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防老變成「養老防兒」?60歲老人忠告,養老錢最好自己留

2021-01-08 山九野夫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以孝道著稱的東方國家,老人年老之後,大多數都由子女來供養。養兒防老也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習慣,哪怕是到了今天,這個習慣仍然根深蒂固。但是,千裡堤壩,潰於蟻穴。當我們走到了現在這個階段,雖然養兒防老仍然是主流,但由於中國人的養老壓力越來越大,年輕人根本無力承擔,有的甚至不願意承擔養老責任,還有一些人更過分,不但不養老,還時時刻刻在啃老。所謂「養兒防老」變成了「養老防兒」。對於很多年滿60歲的老人而言,其實把養老金留在自己身邊,才是最正確的決定。

我有一個鄰居,今年已經60多歲了。前幾年自己退休,老伴去世,一個人跟著兩個兒子過。都說獨生子女養老壓力大,但是像我鄰居這樣有兩個兒子,現在只剩下一個老人的情況,按理說養老壓力並不大。而且鄰居退休之後,每個月還能拿幾千塊錢的退休金,足以維持自己的生活,甚至還可以補貼兩個兒子。

可事實上就是因為退休金,讓我的鄰居從養兒防老變成了養老防兒。為什麼這麼說呢?老人奮鬥打拼了一輩子,確實有一些積蓄。但是在幫兩個兒子成家立業,購買房產和汽車之後,都花得差不多了。平時老人自己住在原來單位分的房子裡,而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立業,購買了房子單過。

原本想著退休之後安度晚年,可事實上,退休之後兩個兒子不但不給他養老,反而盯上他的養老錢。大兒子小兒子兩個都不是什麼好東西,隔三差五到老爺子這裡來哭窮。不是孫子孫女要交補習費,就是這個月房貸快到期了,要不就是在外面打牌輸了幾千塊,不敢回去跟媳婦說,來找老爺子報銷。

一開始的時候老人想著自己,以後還要靠兩個兒子支撐,再加上老人本身對自己的子女都比較看重,本著能幫一定要幫的原則,兒子來要錢就給錢,要東西就給東西。但是有一句話叫做養虎為患,習慣成自然。久而久之,老爺子也撐不住了。尤其是他生了一次病,兩個兒子都沒有到醫院裡來看他,這讓他更寒心。

於是老人決定不再給他們支援。結果可想而知,兩個兒子惡劣的本性暴露無遺,隔三差五要來罵老爺子一頓,還威脅老爺子不給錢,以後就別想讓他們給老爺子養老送終。到此老爺子終於算是明白,這兩個哪是親兒子啊?壓根就是兩個白眼狼。

所以,老了之後老人才明白一個道理,靠兒子有時候未必能靠得住,養兒防老也不是絕對的情況。他說,把養老金留在身邊,自己就佔了主動權。現在年紀不算太大,身體也還可以,平時自己照顧自己沒問題。等到年紀大了,身體不方便了,他就搬去養老院。自己的退休金足以維持老年生活,不需要兒女來給他養老。

我家鄰居的這個故事,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上演。對於老人來講,他們肯定是希望子女能夠孝順他們,因為他們的一生都無私地為家庭,為子女做出了貢獻。雖然不求回報,但是人都是有感情的,我對你好,當然希望能夠你對我也好。但是往往事情並不是這樣,1+1有時候等於2,有時候可能等於0,甚至還有可能是負數。

所以養兒防老變成養老防兒,也不是一個個別的現象。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如果身邊有一些積蓄,還是應該早做準備,早下決定把養老錢留在自己身邊更合適。當自己有了金錢的支配權,很多事情可能都會迎刃而解,養老也不是問題。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說說您的觀點。

#養兒防老還是養老防兒#

相關焦點

  • 「養兒防老」已經不現實,明天,你是否有錢養老?
    老伴文革過世後,自己一人把女兒帶大,支持女兒從清華大學畢業,並留學美國。女兒與第一任丈夫育有一女,從一歲起就交給老人撫養。孫女12歲時,老人和孫女隨女兒移民到了美國。女兒與前夫離異後,嫁了一個美國人。新丈夫對老人很不好。平時冷言冷語,虐待是家常便飯。老人說,女婿叫她老恐龍。女兒和女婿都是有體面工作的人,收入很高,但是卻從來不為老人改善生活質量。
  • 退休金多少才能體面養老?兩位老人說出相同的數,你達標了嗎?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為2.41億人,佔總人口的17.3%。專家預計到2050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4.87億,佔總人口的34.9%。
  • 養兒防老不在行,「養老防女」卻不含糊,這個老人的做法,連兒媳都看...
    在以前,老人們寄望於養兒防老有很深層次的原因,在我們看來,父母辛辛苦苦把子女養大是責任,如果到了晚年沒有養老保障的話,指望孩子養老也並無不可。 到了現在,人們多數不再寄望於讓子女養老,這裡面可能有子女無力贍養的被動無奈,也有思想觀念進步的灑脫。
  • 女婿和兒媳養老誰更靠譜?「都沒有錢靠譜」60歲老人的話讓人心酸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俗話說:養兒防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認識中將女兒排除出自己家庭的想法已經被逐漸衝淡,越來越多的人都認識到,兒子和女兒都是老人養老的後備力量。「兒媳和女婿養老都沒有自己有錢靠譜」,60歲老人的哭訴揭示背後心酸鄰居張大爺是個可憐人。老伴去世得早,一個人又是當爹又是當媽,費了半天的力氣,這才將兩個孩子撫養長大。兒子考上了省外的大學,當時一畢業就留在了當地,女兒則是留在了當地。
  • 農村空巢老人養老之痛:子女都去哪了,60歲以上農民養老咋辦?
    現在我國已經進入到了老齡化時代社會,2011年的時候,全國60歲以上老人就達到了1.85億,而到了2013年時超過了2億人,根據估算2050年,我國老齡人口可能達到4.83億人。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屬於空巢老人。根據相關的統計,在2013年的時候,我國的空巢老人其實就已經超過了一個億,而到10年之後的2030年,中國的空巢老人將會增加到2億人以上,要佔到整個老齡人口的90%以上。
  • 「70歲老人臥病在床子女視而不見」,養兒防老,才是最大的謊言
    01人們都說養兒防老,所以如花的年紀,都迫不及待的懷孕生子,期待著在自己老了的一天呢,會有一個人來管著他。但是對於這種想法的話,我覺得是錯誤的,時代在發展,我們的思想也應該在改變,不應該再停留在舊時代養兒防老觀念。養兒防老,可以已經過時了,隨著人類壽命的提高,自己老了,孩子也老了,他的家庭也有了他的負擔。
  • 摒棄養兒防老的觀念,不生孩子,用養孩子的錢養老不行嗎?
    拿這些錢放進銀行理財賺利息,少說也能增值到二百萬,用這二百萬拿來養老足夠。但是問題來了,如果不生養孩子,我們能不能存下這二百多萬?財富的積累往往是在年輕力壯的時候完成的,人到了四十五歲之後,才會感到身心疲憊,對於晚年的生活才會從內心有了擔憂,年輕的時候是不會想那麼遠的,因為精力充沛,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還有很多機會和精力去賺取財富,但只有到了將近五十歲的時候,才發現時間和精力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任由自己支配。
  • 現在60歲以上農民養老需要多少錢?1000元一個月夠嗎?你怎麼看?
    最近看到一條消息,說再過5年,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就將佔到全國總人口數的20%以上,我們將全面進入到老齡化的社會。而在這龐大的老齡群體中,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在農村。農民將來的養老問題是整個養老問題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最關鍵的一環,如果解決不好的話,我們想要在前進一步繼續發展的阻力就會變得更大。那麼現在農村老人,大概需要多少錢夠養老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在我們村裡,現在年紀大的老人基本上都在老家留守。當然也有幾戶人家,因為子女進城定居,父母也跟著到城裡面去生活。還有一些60歲左右的農民,現在正在外地打工。
  • 20年後,養兒防老與機構養老,你會選擇哪個?
    有網友提出,未來很多人的養老思維,將會從傳統的養兒防老,變成機構養老,這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那麼,20年前與20年後的今天,人們養老的思維有多大變化呢?未來養兒防老與機構養老,哪個又會更流行呢?年輕人,該不該提前思考養老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養老那些事兒。
  • 20年後,養兒防老與機構養老,哪個更適合年輕人?
    有網友提出,未來很多人的養老思維,將會從傳統的養兒防老,變成機構養老,這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那麼,20年前與20年後的今天,人們養老的思維有多大變化呢?未來養兒防老與機構養老,哪個又會更流行呢?年輕人,該不該提前思考養老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養老那些事兒。
  • ...乞討,老人,耿生茂,子女,養老,不輟,勞作,養兒防老,奔走呼號,回...
    【相關新聞】河南103歲乞討者被民政部門找到 5個子女均健在  河南省民政廳6月10日上午召開新聞通氣會,103歲的乞討老人耿生茂在鄭州一廢棄板房內被找到目前老人身體狀況良好,被安排在一賓館內暫居,下午將被送往民權縣老家。據介紹,老人有5個子女,均健在,老人跟隨殘疾的三兒子生活。老人兒子說,因為自家情況太差,老人外出乞討補貼家用,心裡很慚愧。回家後一定把父親照顧好。(6月10日《河南日報》))  103歲的期頤老人本該兒孫繞膝、安享晚年。然而百歲老人還要靠乞討補貼家用,接濟殘疾兒子,讀罷新聞,我的心情十分沉重。儘管老人膝下有三子兩女。
  • 一位70歲老人的醒悟:永遠不要把自己的養老錢,交給子女
    作者:雪影大部分父母都覺得,自己對子女掏心掏肺的好,等到了晚年,子女一定會孝順,但可惜的是,很多父母為子女付出所有,到了晚年才知道,錢只有放在自己手裡才有保證,遇到不孝順的子女,不僅不會幫老人養老,甚至還要看子女的臉色過日子,甚是可悲。
  • 為什麼說,50歲是存錢養老最好的10年?聽聽過來人說的實話
    ,就要提前給自己做好準備,多存一些養老錢。現實生活告訴我們:存錢養老,勝過養兒防老。年輕時的苦不叫苦,老了沒錢養老才是真的苦。>張阿姨說,我50歲退休後,並沒有讓自己閒下來,而是又重新找了一份工作,想多給自己存點養老錢。
  • 「啃老族」顛覆「養兒防老」
    啃老族,英國舶來品,英文為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英文簡寫為NEET,意為「沒學上,沒工作,沒培訓」的二、三十歲年輕人。他們雖已成人甚或為人父、為人母,但卻難以「物質斷奶」,一切支出統統靠父母買單。
  • 50後和60後群體,打算怎麼養老呢?
    50後的群體和60後的群體,打算如何養老呢?這個階段出生的人群它有一個特點,就是尤其是60後的群體,可能剛剛步入到退休的時代當中去,但是還沒有意識到自己今後養老問題該如何解決,50後的人可能已經步入了幾年的這個養老退休時光,但是絕大多數老人基本上都是可以做到身體力行,也就是說自己獨立的生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 「獨居老人」現象加劇 建公共養老服務大勢所趨
    但是客觀上,隨著社會向現代轉型,養兒防老確實越來越不現實。  社會服務並不代表養老問題能夠全部解決,即使西方社會,他們也很重視家庭關係。我們不可能也無必要全部依賴養老機構。不妨多建設一些老年人社區,提供社區式的養老配套,或者一群要好的老人住在一起,等等。  老齡化將成為世界潮流,誰都不可阻擋。
  • 農村養老保險可以一次性補繳,兩個老人得花18萬,你願意交嗎?
    以前農民為了養老,都是想方設法生一個男孩,因為在他們心裡女孩都是得嫁出去的,只有生男孩才能養老。養兒防老的觀念根深蒂固。畢竟一個月幾千塊的養老金,就算子女不養他們,他們也完全可以自己養老。現在農村養老保險也在實行,農民也可以每個月領到養老金了,不少農民心裡養兒防老的觀念也在慢慢鬆動。其實他們心裡也想像城裡人一樣靠每個月領養老金自己養老。
  • 5閨蜜花百萬麗江買房養老:中國的空巢老人,你想好怎麼養老了嗎
    隨後,五閨蜜抱團買房養老的消息衝上了熱搜,引來無數網友的圍觀和讚嘆。這件事,再度將如何養老這一問題推到我們面前。眾所周知,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而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中的高齡化、空巢化問題嚴重。而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數據顯示,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4億,平均每4個中青年撫養1個老人。
  • 過了60歲,兒女再孝順老人也要給自己留好退路,晚年生活才愜意
    這話雖不假,不過站在老人的立場,過了60歲,即便是子女們再孝順也該給自己的養老留好退路了。這樣就是遭遇一些突然變故,自己的晚年生活才不至於受太多影響。人過六十,下面提到的這些事,自己一定要想通。這樣晚年生活才能過得愜意。
  • 中國老人退休金十等級表,四級以上才是「養老自由」,你是哪一級
    根據表中的顯示,只有四級以上,也就是年收入要達到20w到30w之間才算是真正的實現養老自由。 但看到這個數據的時候,很多人都擔心其自己老人生活。因為如果是按照這個標準,許多人都無法實現自己的養老自由。因為根據許多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和家庭生活水平來說,四級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根本達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