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綠色發展在行動,尾水「澆」出人工溼地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泰興綠色發展在行動,尾水「澆」出人工溼地

中新網泰州11月23日電(彭婧如 徐姍姍 郎佳慧)「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是本該出現在公園的景色,如今卻出現在江蘇泰興的一處汙水處理廠附近。近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江蘇泰興經濟開發區的一處汙水處理尾水淨化生態溼地工程。這裡不僅有蜻蜓,還有鬱鬱蔥蔥的水蔥和黃菖蒲。

江蘇泰興經濟開發區的一處汙水處理尾水淨化生態溼地工程。 中新網 彭婧如 攝

據了解,泰興經濟開發區為貫徹「健康長江行動」方針,實現汙水處理達標後通過溼地進行生態過濾進入水系,配套建設了尾水淨化生態溼地,對汙水廠尾水進行深度淨化。

尾水淨化生態溼地工程應用「單元溼地」概念,採用「大斷面、短路徑、小阻力設計」,通過優化組合不同的「單元」溼地模塊達到淨化水質的效果,溼地單元採用「龍身鱗甲」形狀設計,生物氧化塘、垂直潛流溼地、水平潛流溼地、清水涵養塘點綴其中。尾水經生態溼地淨化後水質明顯提升。

江蘇泰興經濟開發區的一處汙水處理尾水淨化生態溼地工程。 中新網 彭婧如 攝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博士、高級工程師王永平介紹,目前該汙水廠每日汙水排放量達8.5萬噸,汙水處理達標後通過溼地進行生態過濾進入水系,避免尾水直排對長江水質造成不良影響。「現在,汙水處理廠的達標尾水通過地下管道進入緩衝區,經過淨化後,水質明顯提升,主要指標相當於從地表水劣V類提升到Ⅳ類。」

目前,泰興經濟開發區汙水處理尾水淨化生態溼地工程總投資1.1億元,佔地面積230畝,目前已建成80畝,預計2021年底全部建成。園區將同步實施水環境系統治理工程,對區內7條河流進行水體生態修復,包括疏浚聯通、生態護岸、草型生態系統構建等,水域生態修復河道長度33km,約20萬㎡,大幅度提高區內河流水體水質。

江蘇泰興經濟開發區的一處汙水處理尾水淨化生態溼地工程。 中新網 彭婧如 攝

解決汙染問題必須從源頭抓起。老A區是泰興經濟開發區建區時最早進駐的16家化工企業形成的化工集聚區,隨著時間的推移,汙染物排放量多,安全環保隱患大的弊端日益凸顯,園區立即著手開展老A區化工企業關停拆除工作。目前,16家企業已全部關停、拆除結束,不僅改善了周邊環境,還騰出了30畝建設用地。

被譽為「銀杏之鄉」的泰興市因江而生,依江而興。位於長三角地理中心的泰興經濟開發區是綠色發展的積極踐行者,在堅持高端化、精細化、國際化發展方式的同時,將綠色發展納入了園區建設的主題中,先後建成了生態涵養區、汙水處理系統和環境監測體系,「三廢」處置實現了無害化、資源化。(完)

相關焦點

  • 我國尾水型人工溼地發展現狀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汙水處理廠尾水水質的提升在水環境質量改善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人工溼地具有投資省、運行費用低、景觀效果好等優點,對於尾水水質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目前,我國尾水型人工溼地正步入快速應用期。尾水型人工溼地分為塘-表、塘-床、(塘)-床-表、強化預處理型四種常見類型,分析了各種類型工藝的特點,並介紹了實際工程案例。
  • 十裡江灘「變形記」——探訪江蘇泰興長江生態溼地與綠色廊道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特別報導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張守營、曲靜怡、邵鵬璐「很可惜現在是冬天,如果夏天來參觀就可以看到荷花鋪滿整個池塘。」講解員劉芳(化名)正向前來考察的嘉賓介紹面前的溼地荷花觀賞池,這是她當天接待的第三批考察團。
  • 尾水治理 淡水養殖綠色發展之路怎麼走?
    尾水治理 淡水養殖綠色發展之路怎麼走?(餘建文攝)  「牽手」景觀打造,堅持綠色發展  目前,我市各區縣(市)正在積極引入相關技術,借鑑外地成功經驗,探索破解水產養殖尾水治理難題。今年夏天,海曙區兩家企業完成養殖尾水治理。在養殖周期的各個階段,區漁業與農機站和第三方檢測人員會對各排水口進行採樣,定期對尾水的主要指標進行檢測。
  • 專訪戈賢平研究員| 人工溼地——池塘循環水養殖模式的發展與展望
    我們邀請了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戈賢平研究員,為我們解讀新型節水養殖模式:人工溼地——池塘循環水養殖模式,以期為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提供思路。&nbsp筆者:為什麼要發展人工溼地——池塘循環水養殖模式?
  • 觀瀾河人工溼地兩岸綠色怡人 兼具生態景觀遊憩休閒功能
    &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月11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鍾鴻冰)兩岸綠色怡人,水中魚翔淺底。觀瀾河治理獲得階段性進展後,生態治理擴建工程便提上日程。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人工溼地處理養殖尾水中實現高效...
    【歡迎您關注--農業環境科學】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漁業資源系何緒剛教授和侯傑副教授團隊在人工溼地中實現了高效的氮磷去除效果,研究成果為人工溼地在尾水治理的應用提供了新思路。而與多種尾水處理單元相比,人工溼地汙水處理系統具有運轉維護方便、運行費用低且兼具美學及生態學價值等優點,因此十分適合用於處理養殖尾水。然而氮磷去除效率不高卻是困擾人工溼地進一步推廣應用的主要問題之一。因此,提高人工溼地氮磷去除效率對維持水環境質量、保證水產品安全具有重要價值。
  • 【綠色發展看泰順·小康故事】泰順:治水治出溼地公園、旅遊牧場...
    泰順的水需要治理嗎?「要治理!」泰順縣治水辦常務副主任章榮安告訴記者, 隨著山區社會經濟的發展、群眾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們對水環境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如何確保水質優良,一直都是政府關注的重要工作。近日,記者走訪了泰順山區,處處可見水清岸美的景象。近年來,泰順當地採取了治水新措施,提升了水質、美化了水景,誕生了一批溼地公園、旅遊牧場,就連汙水處理廠也成了花園。
  • 濱湖新區將打造塘西河再生水廠尾水溼地生態示範工程
    業內專家指出,在水資源越來越稀缺的時代,過去一些看似沒有用的廢水經過「再包裝」,將有望實現變廢為寶,為今後的城市用水增加更多來源,比如如何利用好尾水就是目前的新課題。  再生水是指將城市汙水經深度處理後得到的可重複利用的水資源,經過處理排放出的尾水在多數人眼中更像是沒有價值的廢水。
  • 海南首個人工梯田溼地公園背後的秘密……
    體驗生態綠色美景。 促進人、水、城的和諧發展。 查閱資料得知,鳳翔溼地公園最大的亮點在於其功能性溼地、生態溼地與梯田雨水淨化溼地的集合體屬性,這也是海南首個人工梯田溼地。
  • 梁平:打造首個汙水處理尾水提升小微溼地
    工人們在尾水小微溼地塑造微地形和栽種各類溼地植物。  近日,梁平區首個汙水處理尾水提升小微溼地開始投入使用,屆時,將通過汙水處理廠排放的尾水由排水口先引入梯級塘,進入溼地系統。通過梯級塘—生物溝—跌水等溼地系統和水生植物淨化提質後再排放入河水中。  據悉,該尾水小微溼地位於梁平區金帶街道滑石村,是梁平區溼地保護中心投資6萬元打造的汙水處理尾水小微溼地,佔地700平方米。
  • 江蘇鹽城:「電力+生態」,為溼地綠色發展賦能
    江蘇省鹽城市擁有76.94萬公頃生態溼地,佔全市國土面積的45.2%;擁有亞洲最大的沿海淤泥質潮間帶溼地,有長達582公裡的海岸線。主要保護對象為珍禽及其賴以生存的沿海溼地生態系統。東臺地處東部沿海,擁有黃海國家森林公園、條子泥溼地等豐厚的可供候鳥棲息的生態溼地資源。
  • 泰興市委書記調研泰興經濟開發區
    中國江蘇網1月26日泰州訊 1月24日上午,泰興市委書記張育林帶領發改、經信、商務等部門負責人,調研泰興經濟開發區項目突破、園區建設、「開門紅」和春節前後工作安排等。泰興市委副書記、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張坤,市政協副主席、財政局局長董劍東參加調研。
  • 金壇農業農村局到溧陽社渚考察水產養殖尾水淨化技術
    近日,常州市金壇區農業農村局組織轄區內水產養殖戶25人到溧陽市社渚鎮考察學習青蝦養殖尾水淨化技術。鎮青蝦產業發展辦公室主任黃志兵、鎮農村工作局副局長張益林陪同考察。考察團實地考察了社渚沈榮平家庭農場,負責人沈榮平向考察團介紹了農場整體情況,重點講解了農場的養殖尾水淨化工程。
  • 江蘇泰興海底撈二店選址及泰興本土餐飲發展看點
    江蘇泰興海底撈二店選址你喜歡哪裡?本土餐飲發展你知道哪些?看這裡!商場似戰場,更新變迭是潮流,城市才是最大的贏家!這裡是泰興資訊,關注城市發展,關注社會熱點等!海底撈,聞名遐邇,是火鍋界的「星巴克」,在火鍋界是龍頭地位;海底撈,家喻戶曉,也是商業綜合體界的「星巴克」,意思是和星巴克一樣,是商業綜合體用來撐場子的。
  • 霑化人工溼地水質淨化工程11月底前開建
    日前,記者從霑化區獲悉,該區投資2.5億元、總佔地面積約2200畝的人工溼地水質淨化工程項目將於11月底前開工建設。項目的建設將為霑化區全面深化陸域和海域汙染綜合防治,築牢環渤海汙染防治屏障,高質量打贏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提供堅強保障。
  • 寧鄉:人工溼地扮靚美麗屋場
    在金星社區,巧妙設計的人工溼地扮靚了美麗屋場。 「我身體行動不便,去不了遠的地方,如今開窗見美景,家門口就是花園!」說起這個近郊農村社區的變化,一名拄著拐杖散步的村民讚不絕口。金星社區黨總支書記胡國祥告訴記者,社區位於玉潭街道西北方向,佔地3.7平方公裡,現有居民小組12個,人口2378人。 由於處於城鄉接合部,金星社區以前給人的印象有點「髒亂差」,而近年來通過社會基層治理和人居環境提質,社區面貌已經煥然一新。
  • 德華生態:十年磨一劍 或迎來人工溼地技術發展春天
    ;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溼地水質淨化工程等。Gunther Geller,德華生態首席技術顧問、全球溼地科技協會創始人之一Mr. Heribert Rustige,以及德華生態董事長杜建強,聽他們分享自身對於人工溼地技術和市場的理解,以及對德華生態發展的展望。
  • 這就是泰興實力
    日前 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專業研究機構 社會智庫中郡研究所發布 《第二十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 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前100名榜單中 泰興位列
  • 安徽滁州市實施綠色發展行動2018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以總投資200億元的明湖生態溼地建設為綠色發展「一號工程」,加快生態城市建設,截止目前,明湖文化旅遊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其中壩址區園林景觀項目已基本完工,湖區正在進行土方整理、轉運、挺水植物栽植和主園路基礎開挖等工作。大力開展土地整治,已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32.16萬畝。全面實行「河長制」「湖長制」和「林長制」,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四是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 仙人球丟了吧,養盆「猴尾柱」,兩個月澆次水,長出毛絨絨大尾巴
    陽臺養盆「花王」,長出「悟空尾巴」,毛茸茸的,還能開紅花猴尾柱跟仙人掌是一個類型的,有共同的個性那就是有很好的抗旱性,養在家中的陽臺上,一兩個月不澆水都沒事,猴尾柱的外表層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絨毛,用手摸起來就跟動物身上的絨毛一樣,很舒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