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焦志敏嗎?這位前國乒一姐,近日接受了採訪。採訪中,焦志敏談到了當年的讓球事件以及自己遠嫁韓國。
時間拉回1988年漢城奧運會,女單半決賽前,時為國乒一姐的焦志敏卻被安排「讓球」輸給隊友。賽後,她選擇了在26歲黯然退役遠嫁韓國。26歲巔峰時期告別,焦志敏選擇離開中國,嫁給韓國桌球運動員安宰亨,在巔峰期結束了自己的桌球生涯。
焦志敏回顧道:「4進2的時候,4個隊員3個中國球員,陳靜與唯一外國選手是後打,如果她輸了,外國選手有信心,陳靜和我的特點有點像,所以就是決定讓李慧芬來贏這場球。可是我心裡不願意接受,我心裡覺得太委屈。不管哪個方面,世界排名國內、隊內賽,包括選拔奧運名單我都是全額,我的狀態認為就是我的冠軍,但是怎麼讓人讓了,領導這麼決定,所以要服從。我前一天跟我談,我一天沒睡,我一輩子忘不了。」
「那場球,我含著淚從頭打到尾,我想著就是贏,我的實力,我不準備充足的戰術我都可以贏。賽後我印象特別深,我誰也沒見,進入衛生間瘋狂哭。我就一頓爆哭,看著領獎臺三面紅旗,我覺得所有的委屈全部爆發,我從頭流淚到最後。我覺我的人生應該是完美謝幕,而不是我讓了球,受了這樣的委屈,這就是最大的遺憾吧。」
因為受到了巨大的打擊,焦志敏選擇退役,嫁到了韓國。焦志敏表示:「韓國乒協邀請了多次復出參賽,我的想法不太一樣。我決定退役了,決定掛拍了,就掛到底。我想畢竟從小在中國環境長大,培養的人,國家、教練都是中國人,那麼很多行業我可以選擇,沒必要非要打球來謀生。」
那麼,焦志敏後悔嗎?焦志敏表示:「我一點沒後悔,雖然我沒打夠,但我的決定不後悔。我們桌球在整個世界是長盛不衰,我們教育當中也是根深蒂固了,為了保一個金牌,拿一個金牌,犧牲的人也很多。如果88年奧運會我拿了金牌,可能沒有現在這麼幸福。奧運會不讓球,可能我會依然打球,再打2-3年,人生又是一個轉變,可能我的先生不是他(安宰亨),可能沒有我這麼優秀的兒子(安秉勳現在是優秀的高爾夫球手)。人生就是這樣的感覺,有得有失,冠軍得到了,失去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