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又到了嬰幼兒溼疹高發季,網上雖然有很多文章都在為大家科普嬰幼兒溼疹的治療方法,但從它的內容來看,很多卻是不嚴謹甚至錯誤的,致使很多家長在治療嬰幼兒溼疹過程中不僅沒見效還有可能越治越嚴重。那麼,治療嬰幼兒溼疹應該注意什麼呢?
從國內外臨床嬰幼兒溼疹治療經驗臨數據來看,臨床普遍認為輕度嬰幼兒溼疹通過做好保溼工作完全可以自愈,但對於中重度嬰幼兒溼疹來說,除了要做好基礎保溼外,塗抹激素類外用藥膏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很多家長,尤其是新手媽媽一聽說,藥膏中含有激素類成分,就會下意識的拒絕去使用。再加上,網上很多偽科普文章都在「倡導」不要使用激素類藥膏治療嬰幼兒溼疹,認為使用激素類藥膏會造成孩子性早熟,很大程度上誤導了這方面知識較為薄弱的家長,嚴重耽誤了嬰幼兒溼疹治療的時機,使得原來的小面積溼疹發展成後期難治癒的大面積溼疹。
其實家長們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性早熟或者是內分泌失調等只會在長期大劑量服用激素或者注射激素之後才會發生。而外用類激素藥品則不會出現這種副作用。並且即便出現副作用,不良反應也只會表現在皮膚上。
研究調查顯示,若長時間、大劑量的濫用強效激素類藥品才可能導致一定程度的副作用——激素依賴性皮炎。而如果長期濫用外用激素類藥膏則可能導致皮膚角質層變薄或者是皮膚色素沉著等。退一萬步來說,溼疹患者在恢復過程中即便不用藥膏也會產生色素沉著,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色斑會逐漸消退。兩相對比下,可見寶媽們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在明確中、重度嬰幼兒溼疹最好選用外用激素類藥膏治療後,很多家長為了儘快減輕嬰兒瘙癢症狀,幫助寶寶恢復健康,會選擇強效的外用激素藥膏,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堅決需要避免的。嬰幼兒皮膚較為嬌嫩,強效的激素類藥膏不僅不能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反而會導致色素大量沉著等副作用。而臨床上治療嬰幼兒溼疹也不會使用較強效的激素藥品,相對而言會使用如1%的氫化可的松類的低劑量激素類藥膏。而具體藥膏選擇,建議家長們在諮詢過醫生後進行,切記不能不顧後果隨意選擇,因小失大。
第一,在治療嬰幼兒溼疹過程中,如果需要選用激素類藥膏,那一定要選擇弱效的激素類藥膏,除非是在情況較為緊急時(如需快速控制中重度溼疹病情,且醫生建議你使用藥效較強的激素類產品時),才可在短期內進行使用,並且一旦病情得到控制,就應該立馬停止使用強效激素藥膏,換成弱效的激素藥膏繼續治療。
第二,由於激素類藥膏的藥效持續時間較長,如果在藥效未能充分發揮完全時,就再次塗抹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反而可能會增加皮膚負擔,加大副作用出現的可能。因此,家長們在塗抹激素類藥膏的時候,通常都是建議一天塗抹一到兩次,切記不能為了見效快一天多次塗抹。並且如果寶寶的溼疹症狀比較輕,則可一天塗抹一次,如果在塗抹過程中發現療效並不理想,可再增加一次。
第三,在塗抹激素類藥膏時,如果寶寶的溼疹範圍較大需要大面積塗抹,那一次塗抹的面積也不要超過體表總面積的1/3。因為塗抹劑面積過大也會增加副作用發生的機率。並且如果寶寶出現了全身大面積溼疹,則首先應多考慮食物過敏等問題,而最直接的治療方法也是儘快找出過敏源,切斷過敏途徑。
第四,在治療中重度嬰幼兒溼疹的過程中,激素類藥膏使用周期通常為五到七天,如果治療一個周期之後溼疹症狀仍沒有改善,則建議家長們及時送醫處理。如特殊情況需要延長使用周期,也需在徵得醫生同意後方可進行。
總而言之,家長們在治療嬰幼兒溼疹的過程中首先要確定溼疹的程度,其次要做好基礎保溼工作,並在醫生建議一下選擇對症的激素類藥膏進行治療。如此一來,才能儘快控制病情,幫助寶寶獲得重獲健康。下篇文章中,小編將圍繞如何正確區分嬰幼兒溼疹和痱子展開分析談論,敬請期待。
參考文獻:
1、嬰幼兒溼疹的診治——《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誌》2015年,25頁
2、治療嬰幼兒溼疹的誤區——《家庭科學》2015年,30頁
3、嬰幼兒溼疹的預防與護理——《大家健康》2015年第8期,184頁
題圖來自pixabay素材庫,授權基於CC0協議,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