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唐山市民馬永增收到在「藝無國界—2018年走進俄羅斯」中國書畫藝術展中獲得的優秀獎證書和獎盃,馬永增也因此被授予「中國文化藝術交流大使」榮譽稱號。
一位熱愛繪畫的民間藝人
在馬永增家中,進門迎面的十二生肖等瓷盤畫作品映入眼帘,白色的圓圓瓷盤中,鼠、牛、馬、羊等十二生肖惟妙惟肖。花鳥蟲魚、馬、牛等系列瓷盤畫異常精美,讓人不禁讚嘆,書架上擺滿著的各種獲獎證書和獎盃訴說著幾十年來馬永增對繪畫藝術的孜孜以求與熱愛。
今年63歲的馬永增是唐鋼退休職工,他自幼酷愛書畫,7歲就開始練書法、繪畫,幼年師從畫家陳德旺。「小時候,生活困難,但每天我都會畫,用鉛筆頭兒在課本上畫,用石筆、小木棍或土坷垃在地上畫……」
年輕時,馬永增當過幾年教師,後進入唐鋼,在廠級工會從事美工宣傳工作。工作期間,馬永增創作室外廣告、電影宣傳畫,書寫大型板書,甚至還放映過電影。然而工作之餘,馬永增拜名師,一直刻苦鑽研繪畫書法。2016年從唐鋼正式退休後,馬永增迷上了瓷盤畫,師從《中華巧女》陶瓷藝術、工藝美術大師李鳳蘭,在瓷盤上嘗試各種畫法,由於幾十年的繪畫功底,他的瓷盤畫水平日漸提高。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馬永增創作了三百多個瓷盤畫作品,不大的家成為了他瓷盤畫作品的展覽廳。
「他對繪畫太痴迷,半夜睡不著就會爬起來畫。」馬永增的妻子說,馬永增每天伏案繪畫的時間都會在8小時以上,一個人去買瓷盤,畫好後,還要去唐山陶瓷創意中心去烤,雖然辛苦,卻樂此不疲。
希望能辦一次個人畫展
2018年, 「藝無國界·2018年走進俄羅斯」中國書畫藝術展發出徵稿啟事,在朋友的推薦下,馬永增報名參加了。究竟要交出怎樣一個作品,馬永增考慮了很久。四十多年前,馬永增曾在宣紙上繪畫過魯迅的肖像,也曾查閱過大量魯迅的資料,研究過魯迅的生平事跡和性格特徵,也搜盡網上魯迅的照片,從不同角度細緻入微地觀察、揣摩。馬永增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將魯迅的肖像繪畫在瓷盤上。
「魯迅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他的鼻子、眼睛、嘴、眉毛、頭髮、鬍子都很有特點,尤其是眼神非常透徹。魯迅是中國的一個文化符號,我想把這種文化傳達出去。」由於常年深入研究,馬永增前後利用35天時間,在直徑41釐米的白色瓷盤上畫出的魯迅肖像非常傳神。最終,在「藝無國界·2018年走進俄羅斯」中國書畫藝術展中獲得優秀獎,馬永增也因此被組委會授予「中國文化藝術交流大使」榮譽稱號。
而類似的榮譽在馬永增身上還有很多。2018年,馬永增被中國詩書畫聯盟網授予第二屆中國詩書畫藝術終身成就獎金獎,在《藝術人物》雜誌社舉辦的首屆「中國藝術金墨獎」大型評選活動中,馬永增在全國 15689 名藝術家中脫穎而出,獲得「中國藝術金墨獎」金獎,並被授予「當代翰墨名家」稱號,他的作品入編《藝壇驕子》大型藝術畫冊,目前已經出版,他本人亦被授予「藝壇驕子」榮譽稱號。
馬永增在釉上彩瓷盤畫外,還在潛心研究釉下彩瓷盤畫。雖然繪畫幾十年,每個作品都飽含心血,但馬永增從來不捨得將繪畫、書法作品賣掉。然而,馬永增卻有著一個強烈的願望,希望辦一個個人小型的作品展,哪怕僅僅是在學校、哪怕僅僅是在社區等這樣的小環境裡,他期待著把自己的作品與更多人分享。
(燕趙都市報冀東版 融媒體記者閆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