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蹤我!四大瀏覽器反追蹤防護技術點評

2020-12-17 快科技

別跟蹤我!四大瀏覽器反追蹤防護技術點評

2011-05-05 10:39:23  

   編輯:Ruskin[

爆料

]

收藏文章

瀏覽器中的反跟蹤工具可自動向網站和在線廣告網絡發送信息,要求不跟蹤自己的行為。該系統只有在網絡公司同意尊重用戶選擇時才有用。到目前為止,各大在線廣告網絡還未就如何尊敬用戶選擇達成一致。

目前,網絡上有不少公司利用收集使用者瀏覽網站的行為來分析使用者的行為,這些分析資料可以做為調整網站更符合使用者習慣,甚至是調整行銷策略,改善產品等等。這種收集資料的方式的正反評價其實見仁見智,利用它來改善網站,行銷策略或產品其實並非壞事,只是某種程度而言,對隱私也有所侵犯。在用戶不願被跟蹤的情況下,可開啟瀏覽器反跟蹤功能保護瀏覽隱私。

IE9、火狐、Safari瀏覽器已加入反追蹤功能,而Google雖然沒有為Chrome增加該功能,但為Chrome用戶提供了一個叫做Keep my opt-outs擴展;5大瀏覽器中,唯有Opera沒有加入反追蹤功能的消息。日前中關村在線撰文對四大瀏覽器反追蹤防護技術進行了一番點評,全文如下:

一、IE9跟蹤保護功能體驗

IE9是第一個內建「反跟蹤」的瀏覽器,但它預設是關閉的,下面我們來設置IE9跟蹤保護:

1、下載安裝IE9,啟動後找到IE9右上方設置按鈕,點擊「安全」 - 「跟蹤保護」:

2、出現如下界面,選取「跟蹤保護」,該功能默認狀態是「已停用」 - 單擊滑鼠右鍵選擇「啟用」:

3、使用「自動阻止」設定是最簡單的設定方式,只要被列入名單的網站,其跟蹤行為都會被IE9阻止,若是選擇「選擇要阻止或允許的內容」,用戶可指定允許或阻止單一網站的跟蹤行為。設定好之後按下「確定」按鈕,我們以「自動封鎖」來示範:

4、從哪知道IE9跟蹤保護產生作用呢?原來,當你在跟蹤保護名單的任意網站瀏覽時,IE9會在地址欄出現一個藍色禁止符號;這個藍色禁止符號即為反跟蹤功能:點擊它可以做進一步的設定。


IE9阻止網站追蹤用戶信息

編輯點評:

IE9的跟蹤功能實際是InPrivate過濾功能的進一步提升,在IE8中嵌入的Inprivate與兼容性視圖在IE9中得以延續。IE9「跟蹤保護」功能並非取代原有的Inprivate隱私保護功能;InPrivate主要用於隱藏電腦訪問歷史。

微軟表示該功能可以讓用戶選擇允許訪問以及禁止訪問的第三方網站。這一網站清單可以由用戶自己選擇,也可由公司或其他組織設定。

二、火狐瀏覽器「請勿追蹤」特色體驗

距離火狐瀏覽器4.0正式版發布前夕,有消息稱,火狐瀏覽器用戶將能發布這樣的信息:他們要選擇不使用第三方的基於廣告的跟蹤,設置瀏覽器在每一次點擊滑鼠或者觀看網頁的時候發出「請勿跟蹤的HTTP頁頭」。

Mozilla技術和隱私研發技術員Alex Fowler在博客中承認,向這個頁頭增加"請勿跟蹤"功能難在:需要瀏覽器和網站雙方都有效地執行這個功能。

在火狐4.0正式版中,用戶可這樣在工具中選擇設置:點擊「工具」 - 選取「選項」

跳出界面如下,在默認狀態下沒有勾選「告訴網站我不希望被追蹤」,點擊選擇即可。

在火狐瀏覽器3.5及以上版本中,提供了一個與微軟IE的InPrivate瀏覽模式相似的功能:隱私瀏覽模式。


用火狐隱私瀏覽模式清除上網記錄

如果不想你讓別人知道自己都訪問過哪些網站,使用過哪些服務,又不想每次都清空瀏覽歷史記錄,不妨試試火狐3.5瀏覽器及以上版本,它提供了隱私瀏覽模式,就會保證自己在瀏覽網站的時候不留下任何痕跡。

編輯點評:

在火狐瀏覽器4.0 beta 11引入的「請勿追蹤」功能,顯得比IE9弱勢了些,因為火狐瀏覽器尊重用戶,也希望廣告商自主,所以並沒有啟用強制手段阻止追蹤。

火狐瀏覽器開發總監Johnathan Nightingale曾說,希望廣告商與網站合作可以採用新手段,一種尊重和表現消費者意願的方式來引導用戶,而不是採取強制手段阻止。但是在商業化的驅使下,有多少廣告商願意放棄現有的追蹤模式呢?

三、體驗Safari瀏覽器反追蹤功能:

Safari瀏覽器一直在低調為用戶提供服務;根據4月14日消息,蘋果在新版Safari瀏覽器中增加了反跟蹤隱私保護工具,使用戶的在線行為免受營銷機構的跟蹤。

蘋果官方稱,在Safari瀏覽器內阻止 Cookie追蹤:某些公司會跟蹤你所訪問網站生成的 cookie,從而收集並販賣與你的網絡活動有關的信息。Safari是首個默認阻止此類追蹤 cookie 的瀏覽器,可以更好地保護你的隱私。Safari只接受來自當前網域的cookie。

同時,Safari瀏覽器內置安全性全新提升;Safari擴展功能都擁有內置防禦功能。Safari 中的擴展均受到沙箱保護,因此,任何人無法獲得你系統上的信息,或者訪問未經開發人員許可的網站。

1、運行Safari瀏覽器,點擊右上角工具圖標 - 選擇「偏好設置」

2、根據蘋果官方所提供的信息,編輯只看到Safari瀏覽器對Cookies的攔截,而且safari默認設置為:攔截廣告商與第三方追蹤用戶信息。

使用Safari擴展 WOT(Web Of Trust)。如果不放心,可使用Safari瀏覽器的擴展功能:設置 - Safari 擴展庫;搜索到WOT擴展(信任網站列表):點擊Install now為Safari安裝該擴展。

安裝後,該擴展即刻生效。在瀏覽頁面時,點擊下圖所示小圖標,可查看網站信譽度:

編輯點評:

Safari的反追蹤功能似乎非常低調,通過努力才找到相關設置。不知道下個版本的Safari會不會改進功能,模仿IE9的追蹤保護列表呢?WOT擴展與IE9的追蹤保護功能非常相似,為保護瀏覽隱私再增加幾分安全吧。

四、Chrome瀏覽器反跟蹤需要擴展插件——Keep My Opt-Outs

谷歌瀏覽器Chrome一直在觀望是否要加入反跟蹤功能,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廣告聯盟發布商,Google的廣告也同樣涉嫌侵犯用戶隱私,為此也引起了大量隱私黨的反感。不過,Google在思慮很久後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發布了一款可以屏蔽廣告代碼跟蹤用戶上網習慣的Chrome擴展——Keep My Opt-Outs,該擴展的功能完全就是為了避免隱私黨對網站廣告跟蹤用戶習慣的抱怨。

Google 在該擴展的介紹頁面對廣告代碼涉嫌侵犯用戶隱私的描述很少,一眼就能看出來在刻意的體現「個性化廣告」這個詞彙。Google 在擴展介紹中寫到:

「一旦你安裝了 Keep My Opt-Outs,你的在線廣告體驗將會改變:你可能會看到反覆的同樣的、和你並不相關的廣告。」

儘管Google 一直在刻意強調跟蹤用戶上網習慣僅僅是為了給用戶推送和自己喜好更相關的廣告,但給用戶一個可以選擇的餘地,確實避免更多非議。

1、打開Chrome瀏覽器。如無意外,默認主頁是Google。在搜索框中輸入「Keep My Opt-Outs」: 

2、進入Chrome擴展頁面,點擊安裝並等待:

3、Chrome反跟蹤擴展已成功安裝,可以在「工具」-「擴展程序」中找到:

編輯點評:

據谷歌發言人表示,公司「將繼續密切參與」反跟蹤討論,再決定是否為Chrome增加反追蹤功能;喜歡Chrome又極其重視隱私的人可以即刻下載體驗Keep My Opt-Outs擴展。

儘管Google一直在刻意強調跟蹤用戶上網習慣僅僅是為了給用戶推送和自己喜好更相關的廣告,但給用戶一個可以選擇的餘地確實可以避免隱私黨的抱怨,而且這件事情也再一次的體現出Google的不作惡。

瀏覽器反跟蹤功能小結:

IE9對於用戶上網瀏覽的行為非常在意,所使用的跟蹤保護名單比較強勢;與之態度相對的是火狐,基於尊重廣告商與用戶的雙邊選擇,不強制阻止廣告商追蹤。但在稍後的版本上,火狐如果能為用戶提供追蹤名單,由用戶自定義會更好。

至於Safari瀏覽器的反追蹤功能倒是有些驚喜,主動為用戶開啟阻止第三方和廣告商追蹤Cookies功能;而WOT這個擴展似乎推出有些年頭了,基於幾百萬用戶的瀏覽體驗而為每個網站打分非常可信。

作為谷歌的主打產品,Chrome雖然暫時不提供反跟蹤,但谷歌大方地為用戶推出Keep My Opt-Outs擴展,態度較好而且又尊重廣告商,這點與火狐的手法有些神似。你喜歡哪個瀏覽器呢?IE、火狐、Chrome都可以支持網銀操作了,看來瀏覽器市場又將有一番新景象。 

閱讀更多:默認

相關閱讀:

����΢����һ����Ů�ijɳ�֮·

����ˬ��΢����Ϸ�������� ���Ͼ��벻��

�͵�����Win10�ذ����¾������������Bug

ƻ����΢��������ţ��TOP2����

Win95֮����Ի�һĻ��΢���������

Windows 7�������ɹ�����3�� ���ü�Ǯ

相關焦點

  • 360極速瀏覽器引入全新防追蹤保護工具 妥善保護用戶個人隱私
    近日,360極速瀏覽器宣布將正式上線隱私防追蹤功能,可以通過辨別多種追蹤技術並對其加以封鎖,來防止用戶上網習慣被追蹤,進而阻止垃圾郵件和彈窗廣告。據悉,這是國內首家使用隱私防追蹤技術的瀏覽器,可以有效防止用戶隱私被非法嗅探和竊取。
  • 「瀏覽器主頁劫持」報導追蹤:我的主頁我做主
    原標題:「瀏覽器主頁劫持」報導追蹤:我的主頁我做主   一名網民在專業IT技術社區CDSN網站發帖,講述他在使用某些瀏覽器時,自主設置的主頁都失效了,一旦打開瀏覽器,彈出的主頁都是「毒霸網址大全」。圖為這名網民發帖的截圖(局部)。
  • 「瀏覽器主頁劫持」追蹤:如何實現我的主頁我做主
    網友熱議「瀏覽器主頁劫持」——  我的主頁我做主(「瀏覽器主頁劫持」報導追蹤)  一名網民在專業IT技術社區CDSN網站發帖,講述他在使用某些瀏覽器時,自主設置的主頁都失效了,一旦打開瀏覽器,彈出的主頁都是「毒霸網址大全」。圖為這名網民發帖的截圖(局部)。
  • 谷歌開發網絡跟蹤新技術:AdID將取代第三方Cookie
    AdID將取代第三方Cookie,旨在幫助廣告客戶跟蹤用戶的上網活動。據悉,谷歌這麼做可能是為了標準化追蹤系統,以及跨界(在手機、平板等不同設備上)追蹤用戶行為。目前的Cookies技術還存在缺陷,無法很好地追蹤用戶在手機上行為。而隨著用戶越來越多地開始習慣於在行動裝置上瀏覽網頁,谷歌顯然需要更好的追蹤用戶行為的工具。
  • 清除Cookies 360瀏覽器「反跟蹤」力保用戶隱私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網上搜索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後,瀏覽器其他網站的時候
  • Firefox 67 將引入反指紋跟蹤技術 - OSCHINA - 中文開源技術交流...
    所謂的指紋技術,指的是基於 Html 5 的 Canvas 指紋跟蹤技術。所謂的指紋是指每一種瀏覽器都會使用不同的圖像處理引擎、導出選項與壓縮等級,所以每一個瀏覽器繪製出的圖案都會有所不同,這些圖案可以像指紋一樣作為網頁瀏覽者的唯一標識。Canvas 指紋跟蹤還能監聽用戶的鍵盤輸入、滑鼠移動與觸摸等事件,該技術被大量用於廣告聯盟與網站運營者精準定位並標識每一個訪問者,以此進行精準營銷。
  • 微軟禁止cookie隱私跟蹤 360瀏覽器營收渠道受阻
    日前,微軟官方宣布為保護用戶隱私,將在IE10瀏覽器中禁止跟蹤
  • 小心你的瀏覽痕跡被追蹤
    之後,若用戶訪問使用同一個網絡追蹤器的網站B後,便會從Cookie中讀取用戶標識,並向網站B提供用戶的上網行為信息,從而實現網絡追蹤的目的。然而,Cookie雖有效,但通常易於被發現和阻止,為此,人們開始尋找跟蹤個人的新方法。Cookie之後,出現了以瀏覽器指紋識別為代表的第二代網絡追蹤技術。
  • 阻止cookie和其他在線跟蹤技術正成為Web瀏覽器的新常態
    據華爾街日報周一報導,谷歌將對Chrome進行控制,讓我們能夠更好地控制網站和在線廣告商如何使用名為cookie的小文本文件跟蹤我們。報導稱,此舉預計將於本周在谷歌I / O大會上宣布,將使谷歌網絡瀏覽器的十億多用戶能夠看到哪些cookie跟蹤它們並提供一些限制其使用的能力。引用熟悉該技術的無名人士。
  • 我的主頁我做主(「瀏覽器主頁劫持」報導追蹤)
    一名網民在專業IT技術社區CDSN網站發帖,講述他在使用某些瀏覽器時,自主設置的主頁都失效了,一旦打開瀏覽器,彈出的主頁都是「毒霸網址大全」。圖為這名網民發帖的截圖(局部)。連日來,本報持續跟蹤報導「瀏覽器主頁劫持」現象,在網民中引發廣泛共鳴。
  • CSS代碼實現用戶跟蹤及反跟蹤方法
    去年,有一位開發者創建了一個網站,用於跟蹤和記錄用戶數據,包括點擊,滑鼠移動,瀏覽器類型和作業系統。以下是這樣一個腳本的PHP示例:瀏覽器探測用戶可以設置瀏覽器的User-agent來欺騙伺服器,但是該追蹤方法中使用@supports at-rule測試特定於瀏覽器的CSS屬性來規避它。
  • 蘋果通過完整的第三方Cookie阻止功能更新了Safari的反跟蹤技術
    蘋果公司周二發布了其Safari智能跟蹤預防(ITP)的重大更新,該功能是一項隱私功能,該功能使該公司的Web瀏覽器可以阻止Cookie並防止廣告客戶窺探您的網絡習慣。這意味著,默認情況下,沒有任何廣告商或網站能夠使用通用跟蹤技術在網際網路上關注您。這是網絡隱私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在谷歌在一月份表示它將開始逐步淘汰第三方Cookie 之前,蘋果的瀏覽器正式領先Chrome整整兩年,直到2022年的某個時候才完全淘汰。此更新採取了幾個重要步驟來對抗跨站點跟蹤,並使其更安全地瀏覽網絡。
  • 谷歌被控通過智慧型手機瀏覽器Cookies追蹤用戶
    在這一指控中,谷歌被控在智慧型手機網絡瀏覽器中放置特殊的數字文件,以追蹤網際網路用戶。這一和解方案於本周一宣布,將結束美國各州對谷歌近兩年的調查。谷歌此前在蘋果公司的Safari瀏覽器中設置Cookies文件,從而繞過用戶的隱私設置追蹤用戶。
  • 匿名、反追蹤,Brave瀏覽器的比特幣支付功能讓用戶免於用隱私換...
    Javascript之父、火火狐瀏覽器的開發商Mozilla前任CEO Brendan Eich今年1月份推出了一款新的瀏覽器Brave,主打更快更安全。按照Brendan的說法,網頁加載時60%的速度用來加載各種「令人反感」的廣告,20%用來追蹤用戶行為和數據,只有20%的速度用於加載「真正的內容」。Brave屏蔽了網頁上的原生廣告和用戶追蹤行為,因此網頁加載的速度比常規的瀏覽器都更快。
  • 曾號稱永久免費的知名國產瀏覽器推出VIP會員模式,網友吵翻天
    根據某數字安全瀏覽器官方公布的消息,現在充值加入VIP會員的用戶可以享受六大特權,分別是: DoH安全防劫持、智能隱私防護體系、DNT防跟蹤、支持國密SSL協議、專屬反饋渠道、提前試用最新版。
  • 蘋果更新Safari反追蹤技術:可阻止所有第三方Cookie
    21ic消息,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報導,蘋果公司日前發布了Safari智能跟蹤預防(ITP)的重大更新,現在起可以阻止所有第三方的Cookie了。這也意味著,默認情況下,沒有任何廣告商或網站能使用通用跟蹤技術在網際網路上跟蹤用戶。 ITP是一項隱私保護功能,能使Web瀏覽器阻止Cookie,並防止廣告商窺探用戶的網絡習慣。自從2017年蘋果在Safari中首次發布ITP以來,已有許多第三方Cookie被阻止。
  • 瀏覽器還有VIP會員,簡直讓人笑掉大牙!
    說到瀏覽器,雷鋒哥一直用官方版,例如 Chrome、Edge,想要這些瀏覽器功能更強大,需要通過安裝擴展插件。但對於有些用戶來說,就比較麻煩,所以會選擇其它基於 Chromium 的定製版瀏覽器,例如有百分瀏覽器、360瀏覽器、扣扣瀏覽器等等……而之前獲得用戶量非常多,並且在普通用戶口碑還算可以的360瀏覽器,在 12.3 版本以後開始上線了VIP功能,你沒聽錯,瀏覽器需要付費購買VIP會員後,才能獲得一些功能權益。
  • 谷歌瀏覽器兩年內棄用第三方cookie
    Cookie是數字廣告25年來的基石,在谷歌之前,蘋果、微軟、Mozilla等公司已經紛紛宣布在自家瀏覽器上限制了對cookie的使用。  在1月14日發表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谷歌表示,希望開發替代工具來「維持廣告支持的網站」,從而在兩年內「讓第三方cookie廢棄」。
  • 360瀏覽器居然發布VIP會員功能?
    普通人實在是想不到,還能有什麼可以做成VIP功能的,但是,360安全瀏覽器它做到了。 眾所周知,360安全瀏覽器是目前國內最知名的瀏覽器,其用戶量在國產瀏覽器中排名第一(包括小高也是老粉一直在用),從其12.3版本以後開始,將要上線VIP功能了,以前免費使用的功能,以後就要開頭VIP會員才能開啟。
  • 360首席隱私官:360全面阻止Cookie跟蹤
    2013央視「3.15」晚會集中曝光了網際網路廣告、搜索公司通過cookie跟蹤用戶習慣、竊取用戶隱私信息的行為。對此,國內最大的網際網路安全服務商360公司副總裁兼首席隱私官譚曉生表示,網民隱私不容侵犯,利用Cookie跨站跟蹤網民上網記錄的行為,增大網民隱私洩露的危險,應被全面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