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午,桂林市教育局召開了2020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會議。
會上,桂林市招生考試院副書記蒙鏖宇通報了桂林市2020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情況,我市今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一次特殊的考試:一是考試時間推遲了一個月,二是體育考試只考一項分數只有20分,三是今年首次實行理化同堂合卷考試。全體考生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與炎熱天氣的雙重影響,全市各級教育工作者與全體考務工作人員克服重重困難,到目前為止,順利完成了中考各項工作任務。
今年全市考生總人數51651人,較去年增加了5306人,共設13個考區、122個考點和1778個考場。其中,市區(不含臨桂區)報名人數12228人,比去年增加1530人,設桂林中學解西校區等14個考點、412個考場。全市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外省戶籍學籍遷入人員共計4874人,其中桂林市區為2909人。
全市文化科目考試全科缺考615人,實際參加考試51036人,按照文化科目實際參加考試人數為等級劃分各科目等級。總成績按照約佔等級劃分總人數的12%、13%、15%、18%、15%、13%、12%、2%劃定為一至八個等級,文化科目等級按照約佔等級劃分總人數的8%、10%、15%、19%、19%、15%、10%、4%劃定為A到H八個等級,體育成績按照20-19分、18-14分、13-7分、6分以下分別劃定為A到D四個等級。
全市一等人數6261人,其中在市區(不含臨桂區,下同)報名參加考試的一等人數2433人,五等以上有市區普通高中錄取資格的考生8582人,比去年增加1268人。
從總成績等級情況來看,學區生成績進步明顯,市區公辦初中總成績為一等的考生比去年增加了224人,同比增長68.73%。
經市中考領導小組批准,市直屬普通高中最低報名錄取資格等級為總成績五等。
考生中考成績以電子成績形式在桂林市中考信息網公布,並將於8月7日中午12點開放考生個人查詢成績功能,成績查詢網址:www.glgzlq.com。
隨後,桂林市教育局副局長文澤鴻對今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做了指導講話。
一、加大宣傳力度,確保招生政策、信息公開
中考政策發布以來,我們雖然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進行了廣泛的宣傳,但還是有很多家長甚至學校負責招生的工作人員對中考招生政策了解不夠、理解不透,這樣容易造成一些不該有的誤解,在社會上產生負面影響。對此,各縣(市、區)教育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主動向社會公布招生學校信息、招生計劃、招生時段安排、招生方式和流程等。宣傳的內容既要全面,又要有深度、有力度。解讀政策既要準確,又要有數據、有分析。敘述文字還要接地氣,通俗易懂,讓老百姓一看就懂,一聽就明白,切實做好做到招生信息公開,報名信息對稱,錄取信息透明。
二、嚴格執行政策,進一步規範普通高中招生工作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既是衡量各地各校教育質量和學生學習成果的檢測性、終結性考試,又是為高中階段學校選拔人才而進行的選拔性考試,事關教育公平,是社會關注、群眾關心、家長關切的民生問題之一,參與其中的老師、校長和教育行政管理幹部更要慎之又慎。上半年,自治區教育廳陸續印發了《關於規範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意見》(桂教規範〔2020〕2號)和《關於做好2020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桂教基教〔2020〕23號),對普通高中招生入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規範性要求,必須嚴格執行,認真落實。
一是加強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管理。各縣(市、區)要嚴格按照市教育局下達的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統籌考慮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普職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的要求,根據學校辦學規模、辦學條件,分學校下達招生計劃。從2020 年秋季學期起,普通高中起始年級按照不超過每班55人招生,嚴格控制大班額、大校額學校的招生計劃。嚴禁無計劃招生、超計劃招生和提前招生。去年,有個別縣(區)普通中學未按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下達的招生計劃實施網上招生,之後,在未完成當年招生任務的情況下,在招生系統以外擅自招收學生。這是典型的違規招生行為,直到現在,這批違規招收的學生仍未能註冊普通高中學籍。希望各地各校引以為戒,嚴格執行市教育局下達的招生計劃,規範網上招生行為,杜絕無計劃招生、超計劃招生等違規辦學行為。
二是規範普通高中招生範圍。根據自治區、桂林市相關招生政策,從今年起,所有公辦、民辦普通高中一律不得跨市域範圍招生。除自治區教育廳單列的專項招生計劃外,各縣(市、區)直屬普通高中學校原則上在本縣域內招生,市直屬普通高中和自治區直屬高校舉辦或管理的普通高中在桂林市域內招生。從去年起,市教育局對具有面向縣(市、區)招生計劃的市直屬普通高中學校的招生行為也進行了規範,對於錄取成績等級在二等以上的學校,其縣招班名額一律按照各縣中考考生人數佔比進行分配,在各縣(市、區)招生未完成的招標,統一調配到市區招生範圍補充錄取。此舉既規範了市直屬普通高中招生行為,也促進了各縣(市、區)直屬普通高中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希望各縣(市、區)教育局要積極支持、配合市直屬學校在各縣招生工作,合理引導學生與家長理性選擇高一級學校,充分尊重學生志願,不能採取卡、堵、躲的方式迴避縣招生矛盾或者將矛盾上交市教育局。
三是規範普通高中招生錄取管理。從2019年起,我們將全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考務管理與普通高中學校招生錄取工作統一納入網際網路管理平臺,這一舉措既提高了各地各校中考招生工作效率,又從技術層面解決了各縣(市、區)長期以來使用原有傳統手工招錄方式難以實現的陽光招生目標,更在全市範圍內有效解決了惡意競搶生源、一生多錄等違規招生問題,使考生與家長對招生過程和結果「一看就懂得,一查就明白」,極大地提升廣大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今年我們將繼續實施普通高中網上招生錄取工作,希望各縣(市、區)和普通高中學校積極參與,規範操作,共同做好2020年普通高中網上招錄工作。同時,市招生考試院要維護好報名網站,保持學生報名渠道的暢通,維護好資料庫的安全,在技術上做到主動防禦攻擊與實時備份,保證錄取數據的絕對準確性。要與公安、供電等部門加強聯繫,確保招生工作順利進行。
四是強化招生入學工作監管。各縣(市、區)教育局和普通高中學校要嚴格按照國家、自治區中小學生學籍管理有關規定,進一步規範普通高中學生學籍管理,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嚴禁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移。普通高中起始年級第一學期原則上不辦理轉學手續。在這裡,我還要多說一句,以往,個別縣存在普通高中學生違規借讀的情況,鄉鎮高中學生空掛學籍,借讀到縣城普通高中,縣城高中學生空掛學籍,借讀到示範性普通高中,這些違規辦學行為甚至得到了主管部門的默許,成了家長們口中「公開的秘密」,社會反映強烈。從今年起,我市將嚴格按照自治區相關政策規定,通過到各學校清點在校生人數等舉措,嚴厲打擊違規借讀、空掛學籍問題,對於相關學校和責任人,將予以問責嚴處。
三、加強督導問責
根據國家教育部、自治區教育廳要求,下半年,將在全國範圍開展規範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督查,自治區教育廳將組織各設區市開展交叉檢查。根據自治區安排,我市也將組織各縣(市、區)對中小學招生工作進行交叉檢查。因此,在普通高中招生工作中,各縣(市、區)要進一步健全招生監管與問責機制,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教育部提出的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十項嚴禁」紀律。要健全違規招生查處和責任追究機制,暢通違規舉報和申訴受理渠道,及時糾正和嚴肅查處各種違規違紀招生行為。對違規的公辦高中,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整改,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通報批評、取消評優評先資格、撤銷榮譽稱號等處罰。對違規的民辦高中,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整改,視情節輕重給予約談、通報批評、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減少下一年度招生計劃、停止當年招生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罰。對違規參與招生的校外培訓機構,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整改,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通報批評、列入「黑名單」、停止招生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罰。對違規違紀的個人,按照幹部管理權限,視情節輕重對校長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相應的黨紀、政務處分直至撤職或者解除聘用關係;涉嫌違法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