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2020年普通本科計劃招生6750人,新增金融科技、機器人工程、學前教育(師範)3個專業,首年在天津招生(招生計劃7人)。」近日,深圳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李智軍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說,學校今年面向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廣東省外招生計劃增加40人,其中浙江、重慶2個省市的招生計劃有較大幅度增加,另外,今年增加軟體工程(騰班)、心理學(師範)2個專業方向。
擴大招生規模 新設學科獎學金獎勵方案
未申報畢業前均有申請轉專業機會
據了解,為優化學院專業計劃結構,深大今年擴大部分優勢特色學院專業和急需緊缺人才專業的招生規模。如醫學部擴招40人,其中臨床醫學專業招生計劃增加30人;計算機與軟體學院擴招30人,其中新增的軟體工程(騰班)專業方向招生計劃40人;經濟學院招生計劃減少100餘人。
錄取批次方面,深大在廣東省列提前批(師範類專業和護理學專業;其中護理學專業按單獨代碼60590招生,入校後不允許轉專業)和本科批2個批次錄取;在廣東省外各招生省份,普通類(高考改革省份)、文科類、理科類均列第一批(重點批或本科批)錄取。
另外,高考文化課成績達到一定排位要求的普通文理類本科新生,在入校後能享受到全方位、全過程、高水平的培優計劃,包括獎學金、國際交流資助、特色實驗班預錄取資格、大咖學業導師等一系列獎勵和優質資源。
此外,為鼓勵更多優秀考生報讀基礎學科和新興學科專業,2020年深大對高考成績排位達到一定要求且錄取至相關專業並繼續在該專業學習的學生,給予獎學金、安排學業導師等獎勵。涉及專業包括材料科學與工程、社會學、行政管理、化學、環境工程、地理空間信息工程、物流管理、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海洋科學、生物科學、心理學、土木工程、法語、德語、測控技術與儀器、物理學、生物醫學工程、預防醫學。
採訪中,李智軍推薦了一些學校的熱門專業,「理工類近幾年最受歡迎的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和軟體工程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建築學、金融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等專業的錄取分數也位居前列。文史類,報考熱門的專業主要有經濟學、金融學、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廣告學、新聞學、法學」。另外,從近年錄取數據看,師範類專業生源也持續向好。同時他建議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專業方向時,不要一味追求熱門專業,而應該從自身的志趣和特長優勢出發,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些。
需要強調的是,深大在錄取時的專業志願滿足率較高,歷年都保持在92%以上,也有部分學生最後通過專業調劑滿足了自己的專業願望。
對有意報考深大的考生,他建議,在填報志願時,首先是要根據自己在全省的排名情況,參考深大往年在該省的錄取排名,並且把深大填在院校志願中靠前的位置;其次是專業志願儘量填滿,且按梯度填報,並服從專業調劑。深大普通文理類專業錄取實行專業平行志願,按分數優先原則,專業志願之間不設分數級差,沒有單科分的要求。在投檔比例範圍內,對於已投檔至深大的普通文理類考生,在服從調劑、體檢合格且符合有關錄取規定的情況下,學校承諾錄取,均不退檔。
「深大辦學靈活,未申報畢業前均有申請轉專業的機會。」學生首先需要參加學校統一組織的轉專業考試(理工類專業通常需考數學;文理兼招專業考數學或英語,由學生自行二選一),合格之後再參加意向學院專業的選拔,通過便可轉專業。跨科類不能轉專業;除按單獨代碼(60590)在廣東省提前批招生的護理學專業之外,其他提前批專業和本科批專業按規定可以互轉。
培養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
布局新興前沿學科,建人工智慧學院、金融科技學院
開設各類特色實驗班約30個
李智軍介紹,學校現有粵海、滄海、麗湖、羅湖四個校區,具備學士、碩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涵蓋11個學科門類,設有24個教學學院,100個本科專業,兩所直屬附屬醫院。其中19個專業入選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工程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化學、物理學7個學科進入ESI學科世界排名前1%。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8個。
人才培養是大學最核心的職能和使命。深大以培養具有改革創新精神、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深大自建校起,就將創新創業理念融入到人才培養中,讓「敢闖愛創」「敢為人先」成為深大人的共同標籤。
大學之大,在於大師。深大現有國內外院士和諾貝爾獎獲得者(含短聘)39人;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2人;國家、教育部、廣東省高層次人才226人次;深圳市高層次人才641人,「孔雀計劃」人員921人。
高層次師資也為深大帶來了更多發展資源。學校還注重打造由院士等高層次人才領銜的幾十個重量級科研團隊,優秀學生在本科階段就有機會進入這些科研強團,接觸最前沿的科研工作。深大在人才培養上注重興趣導向、需求導向,實行學分制、彈性學制,按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大類模式培養,同時致力打造輔修專業、微專業、雙學位、特色實驗班和榮譽學位「五位一體」的特色人才培養體系,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另外,學校開設約30個特色實驗班。特色實驗班由各學院根據本院的專業特色及優勢,並結合當下科研、就業等發展趨勢和需要進行設置,涵蓋科研、國際合作、產業應用、創新創業等多種類型,通過入校之後的二次選拔,分層分類培養特色人才。
近年來,在新興學科專業領域,深大也有布局,比如今年新增的2個專業—金融科技和機器人工程,就是為了適應大灣區相關產業發展需求而設置的。此外,深大還與校友企業騰訊共建人工智慧學院,依託計算機與軟體學院進行建設,今年新增的軟體工程(騰班)專業方向就是在此基礎上設立的,課程內容涉及「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分析」等方面,騰訊雲將提供教育雲資源、企業案例和師資、實習實訓機會等資源。
深大充分利用區位優勢,積極推進「國際化人才培養、國際化科研合作、國際化師資建設、國際文化交流」,現與境外49個國家和地區的300餘所高校(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學生可通過交換生、雙學位、假期交流、本碩連讀、聯合培養博士等項目參加海外交流學習。
另外,學校還單獨設立海外交流學習獎學金(包括名校深造獎學金、學期制交流項目獎學金、短期學術交流獎學金、外語考試獎學金等),每年發放總金額最高達1000萬元,單項獎金高達10萬元,鼓勵深大學子把握各種機會開拓國際視野。
80%以上畢業生紮根深圳
「500++星夢計劃」助力畢業生高水平就業
「區位優勢為深大學子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前景和創新創業的沃土,約2/3世界500強落戶於此,深大眾多校友企業也成長為深圳名企,80%以上畢業生在深圳就業,90%以上畢業生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今年,深大在支持畢業生就業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通過校友推薦就業、定向招聘等活動,為學子爭取到了更多優質崗位;對原計劃出國深造、但未能成行的學生,深大也非常人性化地增設了教學助理、科研助理等崗位,幫助這些學生相對充實地度過這段間隔期。
為促進畢業生更高水平就業,深大力推「500++星夢計劃」,充分利用區位優勢,攜手世界500強企業及行業領軍企業、科技新銳企業,通過協同創新、聯合培養、帶薪實習、推優錄用等合作模式,助力深大學子更高水平就業。
此外,深大是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在支持學生創新創業方面不遺餘力,每年投入超過1000萬元,還建立了2000平方米的學生創業園。學校成立創業學院、創業者聯盟、創客部落,與蘋果公司、亞馬遜等企業合作共建學生創新創業支持平臺,設立學生創新發展基金,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資源。
深大還將創新創業教育充分融入到了日常教學中,提倡將最前沿的科研成果轉化成教學內容,進行聚徒教學、創新研究短課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探索,不斷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的學術含金量。
「在深大,只要你夠努力,你就會有收穫。」據介紹,每年有約1/4的學生獲得國家、學校和相關校友、企業設立的獎學金,單項獎學金高達5萬元/人。為幫扶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學校還設置了近3000個勤工助學崗位,發放酬金總額超過1600萬元。而且,獎助學金的覆蓋面非常之廣,除了學業、科研、創新創業,還包括文體、公益類。
李智軍表示,歡迎「喜歡深圳,認同深大,敢闖會創,腳踏實地」的同學報考深大。另外,為方便廣大考生和家長深入了解深圳大學,學校還將於7月25日(周六)舉辦「雲開放日」直播活動。更多的招生政策和往年錄取情況統計也可關注深圳大學本科招生網和官方微信、微博等,或查閱近日學校官方平臺發布的深圳大學2020年本科招生指南,還可加入學校各省招生諮詢QQ群(關注深圳大學本科招生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獲取群號)即時諮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