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物理選不選?最慘被拉開80分差距,平均分30如何逆襲?

2020-12-25 騰訊網

新高考第一次全市大模擬,作為省重點高中的我們,物理平均分最低的班級30分,最高的班級57分,如此低的分數還有逆襲的希望嗎?

看到成績,不禁又回想起那個「新高考選科」永恆的話題:物理到底該不該選?

關於新高考選不選物理,一直是每一個家長關心的問題。不選,可報專業太少,選了,擔心學不會,更擔心被學霸擠壓成為「炮灰」。

寫在前面:

新高考實施以來,我全程參與了孩子們選科,並承擔了班主任工作,一直陪著孩子們一起學習,對於他們的日常學習情況持續進行追蹤,記錄了很多關於「新高考選科」的真實經驗與教訓,今天為大家分享第12季:《新高考物理選不選?最慘被拉開80分差距,平均分30如何逆襲?》,又名《新高考模擬物理平均分30分,不賦分被扯掉「遮羞布」,如何逆襲?》。

全文概要:新高考模式選擇物理後成績差,該如何進行「逆襲」。

友情提示:全文2700多字,閱讀時長8分鐘。

正文開始:

如今已有14個省份推行新高考,有的採用3+3(或7選3)模式,如浙江、上海、山東、北京、天津、海南,有的採用3+1+2模式,如廣東、福建、河北、湖北、湖南、江蘇、遼寧、重慶。

如今第一批3+1+2的考生已經高三了,隨著全市4萬多名考生第一次新高考大模擬的落幕,成績出來之後,可謂「喜憂參半」。

「喜」的是作為重點高中的我們,下邊有很多教學實力不如我們的學校給「託底」,所以賦分科目雖然原始分很低,但賦分時,分數大幅度提高。

「憂」的是孩子們的物理成績,真的令人「目不忍視」,這次大模擬班裡考得好的孩子90多分,但大部分學生都是30、40分,學得差的甚至只有10多分,這樣一科「最慘」就被別人拉開80分差距,物理拉分程度已經與數學並駕齊驅。

如果是新高考3+3模式,物理賦分之後,差距還能縮小一些,成績單上也能好看一點,畢竟有保底分。

而新高考3+1+2模式,物理採用原始分,被扯掉了「遮羞布」之後,真的「慘不忍睹」。

關於新高考選科,選擇物理確實覆蓋率高,可報專業多,但是前提是怎麼也得有個40分以上水平,連30分都達不到的孩子,新高考錄取本一、本二、本三合併之後,你連本科線也很難達到,選了物理又有啥用?

而且物理總考這麼點分,高中三年一個本來應該陽光燦爛的孩子,會被「摧殘」成啥樣?他的自信心又會受到何種程度的打擊?

作為一直在一線陪著孩子們生活與學習的老師,對於硬選物理學不會的孩子,他們的痛苦我感同身受。

每一日都是「渾渾噩噩」,每一節課都是「滿臉迷茫」,但只能強忍睡意,努力堅持。很多學生其實早已經失去學好物理的自信心,對於成績也變得麻木,因為「不及格」對於他們來說,高中三年這麼多考試,早已經習以為常。

所以「新高考前沿」建議家長與學生們,選擇物理要慎重!

物理,當然是選了好,但只有30分的水平硬選的話,不如選擇歷史,去嘗試另外一種人生。

那已經選了,還學不會的孩子們,又該怎麼辦?他們還有逆襲的希望嗎?「新高考前沿」為您提供4點學習建議。

「新高考前沿」4點學習建議:‍

1.抓住一輪複習

高三一輪複習,已經進行了差不多兩個月,預計還有3到4個月才會結束。

一輪複習的目的是夯實基礎,物理成績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基礎有問題。一定要抓住一輪複習的契機,每日翻看課本,把書讀厚。重視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規律的生成過程,從本質與根源上理解課本上每一個知識點。

把地基打好,然後才能蓋房子,等到二輪複習才能把書讀薄,融會貫通,物理成績就有機會有一個大的提升。

2.刷題不如精做

高三作業繁多,很多學生「疲於奔命」,堆積如山的複習資料與各科試題,再加上自己買的輔導書,讓孩子們被淹沒其中。

很多孩子盲目刷題,有的甚至連答案都不對,就投入下一套試題的海洋中。

「新高考前沿」建議沒有答案的試題不做,做了之後要第一時間核對答案,把做錯的不會的搞明白,否則新的試題與作業寧可不做。

因為刷再多的題,同樣的問題還是做一次錯一次,沒有真正搞明白,就是在浪費時間,一定要精做、細做。

3.提升數學計算能力

都說數理不分家。物理成績最終的取得歸根結底要回歸數學計算,如果數學計算有問題,那麼物理分數一定不會太高。

而現在的孩子普遍計算能力偏弱,一定要進行加強與訓練。平時學習過程中,手一定不能懶,凡是需要計算的地方,必須親自動手算一算。

不要以為自己聽懂了,會做了,就可以「投機取巧」,手太懶到最後答題時就會眼高手低,拿不到分。

計算能力的培養講究的就是一個熟能生巧,你今天不算,未來高考考場上也會算不出來。

4.不要盲目進行課外輔導

高三時間非常寶貴,很多孩子因為成績差,盲目選擇課外輔導班,甚至佔用學校的晚自習時間,請假出去學習。

這在「新高考前沿」看來,有些得不償失。學校永遠是教育的主體,課外輔導只是輔助,耽誤學校的時間,課外花幾倍的精力也彌補不過來。

孩子學習成績不佳,歸根結底是在學校期間學習出了問題,它的根源在於學習方法的不當與良好學習習慣的缺失。

如果這些更遠問題,不從根本上不解決,只憑藉每周一次或者兩次的課外輔導,就想把成績提上來,不過是杯水車薪,也是異想天開。

學習沒有任何捷徑可走,高三想要逆襲,只有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去努力,容不得半點虛假。我們常常問自己:時間這麼緊張,到底還來不來得及?

有一句話說得好:遲做總比不做強!只要我們肯努力,什麼時候都不晚。我們要跟自己比,今天比昨天有進步,明天比今天有進步,這就是我們的「逆襲」!

一起加油,你我共勉!!!

「新高考」如何選科:

成績的取得,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去努力,但有時「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合理選科,揚長避短,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選對正確的方向,就顯得尤為重要。

新高考選科是一門技術與藝術,物理到底該不該選,需要我們綜合考慮,早做準備。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理性選科。特殊原因,這裡就不再展開討論。

好了,感謝您能堅持看到這裡,這真的不容易,您辛苦了。關於新高考如何選科,我會繼續根據一線的真實情況,一直記錄下去,期待您的持續關注。

《新高考物理該不該選?最慘被拉開80分差距,平均分30該如何逆襲?》,就寫到這裡,我會盡全力在將《新高考選科失敗案例:錯選史化生,賦分後懷疑人生》勘誤完成,爭取早日發布,盡請期待。

真的謝謝你們的厚愛,激勵我寫到今天

再次鞠躬致謝!

本文原創作者:新高考前沿,感謝您的關注。

一切新高考最新資訊,盡在新高考前沿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新模式,不寫也有30分,但考高分更難了,該如何選科?
    2020高考結束之後,不少省份迎來新高考模式,對於新高考政策而言,選科,賦分很多家長和考生都是一頭霧水,新高考和原來又有什麼不同呢?怎麼計算?到底有什麼用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新高考。
  • 物理降20分,歷史提30分,江西中考改革提前為新高考鋪路
    物理降20分,化學降30分,歷史提30分,地理提20分,政治提10分,生物提25分,江西中考2021年發生巨大變革。物理、化學地位下降,歷史、地理、政治、生物地位提升,這種變革對於學生與家長會造成什麼樣的切實影響?江西省這個新的大動作,到底釋放了什麼樣的信號?家長與學生該如何應對這種變化?「新高考前沿」為您一一解讀。
  • 高一物理30分還可以選物理嗎?老師:這門學科學的好可以選
    物理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高中物理相比 初中物理 來說要難很多,很多高一的學生都會出現物理跟不上的情況,甚至考試還會不及格。其實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主要原因還是由於對高中物理概念的理解一時扭轉不過來,課程難度增加太快。
  • 選考物理人數銳減?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只有超級學霸和學渣選它了
    自從開始實行新高考制度了以後,不分文理科6選3自由組合物、化、生、政、史、地三門。物理開始遭遇人數銳減式的惡化。上海和浙江新高考改革試點的結果,其中有一個話題最具熱度那就是考生對物理科目的退避考試改革的結果是,地理和生物逆襲了,而傳統的重量級科目,比如物理、化學選考的比重卻在下降,而且這種選考人數下降的趨勢,很可能會持續惡化比如在上海,有70%左右的學生選考了地理,而選考物理的卻只佔30%。
  • 新高考哪門課易拉開差距?結果在意料之中,選擇這兩門的人很多
    雖說新高考要從2021年才開始,但是對現在的高一高二學生們來說,選科成為了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新高考選科有12種組合,到底要選擇哪個組合都要經過深思熟慮。不管哪種組合,學科成績是非常重要的選科依據,在新高考模式下,哪些學科容易拉開差距,哪些又差距不大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新高考「等級賦分」不懂要吃大虧?到底選不選物理?
    很多人在今年高考填志願的時候發現填物理的人佔了很大便宜,那是不是就要選物理了呢?等級賦分制,只針對新高考制度下的選考科目。任何改革和政策,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絕對公平,只要讀懂政策,吃透規則,積極面對,就是對自己利。排名決定賦分海南、山,江蘇方案也很複雜,浙江的最簡單,排名決定分數。
  • 物理學渣80分到120分逆襲,從暑假整理錯題本開始
    物理學渣80分到120分逆襲,從暑假整理錯題本開始01 物理學渣從80分提高到120分錯題袋製作方法以下是一位數學、物理從八九十分到120分的學渣的錯題袋製作方法:▼前期準備:你需要準備的東西有文具袋、美工刀(剪刀)、修正帶、單面膠(可選)
  • 2021新高考注意:三大主科成提分關鍵,選科策略要慎重!
    來深入剖析一下2020年新高考有哪些「翻車現象」,讓大家對新高考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也給即將要選考的高一高二同學一些警醒和建議。其中,語文、數學、外語(英語、俄語、德語、法語、日語等)滿分均為150分(計卷面原始分),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6個選考學科,每科滿分均100分(採取賦分制)。 在「3+3」模式下,形成了20種不同的選考組合,在這個相對陌生的高考機制下,2020年新高考第一年落地也出現了好多「翻車」現象!
  • 新高考選科失敗案例第十季:輕易別碰史化生,賦分之時才會懂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另外一個組合,在我看來最「不好」的組合:歷史、化學、生物。選擇這個組合,就是在不了解新高考機制的情況下,盲目選科的結果。相當於親手給自己挖了個「坑」,然後跳進去,還用水泥砌起來,到了賦分與高考報志願時會感到「痛」。
  • 2020新高考考生的親身感悟,選科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卻是這個
    2020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個省份新高考正式實施,全新的選科模式、前所未有的賦分制度都給大家帶來了許多新的感受。參與2020年新高考的考生和家長們對這次特殊的高考也感觸頗深。於是,名校綜合評價團隊就各位考生和家長的選科、備考經驗整理如下,希望能夠給高一、高二年的考生一些建議和參考。
  • 物理降20分,歷史提30分,江西這個大動作釋放了什麼信號?
    物理降20分,化學降30分,歷史提30分,地理提20分,政治提10分,生物提25分,江西中考2021年發生巨大變革。 物理、化學地位下降,歷史、地理、政治、生物地位提升,這種變革對於學生與家長會造成什麼樣的切實影響?江西省這個新的大動作,到底釋放了什麼樣的信號?
  • 新高考模式下「學霸」應如何選科?物理是首選,其餘兩科這樣選
    文|小玉說 隨著2021年全國各省份新高考模式的實行,選科成了家長考生熱議的話題,雖然選擇「物理」在專業上佔盡優勢,但是由於受賦分的限制,物理難度高,很可能學霸變學渣。
  • 北京新高考選科數據公布,不選物理上不了好大學?切勿跟風!
    高考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改變人生命運的第一關,也是和如今的同齡人最公平的一場競爭。2020年高考結束後,很多的省份第一批嘗試新高考模式的學子也要迎來高考了,其中就包括北京。新高考實際上更細化了前進方向,這樣高考選科選得好就直接領先別人一大步了。
  • 新高考選科,只選化學,不選物理,會怎麼樣?老師:「死路」一條
    在新高考選考科目中,物理是公認的最難的一門學科,尤其是高一階段,物理變得更加抽象,對於數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那些初中靠「死記硬背」考高分的學生,很快就會被「勸退」,其中力學部分,就能「勸退」至少四分之一的學生,而「電和磁」基本上能夠勸退一半的學生。
  • 不分「文理」自主選科 山東「新高考」學業水平等級考試開考
    9日,我省「新高考」將迎來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考生將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科中自主選擇3科應考。後者考試時間為7月9日8:00-9:30考物理,11:00-12:30考思想政治,15:3017:00考化學;7月10日8:00-9:30考歷史,11:00-12:30考生物,15:30-17:00考地理。「我對歷史學科不太感興趣,相比之下,我更喜歡物理、化學,我也很喜歡地理。」
  • 山東考生如何利用選科優勢逆襲高考
    隨著2020年高考報考季的結束,山東新高考改革第一年算是圓滿的落下了帷幕,從2017年摸著石頭過河,到後面政策一件件出臺公布後的解讀和學習再到宣傳,這個階段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2017級的這屆考生也是最能體會到其中的各種滋味。
  • 2021年新高考分數如何折算?交白卷也有30分是真的嗎?
    2021年新高考分數如何折算?交白卷也有30分是真的嗎?【新高考】2021年新高考分數如何折算?交白卷也有30分是真的嗎?2021年起,廣東將實行新高考改革方案。選擇性考試科目滿分值各為100分,物理、歷史以卷面分直接計入考生總成績,也就是說你實際考了多少分高考成績就是多少;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以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各100分,起點賦分30分,劃分為A、B、C、D、E 5個等級,也就是說你實際考了多少分還要換成等級分才算到最終的高考成績。
  • 2021新高考萬人適應考演練,賦分後分數線、排名大變!?
    炎德英才名校聯合體2021屆高三第二次聯合檢測已經結束,本次考試是2021屆八省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前,具有代表性的各層次高中參與的「3+1+2」模式下的演練性檢測,對全國新高考省份都有很大的借鑑價值。從這次聯考中的選考情況看,首選物理人數比首選歷史人數多了將近一倍,這和去年網傳的一份第三批改革7省2021屆整體選考數據大不相同,從去年數據來看首選物理和歷史兩科人數相差並沒有這麼懸殊,而且偏文科類的人數是有上漲的。青桐老師猜測原因還是出在樣本上。
  • 高考279分也能上本科?得物理者得天下,物理選考生優勢來了
    高考279分也有機會上本科?即使是第三段最低控制分數279分,依然有145所高校的667個專業的數千個本科招生名額未滿或未投檔。279分也能考上本科?你沒有看錯。不過前提是,你選考了物理!對於那些沒有選考物理的學生,很多總分更高的學生也都不一定能上本科。選物理和沒選物理,怎麼差距那麼大?
  • 選科「避坑指南」,新高一必看!3+1+2高考賦分制度
    新高考實行3+3或者3+1+2的學校,到底如何選課對自己孩子最有利,很多專家給了不少建議,結論無非就是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問題是怎麼樣才是適合你的孩子的呢?理論分析有時候很美好,現實情況往往讓人大跌眼鏡,已經選完課開始走班的高二學生現在不少開始後悔了,這裡面不乏一些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