領導與該班的葛曉剛、應曉琳等校友聯繫後,確定將其中的20萬元捐贈給母校退休教師協會作為活動經費,以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五十八)丨追憶如夢年華
    老師們只陪伴我們三年時光,但他們卻是我們一輩子唯一的恩師!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吾願與老師之情如四季松柏翠綠長存。 相逢恨不知音早 時光匆匆,學習追夢的同時,身邊總是少不了這些可愛的夥伴們。為銘記一中光輝歷史,真情展現一中傳統風範、精神面貌和人文氣象傳承,反映我校取得的顯著成就,激勵校園莘莘學子發揚一中辦學優良傳統,抒寫對一中的至深情懷,我校決定舉辦建校65周年「魂牽杏壇·情系母校」主題徵文活動併集結成書。全校師生員工、曾在我校工作過的同志、歷屆校友及廣大學生家長等社會各界人士。
  • 南陽幼師87·6班校友向母校捐贈畢業三十周年「校友紀念石」
    無論是挺拔聳立的雪松, 抑或是典雅的亭閣長廊;無論是熟悉的教室, 還是安靜的圖書館;處處流動著熾熱的氣息, 處處播撒著愛意……在這個美麗的季節,南陽幼師87·6班校友畢業30年後,歡聚母校,敘師生闊別之情,圓同窗重逢之夢。
  • 金陵科技學院:優秀校友吳國璋回訪母校並贈書
    9月18日下午,南京市政協研究室主任、82級中文專業校友吳國璋專程返回母校捐贈個人著作,包括《秦淮河邊的中國》《漫長的告別》《蜀墟》《傳統與生活--中國歷史文化研究》叢書等14冊。校長劉永彪接見了吳國璋一行,圖書館、校長辦公室、校友工作辦公室、教學質量評估中心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捐贈儀式。吳國璋回憶了在金陵職業大學的求學時光,他說,金陵職業大學是中國第一所職業大學,對高等教育發展具有開創性意義,創辦之初將延安精神融入學校精神血脈,具有鮮明的紅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