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三個建設」 打造「一個樣板」——農村廁所革命的雨湖實踐

2020-12-17 紅網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從古至今,良好的人居環境就是人們不變的追求。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要指示,其中廁所革命更是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被擺在突出位置。近年來,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始終把廁所革命作為重要民生實事,不斷探索,立足機制、文化、亮點三大建設,實現了96.85%衛生廁所高普及率和99.8%的群眾高滿意率,走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改廁之路。

「上下」同步,以機制建設提高改廁行動力

上至戰略精心謀劃。雨湖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廁所革命對農村人居環境面貌改善、農民生活品質提升的重要意義,深刻認識到改廁工作的根本要求在於改變農民的衛生習慣和生活觀念,是一項艱巨性與複雜性並存的政治任務。為此,一是加強組織建設。成立了「廁所革命」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農業的副區長任組長,區農業農村局長任副組長,區財政局、區衛健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及相關鄉鎮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主要領導靠前指揮、高位推進。今年,進一步成立區鎮村三級改廁辦,共設置工作人員44名,配齊人員隊伍力量,為縱深推進廁所革命搭建了管理框架。二是加強制度建設。注重建章立制,印發《雨湖區2020年農村「廁所革命」工作方案》,對全年農村改廁工作進行了詳細部署,對年度任務分解、各階段性目標、實施步驟、資金管理、驗收辦法、工作紀律等相關要求進行了明確。把廁所革命納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考核體系,實施一季度一評比,考核結果與獎懲掛鈎,形成正反雙向激勵機制。三是加強部署調度。從今年6月到10月,分別召開農村改廁調查摸底部署會、全區農村重點工作會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推進會,全區上下形成了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是上級黨委政府的重要決策、是廣大農民群眾的迫切要求的廣泛共識。

下至一線落地生根。一方面,良好的機制建設需打通「上下動脈」,確保上級部署指示得到嚴格落實。在強有力的組織架構下,各級管理協作力量得到充分發揮。區級改廁辦負責督查指導,定期赴鎮村開展質量進度督查,在改廁攻堅期,更是採取「日調度+周通報」制,倒逼任務鎮村迎難而上、嚴格落實任務。鎮級改廁辦為責任主體,管理全鎮各村改廁工作。村級改廁辦為實施主體,督促施工隊伍一線作業。另一方面,完善的資金保障機制也是落實改廁任務的重要一環。今年,改廁出臺了新國家標準,建設標準和改廁成本均提高,雨湖區改廁模式由現澆式化糞池改為玻璃鋼式化糞池,成本同比提高108%,改廁壓力進一步加大。為此,區級確立了「財政兜底+引導自籌」的資金保障機制,整合中央省市級改廁獎補資金140萬元,配套區級財政資金510萬元,四級財政投入共750萬元。同時,積極引導群眾投工投勞,配合施工,使今年改廁工作穩步推進。

「內外」兼修,以文化建設提高改廁凝聚力

雨湖區通過廣泛開展交流及積極自身實踐得出:改廁工作的明顯成效離不開群眾由衷支持,政府守正創新,強有力改廁共識的凝聚,離不開良好長效的改廁生態和文化氛圍的形成。對此,雨湖區高度注重改廁文化建設,力求「內外兼修」,不斷推陳出新,營造良好改廁生態。

內化於「心」,加大宣傳教育。一是區級用心。改廁初期,一些群眾由於習慣使用旱廁而對該項工作不理解不認可,改廁意願不強導致改廁工作遇阻。為了讓群眾認識到改廁的好處,改變舊有衛生習慣,區級廣泛宣傳發動,利用廣播電視、報刊新聞、「村村響」及出動宣傳車、懸掛宣傳橫幅等方式大力宣傳普及改廁科學原理和衛生健康知識,引導和幫助農民群眾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二是村級齊心。在有力的宣傳教育氛圍下,改廁工作逐漸取得了群眾支持認可,群眾由「要我改」轉變為了「我要改」,改廁任務分解得到迅速落實。如聯映村七衝組袁志明等人明確表示:「別說不要我們出錢,就算要求我們適當投工投錢也可以。」9月1日的湘潭日報對此亦發表了《農村人居環境丨啥情況?雨湖區聯映村300個改廁名額不夠強?》的報導。三是鄉鎮盡心。為進一步鞏固宣傳效果,在區級指導下,各任務鄉鎮製作了改廁「政策明白卡」3500份,切實發放到各任務村、宣教到各改廁戶。同時,自主評選「改廁先進戶」,鄉鎮予以表彰獎勵,引導先進積極分子當好宣傳員,反饋使用效果,調動整體改廁積極性,進一步助力農村改廁工作深入民心。

外化於「行」,堅持守正創新。改廁文化建設不僅要取得群眾的廣泛支持認可,更要落實到有效的舉措和創新的方法上來。具體來說,一是精心組織培訓。區級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各任務村施工隊伍開展全面培訓,並嚴格落實首廁過關制,於6月30日在姜畲、鶴嶺兩鄉鎮率先建成6座首廁,首廁推進進度領先全市。二是嚴格實用導向。改廁不是形式化任務,而要真正便利群眾生活。全區注重長效管護,落實「回頭看」機制,確保改廁實效。分別於今年4月和8月對改建的無害化廁所開展了兩次集中排查整改行動,組織施工力量,對發現的178個問題迅速整改,獲得群眾高度評價。三是加強內部學習。區級定期組織任務鎮村召開廁所革命經驗交流會,為各村改廁工作經驗交流搭建平臺,對改廁任務落實又好又快的鎮村提出表揚,作為典型推介。四是加強對外交流。在今年新國標出臺、廁具市場尚未成熟的改廁形勢下,雨湖區摸著石頭過河,一方面加強與上級對接,了解最新改廁動向,另一方面加強與其他縣市區交流,共同探討各地經驗。同時,認真開展市場調研,6月17日,組織農業、衛健、市場監管、鄉鎮等部門單位赴韶山市和湘潭縣廁具生產企業考察玻璃鋼化糞池生產情況,對玻璃鋼化糞池市場行情、價格、質量參數等有了深入了解,為後續工作的推進打下基礎。

「點面」結合,以亮點建設提高改廁競爭力

著眼於點,示範引領。雨湖區高度注重改廁亮點建設,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成效基礎,全力打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樣板。以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易建河等5村為試點,實施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工程。各村無害化率均達到86%以上。各改廁亮點村村容整潔,群眾衛生習慣、生活觀念健康,幸福感、獲得感較高,為帶動周邊村落實施改廁、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湘潭日報對此發表了《雨湖區龍安村:濃墨重彩繪新村》《白鷺湖畔村莊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丨雨湖區笙肖塘「身價」陡增10倍,有啥「秘密」?》等系列報導。

立足於面,深化拓展。要切實提高改廁水平,煥新農村廁所面貌,就要把亮點建設深化拓展到面。雨湖區充分發揮亮點村示範帶動效應,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市區領導辦點制度優勢,於2018年率先打造了「一江兩水」流域改廁片區,後又對姜畲鎮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核心村及國省道沿線村實施整村推進工程,打造新的改廁亮點片區。目前,重點改廁片區已有7個村無害化率達70%以上,各村打造50戶以上集中連片示範點共20處。農村廁所革命示範成面趨勢逐步形成。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小小的廁所擦亮的是生態振興的底色,承載的是農民群眾對鄉村振興的殷切期望,考驗的是施政者的治理遠見和智慧。雨湖區改廁經驗取得的背後是「上接天線」的深刻領會和「下接地氣」的貫徹實踐。「十四五」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質工作即將來臨,農村廁所革命還需賡續發力,不斷探索,如同步糞汙資源化利用工程、改外(化糞池)改內(廁屋內件)相結合的建設機制等,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實,把好事辦好。

(作者:湘潭市雨湖區農業農村局 李姿萱)

相關焦點

  • 長春德惠市全面推進廁所革命,日日順樂農廁改方案獲村民點讚
    (趙大爺為日日順樂農定製的積肥池環保廁所解決方案點讚)德惠市推進廁所革命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新時代推進我國鄉村「廁所革命」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和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民生工程
  • 五蓮:建設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縣
    全域化謀劃 項目化推進 市場化運作 精品化打造   五蓮:建設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縣   隆冬時節,行走在五蓮縣的山野鄉村,產業發展欣欣向榮的景象隨處可見。
  • 將農村「廁所革命」進行到底
    筆者的一些經歷和感悟,或許能說明習近平總書記為何強調要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努力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短板,而且特別指出農村也要來個「廁所革命」。30年茅房之進步城裡人到農村最怕啥?最怕上茅房。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農村茅房用「一塊木板兩塊磚,三尺柵欄圍四邊」來形容一點不為過。
  • 畢節市創新「43311」工作法 助推農村 「廁所革命」見成效
    截至2020年,全市累計完成建設改造村級公共衛生廁所2384個、農村戶用衛生廁所42.62萬戶,139.62萬戶農戶使用上了衛生廁所,全省排名第一;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由2017年的46.9%提高到了72.8%。完成打造17個鄉村振興示範引領村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和142個「十百千」鄉村振興農村「廁所革命」示範點;完成投資15.11億元,獲得中央和省級資金1.95億元,獲得資金全省第一。
  • 長泰縣打造農村廁所糞汙綜合治理新模式 - 漳州要聞
    近年來,長泰縣全域開展「廁所革命」,以就地就近處置、源頭控汙減排為原則,創新「政府引入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運維+一體化設施處理+達標排放」模式,協同推進農村廁所糞汙與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促進農村旱廁全拆除、農村公廁大變樣、農村汙水盡處理,改變了過去農村廁所臭氣燻天、汙水橫流的狀況。
  • 農村廁所革命,讓環保廁所完美代替老式廁所
    在農村進行廁所革命,不僅是對農村廁所環境的建設,更是對農民生活方式的一種轉變,自從我國開始掀起了"廁所革命"的浪潮之後,正在不斷的改善了農村的鄉村環境的建設,讓農村居民也開始使用上了乾淨衛生的廁所,在實施廁所改建的過程中,村民們的積極性也是非常的高,每家每戶都開始把自己家的廁所進行了改造
  • 因地制宜、分類實施 湘潭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亮點紛呈
    去年,板塘街道獲得270個「廁所革命」指標,全部放在新農村。為把這項民生工程辦實、辦好,街道、村嚴把施工人員技術培訓關,施工過程中又派專人全程監管,確保完工一座合格一座,為高新區乃至全市「廁所革命」樹立了好榜樣。
  • 「廁所革命」讓農村變得更美麗
    衛生廁所坐落在庭院的一角。村民家乾淨衛生的水廁。圖/祝美甲 攝「一個土坑兩塊磚,三尺土牆圍四邊」,到了夏天臭氣衝天、蠅蛆成群,這是過去青海一些農村地區廁所的真實寫照。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廁所條件是不少農村群眾最希望解決的事情。小廁所連著大民生,也關係著農村的文明新風。自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實施「廁所革命」項目以來,昔日的旱廁將退出歷史舞臺。初冬時節,記者來到沙溝回族鄉牙扎村,一條條乾淨整潔的水泥硬化路通到了村民的家門口。走進村民嘉歡傑家,整個庭院乾淨整潔,一座地面平整、通風透氣、嶄新的無公害衛生廁所坐落在庭院的一角。
  • 通山:「廁所革命」讓「方便」更方便
    「廁所革命」關係到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改善,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泉港村七組村民 陳桂繡說,當前政策確實好,廁所的汙水能排好,謝謝黨的好政策,沒有讓我們這些農戶出一分錢。幸福的利益,確實辦得好辦的多,幸福幸福,感謝感謝。糞汙分流一直都是廁所革命的一個「短板」問題,縣農業農村局針對該問題進行多次實地調研,摸索出通過改造室外管道、改建室內地面、改建低矮茅廁這三方面下手,徹底解決了這個「大難題」,實現了糞汙分流。
  • 【改革】農村廁所改造進度如何?廁所革命帶你看城鄉文明
    將「廁所革命」放在城鄉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來部署推進。 說起農村廁所,大多數人的第一感受是骯髒。有些廁所就是幾塊老舊木板圍起的一個搖搖欲墜的棚子,而更多是露天蹲坑、旱廁。紹興市農村「3A爭創」評價驗收細則中,還把至少建有一個旅遊廁所作為了其中一項評價標準。截止五月底, 城區已完成廁所新建5隻、在建廁所6隻,各鎮鄉(街道)集鎮已完成新建廁所20隻、改建廁所65隻。那麼究竟現在農村廁所改造得如何了呢?改造前後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
  • 百億投入農村「廁所革命」 今年怎麼幹?
    「一個坑,兩塊磚,三尺牆,圍四邊,蚊蠅飛,臭燻天。」幾年以前,一提到農村廁所,人們的印象就是髒又臭。然而,這件「天大的小事」正在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中央財政拿出一百多個億,支持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整縣推進,並對去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的地方給予激勵支持。各地也在積極籌措資金,真金白銀地投入。」
  • 長治:本土ECO方便器有力助推農村「廁所革命」
    80餘個零部件、10餘道工序……3月9日,該公司工作人員在生產線上有條不紊地作業,一臺臺白色的ECO方便器成功裝配。「100餘名工人一天可裝配500臺。不久後,這些方便器將進入廣大農村家庭。」項目總經理史曉軍介紹。E代表生態環保、C代表節能省電、O代表多重優化。
  • 我市「廁所革命」工作有序推進,今年新建改建農村公廁181座
    本報記者 餘兆宇 攝本報訊 從2018年開始,中山全面實施「廁所革命」新三年攻堅行動,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新建、改建標準化公廁。在「廁所革命」收官之年,我市更是將新建和改建農村公廁150座以上,納入2020年中山十大民生實事中。12月15日,記者從市委農辦獲悉,截至目前,全市今年累計完成新建改建農村公廁181座,超額完成民生實事的目標任務。
  • 農村「廁所革命」來了!這個村子用上飛機真空馬桶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它是人類生活的必需空間,也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一面鏡子。但縱觀全球,廁所問題卻是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共同難題,在我國廣大農村,能輕鬆愉悅地上廁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想改變這一狀況,就必須來個「廁所革命」。
  • 讓群眾「方便」更方便——海南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走筆
    完善體系 推進農村改廁海南省成立了由省委副書記李軍任組長、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11個省直部門為成員單位的農村「廁所革命」推進工作小組,構建牽頭部門抓總統籌、職能部門履職盡責工作機制。海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全省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半年攻堅戰行動方案》,省農村「廁所革命」推進工作小組出臺《關於解決當前我省農村「廁所革命」突出問題的指導意見》《海南省2020年農村戶用廁所化糞池防滲漏改造實施方案》《海南省農村農戶改廁考核驗收辦法》等文件,為農村改廁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 農村廁所革命典型範例(七)廣東省珠海市鬥門區:農村改廁一張圖 人...
    為進一步發揮典型引路作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面向全國徵集了農村廁所革命典型範例,在各省(區、市)推薦的基礎上,經專家組集中評議、實地核查、公示,從管護運行、群眾發動、工作組織等方面遴選出第一批9個典型範例。
  • 成都永寧鎮緊抓三大機遇 打造溫江城市新區樣板
    央廣網成都2月20日消息(記者 劉濤)記者20日獲悉,成都溫江區永寧鎮今年將堅定醫學研發和高端醫療服務發展方向,緊抓鄉村振興、溫江城市新中心、成都醫學城三大建設機遇,主動作為謀發展,高質量打造溫江城市新區樣板。
  • 新洲廁所革命如火如荼 農村環境大變樣
    以前,村中的廁所都是露天的,汙染水源,影響環境。在今年市區全面開展的「廁所革命」行動中,新洲區對3963戶農戶原有旱廁的下水系統進行了集中改造,安裝了一體化三格式糞池,實現了汙染物的集中處理,「廁所革命」讓新洲農村環境大變樣。
  • 瀋陽1439個校園廁所完成「廁所革命」
    #農村學校告別旱廁 城市學校廁所提質 校園廁所是學校建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 12月7日,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中小學「廁所革命」工作於2019年12月正式啟動。截至目前,1439個項目全部完成(其中38個為省考項目,已於9月30日完成),全部達到「四淨三無兩通一明」標準。
  • 農民來當家:農村「廁所革命」該怎麼搞?2個問題乃是當務之急
    農民來當家:農村「廁所革命」該怎麼搞?2個問題乃是當務之急現在社會我們一直在發展和進步,農村這變化也是日新月異。不少的村莊裡面都建起了公共的廁所,方便村民們外出如廁。在一些鄉村的街道旁,一座座嶄新的廁所佇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