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筱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對食物不怎麼感興趣,精神氣也不是特別好,其實大人也有這樣的症狀,由於天氣熱嘛,大家的食慾都不怎麼好,就沒有太當回事,誰知這是孩子缺「鋅」的表現。
據南京第一醫院兒科專家介紹,在夏季就診的孩子中,低鋅發生率高達60%以上,主要原因是:
1.夏季多汗,鋅會隨著汗液流失。根據數據顯示:兒童一天隨汗丟失的鋅可高達4mg;嬰兒大汗每天可丟失鋅1.3mg。
2.夏季食慾差,攝入的鋅比較少。
3.根據生長發育的需要,寶寶對鋅的需求量大。
寶寶缺鋅時都有哪些表現?教你如何自測!
⒈ 食慾減退:挑食、厭食、拒食,食量相對減少;
⒉ 異食蘚:比如:咬指甲、衣物、啃玩具、吃頭髮、紙屑、泥土等;
⒊ 生長發育緩慢:身高比同齡寶寶低3—6cm,體重輕2—3Kg ;
⒋ 免疫力低下:經常生病;
⒌ 指甲出現白斑,手指長倒刺;
⒍ 多動、反應慢、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差;
⒎ 視力問題:視力下降,容易導致近視、遠視、散光等;
⒏ 出現外傷時,傷口不容易癒合;易患皮炎、頑固性溼疹;
鋅元素是免疫器官胸腺發育的營養素,只有鋅量充足才能有效保證胸腺發育,正常分化T淋巴細胞,促進細胞免疫功能。鋅有幫助生長發育、智力發育、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所以缺鋅為孩子的健康埋下了多種隱患,如果長時間鋅缺乏,輕則會使孩子食慾減退,身高增長慢、智力差、學習能力低;重則將影響免疫功能,易患各種疾病,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
注意:在夏季,寶媽們更要注意寶寶的情況,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補鋅。
根據2017年版本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數據,中國1~3 歲兒童推薦每日鋅攝入量為 4 毫克(均值為 3.2 mg),4~7 歲兒童為每日 5.5 毫克(均值為 4.6 mg) 。
哪些孩子更容易缺鋅?
1.孕期間鋅攝取量不足的孩子。
孕期對鋅的需求量約為100mg,其中大約50%的鋅被胎兒吸收,如果寶媽在孕期對鋅的攝入過少,出生後寶寶就更容易缺鋅。
2.早產的孩子。
孕晚期是胎兒對鋅儲備的重要時期,早產將會錯過此時期,出現先天性鋅儲備不足。
3.非母乳餵養的孩子。
母乳含鋅量很高,其吸收率高達42%,是任何配方奶粉所不能及的。
4.偏食多動的孩子。
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因愛動每天隨汗液排出的鋅丟失量可達2~3mg,如果恰恰孩子又存在挑食偏食的現象,就會出現缺鋅的表現。
5.體弱多病的孩子。
有些孩子因生病長時間依賴單純性靜脈輸液易出現鋅攝入量不足。
6.吸收功能異常的孩子。
對鋅不吸收,也容易導致缺鋅。
當孩子出現缺鋅的症狀時該如何補鋅?
所謂藥補不如食補,據化驗,動物性食品含鋅量普遍較多,每一百克動物性食品中大約含鋅3—5mg,並且動物性蛋白質分解後所產生的胺基酸還能促進鋅的吸收。植物性食品中鋅較少,每一百克植物性食品中大約含鋅1毫克。
嬰幼兒補鋅應當從準媽媽開始,如果孕婦、乳母鋅儲備充足,嬰兒就不容易缺鋅。準媽媽應經常吃些動物肝臟、肉、蛋、魚以及粗糧等含鋅豐富的食物。做到膳食合理搭配,均衡營養,就不會缺鋅。
除此之外,提倡母乳餵養,至少也要母乳餵養嬰兒3個月,然後再逐漸改用牛乳或其他代乳品餵養。母乳中鋅的吸收率高,尤其是初乳含鋅量高,平均濃度為血清鋅的4~7倍。
及時添加輔食,嬰兒應從6個月起,開始添加容易吸收的富鋅輔食。
均衡膳食 ,要從小教育孩子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注重飲食結構合理平衡,粗細雜糧混合搭配,這樣孩子一般是不會缺鋅的。
科學證明:1.印度米努·辛格(Meenu Singh)博士的研究發現:連續補鋅5個月以上的兒童很少得感冒。2.《傳染病雜誌》曾刊登研究結果稱:無論哪個年齡段的人群,在感冒期間,同時給予補鋅製劑,可以將感冒病程從7天減少到4天,將咳嗽從5天減少到2天。3.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也聯合推薦:補鋅可以縮短兒童腹瀉病程,連續10-14天補鋅可以降低兒童後來3個月內的腹瀉發病率。4.2011年英國《循證醫學資料庫》(The Cochrane Library),做過「補鋅提高免疫力」的相關實驗。實驗數據得出:在出現感冒症狀的第一天就補鋅,能夠有效抑制病情,減輕症狀;感冒7天以後,與未曾補鋅的患者相比,服用鋅的患者好得更快。5.《國外醫學地理分冊》(2002年6月第23卷第2期)曾發表研究結果:缺鋅可導致重要免疫器官胸腺、脾以及淋巴結的萎縮,重量減少20%-40%。6.《日本醫學介紹》1991年12⑷研究指出:缺鋅會使免疫T細胞功能下降。
注意
1.6個月以下3mg/d,6~12個月5mg/d,1~13歲10mg/d,13歲以上15mg/d;
2.為了有利於吸收,口服鋅劑最好在飯前1~2小時;
3.服鋅同時應增加蛋白質攝入及治療缺鐵性貧血,可使鋅缺乏改善更快;
4.應隨時檢測血漿鋅。應住院進行,不可自行盲目實施。
我是蕭筱,檸檬的媽咪,多平臺原創作者。左手寫字,右手帶娃,用心熱愛生活。本文屬於原創首發,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