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一天,學校如期關閉了申請學位的通道,意味著畢業季的忙碌已經成為過去式。光輝也好,血汗也罷,都是三十功名塵與土。端午節小長假,終於有時間總結一下博士學習這最後兩個月:
用火紅的五月來形容我這個哪吒狀態再合適不過了:從奔赴重慶論壇、到四天後完成學位論文答辯,五月的每一天都是用打雞血的精力和神操手的能力在幹活。同時,每一天也都是我生命中的一個裡程碑。
5月11-13日重慶PPP高峰論壇:
山城啤酒篇:在洪崖洞和江北機場喝了兩種重慶啤酒……一般。不過我不是來品酒的,萬水千山走遍的本人,第一次來重慶,是隨同王老師參加全國高校PPP高峰論壇。下飛機就被主辦方拉去洪崖洞,說這次的精英們都在那裡喝接風酒,那裡有重慶最好的美食。
洪崖洞確實值得一去,不是因為美食,而是美景和美好的靈魂。對於重慶兩江交匯的山色早有耳聞,我是晚上去的,水中有山,山中有水。獨一無二的依山就勢,沿江而建的巴渝傳統建築特色吊腳樓,每一個轉角都有意想不到的風景。
洪崖洞最大的收穫,就是認識了平凡的精英們。原來學術大咖們也會像普通人一樣喝酒、開懷大笑、調侃,說說自己上學時的各種尷尬。聽完,我釋懷很多,越接近智者,越能感受到平凡的珍貴。原來我不是怪咖奇葩,越努力的人越優秀,越優秀的人越低調、平凡。
上面兩張是從PPP 高峰論壇群裡淘來的上周末論壇集體照:一張是王老師和他培養出來的精英們(我是粉絲);另一張是王老師的清華團隊。相信我,所有光鮮背後,都有你看不到的拼命;那些你羨慕的生活背後,都有你熬不了的苦。
論壇花絮:我和王老師@王守清·清華加一起好幾百歲了,素顏顏值都還是很能打的O(∩_∩)O哈哈~。
重慶來去匆匆,認識了很多優秀中青年,學到很多做學問、做事情的方法和態度,讓我對四天後的答辯有了全新的態度,感激、感謝。
去機場的路上我一直在唱一首老歌「每一個發現,都出乎意料;每一個足跡,都令人驕傲;每一次微笑,都是新感覺;每一次流淚,也都是頭一遭~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5月16日 – 博士論文答辯:
六年的努力,答辯前一整夜徹夜完善PPT,終於換來完美收官的75分鐘(40PPT+35答辯)!
一以貫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
感謝清華給了我學習提升自己的機會!感恩導師這六年來的栽培!感激幫助過我的老師同學們。
人的一生沒有幾次拼搏的機會,錯過太可惜,所以要拼命。
重慶回京的飛機上師妹問我「人為什麼而活」,那天是母親節,我當時想的就是,為了不錯過母親節,為了看到娃兒們自己做的母親節卡片,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看官說,太普通了吧,讀到博士就是為了瑣碎的家常?
與我而言,【何以為人】?就是要過自己心中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別人眼中的高級生活!這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能力。我這麼努力這麼拼命,就是為了去想去的地方,為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為了希望。
大家都喜歡用外在標籤衡量一個人的生活品質。這也不怪大眾,近十年來,一直所呈現著的種種帶有文化傾向的流弊,那就是,在中國還只不過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現階段,在中國人普遍還不能真正過上小康生活的情況下,中國的當代文化,未免過分「熱忱」地兜售所謂「不平凡」人生的招貼畫了,這種宣揚幾乎隨處可見。而最終,所謂不平凡的人的人生質量,差不多總是被歸結到如下幾點——住著什麼樣的房子,開著什麼樣的車子,有著多少資產,於是社會給以怎樣的敬意和地位,於是,倘是男人,便娶了怎樣怎樣的女人……
我常常在傍晚的居民小區裡,遇到一位在意外中失去一條腿的堅強的拄拐女生。每每看到她的背影,我都在想,她才是強者!
真正的強者不是壓倒一切,而是不被一切壓倒。
能讀完博士拿到學位的,也都是強者。
沒有過研究經歷的人很難體會到這種沒有了其他支撐,需要在茫茫未知中獨立摸索,並且敲開一方天地的人的需要的勇氣與自強不息。這種被逼出來的更好的自己讓我驚喜,因為我不斷發現「我可以,我還能夠更好」說真的,有過讀博這樣的經歷,就會覺得世界上大部分的工作,與之相比,真的都不算難。因為,世界上大部分的問題,總有解,並且不需要獨自面對。即使是創業,還有小夥伴,更別提那麼多人沒有創業的勇氣。但是讀博做研究,沒做出自己的原創性,就失去根本的價值。
聽到過很多博士生叫苦,想快點畢業出去工作時。我覺得讀博就是工作啊,是一份做著研究的工作,而且做研究是一份超級有趣的工作。很多人覺得做研究的艱辛在於,要挑戰未知。而這正是讓我著迷的地方
孤獨的勇士,站在人類認知的邊界,與未知世界鬥爭數年,有人堅持不住,選擇中途退出。有人選擇和自己和解,就直接不讀,另謀天地去了,也有倔強的人難以和自己和解,在那一瞬間,過不去這個坎,就跳下去了。
聽師弟妹們感慨,讀本科時多好啊,只需要把教材看懂,把考試過了就好了。聽起來仿佛是,所有靠考試就能過去的事,都是一種享受,因為所有的考試都有答案,充滿安全感,不需要像做研究一樣,面對不斷地自我質疑。這是國內應試教育的產物吧,以考試為工具的教育消滅了學生們自主學習挑戰未知的積極性。一貫的被動學習考試,讓大家覺得主動思考是折磨,認為面對茫茫未知,當你試圖為一個問題提出一種從未存在的解法,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的想法能否行得通。一遍遍算的數據,搭的模型,都不能完美解答你的疑惑的時候,這種不斷希望又失望的無力感,在沒有強大的信念和方向感時,會帶來強烈的自我否定,因此是折磨。大家都責怪失敗的人【失敗要麼是因為你不行,要麼是因為你懶】。很多經歷失敗的人就是這樣用他人的眼光衡量自己的,所以產生羞恥感,容易引起抑鬱。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斷被他人的眼睛和思想左右。送大家一句話【他人的眼睛是我們的監獄,他人的思想是我們的牢籠】。衝破牢籠的第一步,就是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為什麼不換個積極的角度去想?把挑戰未知,戰勝自我,作為自己的方向。過程中的磕磕絆絆也只是途中的風景,是積累的過程,然後,走著走著,花就開了。
挑戰未知,是人生常態。熱愛未知,它就是夢想,懼怕未知,它就是魔鬼。就像我們山居,晴天時明媚如希臘油畫;下場雨,就成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畫。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從容淡定的秀麗。
學會用欣賞期待的眼光看待生活,有勇氣經歷流離失所,有情懷品味歲月靜好,能夠晴天沐浴明媚,雨天聆聽雨聲,如將軍一樣工作,像士兵一樣生活,才是人生大智慧。
擇你所愛,愛你所擇,越努力越幸運!事業&友情&愛情,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