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以孝道著稱的東方國家,老人年老之後,大多數都由子女來供養。養兒防老也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習慣,哪怕是到了今天,這個習慣仍然根深蒂固。但是,千裡堤壩,潰於蟻穴。當我們走到了現在這個階段,雖然養兒防老仍然是主流,但由於中國人的養老壓力越來越大,年輕人根本無力承擔,有的甚至不願意承擔養老責任,還有一些人更過分,不但不養老,還時時刻刻在啃老。所謂「養兒防老」變成了「養老防兒」。對於很多年滿60歲的老人而言,其實把養老金留在自己身邊,才是最正確的決定。
我有一個鄰居,今年已經60多歲了。前幾年自己退休,老伴去世,一個人跟著兩個兒子過。都說獨生子女養老壓力大,但是像我鄰居這樣有兩個兒子,現在只剩下一個老人的情況,按理說養老壓力並不大。而且鄰居退休之後,每個月還能拿幾千塊錢的退休金,足以維持自己的生活,甚至還可以補貼兩個兒子。
可事實上就是因為退休金,讓我的鄰居從養兒防老變成了養老防兒。為什麼這麼說呢?老人奮鬥打拼了一輩子,確實有一些積蓄。但是在幫兩個兒子成家立業,購買房產和汽車之後,都花得差不多了。平時老人自己住在原來單位分的房子裡,而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立業,購買了房子單過。
原本想著退休之後安度晚年,可事實上,退休之後兩個兒子不但不給他養老,反而盯上他的養老錢。大兒子小兒子兩個都不是什麼好東西,隔三差五到老爺子這裡來哭窮。不是孫子孫女要交補習費,就是這個月房貸快到期了,要不就是在外面打牌輸了幾千塊,不敢回去跟媳婦說,來找老爺子報銷。
一開始的時候老人想著自己,以後還要靠兩個兒子支撐,再加上老人本身對自己的子女都比較看重,本著能幫一定要幫的原則,兒子來要錢就給錢,要東西就給東西。但是有一句話叫做養虎為患,習慣成自然。久而久之,老爺子也撐不住了。尤其是他生了一次病,兩個兒子都沒有到醫院裡來看他,這讓他更寒心。
於是老人決定不再給他們支援。結果可想而知,兩個兒子惡劣的本性暴露無遺,隔三差五要來罵老爺子一頓,還威脅老爺子不給錢,以後就別想讓他們給老爺子養老送終。到此老爺子終於算是明白,這兩個哪是親兒子啊?壓根就是兩個白眼狼。
所以,老了之後老人才明白一個道理,靠兒子有時候未必能靠得住,養兒防老也不是絕對的情況。他說,把養老金留在身邊,自己就佔了主動權。現在年紀不算太大,身體也還可以,平時自己照顧自己沒問題。等到年紀大了,身體不方便了,他就搬去養老院。自己的退休金足以維持老年生活,不需要兒女來給他養老。
我家鄰居的這個故事,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上演。對於老人來講,他們肯定是希望子女能夠孝順他們,因為他們的一生都無私地為家庭,為子女做出了貢獻。雖然不求回報,但是人都是有感情的,我對你好,當然希望能夠你對我也好。但是往往事情並不是這樣,1+1有時候等於2,有時候可能等於0,甚至還有可能是負數。
所以養兒防老變成養老防兒,也不是一個個別的現象。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如果身邊有一些積蓄,還是應該早做準備,早下決定把養老錢留在自己身邊更合適。當自己有了金錢的支配權,很多事情可能都會迎刃而解,養老也不是問題。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說說您的觀點。
#養兒防老還是養老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