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有幾個人在詢問:
「公司要求我降薪,我應該如何應對?」
「我總是在找工作,每到一處工作一段時間總是會受到不同的排擠,儘管我工作起來很認真也都盡力了,可不管怎麼樣就是不招人喜歡,平時也沒有在同事面前說一些抱怨的話,只是想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沒你優秀的同事升職比你快?」
這幾個問題看起來沒有什麼關聯,都是職場中遇到的一個個具體問題,有些同學希望能找到答案。
其實這幾個問題都指向了 一個共同的問題本質:不夠硬核。 如果一個人在職場上足夠硬核,有足夠的籌碼,那麼誰敢讓你降薪?誰敢隨意排擠你?誰能阻礙你的升職?
足夠硬核,才有自由
在遊戲中,一個玩家能否混得好,是由幾個原因形成的:
1、級別高:這可以用時間、精力和金錢堆上去。
這個在職場上就相當於各種證書,你是專科、本科、碩士還是博士,都對應不同的薪資級別。
2、裝備好:擁有類似屠龍刀這個級別的終極武器,刀刀秒殺。
這個就是類似職場上各種軟硬體技能,例如你會寫PPT,或者口才特別好,這些都是你的屠龍刀。
3、人脈廣:要麼是某個行會的老大,要麼是有一幫子兄弟支持。
這個在職場上同樣如此,你是否有在上級、同級、下級中有廣泛的支持者。
優秀的玩家都有自己的硬核
在職場上打拼,大家都希望一帆風順,收入上是同行的佼佼者,職位上能夠掌控一個部門,人脈上有幾個資深關係的互幫互助。
現實情況是:我們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很難在技術上、人脈上成為最卓越的那一小撥人。
這就是問題所在,如果我們不在某個方向上突破,不在人群中拔起,而只是隨便混混,跟著人群向前走,那麼就會面臨著前面的那幾個人的問題:被別人任意擺布,偶爾掙扎幾下,更多的時候是默默無聞地忍受著。
《君主論》中說:「命運只是我們行為的半個主宰,剩下的一半或者將近一半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也就是說,受時代、環境、趨勢、各種黑天鵝事件的影響,有一半的命運不受我們的控制,但是至少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控另一半的命運。
所以上面提出問題的幾個人,除了感慨命運的無常和殘酷外,還可以做出另一個選擇:找到自己的力量原子彈,努力掌控自己的另一半命運,即「自己能有選擇的權利和自由,而不是讓別人來安排你」。
命運:金魚與魚肉壽司
力量就是你的影響力,就是別人不敢隨意擺布你的能力。
作為職場人員,都必須具備一種無可替代的業務能力,這個能力是你的傍身神器,無論在什麼場景下都可以拿出來和別人比拼。
這個能力不需要像周杰倫的唱歌和作曲能力那樣優秀到「沒有鄰居、失去煩惱」,但是可以能夠讓你不懼怕90%以上的風浪,大不了就換個工作環境唄。
很多人說:「我也想有影響力啊,可是我就做不到,不清楚怎麼做。」
那是因為他沒有「危機感」,他看到大多數人都是按部就班的學習和上班,每個月拿工資養家,這個是一個看起來穩定而省心省力的模式,直到遇到「降薪、排擠、長期不晉升」的危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沒有危機感就一定會遇到危機,這是一個鐵律,只要你覺得現在的生活很安逸、歲月靜好,那麼在這個靜流之下一定有暗流在湧動。
力量就是影響力
1、強化自己的危機感
除了自己的工作會被其他人員替代掉外,我們更可能會被時代淘汰掉。
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理論上每一個行業都會被人工智慧替代掉,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而且一旦工作被人工智慧替代以後,就永遠不會再轉回到手工操作了,因為人工智慧和機械化的成本會比手工成本低非常多。企業的核心目標是追求利潤,低成本就意味著高利潤。
在近代工業革命時期,發生另外無數起工人砸壞機器的事件,表面上看是機器搶了工人的飯碗,但是如果不跟著時代一起跑,大概率會被更高效率的方式搶走工作崗位。
我們這個時代恰好處於人工智慧剛剛興起的階段,教育、醫療、設計、製造、物流等各個環節的大量企業都在引入人工智慧,只有最優秀的人員和人工智慧專家才能留下來,其餘人都面臨著「被安排」的危機。
在《愛麗絲鏡中奇遇記》中,紅皇后說過「必須不停地奔跑,才能使你保持在原地。」我們一旦停止奔跑了,連停留在原地的資格和機會都沒有了。
所以沒有危機感就是最大的危機。
時刻保持危機感
2、精益求精,從重複的機械工作走向創意領域
從現在這一刻開始就要尋找一條更有競爭力的道路,例如在人工智慧難以企及的創意領域、需要大量交互和互動的領域、更專業的設計領域等。
這些領域不是讓大家去做廣告設計什麼的,而是在當前工作領域中向前走一大步,即使是搬磚的工作,也要向前推進到製造教堂的領域。
例如你是單位中做質量保障的QA,那麼你的目標就是打造企業的品質保障體系;如果你是企業管理人員,那麼就要向傑克韋爾奇靠攏,思考和實踐一套企業管理哲學並出書;如果你是老師,你就想著如何藉助人工智慧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和不足進行教學,而不是面前的只關注重點學生的方式。
你會問:「你說得輕巧,誰能達到這麼高的高度啊?」
我的回答是「取其上者得其中,取其中者得其下」,你的危機意識和目標決定了你未來能走多遠。
無法量化的創意才是最強的力量
3、保持好勝,堅忍不拔
開國上將韓先楚被稱為「旋風司令」,他其貌不揚,但是極其好勝,每次作戰時都率先請戰,包括攻打海南島時身先士卒,一舉拿下海南島。他的自我評價是「好勝,就是要讓瞧不起我的人知道我的厲害。」
工作中我們一定會遇到各種挫折和打擊,例如被企業降薪甚至淘汰、沒有晉升機會、被別人排擠等,這些不是你構建力量體系的阻力和藉口。
保持強烈的好勝心,在歲月靜好的時候繼續力量,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和思維能力,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從一顆子彈的價值變為手榴彈的價值,最後變為原子彈的價值。
好勝心決定你能走多遠
在職場中,一旦有了幾手絕活,確實可以隨心所欲,因為你是不可替代的人。
在改革開放初期,某市特種鋼的鋼鐵廠被包給了一個福州的老闆,老闆來了之後發現有個老師傅每次上班之後端著搪瓷茶缸躺在藤椅上休息,偶爾喊一嗓子:「降溫」、「吹風」、「加粉」等。下午到點就走人,看起來非常隨意。
於是福州老闆就讓廠長將這個老師傅炒了,無論廠長怎麼說都不鬆口,最後老師傅還是走了,但是特種鋼的品質和產量一下子降了下來,因為幾個關鍵工序一直做不好,即使是老師傅帶的幾個徒弟也無法精準把控,最後福州老闆還是以四倍工資將老師傅請回來,工廠產量又上來了。
有個華為的同事腦洞特別大,部門有什麼活動,都會請她幫忙想活動的口號和宣傳語。後來這個同事被一家廣告公司給挖走了,收入是在華為的3倍還多。她現在是這個廣告公司的臺柱子,已經策劃了很多行業內的宣傳廣告,有時候我在深圳機場還會看到這些廣告。
一旦你有了別人不具備的能力,所有的機會都向你湧來,你會覺得世界是立體的,各個方向都可以去拓展;相反,如果能力很普通,沒有討價還價的籌碼,那麼你會覺世界是一個死胡同,走到頭就沒路了,隨時都會被替換掉,或者被要求降薪,或者被別人排擠。
隨心所欲
如果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力量體系,一個人在職場上就沒有討價還價的籌碼和底氣,就是可以被替換的、就是可以被安排的。
構建力量體系,從這三方面入手:
首先,要清晰的危機感:你的工作可以被別人替換掉,更可能會被人工智慧替換掉。
其次,從重複工作中走出來,向上再走一步,進入當前工作的設計領域與體驗領域,形成自己的方法論。
最後,保持好勝心,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堅忍不拔地向前走,不要在原地停留。
有了不可替代的力量後,你可以在職場為所欲為。
(請關注鐳師兄,華為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