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金華4月7日電(見習記者 李婷婷 通訊員 陳春魷)這兩年,國內最受關注的無疑是「霧霾」來襲,針對這一空氣汙染造成的天氣現象,人們談「霾」色變。可調查表明,一支香菸卻會讓室內空氣達到中度汙染,遠超霧霾。但面對吸二手菸,大家卻有些「熟視無睹」。
近日,在浙江師範大學,一位物理化學研究所的老師謝雲龍在對廢氣處理的研究中發現:「燃煤和燃油固然是霧霾天最大的危害源,但我們身邊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兇手』,那就是香菸。」
眾所周知,菸草煙霧中富含有害物質。已經明確的菸草煙霧中含有7000餘種化學成分,其中至少有69種已知的致癌物。而在煙霧中,尤其是PM2.5大小的微小顆粒鑽入人體肺泡後,會永久沉積,增加誘發人體組織癌變風險。
在浙江省科技計劃項目支持下,經過3年多的研究,由謝雲龍團隊自主研發的具有自淨功能的新型室內空氣淨化器已經通過專家驗收順利結題。該淨化器除了能處理普通的甲醛、顆粒物等室內空氣汙染,還能「消化」複雜的「二手菸」。
這臺空氣淨化器的誕生,緣於他與瑞典某廢氣處理公司的一次合作。在瑞典,有款低溫等離子體空氣淨化器,主要是用來處理地下室或垃圾房中的汙濁空氣中的有機物。雖然這款淨化器對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處理效果很不錯,但在某些環境下使用,會產生大量臭氧,超出室內空氣品質標準對臭氧含量的要求,對人們的健康帶來更多傷害;並且這種淨化器要求引進室外新風,如果在霧霾嚴重的時候使用,是讓人難以接受的。
於是,謝雲龍開始著手研究國內市面上的空氣淨化產品。目前,市場上淨化器一類是通過多孔物質吸附或高效空氣過濾技術的物理過濾型淨化器,一類是採用低溫催化、光催化及近年較為流行的等離子體技術的化學分解型淨化器。但前者受到飽和吸附量限制,且在室內溫度回升時再釋放出有害氣體;而後者可能會降解不完全生成更有害的物質或產生超標的臭氧,而造成二次汙染。
謝雲龍結合自己十多年的廢氣處理經驗,著手研究新型空氣淨化器。他還特地給自己定了一個終極目標:消滅「二手菸」。他的設計理念是,在高效節能的前提下,不產生超量臭氧和不引進新風。3年時間中,他通過購機對比、採樣設計、數據分析,終於完成了新型空氣淨化器的設計。
這臺新機器的淨化效果到底如何呢?謝雲龍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可吸菸棋牌室進行實驗。假設棋牌室中有5-6人,1小時抽完一包煙,然後對其產生的煙霧進行淨化處理。通過對比實驗,在相近功率下,新型機器只要1.5小時就能達到市售同類技術淨化器原本需要運行3-4小時才有的淨化效果,而且日耗電量僅需0.5度。而採用類似技術的韓國、日本等品牌淨化器效果卻差強人意,令人吃驚的是,其中還產生了高達320-500ppb的臭氧,超出國家標準(0.16mg/m3,約合75ppb)許多倍。
「很多人認為淨化器只要有點效果,就值得購買。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使用不適宜的淨化器有時非但不能淨化空氣,還會加重空氣汙染。」謝雲龍提醒,人們在打算購買淨化器之前,一定要好好做「功課」,根據室內空氣主要汙染來源,選擇合適技術的空氣淨化器。
據了解,這款新型空氣淨化器集過濾、低溫催化、等離子體技術於一體,目前已申請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各一項,另一項發明專利也正在進一步申請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