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挖掘和發揚科安人勇於創新、積極進取、工作嚴謹、專業敬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科安公司於8月份組織了「論·科安的工匠精神」徵文比賽活動。
廣大員工積極參與,踴躍投稿。經評委組評選,並報公司批准,科安徵文比賽獲獎人員名單如下:
² 特等獎1名:周 曉 獎勵現金2000元。
² 一等獎2名:曾作球、費 斌 獎勵現金1200元/人。
² 二等獎5名:艾賢文、王 賽、賀 喜、朱金開、陳奇山 獎勵現金800元/人。
² 三等獎10名:蘇燕敏、朱燕(大)、沈 燕、謝 軍、王 濤、吳嘉銘、錢 程、鄔龍慶、黃 飛、陳海軍 獎勵現金500元/人。
² 鼓勵獎9人:居 榮、賀 成、李行善、鄔忠明、陳國興、馬志恆、朱乾滿、陳國強、沈曉健 獎勵現金300元/人。
9月29日下午公司組織了員工大會,對獲獎人員進行現場頒獎。同時,獲得特等獎至二等獎的員工,也輪流上臺演講了獲獎文章。
下面分享一下科安公司此次獲特等獎和一等獎的文章:
論·科安的工匠精神
關於工匠精神,單位的同事們已經給出了很全面的詮釋,在這我不再做過多的文字修飾。作為科安的一員,在科安已經工作了三年多的我,對科安大家庭已經很是熟悉,它作為一家專業生產齒輪的公司,在競爭激烈的當下,為了與時俱進,不斷的提高自身水平,培養儲備人才,在齒輪行業內聲名遠播。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那科安的進步是怎麼來的呢?我想是科安人不怕吃苦,勇攀高峰的工匠精神促進的。
在忙忙碌碌的車間現場,科安人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辛勤的勞動著,不管嚴寒還是酷暑,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技術水平高的,能全心全意為單位著想的科安人,作為機械重工單位,在外人看來是男人才能幹活的地方,可是在我們身邊就有幾位女師傅,幹著搬鐵,握卡尺的工作。也許在絕大多數人眼裡,女人就應該在家相夫教子,或者辦公室坐坐,又或者從事紡織類工作,重活累活女人幹不動,說句心裡話,我很佩服她們,她們能他人之不能。跟男人比起來,女人不佔優勢,力氣小,每個月還要忍受生理期,在工作過程中時不時的還要忍受別人的言語調戲,但是我們身邊的幾位女師傅,她們很能熬,很能吃苦,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為的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因為工作的原因使得我跟王銀鳳師傅很熟悉,恰逢單位在組織《論·科安工匠精神》的徵文活動,思索了好幾天,我覺得她的工匠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還記得那年我初來乍到時,王師傅還在做滾齒工作,她給我的印象很是深刻,個子不高,幹活麻利,標準的急性子。如今年過半百的她已從滾齒崗位上退了下來,目前在從事生產輔助的工組,也許在別人看來,生產輔助的工作很輕鬆,而實際卻不是。為了生產需要,她有時要做很多工作,昨天可能是做航空產品去毛刺,今天也許是做零件包裝,明天也許是做澆水修剪綠植,後天,大後天……有時會覺得她像是麻將牌裡的百搭,哪哪都能做。在她去毛刺的這幾天裡,我跟她聊了很多,別看她五十好幾的人了,說話,幹起活來很有幹勁。她回憶自己16歲就開始工作,從汽車修理到塑料廠再到膠鞋廠,在膠鞋廠工作期間被蒸汽燙傷住院;之後她又去了月城做刨床,再之後就去了長齡液壓,最後到了科安公司。四十年的機械生涯,銑床、鑽床、刨床、內外磨床,滾齒機她都會做,倉庫保管一做就是10年,她工作過的單位沒有哪一家不挽留她的。多年的先進,外人的口碑都是怎麼來的呢?我覺得是她兢兢業業,不偷懶,幹得出活,幹出的活質量好的原因。觀察了她好久,她給人一種不服輸的感覺,她要麼不做,做就能把一件事做得很好,有始有終。她在我辦公室工作的這幾天,一天八小時,我敢說她幹活一點都不偷懶,除了上廁所,她就一個人認認真真的從早做到晚,她雖不是鉗工出身,但她做出的活不比專業的差。誰說女子不如男,女人也能當半邊天。這樣的人,不管在哪一家公司,我覺得她都能站穩腳,別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對於一個工匠來說,做一件事,做一個零件,無論在什麼條件下,能在最少的時間裡做的很好,讓自己覺得安心,讓領導放心,老闆順心就是工匠精神。
我們努力了,付出汗水了,就要有所獲。每天告訴自己,我能行,讓科安的工匠精神傳承下去,鼓勵更多的人。 —— 周曉 (特等獎)
攻堅克難,勇挑重擔的科安工匠精神
何為工匠,歷史上指具有一定技能的手工業者,近代則為產業工人的代名詞。
工匠精神應為各行業工匠精英們具有的優良品質。央視《大國工匠》欄目播放各行業工匠精英的事跡,代表了國家工匠精神,為鼓勵全國工匠樹立目標,積極向上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科安快速響應軍民融合發展,達到航空航天產品零誤差的高要求,必須倡導攻堅克難,勇挑重擔的科安工匠精神,才能保證這些產品的零誤差交付。所以,科安的工匠精神應該是,且必須是攻堅克難,勇挑重擔!
科安有沒有具有這種精神的工匠,答案是肯定的:有!例如數控車工王賽,已全面具備了這種科安工匠精神。他從開始接觸這種高精產品加工開始,就虛心接受專業工程師的指導,利用自己本已具有的高技術素質的有利條件,接受高難產品加工挑戰,創造至今為止公司高難產品精加工基本是他完成或經他指導下完成的優異成績。再比如內外磨磨工馬家斌也是如此。
但目前全面具備這種工匠精神的工匠人數,還不能完全滿足公司的需求。如何樹立公司好的工匠精神、標杆,組織公司員工向標杆學習,增加具有王賽、馬家斌等一樣科安工匠人的數量,是確保公司邁向更高層次產品,向高難產品迎戰的首要條件。
——曾作球(一等獎)
科安夢,傳動情
—論.科安的工匠精神
引言:《墨子尚賢》中語云:古之聖王為政,列德而尚賢,國之賢者,高於爵,厚與之祿,重之以令。工匠亦然,大國之匠,匠心築夢。但夢的背後有太多辛酸,太多不為人知的汗水。一個人的力量太渺小,一個工匠形單影隻,聚不起社會力量,中國製造跟不上工業的步伐。大國工匠夢的背後,工匠精神的背後,需要我們用網來守護。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單位,國家倘若以全社會之力而形成一張保護網,那「中國夢」不會碎。科安倘若以集體之力形成一張夢的保護網,那「科安夢」一定不會破滅。
高與之爵。德國有許多藍領工人,卻是比白領經理人更令人尊敬的存在。他們靠自己的勞動和技術為生,始終秉存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源源不斷的為國家和企業創造了一個個神話。他們雖是工人,卻體面的像個「紳士」,這是社會給予他們最充分的肯定;給予他們那雙布滿老繭的雙手最崇高的敬意。而在我們科安公司,正是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在任務繁重的冷加工車間,每一個員工都在工具機旁邊埋頭苦幹,揮舞著各類計量器具與渺小的公差尺寸戰鬥,他們這種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精雕細琢、全神貫注的精神,只為堅守科安人對客戶的那一份承諾;在流金鑠石的熱處理車間,面對高溫,他們勇於克服,哪怕汗流浹背,也無怨無悔;面對嚴謹的過程控制,他們一絲不苟,即使面對午夜的疲勞,也毫不懈怠,身後像安裝了馬達一樣,定時堅持做好對每一爐產品的記錄。正是他們這種任勞任怨、一絲不苟、吃苦攻堅的精神,鑄就了科安的萬裡長城。作為一名科安人,我們更需要用自己過硬的專業知識和不斷地實踐與操作來提高與充實自己,工匠精神往往意味著永無止盡!很多時候,我們科安人需要的是不斷突破自我,需要的是那一份難得的「主人翁」意識。科安的尊敬與肯定來自哪裡?它是來自我們每一位科安工匠的付出,來自我們一次次的突破與創新。有了如此紮實的團隊,才會成就科安的「未來之夢」,我們這種永無止盡的工匠精神,必定會讓科安的夢想藍圖越加寬廣!
厚與之祿。夢是需要「金錢」為代價的。科安公司成立至今,先後引進國內外頂尖的知名設備,為科安的星光大道,提前鋪好了紅毯;在經濟形勢低迷的前兩年,科安公司破釜沉舟、逆流而上,在全廠範圍內積極開展6S活動和掀起全員學習浪潮,為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和生產技術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正是企業的這種勇於變革、開拓創新、破釜沉舟的精神,為科安公司譜寫了一頁頁精彩華麗的篇章,為科安人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的平臺。
重之以令。科安給予了工匠們足夠的禮遇與榮耀,傳動著真誠之情。就像《感動中國》所做那樣,給予我們基層那些不知名員工英雄們最光明的舞臺,這是一張榮耀之網。網住的是人心、是感動,傳動的是真情,也是我們所尋找的工匠精神。是金子總會發光,科安公司定期會舉行各種操作能手、優秀員工、徵文比賽等一些評比,只為挖掘每一個員工身上的閃光之處,物盡其用,充分調動每一位員工的積極性,給他們提供成長的舞臺。我想帶著如此滿滿的感動,工匠們心底也必定充滿著暖意,他們定會製造出更為精良的匠心之作。匠心築夢,也一定會吸引更多的匠人,懷揣工匠精神,一同築造「科安之夢」。
科安夢,傳動情,傳動世界,感動未來!夢需要網的保護,作為一名科安人,我們要行動起來,織一張「地位、財富、禮遇與榮耀」的大網,網住科安的工匠精神,網住科安的未來之夢。夢的背後,是一張保護網,網裡面傳動著真情,也傳動著我們所尋找的工匠精神,需要我們所有科安人共同來編織!
——費斌(一等獎)
在演講活動接近尾聲的時候,科安公司總經理朱益平先生也對此次的活動進行了總結,發表了自己獨特的見解與看法。
尊敬的各位員工:大家下午好!
首先,恭喜本次徵文比賽獲獎員工,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送給他們,希望他們不僅文章寫得好,以後更加以「工匠之心」在工作中取得不凡的成績。
之前我看過央視《大國工匠》的宣傳片,使我了解了大國工匠的故事,並深深的被他們的故事所感動。國家呼籲工匠精神,我們科安同樣需要工匠精神。所以,我提出了「論·科安的工匠精神」徵文比賽,一共有27名員工參與了投稿,通過他們的文章,已經比較全面的詮釋了什麼是「工匠精神」,我就不再重述。
下面我簡單談談大國工匠都是什麼樣的人?以及我們科安需要什麼樣的工匠。通過觀看《大國工匠》的宣傳片,我發現其實他們也只是在第一線辛勤工作的平凡工人,他們有鉗工,有撈紙工,有研磨工等等,無一例外,都是平凡的普通工人,他們不是領導,不是富翁,甚至不是高學歷,但他們每一個人都靠著對職業技能的完美追求,靠著對技術的忠實傳承和鑽研,靠著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和堅守,在平凡的工作中掌握著不平凡的技能,成為國家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每一個領域不可缺少的人才。
在這次徵文中好幾位員工是這樣寫的:如,艾賢文說得:「工匠精神」就是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把技術做成藝術。
陳海軍說得:把產品做到給客戶無可挑剔的體驗,將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到每一個環節,做出打動人心的一流產品。
馬志恆引用日本企業界稻盛和夫的經典名言,「當你把一個產品完全當做自己的孩子,滿懷愛意、細心觀察時,必然就會獲得如何解決問題、如何提高製成率的啟示」。
我們科安其實也有這樣的工匠,在這次徵文比賽中,有幾位員工的文章中就提到,像數控車床的王賽、內外磨床的馬加彬、因退休已從操作崗位轉至輔助工的王銀鳳等等,他們的身上就閃耀著工匠精神的光芒。
總結一下,我們科安需要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攻堅克難、勇挑重擔的奮鬥精神。這與我們科安倡導的核心價值(誠信、精益、卓越、共贏)也是完全吻合的。對照科安的工匠精神,我們目前雖有一些員工已經算得上是其崗位上的工匠,但目前的人數還遠遠不能滿足公司發展的需求。大家知道,公司的發展在做戰略性的調整,產品結構向高精度、高難度轉型,尤其是航空航天產品要求是零缺陷,我們必須湧現出更多的「科安工匠」,才能保證這些產品的零缺陷交付。
為將「工匠精神」真正在科安發揚和傳播,讓公司各崗位不斷湧現出更多的有「工匠精神」的科安人,公司後續計劃於每年底評選「科安工匠」,被評選出的「科安工匠」將每月享受額外特殊津貼和榮譽稱號,具體評選辦法公司將另行通知。
希望全體員工能象徵文比賽中文章所寫的一樣,個個爭當一名合格的科安工匠,以恪盡職守的意識、嚴於律己的精神,時刻發揚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用戶至上,攻堅克難、勇挑重擔的科安工匠精神,踏實工作、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只要你不甘平庸,平凡的工作一樣能成就崇高的事業,平凡的崗位一樣能演繹精彩的人生!我相信:「好齒輪,科安造」,科安的產品一定能傳動世界、引領未來。
最後,引用費斌的文章結尾語:科安夢,傳動情,「傳動世界,感動未來」,夢需要網的保護,作為一名科安人,我們要行動起來,織一張「地位、財富、禮遇與榮耀」的大網,網住科安的工匠精神,網住科安的未來之夢。夢的背後是一張保護網,網裡面傳動著真情,也傳動著我們所尋找的工匠精神,這張大網需要我們科安人一起共同來編織,為齒輪強則裝備強,裝備強則國家強而共同奮鬥。
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科安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