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光過去很久不曾忘記,有些回憶存在腦海不曾褪去,有些朋友總在心裡不曾走遠。對於西山的學子而言,母校像雨後的天空,充滿七色彩虹。那裡有老師的熱情關懷,有無憂無慮的生活,有同學溫馨的友愛,有許多感恩往事,同時充滿了成長的喜悅。
「濃濃的綠意瀰漫校園,深深的志氣蕩漾心田」。在這九月的淺秋,西山學校迎來一對往屆優秀兄妹校友:吳澤鵬、吳瑛鈺回訪母校,探望昔日恩師。其中,原初中2017屆吳瑛鈺同學高考以610分被上海外國語大學錄取。他們懷著感恩的心,滿載成功的喜悅,和曾經的老師一同追憶過去的懵懂與青澀,感慨近年來的變化與成長。
「眾多學生中,我依然對她印象深刻。」在得知吳瑛鈺同學以610分被上海外國語大學錄取時,李芳老師覺得很驚喜,但並不意外。她告訴小編:「這個學生有很強的學習興趣,別的孩子可能把學習當成一種任務,而她卻更加積極主動,常常一有機會就逮著老師問問題,學習上也很勤奮、專注,不會讓老師操心。」
副班主任鄒笑笑老師回憶起這幾年來的點滴記憶,那一件件鐫刻在記憶深處、感人的事情,她說道:「看到你們的進步,我真的是打心底裡高興,希望你們能腳底有風,各自精彩!」初中部陳江華校長也代表學校對學子們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並勉勵他們立志成才,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希望在人生的另一段路上,他們能不忘初心,疲憊的時候能夠回想這段拼搏時光,為自己加油,繼續發光。
探望過程中,吳澤鵬、吳瑛鈺兩位校友從剛入校的生活講起,回憶了母校對自己的教育,老師對自己的關愛。他們說,成長成才的路上,老師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是老師們的細心講解讓自己茅塞頓開;思想上遇到困惑時,是老師們的耐心指導讓自己充滿動力。「初入西山學校時,在這所充滿溫情的校園裡得到了尊重、理解和信任。重回母校看到恩師我們興奮、看到熟悉的校園我們興奮、聽到學校迅速發展的消息我們十分欣慰,我們會牢記老師的教誨,努力為母校爭光……」。
回望過去,兄妹倆感恩在學校遇到的每一位「貴人」,尤其是西山學校的老師和副班主任們。「正因為有他們這些背後默默支持的人,才造就了現在的我們」。同時也積極分享了學習方法,並寄語學弟學妹「天賦,只是上天為了讓天才有更多的時間專注學習;未來那麼美,我們要迫不及待去追」。
西山優秀校友吳瑛鈺
❁學習收穫
在西山學校的這幾年,是我在學習中最幸福的!這裡不僅有老師們精彩的講解、耐心的答疑,更有貼心的溝通交流,帶來無盡的溫暖,給我無窮的動力。我是慢熱型選手,接受新知的速度較慢,但老師們耐心細緻地幫我一次又一次渡過難關!在這裡,我在收穫知識與思維方式的同時,參加的一次次主題活動和比賽,也鍛鍊了包括演講在內的種種技能,實為人生財富!
「如果每一件事情都盡在你的掌控之中,那就意味著你跑的不夠快」。和大多數人一樣,吳瑛鈺同學在學習上也經歷過迷茫和困惑,但她從未懷疑過,那就是願意為學習而傾注心血和汗水。談及好的學習方法,她表示,首先要擺正心態,積極的去面對學習中的困難,戒驕戒躁。上課認真聽講,學會記聽課筆記;遇到不懂的問題時,虛心請教老師,學會獨立思考,對學習材料進行邏輯加工,通過思維導圖把關鍵點的邏輯關係呈現出來,重在掌握方法,掌握好思想方法,並利用錯題本工具進行有效總結。
她鼓勵學弟學妹們面對中、高考時無需驚慌、不必焦慮,只求做到全力以赴、無愧於心。同時祝福學弟學妹們在接下來的考試和學習中發揮出自己真正的實力,步入自己理想的學術殿堂。
❁學習收穫
「自由但不放縱,刻苦但不死板,是我在西山學校求學過程中最大的感觸。在學校的幾年時光中,從最開始的不適應,到後來的習慣、依賴。最大的收穫不僅是優異的成績,更是良師益友的鼓勵與陪伴;學校封閉式、準軍事化的學校管理使我受益良多,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專注和毅力,獨立自主,管理時間,語言表達,人際交往……為我的大學生活做足了準備,也讓我獲得了滿滿的幸福感,這是一般的應試教育所不具備的。」吳澤鵬說道。
闊別已久,如今重返西山。兄妹倆看著學校的一草一木,看著學校的教學樓安裝了交互智能多媒體設備、空調,宿舍安裝的智能飲水系統、新的數位化液晶電視和空氣能熱水器等,漫步在學校的悅心湖,這一處處建設精美的校園文化建設,賞心悅目的景觀,不由感嘆到久違的母校更加美麗,設施設備煥然一新也更加完備,讓他們覺得曾經奮鬥過的校園,更加滿懷生機,昂然勃發,感受到家的溫馨。
辦一所有幸福感的學校,不僅要給學生留下美好的校園記憶,讓學生感受幸福,還要研究一個人如何獲得持續幸福的能力。
正如李鎮西老師說的,「守住一顆樸素而真實的心」。學校不是工廠,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因此,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適合的學校。西山學校始終堅持做有溫度的教育,做有情懷的教育者,讓每位學子都能在學校獲得「幸福感」。倡導平等、尊重、民主、共同成長的新型師生關係。在課堂教學中採用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和小組互助的教學模式,實現學生主學、教師助學、同學互學的良好學習氛圍。
同時秉承「關注細節,關愛點滴」的服務理念,每班配有兩名班主任,每周正副班主任要與孩子進行一次深入交談,對學生心理、生活、學習進行全面細緻的輔導教育,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在點滴學習生活中學會做事,學會做人。
編輯 | 李紫陽
責編 | 左文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