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寶寶是給媽媽最好的禮物。所以,十月懷胎即使辛苦,也是一種美好的期待,但是,當寶寶生下來之後呢?
各位媽媽們,寶寶吃飯的時候,你在旁邊嗎?
孩子自己動手吃飯的名場面,你見過哪些?
很多媽媽說起寶寶最痛苦的時候,就是讓寶寶自己吃飯,因為見到那些場景的媽媽們,內心都是這樣想的:親生的,不能打,不要生氣!
寶寶:「我幹了,你隨意!」
有些寶寶在剛學習自己吃飯的時候,每一個動作都是純靠模仿,所以,當媽媽看到寶寶吃飯的時候,感覺就是災難現場。例如,一位寶寶吃飯的時候,無論什麼飯都喜歡直接端起碗,往自己的嘴裡送,結果弄得自己滿身都是,自己還很開心,那樣滿身都是飯,並且還給媽媽展示碗底很乾淨的樣子,就好像在說:「我幹了,你隨意!」
寶寶:「你看,這火龍果真紅!」
一位媽媽記錄了自己寶寶吃火龍果的視頻,上傳到了網絡,引來了很多人的觀看,最重要的是,媽媽在視頻的上方留言說道:「求問網友,這孩子打還是不打,在線等,挺急的。」打開視頻之後,很多網友都看到了說,寶寶吃火龍果,不如說是用火龍果給自己染色,看著寶寶一身紫紅的顏色,就足以證明,這火龍果的確挺紅的。
寶寶:「媽媽,米飯的手感挺好的。」
牛牛是一個兩歲半的孩子,在很早之前就開始鍛鍊自己吃飯了,所以,媽媽每天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教會牛牛自己拿筷子,但是,誰知媽媽只離開了一會,牛牛就徹底解放了天性,直接用手抓起了米飯,先開始的時候,還會往嘴裡送一點,但是時間長了之後,他就開始玩了起來,並且,在自己的飯桌上將米飯糰了起來,牛牛媽媽回來之後,徹底崩潰,因為米飯已經變成米糊了。
那麼,見過這些名場面的爸爸媽媽們,會有怎樣的激動舉動呢?
一位新手媽媽的崩潰時刻,就是在寶寶吃飯的時候,這位新手媽媽想要讓寶寶自己吃飯,可是寶寶學不會,或者就是不配合,直接將飯碗打翻,嘗試了幾回之後,新手媽媽徹底崩潰了,她出手打了寶寶,之後聽著寶寶的哭聲,她自己也哭了,她說道:「我不是故意的,但是我實在受不了了。」
語言暴力、動作暴力、甚至出現自我崩潰,他們也是無可奈何。
是的,在很多寶寶開始學習自己吃飯的時候,最先崩潰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們,因此,在此過程中,因為寶寶的名場面,爸爸媽媽們總是會出現自己崩潰的場面,或者有時候就會出現語言和動作暴力,甚至希望通過這些來讓孩子安安靜靜的配合吃飯,但是很明顯,這些激動的舉動帶來的並不是好的效果,這種無奈感讓很多的父母面對孩子,總是容易發脾氣,但是發完火之後,自己又開始自責。
孩子自己動手吃飯有哪些好處,為何雞飛狗跳也要求孩子自己動手?
有醫生表明,在孩子自己動手吃飯的時候,是一種自我探索的過程,在吃飯的時候,孩子會自己動手,會自己使用一些工具,並且最重要的是,在寶寶自己吃飯的時候,還會不斷的去模仿大人的動作,甚至在更多的時候,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會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有利於鍛鍊孩子的智力發展。
而對於孩子玩飯的事情,其實也不是太過嚴重,相反的,在孩子弄得雞飛狗跳的時候,那也是孩子對於吃飯的一種探索,他們在玩飯的時候,會對每一種食物進行自己的一個了解,更重要的是,在這些了解之中,孩子會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自然也會對邏輯能力,思維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減輕孩子吃飯「事故現場」,哪些招可使用?
吃飯的時候,不要威逼利誘逼孩子吃飯,不準孩子看電視和玩玩具,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
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威逼利誘,如果,多次進行威逼利誘之後,孩子就會養成壞習慣,他會認為只要進行胡鬧,就可以得到好處。所以,在孩子吃飯的時候,想要讓孩子安安靜靜的吃飯,就不要用電視和玩具來吸引孩子,讓孩子因為有好處而進行吃飯,從根本上,培養孩子良好的吃飯習慣。
當孩子有飢餓感之後,再給孩子吃飯,最好是給孩子喜歡吃的食物,讓孩子對吃飯感興趣。
曉麗在孩子剛剛開始學吃飯的時候,總是會玩,不願意往嘴裡吃,所以曉麗也不再逼孩子吃飯,而是在孩子有了飢餓感之後,再將飯菜拿過來,孩子就不再玩飯了,因此在孩子吃飯的時候,可以當孩子有飢餓感之後,再給孩子吃飯,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可以給孩子一些孩子喜歡的食物,讓孩子對吃飯感興趣。
孩子出現不願吃,開始玩飯的時候,就收拾餐具,不讓孩子有機可乘。
孩子開始玩飯的時候,很多家長都不太注意,認為這玩飯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所以也不太控制,因此,孩子吃飯也會開始出現「事故現場」。所以,在孩子出現玩飯的時候,就開始避免孩子玩,每一次出現,父母就要開始收拾餐具,讓孩子無機可乘之後,孩子久而久之就會明白,這件事情是不被允許的,自然就會減少「事故現場」的出現。
總而言之,孩子自己吃飯的時候是一場災難,但是在孩子學習吃飯的時候,出現那些名場面,是一個正常現象,所以,作為父母不應該生氣,而是應該學會用正確的方式,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看完以上,你對孩子玩飯有什麼好的解決方式,可以在下方的評論區與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