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瓦叔團隊今年第38篇經驗貼
來自20年瓦叔暑期班、答題班、衝刺班、複試班的
千千
本人本科就讀於廣州某211高校小語種專業,大學期間曾因為興趣輔修過新聞系,過程中上過幾節傳播學的通識教程,覺得傳播學更有趣,於是在一番搜集資料之後決定報考本地最著名的985高校——中山大學。選校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中大是985平臺,二是大數據傳播這個文理交匯的方向在數位化生存的時代應用前景很廣闊,三是未來想留在廣東工作和生活。
初試分數378,排名10,其中政治79,英語二89,專業課一(新聞與傳播綜合能力334)98,專業課二(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440)113。複試分數439.4,總計817.4分,綜合排名5,複試錄取比例27進13,最終成功上岸。
整體上看,我的初試考得一般,專業課當中的專業課二考了中等水平,而專業課則跌至下遊,幸運的是過了90分的院線,並且靠著強大的公共課成績,僥倖得到複試的機會。考得不好的原因,一方面是我統計學和研究方法基礎十分薄弱,另外也有今年試題偏難、題型風格大變的問題。複試考得不錯,面試成績助力我上升至第5名,穩居被錄取的行列。
考研過程當中,我深知網上關於新開的這一專業的信息非常之少,備考起來比較吃力,得益於很多人的幫助,我才能夠跌跌撞撞地到達終點。因此,通過記錄整段考研過程的經歷,不能說有多少成熟的「建議」,只盼望能幫助大家「避坑」,希望能夠給之後有意向報考該方向的考生一些啟發。
《傳播學基礎教程》、《範式與流派》、《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瓦叔暑期班ppt
a.大致說明:
《教程》是基礎書目,框架非常清晰,適合入門;《範式》是進階書目,言辭優美,適合掌握了基礎知識體系以後再進行研讀(題外話,我是本科階段讀了這本書才萌生了考研的念頭);《傳播理論》是中大指定參考書目,由於翻譯問題以及中外思維習慣問題,讀起來很晦澀,個人覺得無論是入門還是進階都沒有前兩本好。以上三本書我都是閱讀並做框架後,除非想要回憶只有這本書上才有的重要觀點時會翻開確認,其他時間很少翻開。而使用頻率最高以及翻閱次數最多的,只有瓦叔暑期班ppt。結合瓦叔在暑期班上的深入淺出的講解,ppt內容幾乎囊獲了所有的傳播學知識,框架清晰的同時又具有深度,是我初試衝刺階段以及複試回顧知識點時的一大利器。
b.複習技巧:
對於《教程》和《範式》,我推薦瓦叔的公開課課程,比起自己盲目地翻閱,瓦叔一方面會給大家提供框架,另一方面也會給大家聯繫社會熱點以及近幾年的考研試題來劃重點;讀《傳播理論》,則需要更多地關注效果理論以及與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交叉部分的知識,並做好筆記,後期主要回顧這些筆記即可,對於傳播學基礎理論的學習不建議在這本書上花費過多時間,應該在《教程》或者瓦叔暑期班ppt找到簡潔凝練的說明。
a.大致說明:
兩本書作者都是吉登斯,《社會學》是中大指定參考書目,很厚,但易讀性強;《基本概念》是上岸學姐後期推薦給我的書,以簡潔而專業的論述方式解釋社會學重要名詞,強烈推薦。
b.複習技巧:
結合這幾年的試題,我認為關於社會學的知識主要以名詞解釋和簡答題出現,前期快速掃讀《社會學》並提取關鍵概念,注意書後附錄也有書中重要名詞的簡要解釋,與《基本概念》結合起來做一套名詞解釋的筆記在衝刺階段複習。一般而言,按照1分30字左右的標準,5分的題目考試需要寫200字以上,因此備考時,每個概念準備300-400字為佳,同時關注每個概念的應用例子,不需要細背,主要是防止考試中題目分值突然變高而無話可寫的情況。
a.大致說明:
邁爾斯的書是中大指定參考書目,雖然是大部頭,卻是所有參考書目中易讀性最強的書,能以非常有趣味的方式向你介紹心理學知識;楊宜音的書是學姐推薦的,框架清晰,語言和思維都符合中國人的習慣,偏向教科書的感覺。
b.複習技巧:
基本上我都是通讀一遍後,第二遍兩本書各做一次筆記,再將兩個筆記綜合起來整理,便於衝刺階段複習。和社會學非常相似,心理學多考名詞解釋和簡答題,複習技巧可參考社會學部分。另外,心理學不僅僅考察細節的名詞概念,比社會學更注重大的框架感,比如「社會認知」大概念下包括社會認知的定義、基本機制(心理策略)、基本過程(印象與判斷、歸因),「態度」下包括態度的功能、態度與行為的關係、態度形成與改變理論等。
《行為科學統計》、《SPSS統計分析基礎&高級教程》、董奇《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佩勒姆《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風笑天《社會研究方法》
由於我本身在這方面是零基礎,學習起來非常吃力,專業課一也考得很差,便不再在這一塊上細述,這一方面可以參考其他高分同學的經驗。我只說明幾點:中大最喜歡考比較題,要重點關注;對於SPSS以及統計,如果是零基礎的同學,千萬不要畏難,越早開始準備越好,該操作的去操作,不懂的就多查資料;越是基礎的統計分析方法就越應該全面、深入地掌握。
徐濤《核心考案》、肖秀榮《1000題》、徐濤《優題庫真題集》、徐濤衝刺筆記、徐濤八套卷、肖四、肖八、徐濤最後押題小黃書
a.大致說明:
我跟的是徐濤的視頻課,將肖大大的資料作為補充。徐濤強化班配套《核心考案》,徐濤微信推文的講解配套《真題集》、徐濤衝刺班配套《衝刺筆記》,習題班我直接看視頻做筆記。肖大大的資料主要是用來刷題,衝刺時主要背肖四、肖八大題,將小黃書的大題作為補充。
b.複習技巧:
我非常喜歡徐濤老師,因為他,整個考研過程的政治學習對我來說輕鬆又快樂。因此,如果是零基礎入門或者學政治很痛苦的同學,可以考慮全程跟徐濤老師進行學習。當然,出題質量來說,還是肖大大最「穩準狠」。背書階段,可以關注徐濤的公眾號「背誦大作戰」這一活動,很多同學會在早晨七點背好並留言自己的背誦心得,我在這裡獲益良多,衝刺階段也很輕鬆。另外,政治最重要的是易錯易混知識點的總結,一來可以在自己做題過程中積累,二來可以關注徐濤公眾號下面一些同學的留言。我在這方面比較重視,最後選擇題只錯了兩三題。
張劍真題卷英語一05-19年、英語二10-19年、何凱文《1575詞彙》《長難句解密》、王江濤《考研英語高分寫作》
a.大致說明:
我的英語基礎較好,重點放在了英語真題和單詞背誦,《長難句解密》和《高分寫作》對我來說挺雞肋的,因為長難句在英語真題解析中就可以學到,寫作方面這本書內容又過於套路甚至部分內容牽強,個人建議買其他作文書代替。當然,如果英語基礎不好,語法知識全忘記的同學,長難句還是很有用的。
b.複習技巧:
單詞方面,我建議結合手機app來背誦,增加趣味性和成就感。至於部分人詬病的記不牢的問題,我覺得重複率可解決,上考場前我過了四五輪。真題方面則一定要死磕解析,總結題型、高頻陷阱,英語二做兩遍以上,留下一兩套來最後模擬。
3-4月
我決定考研,開始擇校(包括學校地理位置、學術氛圍、專業發展、真題題型等),整理並列印直系學長學姐的經驗貼,買好參考書目,選好考研輔導班,做好大致考研規劃,並開始看參考書。一番比較之後,我報名了瓦叔的暑期班、答題班、衝刺班以及複試班。事實證明,瓦叔整個團隊的運作是很讓人放心和值得依靠的,瓦叔本人學識方面也令人欽佩,既能及時吃瓜,又能夠將瓜與傳播學、社會學的知識結合起來跟我們講解。至今,我仍然記得炎炎夏日伴著蟬聲聽瓦叔的課的情景。
4-6月
正式一輪基礎複習,日均3-4h。
專業課:大三下學期課業還比較繁重,這段時間我主要過了一遍新聞學、傳播學、社會學、心理學、統計學、研究方法的參考書目,大致10本,做到對每本書的知識點分布以及難度心中有數。過程當中邊讀邊整理大致框架幫助自己不走神,但沒有細究具體知識點,更多是純閱讀。雖然上岸學姐都說我們方向不考新聞學,但我還是買了幾本基礎的入門書來看,事實證明從整體來看新聞學的比重逐漸上升,希望大家注意到這個,備考過程中適當學習這方面的知識。這一階段日均2-3h。
英語:看長難句回憶了單詞語法部分,結合單詞書完成兩輪app單詞背誦,做英語一12-18真題,日均1h。
7-9月
二輪鞏固提升,日均6-8h。
專業課:傳播學方面報名了瓦叔的暑期班,完成傳播學基礎知識體系搭建的同時又進一步深化了知識體系。結束暑期班後,通過真題訓練進行知識輸出,及時發現自己的知識漏洞,向瓦叔以及答疑助手求助及時獲得建議。二刷《教程》《範式》《傳播理論》《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行為統計》這幾本書,完成一輪的詳細筆記整理。日均4h。
英語:結合單詞書完成三輪app單詞背誦,做英語一05-11真題,英語二10-17真題,認真總結分析真題中的題型、答題技巧以及不懂的單詞。日均1-1.5h。
政治:對照《核心考案》過一遍徐濤強化課,每上完一節就完成《1000題》對應部分,圈出易混易錯知識點。日均2-2.5h。
10-12月
三輪衝刺,日均9-11h。
專業課:
a.傳播學方面,前期報名了瓦叔的答題班,根據瓦叔教授的答題技巧進行真題大題訓練;後期報名了瓦叔的衝刺班,跟著瓦叔對基礎知識做一個總結深化,並且關注熱點問題,綜合以上搭建起自己的答題框架應對考場。另外,看了瓦叔發的論文包裡面的論文以及我們方向老師這幾年發的論文,整理出一些答題用語以及與大數據相關的知識點。
b.其他的專業課則是前期二次梳理筆記,後期直接捨棄所有的參考書目來反覆背誦筆記。我是在10月才開始學SPSS軟體,學得很淺顯,統計知識也掌握的不好,建議這方面零基礎的學弟學妹儘早開始複習,才不會在後面過於焦慮影響學習效果。綜合起來專業課日均5-6h。
英語:繼續背單詞,重點關注真題中出現的自己不會的高頻單詞,前期二刷英語二10-17真題,總結出答題策略,後期進行背誦英語作文模板,將18-19真題進行英語模擬訓練。日均1.5-2h。
政治:前期二刷《1000題》,完成真題卷以及看習題班視頻,總結出選擇題易混易錯知識點形成衝刺筆記,後期完成肖四等衝刺卷,規劃好每天背幾道大題。日均2.5-3h。
一、名詞解釋(6*4)
1.信息繭房
2.回音室效應
3.小世界現象
4.計算傳播學
二、簡答題(12*3)
1.回歸分析決定係數的內涵
2.社會網絡分析法
3.方差分析模型中交互效應與主效應的區別
三、論述題(50+40)
1.四全媒體的內涵和對媒體從業者的啟發
2.人工智慧對新聞業的影響
說明:
1.考完試後很多同學吐槽334和440的卷子是不是出反了,尤其是論述題,出了兩道新聞學的宏觀題,分值還非常高。吐槽之餘,還是不得不反思題型的大變動背後反映的情況:一是該專業新開不久,題型還是非常不固定,不要過於迷信過去題型和分值分布,要做好萬全準備,關注各大院校新傳題型近年的變動。這個建議大家關注瓦叔的公眾號「傳播學考研必讀」,看瓦叔對於各大院校真題的鞭辟入裡的解析,同時還會有幾十頁的文檔免費在答疑群發放。這兩道大題在近年其他高校真題中出現過,是熱門的題目,「四全媒體」考前瓦叔特地在群裡提醒我們要看,「人工智慧」則是在瓦叔課上的真題批改環節練過一模一樣的原題,考場上我幾乎不用思考直接把兩面卷子都寫滿了。
2.名詞解釋中的「信息繭房」和「回音室效應」是非常相近的概念,而簡答題中的「交互效應與主效應的區別」考比較,今年838方向題目也考了「統計上的顯著」和「實際上的效應」的區別,聯繫前兩年的題目足以證明中大真的很喜歡考比較題,備考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比如說基模理論和框架理論的區別、中介效應和調節效應的區別等。
3.名詞解釋「小世界現象」、「計算傳播學」和簡答題「社會網絡分析法」都非常有大數據傳播方向的特色,都關注人類傳播行為背後的傳播網絡分析,而社會網絡分析法幾乎年年考,前兩年複試中都有問到,要重點把握。考試的時候我都沒有寫出來,提醒大家要多看大數據相關的論文,提取重點概念和研究方法,按照名詞解釋的格式來整理好(提出人/著作、定義、特點、發展過程、應用等)。另外,也要關注中大其他方向的真題,比如838方向就考了「虛擬變量」、「元分析」、「外部效度」這些研究方法的細節知識點,也必須準備。
一、名詞解釋
1.後工業時代
2.社會化
3.社會比較
4.選擇性注意
二、簡答題
1.全球化的推動要素和全球化帶來的影響
2.基本歸因錯誤的內涵和原因
三、論述題
社會心態的內涵及其影響因素,用社會分層總結網民社會心態的特點
四、案例分析
案例為奔馳女事件,為什麼中產階級能夠引發共情,用傳播學分析輿論以及該事件體現的輿論新特點
五、公共必答
以甘柴劣火洗稿事件為材料,洗稿的內涵,洗稿是否構成侵權,該事件爭議的本質是什麼,如何從法律和倫理層面面對洗稿進行規範
說明:
1.分值方面不太記得,大家可以參考別的經驗貼或者晚一些時間到官網上下載。前兩道大題涉及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知識,都非常基礎,如果備考過程中踏實準備好不會有大問題。
2.三、四大題考的社會心態、輿論心理都是中大非常喜歡考的知識點,因為這涉及到傳播學和社會學、心理學交叉的領域,這部分一方面瓦叔的熱點課有講到,另一方面自己也要搜集相關論文看規範的論述。今年疫情會是重要考點,疫情當中的社會心態和輿論心理建議大家關注一下。
3.今年題型中新聞學的部分比重增加了不少,以往不太追隨熱點的中大也開始追隨熱點了,案例分析、新聞評論都是以前沒考過的,這也透露出一個出題走向,大家也不要再輕視新聞學的部分了,今年備考也要把這個加進來。
2月20日出了初試成績,5月13日才出的複試方案,17日早上10點進行的複試。期間太過漫長,加上要寫畢業論文以及準備畢業實習資料等,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真正專注備考的時間大概是6周左右。疫情緣故,今年中大進行線上複試,題型為專業複試+英語複試+綜合素質評價,綜合素質評價(科研經歷、社會服務、競賽經歷等)的分數為100分,等同於以往的線下專業筆試分數。
•初試專業課筆記(包括傳播學基礎+熱點筆記、社會學名詞解釋筆記、心理學名詞解釋及框架筆記、統計學筆記、SPSS筆記、研究方法筆記)
•董奇《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
•《破解SPSS的六類分析思路》
•中大老師論文
•瓦叔複試班ppt
說明:
1.吐血推薦周俊寫的《問卷數據分析——破解SPSS的六類分析思路》,對於統計分析方法基礎差並且初試專業一考得一塌糊塗的我來說,是拯救般的存在,比官方推薦的參考書目好懂得多,也附帶操作練習,是我複試通過最最關鍵的存在。
2.一定要看與大數據相關的論文資料,面試一定會問到。晦澀難懂的部分不用過於糾結,整理出一套自己的筆記即可。複試時老師有問:你為準備大數據考研,做了哪些努力?或者說你懂得什麼大數據相關的知識?這時候我準備的筆記就派上用場了。
3.瓦叔複試班對於熱點的總結非常到位,我完全是跟著瓦叔走來複習熱點的。複試時抽到關於直播電商的題,瓦叔有專門在微博提過,我也主動地在複試提及我對於疫情的分析和思考,從複試分數來看獲得了老師不錯的評價。
4.英語我主要是準備了口語方面的專業名詞解釋以及日常問答部分,複試沒有考得很難,足以應對。專業名詞解釋來源於瓦叔複試班,包括對社交媒體、假新聞、數據新聞等的名詞解釋。
1.自我介紹(3分鐘)
2.對直播電商做點評(抽題)
3.你是跨專業考研的,為了備考大數據做了哪些努力?
4.詳細說說你所進行過的實證研究。
5.(根據剛才說的實證研究進一步提問)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的區別是什麼?
6.聚類分析過程中如果遇到一類樣本數據特別多,一類樣本數據特別少,你認為應該怎麼處理?
7.你上過研究方法的課嗎,還是你剛才說的都是自學的?從哪本書學的?
8.(英語部分)自我介紹(2分鐘)
9.(英語部分)你喜歡旅行嗎?
10.你未來的規劃是什麼?
11.(根據剛才說的規划進一步提問)你剛才提到跨文化傳播,你怎麼理解跨文化傳播中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衝突?
說明:
1.整個過程我都在執行上岸學姐跟我傳授的經驗:準備到九成,主動說七成,然後引導老師發現剩下的兩成。備考複試中我最大的體會是知識是學不完的,掌握面試的技巧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試最重要的是「溝通感」,不是生硬地被老師拖著走,自己也要主動出擊,引導老師往自己想說的方向問。當然,自己也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最忌憚引導老師提問後自己卻答不上來。
2.模擬面試非常重要。這次面試之前,我進行過兩次正式的面試,報名瓦叔的中大面試群後有直系的學姐進行指導,複試問題中有兩道問題都是學姐問過的,感恩。此外,我還跟朋友進行過小型面試不下10次,都是一階段複習後讓朋友在複習的內容中抽取問題進行提問,讓朋友指點出儀態、眼神、語調方面的問題。到真正考試時,我只有輕微的緊張,面試過程和老師就像聊天一樣進行。
1.勤做計劃,總體計劃、月計劃、周計劃、每科計劃,根據自己學習的情況及時調整,監督自己的進度。當然,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可能計劃只是短短的一條:做英語二真題。但過程中我們可能要考慮以下問題:英語二有幾套真題?我需要刷幾次?每套真題有多少客觀題?我需要多少個星期完成?每天做幾題?每道題限時多長?看解析是逐字逐句看還是只挑錯的看?不會的單詞和語法記在哪本本子上?需要邊看全文邊翻譯還是自己先翻譯再對照全文?做英語老是困怎麼辦?過程走神怎麼辦?這類題型老是錯怎麼辦?限時完成不了怎麼辦?……所以多少經驗貼都比不過自己實在地去做一次,根據出現在自己身上的問題,將計劃一次次修改甚至推倒重來,才能讓學習的效果最好。
計劃本
2.最開始要看一定數量的經驗貼,總結出一套通用又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完基本計劃後,將直系學長學姐的經驗貼列印出來,時常重溫,在不同備考階段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去年我將我們方向相關的幾篇經驗貼都列印出來,前前後後看了超過二十次……
3.善於網絡資源,尤其是微信搜索的功能,輸入關鍵詞可以搜索出許多公眾號文章,甚至篩選出自己已關注的公眾號發布的文章。在遇到不會的知識點時,先自行搜索,再在瓦叔答題群裡面詢問,效果最佳。另外,複試時要特別關注著名高校尤其是中大老師的微博帳號,在上面可以了解到老師最近在關注什麼,對於最新熱點的觀點是什麼。
電腦支架、坐墊、發熱眼罩
考研是高強度的學習狀態,需要身體和精力跟得上,才能持之以恆,不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電腦支架可以買那種既能放電腦/平板,又能放書的,這樣頸椎才沒有那麼容易累;坐墊不用說,有時候一坐就坐很長一段時間;發熱眼罩我用的是插電的,考研期間用眼過度,晚上帶上眼罩秒入睡,如果擔心安全可以使用一次性的。另外,對於經常眼乾的同學,我推薦人工淚液代替眼藥水,身邊的人反饋都較好。考研期間不建議做太過劇烈的運動,可以做一些瑜伽拉伸、冥想、或者到戶外走走來恢復精力。
番茄todo、幕布、墨墨背單詞、訊飛語記、蘋果備忘錄
番茄用於記錄學習時長,上面也有白噪音和輕音樂幫助注意力集中;幕布用於做讀書框架;墨墨背單詞用於英語單詞記憶;訊飛語記可以將語音輸入轉化成文字形成便籤,然後再語音輸出,有時我們需要背一段話,但是不用全背,我就是通過這個軟體來整理出自己要背誦的部分;備忘錄主要用於複試階段,整理出面試題目和答案後,自己開始拿著手機對著鏡子背答案,通過備忘錄記錄下自己的語音語調和答題時長,改正不好的習慣,比如喜歡嗯嗯呃呃,或是說話速度過快這類的問題。
我是個很討厭自我感動的人,所以考研的路上,我一直警惕自己,不要拿學習讓我放棄了什麼、學習時間有多長、學習讓我有多累來讓自己收穫虛假的驕傲。相反,我更多地要求自己尋求效率和勤奮的平衡點,從階段性學習成果來判斷自己。無論上不上岸,都要尊重自己曾做下的決定並負責到底,並保持一顆謙遜的心、終身學習的觀念。焦慮是常在的,解決焦慮的方法可以是通過哭釋放情緒,可以到戶外走走,可以向朋友傾訴,總之千萬不要一個人憋著,偶爾也需要停下來放鬆充電。我自己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看電影,考研期間將《星際穿越》看了六七次,每次看完都後覺得自己只是諾大宇宙中一顆小塵埃,眼前的困難是多麼的微不足道。當然,治本之道還是休息完後行動起來,把眼前的事情一件件地解決。
最後送給大家一段話,希望大家能好好享受考研過程中專注的時光,並且祝福大家夢想成真,找到自己該去的方向。
「水在波濤洶湧時是水,在風平浪靜時也是水。水知道既生為水,波瀾與寧靜就都是自己,並沒有什麼好壞。於是水就做水該做的事,並等待著下一個變化的到來。」
✏️撰文 - 千千
🎀來源 - 20年瓦叔暑期班、答題班、衝刺班、複試班
👓排版 - Hood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