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成績公布之後,考生儘管查詢到成績依然無法放鬆,因為不知道自己全省排名如何,所以只能等待高考成績一分一段表的公布!那麼高考成績一分一段到底有什麼作用?今天小編就來分析一下一分一段表,掌握其奧秘,讓你填報志願加5分!
一、一分一段表的含義
目前的一分一段表,是將全省同科類(普通高考文史類、理工類、藝術類、體育類)考生的文化成績(政策加分只含所有院校適用、全國範圍有效的加分項目)從高到低排列(分數相同的則為並列),再按一分一段統計「本段人數」;從本段向上一直到最高分段的所有「本段人數」相加,則為「累計人數」,累計人數即是這一分數考生的最低位次。
二、一分一段的妙用
由於高校招生的投檔辦法是從高分到低分投檔,因此,在填報志願時考生對自己的定位是非常關鍵的。而一分一段表就是把定位具體化為排名,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對照一分一段表,再參照各類學校各批次招生計劃數,確定自己該如何填報志願。那麼具體看一分一段表的三大妙用。
妙用之一:換算分數,合理定位。
每年考題難度不一樣,考生掌握知識能力不一樣,最終導致年份之間,同樣的分數排名不一樣!需要通過位次來換算分數,才能合理定位,以便填報志願!
以四川2020年理科650分為例來分析如何定位。
一般填報志願時參考近三年的位次比較適宜,所以通過換算位次可以得到相當於近三年的成績,這樣方便在《高考指南》上查找近三年能夠上的學校。(因為書上沒有位次,只有錄取分)
從理科一分一段表查詢中,2020年650分對應4990位次,同分有650人;2019年662分對應5075位次,同分有250人;2018年646分對應4901位次,同分有255人;2017年625分對應位次4945位次,同分有186人。這些數據中,同分考生也是比較接近,填報時不用過多糾纏同分;如果同分人特別多的情況,填報時儘量降一分來看位次比較適宜,避免同分競爭!
妙用二:合理設置梯度,減少分數浪費。
在設置梯度的時候,需要注意不同分數段,每提高1分的位次差異都比較大,我們以實例分析:
從表中可以看出,675分同分80人、569分同分766人、501分同分1072人。然而每個分數的同分人都是相當的,如果提高5分來衝學校的時候,不同分數段提升的位次自然存在差異。比如,都提升5分的情況,675分提升5分大約位次就要提高80X5=400位次;569分提升5分大約位次就要提高766X5=3830位次;501分提升5分大約位次就要提高1072X5=5360位次。所以必須掌握好梯度,雖然提升分數一樣,但位次差別大,必須把握好!
妙用三:低分段的福音:「線差法」和「位差法」
高分段考生看位次比較準確,低分段考生看位次可能把握沒有這麼準確!比如,四川2020年理科一本線是529分,對應81375位次;而2019年一本線是547分,對應77749位次,對比之後,從77750~81375位次之間的考生在2019年沒有上一本線,自然就沒有位次參考,所以此時用「線差法」和「位差法」才管用。
1.線差法
線差法是指某分數與批次線分數做差。比如,四川某考生的成績是580分,2020年理科一本線是529分,則線差為539—529=10分;2019年一本線547分,根據線差法相差10分,則相當於2019年考了557分,這樣就可以作為志願填報的參考。
2.位差法
根據線差法都是線差10分的情況下,位次會怎樣變化呢?我們來看看以下數據:四川2020年理科一本線是529分,對應81375位次,線上10分——539分,對應位次71982位次;2019年一本線547分,對應77749位次,而線上10分——557分對應68262位次。同樣線上10分,位次卻相差:2020年位次差:81375—71982=9393;2019年:77749—68262=9487;通過對比,還是出現位次的偏差,或者說根據2020年位差稍微小一點,通俗說來就是人少了一點,還可以把位次提高一點來換算分數。
再次用四川的一分一段按照相同位次差(相差位次11215)來換算一下分數:
假設某考生2020年理科成績是541分,2020年一本線529分,對應81375位次,提升11215位次後,對應分數為541分,70160位次;2019年一本線547分,對應77749位次,提升11215位次後,對應分數為559分,66412位次;2018年一本線546分,對應75149位次,提升11215位次後,對應分數為557分,64159位次;2017年一本線511分,對應74116位次,提升11215位次後,對應分數為521分,63378位次。
由於低分段的考生往往競爭特別大,壓線附近的學校往往錄取分波動大,有位差法和線差法雙管齊下,肯定能夠更加有保障。
最後溫馨提示:考生需要善於利用一分一段表與往年資料進行對比分析。一分一段表、招生計劃、歷年高校錄取投檔線、錄取最低分、平均分和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等資料,對進行綜合分析都是非常有用的。填報志願需要深入全面的分析,盲目蠻幹只能害了自己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