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9時,清華大學2020級本科生新生開學典禮舉行。
鑑於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本次開學典禮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線下設置了21個會場,並面向全球同步雙語直播。
典禮上,校長邱勇發表了題為「永葆鄉土情懷,守望美好家園」的講話。2020衡中校長開學致辭燃爆全場,28分鐘28次掌聲!文章內含有清華校長致辭!
邀請新生代表上臺講話是清華大學的慣例,能作為新生代表的無一不是各方面綜合素質極為出色的學霸。
今年也不例外,在校長邱勇、教師代表、在校生代表講話完成以後,一位來自湖北武漢的新生代表也代表所有清華新生上臺發言了,清華大學校黨委書記陳旭為他戴上校徽。
清華新生代表劉騏瑞
那麼,這位新生代表有什麼來頭?他憑什麼能代表3800餘位新生呢?
原來得到這一機會並不容易,劉騏瑞經歷了和其他3000多名新生的PK,最終脫穎而出。
今年高考,劉騏瑞考了680分,報名「強基計劃」的他,最終被清華大學行健學院錄取。出發前,他和該校其他3000多名新生都收到了一個任務:準備開學典禮的發言稿。
劉騏瑞發言稿的主題是「以丹心繪赤誠,以行動築夢想」,此後,他和幾十名同學進入第二輪PK,因現場發揮出色,他被確定為新生發言代表。
能夠成為新生代表,個人素質出色是一方面,另一個原因想來應該也和劉騏瑞來自武漢有關。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特殊情況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作為一名武漢人,劉騏瑞更能體會特殊情況對人們尤其是考生的影響,而且他的父親還參與援建了雷神山醫院,將劉騏瑞同學定為新生代表,清華大學的這個決定也是非常暖心了。
在發言中,劉騏瑞分享了身為一名湖北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鬥中的深刻感受。
他說,當看到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義無反顧趕往武漢,看到醫護人員搶救病人不眠不休,看到無數志願者主動請纓奮勇向前,心中感受到暖意流轉,從而更加堅信:冬將盡,春可期。
疫情還給他留下許多特別的記憶,他不會忘記參與援建雷神山醫院的父親,早上匆匆出門的背影;不會忘記戴口罩穿防護服,挨家挨戶登記體溫的社區工作者;不會忘記募捐臺上,千千萬萬人的點滴愛心;不會忘記線上課堂裡,老師的耐心講解,同學的熱烈討論……
「隔離病毒,但絕不會隔離愛!」
同時,劉騏瑞表示,走進清華園,成為清華人,是人生路上的一個全新的起點。他感到驕傲,也將肩負更多的責任。在未來的道路上,要將個人理想,人生價值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投身到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去。
「春風化雨樂未央,行健不息須自強。」最後,他還特別引用清華大學校歌中的一句歌詞與廣大同學共勉。
原文
以丹心繪赤誠,以行動築夢想
——在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的發言
行健書院新生 劉騏瑞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行健書院的劉騏瑞,今天很榮幸有機會能作為新生代表在這裡發言。
今天是個圓夢的日子,想必每一個懷揣著清華夢的零字班新生都會激動不已——終於,所有的汗水和拼搏讓我們今天在這座美麗的園子裡相遇。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體新生向所有關愛、幫助我們的師長和親友表達由衷的感謝,正是你們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鼓勵,讓我們在逐夢清華的道路上一往無前。謝謝你們!
2020年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特別的一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身為一名武漢人,我切身感受到疫情的巨大影響,隨著疫情蔓延,全國各地紛紛採取隔離措施,平日的煙火氣一度從街頭消失。面對未知的疫情,起初我們是惶恐的,但當我們看到八十四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義無反顧趕往武漢,看到醫護人員搶救病人不眠不休,看到無數志願者主動請纓奮勇向前,我們心中感受到暖意流轉,我們更加堅信:「冬將盡,春可期。」
疫情也給我留下了許多特別的記憶,我不會忘記參與援建雷神山醫院的父親早上匆匆出門的背影,我不會忘記戴口罩、穿防護服挨家挨戶登記體溫的社區工作者,我不會忘記募捐平臺上千千萬萬人的點滴愛心,我不會忘記線上課堂裡老師的耐心講解、同學們的熱烈討論。「隔離病毒,但絕不會隔離愛」,這場疫情讓我們每個人都見證著生命的堅強與韌性,經歷著親情與大愛的洗禮,深刻地感受到個人、家庭與國家命運如此緊密相連。變局之下,唯有同心同力,方能共克時艱。
今年夏天,我們收到了邱勇校長的贈書《鄉土中國》。翻開這本飽含濃厚鄉土情懷的著作,我們跟隨著費孝通學長的腳步,踏入中國的廣袤大地,在那裡洞悉中國鄉土社會的面貌、特徵和關鍵問題,讀懂我們與腳下這片土地千絲萬縷的聯繫。「植根家國熱土,砥礪成長擔當」,在未來的道路上,我們也定當以自己的一片丹心,繪出對祖國的一片赤誠。
今天是我們人生路上一個全新的起點。走進清華園,成為清華人,我們既感到驕傲,也將肩負更多的責任。從建校之初清華學子「雪恥興邦」的崇高理想,到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剛毅堅卓;從前輩們為「兩彈一星」事業的默默奉獻,到今日學校啟動強基計劃為國家重大領域培養專門人才,清華始終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己任,培養出一批批優秀學子,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心懷家國,放眼世界,創新領軍,厚植強基,即使是塵霧之微,也可補益山海;即使是螢燭末光,也可增輝日月。正如邱勇校長在新學期師生同上一堂課上的講話,「自強的清華人永遠保持奮進的姿態」,我們要將個人理想、人生價值與國家需求緊密相連,投身到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去。今天在學校努力學習成長,明日奔赴遠方、紮根人民、奉獻國家!
「春風化雨樂未央,行健不息需自強。」零字班的同學們,明年是清華建校110周年,我們作為清華園裡最年輕的一輩,將幸運地成為歷史新篇章的見證者和參與者。讓我們懷揣著自己的夢想,行勝於言、久久為功,讓我們銘記「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攜手並肩、矢志奮鬥,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清華人!
謝謝大家。
校學生會主席發言
擁抱時代——在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的發言校學生會主席 錢菱瀟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學弟學妹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大家來到人生新起點的重要時刻,請允許我代表學長學姐們、代表清華大學學生會,祝賀各位零字班的學弟學妹,歡迎你們來到美麗的清華園! 2020年註定是將被載入史冊的一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成為一場百年未遇的人類危機。大家見證了全國高考的推遲,獨自學習的時光裡,一定經歷了不平凡的奮鬥。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學弟學妹們能以這樣特殊的方式參加開學典禮。短短的幾分鐘,想和大家分享的有很多。在這樣非凡的時刻,我決定把這四個字送給你們,那就是「擁抱時代」。希望即將開啟大學生活、成為清華園主人的你們,能夠以堅定、樂觀的心態,擁抱我們身處的時代。 擁抱時代,需要我們相信自己,對實現夢想持有一份決心。 重奪冠軍是清華男籃的夢想。對即將徵戰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的他們來說,疫情無疑是一場嚴峻的挑戰。最初,隊員們無法返校,就在家把裝滿書本的箱子當做器械,堅持視頻訓練。從5月到8月,他們經歷了整整三個月的超長集訓。由於北京疫情防控的要求,他們不得不又轉移到室外場地,在炎炎烈日下刻苦訓練一個月。一路汗流浹背,一路勇往直前,是每一位隊員的永不言棄,成就了清華男籃重奪總冠軍的夢想。 追求夢想的道路從來不是坦途,本科四年是不斷挑戰、不斷突破的四年,充滿了未知與不確定性。我們也許會面臨多門課程齊頭並進,也許會難以兼顧學業和興趣,也許會像清華男籃一樣遇到突如其來的困難。在風雨到來的時刻,我期待大家能夠努力適應環境的變化,靜心總結、做出調整,相信自己在挫折中的磨礪與成長,一往無前,乘風破浪。 擁抱時代,需要我們主動關心社會,對時代使命懷有一份熱忱。 這個暑假,同學們都收到了邱校長送給大家的《鄉土中國》。這本書的作者費孝通先生,在前往江村調研時親眼看到了中國鄉村的貧苦生活。自此以後,他先後多次來到江村,觀察記錄這個小村莊的發展變遷。「從實求知,志在富民」,是費孝通先生一生熱忱的事業,他的命運和鄉土中國緊緊連在了一起。讀過這本書,我期待大家能夠傳承這份熱忱,用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 行勝於言是清華的校風,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清華立刻組織了無償獻血活動,有一百多名師生前來獻血。6月畢業生返校時,我也有幸加入志願者隊伍,把返校同學從機場接回校內。一百多名志願者往返於學校和站點,無論是清晨還是深夜,我們都會陪伴同學們回到清華溫暖的家。在核酸檢測數量劇增的時候,清華的540名志願者,連續工作了35個小時,錄入了約9萬份數據。作為一名志願者,我感受到深深的振奮與自豪,疫情面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戰士,我們用責任與擔當築起了嚴密的防線。 擁抱時代,每個人的力量縱然微小,但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一股細流匯聚起來將能夠引領時代。 今年本科畢業的人文學院袁舒同學,在清華的四年裡參加了18個志願項目,累計投入了743個小時。在作為志願者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服務工作時,她直觀地感受到「一帶一路」倡議對世界各國的意義,於是決心成為清華「深耕計劃」的一員,前往「一帶一路」沿線工作。袁舒說,四年前的她也曾在這座巨大的園子裡感到迷茫,從迷茫到堅定,一路指引的是心中的熱愛,是最真摯的家國情懷。剛剛步入清華園的你們,也許會糾結於不同的專業方向,取捨於不同的發展路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期待大家能夠感受到內心的呼喚與時代的號召,把自己的所學所長用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從此深耕細作、努力前行。 前兩天報到的時候,大家收到了一本由清華大學學生會為大家準備的新生手冊,我們希望通過這本小小的冊子,讓你們感受到清華的多姿多彩與無限可能。這本冊子還可以折起來作為日曆,希望它既是你們開啟清華生活的起點,也能記錄你們一路的成長與改變。 各位零字班的同學們,你們的到來為清華開啟了下一個十年。今年,我們迎來「強基計劃」的第一批同學,你們用堅定的選擇,表達了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志向。無論大家是已經明確了方向,還是正在探索之中,清華都將為你提供一片廣闊的舞臺。此時此刻,我們不僅站在新的人生起點,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讓我們把小我融入大我,擁抱時代,用凌雲之志,點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