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
我們想像中的父愛應該是「如山」,可很多時候的父愛總是伴著「小心」二字,生怕自己動作太大傷到寶寶,生怕自己粗手粗腳弄疼寶寶。
爸爸抱寶寶走紅網絡,第一次抱女兒像抱地雷,廣大寶媽:同款抱娃
西安一位新手爸爸,第一次抱寶寶的視頻走紅了,這位年輕的爸爸小心翼翼的從嬰兒床抱出寶寶,看似簡單的動作,可寶爸的全身都在用力!
肩膀、手臂、腰、腿、後背,就連臉部都能感覺到在使勁兒,一手託著寶寶的頭,一手託著寶寶的屁股,弓著身子,聳著肩膀。
網友看到視頻都調侃這位寶爸,這哪裡是在抱寶寶,就像是在抱地雷,一看就是新手。
與其說這是像抱地雷,還不如說這是在抱易碎的寶貝,畢竟在每位爸爸的眼中,寶寶就是最珍貴的寶貝。
分析
除了這位新手爸爸,相信還有很多寶爸在第一次抱寶寶的時候,也是同款姿勢,既擔心不用力會摔倒寶寶,有擔心太用力會弄疼寶寶,總是拿捏不準那個分寸。
其實不管是新手爸爸還是新手媽媽,我們都需要學會如何抱娃,只有正確的抱娃姿勢,才能既不傷到寶寶,有可以讓寶寶很舒服。
首先下面兩種抱寶寶的方式,寶媽寶爸最好要避免,經常這麼抱寶寶,容易影響寶寶的智商和脊椎。
避免兩種抱娃方式
1. 雙手插入寶寶腋下,託起寶寶或者向後仰
這個動作對寶寶的頸椎傷害非常大,尤其是對剛出生的寶寶。
我們要知道寶寶的頭部是身體最重的部位,如果我們在抱寶寶的時候,沒有護住寶寶的脖頸,那脖頸承重就會增加,這就會給寶寶的頸椎造成一定傷害。
2. 哄寶寶的時候,搖晃寶寶
不管是抱著還是讓寶寶放在搖籃裡,很多寶媽和寶爸都習慣來回搖晃,這樣不但可以讓寶寶有安全感,還會讓寶寶停止哭泣。
但寶媽要注意,剛出生的寶寶是不可以搖晃的,這麼做可能會讓寶寶出現「嬰兒搖晃症候群」,這是會影響寶寶智力發育的。
在避免上面兩種抱寶寶的方式方法,寶媽和寶爸就可以學下面這幾種比較科學的新生兒抱姿。
適合新生兒的抱姿
1. 環抱
環抱我們也可以叫做搖籃抱,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手臂要像搖籃一樣託住寶寶。
在環抱寶寶的時候,我們需要兩隻手從寶寶的後頸處伸進去,其中另一隻手完全伸進去,從另一側摟住寶寶,手掌拖著寶寶的臀部,讓寶寶緊貼自己的腹部。
而另一隻手掌這需要從外側託住另一隻手,這樣就可以防止寶寶摔倒。這個也是比較日常抱寶寶的抱姿。
2. OK抱
我們讓左手穿過寶寶的脖頸,抓住寶寶的上臂,另一隻手需要穿過寶寶的小屁股,抓住寶寶外側的大腿根。讓後雙手用力將寶寶託起,緊貼自己的腹部。
這也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抱姿,寶媽可以在給寶寶洗澡之前放入浴盆的時候使用。
3. 豎抱
一隻手需要託住寶寶的屁股,另一隻手託住寶寶的頭部,我們的身體需要靠近寶寶,讓寶寶身體貼近我們,然後將寶寶抱起,這時候要注意,我們需要讓寶寶的胸部和頭部的重量落在我們的身上和肩膀上。
新生兒豎抱,主要是給寶寶拍嗝,日常最好不要經常使用這樣的抱姿。另外,在抱寶寶之前,寶媽需要在肩膀上打上一塊口水巾,避免寶寶吐奶弄到媽媽的身上。
媽媽力育兒寄語
當然除了以上三種抱姿,還有託抱、橄欖抱、朝前抱等等抱姿,寶媽和寶爸都需要好好學習一下。
只有好好學習,我們在抱寶寶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當寶寶哭泣的時候才能第一時間給寶寶安全感。
討論話題
你第一次抱寶寶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