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嫂子帶著重病兒子改嫁80後小叔子(圖)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70後的羅紅在丈夫病逝後,獨自撫養患有肌無力的兒子。丈夫的堂弟、80後小叔子孫萬龍向她射出丘比特之箭,融化了她決定塵封的心,這是發生在興山南陽鎮陽泉村的真實故事,如今他們營造了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

  「70後」的她是典型的農村婦女,丈夫病逝後,獨自撫養患有「肌無力」的兒子,還有年邁的公公婆婆需要照顧。忠貞的性格,似乎定格了她的人生軌跡——下半輩子守寡終老。然而,丈夫的堂弟、「80後」小叔子孫萬龍射出丘比特之箭,融化了她決定塵封的心。這是發生在興山縣南陽鎮陽泉村的真實故事,如今他們營造了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

  5月9日,記者獲悉,在第21個「國際家庭日」來臨之際,當地村委會推送羅紅、孫萬龍家庭參與興山縣第二屆「最美家庭」評選活動。(記者鄒前俊 通訊員鄭軍 張麗萍/文 記者杜勇/圖)

  特殊夫妻:妻子曾是丈夫「二嫂」

  這裡是興山縣南陽鎮陽泉村,青山環繞,滿目翠綠。

  9日中午,一家辦婚宴的庭院裡格外熱鬧,清脆的鞭炮聲在大山裡迴蕩。羅紅的身影穿梭在人群中,她在為鄰居的婚宴忙碌著。

  1975年10月出生的羅紅,已步入不惑之年,她身材消瘦,典型的農村婦女裝扮,讓她顯得要比實際年紀大一些。忙完婚宴,羅紅與現任丈夫孫萬龍,接受了記者採訪。孫萬龍魁梧結實,皮膚黝黑,比羅紅要高半個頭,娃娃臉上總是掛著笑容,出生於1985年元月的他,陽光率真又不失穩重。看上去,他們在一起恩愛有加。

  年齡不是問題,身高不是距離。這對夫妻,妻子比丈夫要年長9歲多,更為特殊的是,妻子曾是丈夫的「二嫂」。

  羅紅開始一直埋著頭,不願多提這段特殊的婚姻。孫萬龍倒不介意,他覺得,經過9個月的磨合,與妻子生活得很和諧、幸福,「只要我們把日子過好了,比什麼都重要。」孫萬龍一手拉著妻子的手,一手輕輕撫摸著她的肩背,在他的鼓勵下,採訪時的尷尬氣氛被打破。

  坎坷家境:兒子丈夫同年病倒

  1997年,家住南陽鎮陽泉村1組的羅紅,嫁給了2組的孫萬寶,如今他們的兒子孫世紀已經16歲。

  這是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羅紅嫁入孫家之初,住的是半山腰的土屋,距離集鎮較遠,出行很不方便,尤其是兒子漸漸長大,上學還要過一條小河,接送很是麻煩。勤勞的夫妻倆試圖用雙手改變這個現實。「那時候家裡窮,我們一門心思掙錢,他就這樣把身體累垮了。」說起丈夫孫萬寶,羅紅心裡很不是滋味。當時,夫妻倆耕種著幾畝薄田,200多棵柑橘樹是主要收入來源,為能多賺點錢,把房子建到集鎮上來,丈夫長年外出打工,在工地上做苦力活,而她在家種地、打臨工,兼照顧兒子和父母。沒出幾年,他們在集鎮附近建起了2層的磚木結構房子,雖然距離學校近了,孩子上學不用每天接送,但接下來的命運卻給羅紅更多的考驗。

  2007年的暑假,在武漢打工的丈夫接兒子過來玩,不料兒子被查出患肌肉萎縮症。聽丈夫在電話中講述兒子的病情,羅紅頓時懵了。後來,到武漢同濟、上海等大醫院治療,被確診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醫生告訴他們,這種病幾乎無法治癒,只能維持、減緩惡化。

  而就在同一年,孫萬寶也病倒了,支氣管方面的,連走幾步路都喘。「生活要過下去,我只有硬撐著。」父子倆相繼病倒,堅強的羅紅獨自撐起這個家,既要賺錢養家,又要每天背著兒子上學並照顧患病的丈夫。說起那段經歷,辛酸只有羅紅心裡最清楚,「我辛苦點都沒事,就盼望著他們父子能好起來。」

  家庭變故:她選擇了不離不棄

  兒子病了,無法行動,生活不能自理,但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這也是羅紅幫兒子完成學業的動力,「他腦子很好用,學習上的事從不用我操心。」

  小學畢業後,孫世紀要去興山縣城古夫中學上初中,羅紅照顧兒子的擔子更重了。經南陽鎮政府幫助,她在學校食堂找了份工作,方便照顧兒子。拋開工作的辛苦不說,體重只有80來斤的她,每天要背著90多斤的兒子從出租屋到教室裡,「初二、初三的教室都在5樓,我背得很吃力都沒事,倒是兒子不願麻煩同學,初中那3年他沒在學校上過廁所。」

  那些年,為給丈夫和兒子治病,儘管家裡已無任何積蓄,但羅紅樂觀面對生活,從來沒動搖過,操持家務任勞任怨。2013年3月,孫萬寶病情加重,經搶救無效病故。丈夫的去世,給羅紅莫大的打擊,「他病了六七年,雖然做不了什麼,起碼還是個完整的家。」

  家有病兒,加上有年邁的公公婆婆,落在羅紅肩上的擔子將會越來越重。都說寡婦門前是非多,曾有一段時間,不少親友上門做羅紅的思想工作,希望她趁年輕改嫁。

  孫萬寶只有兄弟倆,大哥早年過世,大嫂已改嫁,羅紅認為,兒子和公婆都需要她,改嫁只會給他們帶來傷害。「我只想把兒子和老人照顧好,不想再嫁了。」

  再續姻緣:小叔子射出丘比特之箭

  如果沒有意外,我們不難想像,羅紅的下半輩子將為了兒子和二老,守寡直到終老。然而,有一個人卻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為她再次打開幸福之門。

  孫萬龍是孫萬寶的堂弟,上面有兩個已出嫁的姐姐。「我們雖是堂兄弟,平時處得像親兄弟一樣。」孫萬龍說,大哥、二哥相繼去世,孫家就他一個壯勞力了,尤其是侄子孫世紀從小到大跟他非常親熱。二哥走後,看到二嫂經常被說親的纏著,孫萬龍拋開世俗的眼光,決定拯救二嫂、拯救這個家庭。

  要說,孫萬龍是見過世面的人。高中畢業後即出門打工,在廣州的華碩電腦公司工作,從最初打雜,到後來成為負責珠海、中山兩個市的區域銷售經理,月薪近萬元,2012年因業務遭遇瓶頸辭職回鄉。期間,他談過兩次馬拉松式的戀愛,最終以分手告終,一直未婚。「是我主動提出我倆在一起的,不是一時間頭腦發熱,我考慮了半年多。」孫萬龍說,二哥和侄兒都生病,那些年羅紅獨自撐起一個家,家裡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條,把兩位老人也安頓得很好。他看在眼裡,記在心間,平時也會儘自己能力幫點忙。「我看重她為人善良、孝順老人的品質,也不想讓她再受那麼多苦。」

  2014年5月,孫萬龍大膽向羅紅表白,雖遭拒卻未放棄。他先後做通雙方父母的工作,又請親友開導羅紅。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8月,兩人領取了結婚證。

  說起小叔子當初的求婚,羅紅滿臉羞澀。「我一直把他當小弟,誰知道他會來這一出。」羅紅說,當初嫁到孫家時,堂弟孫萬龍還在上小學,可以說是看著他長大的,壓根就沒想過這檔子事。「侄子就是我的兒子,大爹大媽也是親爹媽,我不會不管。」小叔子的表白和求婚,羅紅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不過小叔子所表現出的那份家庭責任感和擔當讓她感動,但畢竟兩人年紀懸殊太大,她顧慮重重。「他還年輕,有很多的選擇,我怎麼勸他,他都不聽,腦子一根筋似的。」

  最終,在孫萬龍發動的排山倒海式的愛情、親情攻勢下,融化了羅紅塵封的心。

  幸福綻放:親情迸出愛情火花

  再次步入婚姻殿堂,對羅紅來說是那麼的意外,幸福與煩惱同時糾纏著她。

  婚後,孫萬龍將羅紅母子接到自己家裡住,孫萬龍的父母待她如親女兒,丈夫對她也愛護有加,一家五口處得和和睦睦。而外面卻有些流言蜚語,讓她很不自在。羅紅坦言,背有很重的思想包袱,走到哪裡總感覺背後有人說三道四,「畢竟是在農村,不像城裡那麼開放。」面對閒言碎語,丈夫經常開導她,心與心的交融,讓她已漸漸走出世俗的陰影。

  去年夏天,懂事的兒子考上高中,不願讓媽媽再背他上學受苦,堅決不去上學,呆在家裡整天情緒低落,與電視為伴。為此,孫萬龍在集鎮上盤下個店面,讓母子倆守店,銷售手機、辦理聯通業務。他每天用麵包車送母子倆到店裡,然後自己出去跑面的。「兒子有事做,覺得活著有價值心情好了許多。」羅紅說,很感激丈夫對她和兒子所做的一切,尤其是無旁人時,總會「老婆長、老婆短」逗她開心。

  對於媽媽和叔叔的婚姻,孫世紀並不反對。「我真心希望他們過得幸福。」孫世紀說,因為生活習慣不一樣,他們有時候會為瑣碎的小事吵上幾句,「比如,我媽習慣了早睡早起,就看不慣么爹玩電腦、手機到很晚,第二天又睡懶覺。多數情況下,他們吵幾句都是么爹讓著我媽。」

  在孫萬龍看來,這樁婚姻最初是因為親情,也是自己選擇的生活,生活中為瑣事吵幾句,也是感情的碰撞,不是誰要改變誰,「現在我們找到了愛情的感覺,會好好經營下去,幸福生活是我們共同的願望。」如今,羅紅和孫萬龍在徵求兒子意見後,準備再要個小孩。

  「我們鄉下民風純樸,但接受新鮮事物就不只慢半拍。」對羅紅與孫萬龍的婚事,最初陽泉村村委會書記許開虎很驚訝。他說,剛開始在村裡炸開了鍋,很多人都不看好,現在他們家庭處得很和睦,生活過得紅紅火火,生病的兒子有了依靠,還很孝順兩邊的老人,原先一些說閒話的村民也轉變了看法,他們的婚姻愛情,在當地漸漸傳為美談。

相關焦點

  • 婆婆偏袒我嫂子的兒子,不理我和女兒,後,她後悔了
    胡:我老公有一個雙胞胎兄弟,也就是我的小叔子兄弟,他比我們早結婚三年,當我們結婚時,小叔子家的兒子已經在這裡呆了一個多星期了,自從這個孩子出生以後,婆婆就一直被視為孩子的婆婆,這樣一來,嫂子本可以輕鬆一下,卻讓我羨慕了一段時間。婚後一年,我生了第二個女兒,我婆婆只來服侍她三天,在這三天裡,她說她每天都頭痛,吃藥後,她不顧我和孩子們,直接上床睡覺了。
  • 「嫂子,我沒錢了,給我3000塊」小叔子約會叫嫂子買單,妻子拒絕
    燕子和丈夫結婚後,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 兩個人都有正式工作,燕子的工資還比丈夫高一些,一家人本可以過得很幸福,但是卻因為家中有個小自己丈夫15歲的小叔子,打亂了原本平靜的生活。丈夫覺得心中有愧,所以對燕子特別好,但是,隨著公婆年齡的增大,沒有太多的,精力去照顧小叔子,就找燕子商量,想讓她照顧小叔子,婆婆說:「我們希望你作為大嫂可以照顧他,畢竟我們年齡大了,古話說得好,長嫂如母」,最後燕子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小叔子從小十分叛逆,沒有人可以管得住他,樣子,也會盡力做到嫂子的責任並沒有差別對待他和自己的兒子,在小叔子長大後,開始頻繁地向燕子要錢,從開始的幾十到幾百
  • 小叔子與嫂子不得不說的故事,村裡人知道後指指點點,你怎麼看?
    不久丈夫不治身亡,在操辦葬禮的時候,小叔子回來了,這是她第二次見到這個大學生小叔子,上一次還是在結婚的時候。因為快到寒假了,所以辦完了葬禮小叔子就留在了家裡,畢竟家中遭此橫禍也需要很多事去處理,光靠嫂子一個人也難以操持。
  • 趙麗蓉:15歲登臺,60歲才走紅的小品女王,32歲守寡後改嫁小叔子
    事實上,趙麗蓉並不是小品出身的演員,1928年出生的她,從小就喜歡跟著父親在戲園子演出,她的父親趙秉忠是名伶芙蓉花的御用化妝師,而芙蓉花看到趙麗蓉後表示很是喜歡,她認為趙麗蓉是學戲的好苗子。因丈夫被打成「右派」,送去天津一處農場改勞,卻不想,這一去,就再也沒能回來,3年後,盛強因病去世,這一年,趙麗蓉只有32歲。堅強的趙麗蓉為了維持家庭,她再次重新站在了舞臺上,真正成就她的,是《小二黑結婚》裡的「三仙姑」,因此不少人都是特地來看趙麗蓉。
  • 小叔子不讓嫂子坐一桌吃飯,竟是因為前女友,嫂子:「關我啥事」
    小美就很冤,自從嫁入自己丈夫家裡後,就常常沒有好臉色看,婆婆經常指責她的不對也就算了,就連小叔子也經常不拿正眼瞧她,這樣小美感覺在這個家裡活的一點自尊都沒有,丈夫經常安慰小美,不要把他們的行為當回事,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就好了,可是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怎麼可能不在意對方的舉動呢,她也一直很想搞明白,小叔子,為什麼這麼不喜歡她。
  • 我離婚了,小叔子終於不用再喊嫂子了
    我離婚了,小叔子終於不用喊嫂子了文/大蘑菇原創故事(原創文章,禁止任何形式的抄襲轉載摘錄,違者必究!)那個家裡,她是先認識小叔子,才認識老公的。所以,對小叔子有種說不出的情愫。今年,因新冠肺炎原因,全家在她們家住了兩月,她終於知道要的是什麼了。
  • 哥哥去世後嫂子改嫁,親手把孩子送人,再相見時,我崩潰大哭
    我們家一共有四個兄弟姐妹,哥哥排行老大,俗話說「長兄如父」自從父母去世後哥哥就獨自承擔起了這個家的責任,為了能讓弟弟妹妹過的好一點哥哥就輟了學去工地搬磚了。其實嫂子嫁到我們這個家後吃了不少苦也受了不少委屈,結婚時哥哥為了給我湊學費連彩禮都沒給嫂子,而嫂子卻說只要她和哥哥兩個人能好好過日子就行了。之後我們幾個兄弟姐妹都相繼畢業步入了社會,嫂子那時候就像是一個慈祥的母親一般,再三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雖然嫂子沒讀過幾年書但她說的話卻句句都是真理。
  • 八旬老嫂子床上癱瘓六年 小叔子當母親精心侍候
    佛教在線2月16日訊 據安徽日報報導: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濉溪縣百善鎮前營村五保老人黃西英癱瘓六年來,她的小叔子趙元植為她看病抓藥,擦屎倒尿,當作親生母親一樣侍候,卻從無怨言。今年83歲的黃西英一生無兒無女,1985年老伴撒手人寰。1990年黃西英患上了類風溼性關節炎,喪失了勞動能力。從此小叔子趙元植就主動挑起為嫂子治病、料理日常生活的重擔。
  • 沛縣好嫂子韓雪梅:悉心照料癱瘓小叔子,她的義舉感動鄉裡!
    在一幢樓房的大門前,遇到一位剛從田地裡回來的女性,一打聽,正是我們要採訪的主人公,得知她叫韓雪梅,我們說明來意,採訪還沒開始,她已經是淚流滿面:「這麼多年照顧一位癱瘓在床的小叔子,要說不難,那是假話,確實是難,但是這困難落在我身上了,我這個當嫂子的就得扛起來,這也是我的責任。」
  • 小叔子結婚嫂子送四千紅包,婚禮當晚弟妹還一把車鑰匙,火冒三丈
    轉眼間,弟弟畢業了,有了女朋友,工作兩年後到了結婚的年齡,我和老公都讓他先把女朋友帶給我們倆看,看了第一遍後,他可以把她帶回家給媽媽看,誰知道他真的帶來了?女孩非常的漂亮,家庭條件也很好。我和老公都挺滿意的。過年的時候弟弟帶她回家商量結婚的事。
  • 所謂「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不是簡單地把小叔子當兒子養
    01「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在舊時的理解有失偏頗,因為舊時很多人條件都差不多,並不富裕,所以總是主觀認為做哥哥嫂子的,在照顧小叔子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以前做哥哥嫂子的通常都會無條件遵守這種規則,覺得只是多個人吃飯,多一雙筷子那麼簡單,所以也沒什麼願意不願意,沒什麼公平不公平,覺得既然有這樣的要求,就按照要求去做就好。但是,對於現在年輕一輩做哥哥嫂子的人而言,不是不能夠無條件養活小叔子,而是,很多時候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 從小吃嫂子母乳長大,直到嫂子快過世,最後叫了一聲媽媽!
    大寶娘生下大寶後,由於年老奶水不足,大寶經常餓得哇哇地叫。小根娘正值年輕力壯的年齡,奶水十分充足,於是大寶就經常吃嫂子的奶。大寶從小就「嫌貧愛富」,「有奶便是娘」,自從吃了嫂子的奶後,就再也不肯吃自己娘的奶了。這也難怪,大寶娘的奶子乾癟癟的,奶水也就淡而稀了。而嫂子的奶子碩大如鍾,奶水濃而多,大寶當然十分喜歡吃了。大寶不但吃嫂子的奶,還整天要嫂子抱他,晚上還要跟嫂子睡在一起。他從小就把嫂子誤當作是自己的娘了。
  • 每日一笑:小叔子在上海一個上市企業當經理,年薪250萬
    【每日一笑】小叔子在上海一個上市企業當經理,年薪250萬。他的工資發下來以後,就請幾個關係好的同事在一起喝酒。最後小叔子喝大了,就在手機上叫了代駕。見面之後,代駕問小叔子:哥們,你家哪的?小叔子迷迷糊糊的說:山東青島的啊!然後,代駕就開著車把小叔子送回了老家!
  • 「丈夫入獄後,她帶著2個孩子改嫁」
    但她答應出嫁的條件有3個:1、她希望他能同意自己不定期地探視前夫;2、必須無條件對她和張玉環的兩個兒子好;3、不阻攔她去看望張母。這三個要求,那個男人都答應了。即使做到這個份兒上,宋小女對於自己改嫁的事情,依舊是心裡有愧的。
  • 好嫂子林秀芳:31年如一日 細心照顧高位截癱小叔子
    每日悉心照料著躺在床上的小叔子柳中才,依然是林秀芳忘不了的重要事:翻身、擦洗、端屎端尿,這些事做了31年,林秀芳十分嫻熟。  悲劇發生在1985年的一天。22歲的柳中才在新都做建築工,不慎從5樓摔下,造成高位截癱。兩年後,柳中才為了不拖累妻子提出了離婚。柳家一共6個弟兄,老大、老二年紀大了,老四、老五入贅去了外地,照顧柳中才的重擔就落在了三哥柳宗全、三嫂林秀芳的身上。
  • 「兒媳,我去了後照顧好小叔子,長嫂如母」「我跟你兒子離婚了」
    張悅就嫁進了一家有兩個兒子的家庭,她的老公立飛是老大,還有個弟弟立凡,公婆一碗水都沒有端平,本來很張悅跟老公過的很幸福的,最後還是離婚了。 公婆過來之後,小叔子看起來是自己住的,但是一到了飯點,就過來蹭飯,每次過來吃飯的時候,從來都沒有幫忙過,就是等著吃現成的,吃過飯就離開。
  • 離婚後,小叔子來我家大鬧,我只說三句話,他便臉紅離去
    02安妮還沒緩過神來,婆婆就發信息過來,她說了安妮一百個不是,說離婚這事百分百都是女人的錯,還說以後不管他兒子是死是活都不用安妮管,讓安妮安安心心尋找自己的幸福去吧。小叔子是帶著對安妮的懷疑來質問她的,同時他說他更希望哥哥和嫂子安妮能復婚,不管他們之間曾經發生過什麼,家人希望復婚,也希望他們能考慮家人的感受。
  • 羅京去世11年,妻子改嫁富商,兒子長成這樣_劉繼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原標題:羅京去世11年,妻子改嫁富商,兒子長成這樣要說娛樂圈優秀的演員,很多人一下子就能說出一大堆,像鹿晗、baby、範冰冰、趙麗穎、楊冪,都是演藝圈的佼佼者,個個演技精湛,但要說優秀的主持人,可不是那麼容易,畢竟主持人這個行業門檻高,目前國內一線的主持人也就只有謝娜
  • 三年後,我又重新回到了這個家
    但是不管他們有多好,他們不能一直保護我們,所以我還是帶著孩子走了。因為我知道公公婆婆捨不得孩子,所以我把孩子帶走,在附近租了一間小房子,可以讓他們不時地去看望孩子。我婆婆知道我和孩子生活有許多不便時,經常請我的小叔子幫我。為了感謝他,我也會做一些家常菜讓他留下來吃晚飯。
  • 懷舊零食和玩具暢銷 70後80後捧熱「大兒童」經濟(圖)
    圖為70後80後小時候曾玩過的玩具再度熱銷楚天都市報記者郝曉燕臨近六一,記者發現有不少成年人用小朋友的方式過節,商家也順勢推出各種零食、玩具的懷舊大禮包,70後80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80後懷舊玩具」,立刻跳出了一堆商品:鐵皮小青蛙、木製陀螺、玻璃球、彈簧拳頭槍、小人書……這些70後80後記憶裡的童年玩具應有盡有。其中一家店鋪售賣的上發條的鐵皮青蛙,本月已經賣出去了6798份。還有一些80後童年流行過的零食,比如咪咪蝦條、麥麗素、跳跳糖等也賣得頗好。「這兩年六一期間玩具銷量都很好,越來越多的成年人成了我們的消費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