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考研人群中女生比例逐年上升,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已突破60%。
但不可否認,女生考研也會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別是年齡大了之後,參加工作之後。
曾經有女同學吐槽過,女生跟男生不一樣,想要畢業之後再二戰需要很大的勇氣,不是說考就考的。
就比如說,工作之後,男生可以隨時下定決心重新拾起來回去考研,但是女生要考慮很多,距離考研這個事就會越走越遠。
那么女生考研到底好還是不好呢?
一、女生考研優勢
1.錄取比例逐年提高
據相關統計每年都呈上升趨勢,女生考研的難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而且,隨著考研形式的變化,在語言方面女生相對來說更有優勢,更容易通過英語的劃定分數線。
2.女性特有的人格特徵
女生在研究生期間易有更出色的表現。
因為女性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在新環境中能夠更快地適應。女生細緻、敏感、溝通表達能力強的特點可以幫助自己在與導師溝通、合作課題方面展現出得天獨厚的優勢。
另外,女生的意志品質高,在遇到困難時更能夠堅持並取得最後的成功。
3.能夠爭取更多的就業與發展機會
受就業壓力的影響,很多用人單位更傾向於在同等條件下招收更高學歷的女生。
從女生個人的發展來看,進入研究生的學習,能夠接觸到更高層次的人,可以在個人品格的塑造和良好的個人修養方面獲得更大的成長,從而擁有更多的機會選擇更為適合自己的生活伴侶。
這也是女生考研的優勢之一。
二、女生考研的劣勢
1、缺乏更現實合理的考慮
多數在校女大學生對於經濟和社會政治等方面的關注,相比男生會少一點。
在進行決策的時候容易受非理性思維的限制。也就很難客觀地看待就業形勢和自身現實條件,容易做出考慮不周的決定。
2.報考方向受到很大的制約
在研究生的報考範圍上,女生的選擇性小於男生。
多數女生願意選擇偏向於人文性的方向,對於純理工類或者是研究性較強的專業容易望而卻步,這就導致女生的選擇範圍變小,無形中增加了考試競爭的壓力。
3.女研究生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一般來說,如果是本科畢業後直接讀碩士,那麼畢業時大部分學生的年齡在26、27歲左右。女研究生畢業時均已超過婚育年齡,多數人會選擇在畢業後結婚、生子。
以上分析僅從幾個籠統的角度來分析女生考研問題,具體到每一位打算考研的女生,需要考慮的因素可能就更加複雜。因為任何一個人生決定的做出,都有可能會改變未來,都需要我們慎之又慎。
下面我們來看看女生在思考考研問題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三、如何準備
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系列你們會遇到的問題和擇校選擇。
1.明確考研動機
「我為什麼要考研?」很多學生會考慮到是否考研的利弊,但是很多同學會忽略非常重要的一點:即利與弊到底孰輕孰重則依賴於個體自身的因素。對於女生而言,需要了解自己的特點、興趣愛好、價值觀以及個性傾向,這些信息能夠幫助自我更加全面地考慮問題。
最好能夠明確自己的喜好,比如是願意學習人文類的內容還是理工類的內容,喜歡與人打交道還是喜歡鑽研書籍、實驗?此外,自己對於學業、情感、家庭、事業等因素的重視程度是怎樣的?如果讀研究生與現在的情感發展有衝突時,你願意放棄什麼?這些都是需要仔細考慮的問題。
2.做出適合自己的抉擇
在了解自己之後,我們需要儘可能地對要報考的目標有個清晰的了解。很多人在高考志願填報時對所學專業不了解,以至於進入大學之後發現自己不喜歡或根本不適合所學專業。
報考研究生時我們要吸取以前的經驗教訓,了解相關信息,比如學校的綜合信息、每個專業和方向在全國的影響力、具體的研究內容、未來的工作趨向、導師的研究側重點、大概的就業率等等。掌握的相關信息越多,越有利於你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
3.考慮風險因素
隨著研究生的擴招,研究生的就業風險在逐漸增大。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能夠獲得很多的機遇,但是也有可能三年之後你找到的工作還不如本科畢業時找到的工作。
很多調查顯示:女研究生對於工作的期望、擇偶的期望更高,到最後很有可能會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如果上述情況可能出現在你的面前,你願意承擔這些風險嗎?
4.堅持到底
如果你認真地了解自我,了解考研目標,並願意面對無法預知的未來,準備報考研究生的話,作為女生,一定要克服自身的弱勢,發揮個人優勢,爭取達成自己的目標。
女生在備考過程中通常容易出現的問題是疲勞戰、持久戰和情緒戰,但是長時間的複習準備、枯燥的學習會導致學習效率下降,一味地堅持和硬抗,反而使女生更加疲憊,無法集中精力。不妨每天給自己一些休息放鬆、鍛鍊身體的時間,這並不是在浪費時間,而是更合理地利用時間。
另外,女生的生理特點導致女生會有身體和情緒的周期,在每個月月經期間,身體易疲勞,情緒易煩躁,尤其要注意主動調節,多休息。就把它當作每個月的小假期,照顧好自己,貯備體力和精神,就能夠為接下來高效的學習做好充足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