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瑞士公投制度

2020-12-17 環球網

許多中國人可能還搞不清楚瑞士和瑞典的區別,但就在6月5日,一場公投結果讓中國人刷新了對瑞士這個歐洲小國的認知。當天瑞士舉行了「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的公投,以決定政府要不要每月無條件給瑞士成年人發放2500瑞士法郎(約合1.6萬人民幣)。最終,76.9%(約190萬人)的瑞士選民對該項提案說不,26個州也全部表示反對。

這不是瑞士人第一次拒絕「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查閱往年公投記錄,2014年5月,瑞士以76%的反對票,否決了22瑞士法郎/每小時的最低工資標準,瑞士至今也沒有全國性的最低工資法;2012年3月,瑞士以67%的反對票,拒絕將原本4周的帶薪假期提高至6周……瑞士選民到底是怎麼想的?要想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先得澄清幾個中文網絡對瑞士民主制度,特別是對瑞士公投制度常見的誤解。

數量上看,瑞士的確是一個「公投之國」。從1848年公投被寫入瑞士聯邦憲法以來,截止2016年6月,瑞士共舉行了604次全民公投,平均每年將近4次,這個數字超過全世界所有國家公投次數總和,瑞士也因此被認為是直接民主(Direct Democracy)的典範。但許多人都忽略的是,瑞士同時還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它也擁有代議民主——兩院制的聯邦議會,國民院(下院)代表人民,聯邦院(上院)代表瑞士26個州。瑞士也通過大選來選出議員,讓其制訂法律。直接民主和代議民主的結合,使得瑞士民主制度與眾不同。

如果你是一個瑞士人,對聯邦議會剛出臺的新法律心存不滿,那麼你可以在法律頒布後的100天內收集50000個籤名,提交一份修改新法律的提案,爭取進行一次選擇性公民投票(Optional Referendum)。運氣好的話,就能像2005年《瑞士聯邦勞工法》的修正案那樣,以50.6%的微弱優勢險勝,讓瑞士各大火車站及飛機場商場周日同樣可以照常營業。

如果你抱負更高,比如想修改憲法,或者想加入聯合國這種集體安全組織,那你就得在18個月內搞到100000個籤名,接著提案才能進入公民投票——這個過程被叫做公民創製(Popular initiatives)。提案不僅要獲得多數選民贊成票,還要取得多數州的認可才行。2001年3月4日,瑞士就歐洲是否加入歐盟進行投票,結果該創製案連第一關都沒過,有76.8%的瑞士人投下了反對票。當然,政府和議會也能修改憲法,只不過得經歷強制性公民投票(Mandatory Referendum)這一環節,而且也得選民、各州雙重多數同意才行。

強制性公民投票、選擇性公民投票和公民創製是瑞士直接民主的三板斧,但在實踐中,瑞士的直接民主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麼「直接」。瑞士日內瓦大學直接民主研究中心發現,聯邦議會通過的2000多件新法律,大部分都沒有遭到瑞士人的挑戰,特別是二戰後至今,不到7%的新法律進入了選擇性公民投票程序進行複決,這還沒考慮複決有可能失敗。也就是說,那種認為「公投意味著選民不信任自己選出的議員」的論斷,根本站不住腳。瑞士人對民選議員制訂出的法律依然相當滿意。

2015年,瑞士人口830萬,登記選民530萬。對於單打獨鬥的瑞士選民來說,想要徵集5萬籤名啟動選擇性公民投票,或者徵集10萬籤名啟動公民創製程序,實在有點異想天開。於是就如同瑞士伯爾尼大學教授格奧爾格·盧茨(Georg Lutz)指出的那樣,最經常使用選擇性公民投票、公民創製的,反而是黨派與相關利益團體。聯邦議會裡佔少數的黨派,可能發起公投,來彌補自己難以參與立法過程的尷尬。即使少數黨派或利益團體明知自己會一敗塗地,也要嘗試發起公投,因為他們想引發選民討論。就比如本次「無條件基本收入」公投的發起者就認為23%的支持率已經遠超預期。

根據瑞士聯邦統計局數據,在過去一百多年進行的604次公投中,選擇性公民投票(180次)有將近一半沒能通過;公民創製(206次)通過率更慘澹,只達到了10.7%;相比之下,強制性公民投票成績斐然,通過率高達74.8%。這也充分證明了瑞士直接民主實質上更像是代議民主的一種補充——如果是大多數選民都贊成的重要議題,民選的聯邦議會可能早就修訂聯邦法律或憲法了,而不是被動地由外部力量去推動立法。

這樣一來,那些由黨派和利益團體推動的公投,就常常顯得十分小眾,比如2013年11月,一個名為瑞士青年社會主義者(Young Socialists)的團體,徵集到10萬籤名進行公民創製,希望能將企業高管工資和最低工資比例限制成12:1,結果在公投中遭到了65.3%的選民反對。2016年2月,青年社會主義者又想通過公投禁止食品的投機交易,結果60.6%的瑞士選民都無法接受。

不過,瑞士民主可不是一無是處。研究瑞士的學者喜歡引用一句話,「瑞士沒有創造直接民主,而是直接民主塑造了瑞士」。早在1848年瑞士成為聯邦制國家、直接民主被寫入瑞士憲法之前,瑞士鬆散的各州就已經有了「露天議會」(Landsgemeinde),至今仍有2個小州維持著這一古老傳統。一百多年來,直接民主潛移默化地將瑞士原本「贏者通吃」的民主制度,轉變為一種基於妥協和共識的民主制度。

瑞士伯爾尼大學教授沃爾夫·林德(Wolf Linder)等學者研究稱,由於受到直接民主有意無意的影響,政府和議會不能確定他們的立法是否會在法律通過後遭遇公投,畢竟選民擁有最終話語權。因此政治精英們在立法時,會傾向於在各黨派、利益團體和選民之間儘量達成最大妥協,以避免新法律引起太大的爭議而被丟進公投。看看上文選擇性公民投票的結果就知道了,不到7%的新法律進入了選擇性投票程序,實際被否的不到3.5%。難怪許多學者將瑞士稱為「半直接民主」。

直接民主帶來的這種妥協與合作,也塑造了現在瑞士的多黨制政府。1959年以來,瑞士聯邦議會中的四個最大的黨派——瑞士人民黨、社會民主黨、自由民主黨和基督教民主人民黨組成了聯合政府互相競爭,任何一個黨派都無法在每隔4年的大選中取得支配性的地位。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2015年的民主指數排名,瑞士在167個國家中排在第6。

我們回到開頭的問題,當瑞士選民參加公投的時候,他們到底在想什麼?市面上對直接民主最常見的批評,是說選民沒有能力勝任公投這一形式。2008年,漢斯彼德·克裡希(HanspeterKriesi)等人在《瑞士政治》(The Politics of Switzerland)一書中援引多項調查和研究稱,只有六分之一的瑞士選民「沒能力」。瑞士人在投票時,會採取四種不同的高效方法。

首先,最簡單的方法是不參與:瑞士選民受教育程度越低,或者對議題越不熟悉/越不感興趣,就越傾向於不參加公投。瑞士公投的投票率向來不高,大約在45%-55%之間徘徊,這不是因為瑞士人對民主缺乏信心,而是他們對自己負責。調查顯示大多數瑞士選民偶爾投票,少數選民經常投票/從不投票。一個因為不熟悉飛機法律而不去參加公投的選民,卻有可能迫不及待地要對最低工資表達意見。

那些水平不夠卻仍執意參加公投的選民,往往會採取一個保守的、維持現狀(status quo)的立場,無須擔心,因為調查發現大多數瑞士人都更喜歡維持現狀的立場,這使得公投結果不會被扭曲;再接下來,選民還可能根據政府和議會給出的建議來投票(政府會在公民創製中給出建議),選民也可能選擇相信黨派、利益團體等政治精英,大部分選民會從紙媒、電視、廣播和政府發放的小冊子綜合獲取信息,沒有一個單獨的因素能夠掌控選民;有時政治宣傳效果幾乎為零,比如「司機要強制系安全帶」,選民早就有了自己的判斷。

比起其他歐洲國家,瑞士的社會福利制度長期是出了名的「吝嗇」,只是最近幾年才有了追趕歐洲整體水平的趨勢。這一方面是因為瑞士的文化和英國等盎格魯-撒克遜國家有相似之處,即更強調公民自助和私人主動,警惕國家的控制,另一方面得益於聯邦制,還有一方面瑞士直接民主制度的影響不容小覷。

1899年瑞士就有人想實施醫保,但受到醫生和保守團體的反對,直到1994年瑞士才通過了強制醫保。在社會福利類的公投中,預算受限制的提案通過率遙遙領先於花錢無度的提案——一般的瑞士人要比他們的政治精英更精明節儉(不只是在社會福利議題上),直接民主為公共開支和債務的擴張踩了「剎車」。直接民主還造成了瑞士社會福利制度的滯後效應,生育保險在公投中失敗了三次,直到2004年才姍姍來遲。

以巧克力、手錶和小刀聞名的瑞士,正在輸出它政治和經濟的成功故事。瑞士不僅證明它能玩得轉直接民主,還在各種經濟指數上一路領跑。一些國家如今在羨慕瑞士難以置信的繁榮和穩定時,恐怕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吧。

相關焦點

  • 簡化移民入籍 瑞士公投「開綠燈」
    新華網北京2月13日電(記者劉曦)瑞士11日至12日舉行公投,通過一份有關簡化第三代移民歸化為瑞士公民程序的方案。這意味著年齡在25歲以下的瑞士第三代移民將從中受惠。  【入籍難】  路透社報導,公投於當地時間12日12時(北京時間19時)結束,初步結果在當天下午出爐。
  • 瑞士公投拒絕六周帶薪假期
    一向以職業道德著稱的瑞士人如今似乎正在引領歐洲國家財政緊縮的潮流,該國民眾剛剛否決了每人每年至少有六周帶薪假期的提議。瑞士周日就五項政策舉行全民公決,其中包括由瑞士工會提出的,將每年的帶薪假期由至少四周增加到至少六周的提案,目前,德國、義大利、俄羅斯和其他歐洲國家實行的都是這一標準。瑞士的26個州也就一些本地政策舉行表決,涉及範圍非常廣泛,牽涉人群有示威者也有性工作者。
  • 「罷工罷課公投」失敗 港府:無公投制度
    所謂「公投」的代表性笑一笑(得啖笑)便罷了。王國興表示,「攬炒派」在全港多區開設20多個投票站點,其中九龍有8個站點,但只有約3300人前來投票,新界的10個站和港島的4個站,分別只有千多人投票。截至晚上9時結束,投票人數不足6000人,遠遠未達到之前聲稱的6萬人門檻。
  • 瑞士放寬移民入籍政策
    瑞士近日就簡化移民加入該國國籍問題舉行公投,通過了放寬第三代移民入籍條件議案。根據公投最終的官方結果,放寬移民入籍條件議案獲得超過六成的支持率,並在瑞士26個州中的19個勝出,達到了議案通過所需的兩項標準。
  • 瑞士放寬移民入籍政策
    瑞士近日就簡化移民加入該國國籍問題舉行公投,通過了放寬第三代移民入籍條件議案。  根據公投最終的官方結果,放寬移民入籍條件議案獲得超過六成的支持率,並在瑞士26個州中的19個勝出,達到了議案通過所需的兩項標準。
  • 每天發呆月入萬瑞士人未必答應 擔心工作被機器取代
    每天發呆月入萬瑞士人未必答應  當地時間6月5日,瑞士舉行全民公投,以決定是否每月向每名成年公民發放2500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1.6萬元)。如果公投獲得通過,瑞士將成為全球首個給全民發無條件基本工資的國家。  或許你會抱怨「老天不公」。不過別急,更讓人「眼紅」的是劇情反轉,瑞士人很有可能否決這個「美好」的提議。
  • 瑞士同婚合法化只差一步
    瑞士國會早在2013年就通過同婚合法化動議,經歷7年的努力,上議院「聯邦院」已於1日通過同婚草案,下議院「國民院」日前過關修改版,保留女同性戀可接受捐精生子的條文,18日經兩院最後表決過關後,將交付全民複決,瑞士也可望成為全球第30個、歐洲第16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
  • BC選舉制度改革公投進行中,進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比例代表制!
    卑詩省選舉改革公投目前正在進行中,公投表格中設有兩個問題,首個問題是詢問選民是否同意保留現有簡單多數制度。對於很多選民表示不知道在選舉改革公投如何抉擇,卑詩大學(UBC)政治系教授約翰斯頓(Richard Johnston)指出,選民應了解比例代表制如何改變當前的政治格局,理解後再作出抉擇。約翰斯頓接受《星島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假設施行比例代表制,議會議席將根據得票率安排,該制度也會導致議會呈現多個政黨的現象,不同政黨需靠結盟或達成協議才能組成政府。
  • 瑞士無條件給公民發薪:1.6萬/月
    5月14日,瑞士日內瓦,當地普蘭帕雷公園出現一幅佔地面積達8000平方米的廣告海報,為即將進行的全民公投造勢。6月5日瑞士將舉行一項全民公投,以決定是否每月向每名成年公民發放2500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1.6萬元)。如果公投獲得通過,瑞士將成為全球首個給全民發無條件基本工資的國家。
  • 移民瑞士變得簡單些了
    據新華社電 瑞士11日至12日舉行公投,通過一份有關簡化第三代移民歸化為瑞士公民程序的方案。這意味著年齡在25歲以下的瑞士第三代移民將從中受惠。
  • 每月無條件領「1.7萬元」工資 瑞士公民拒絕了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瑞士對「全民發錢」動議進行公投,結果有超過76%的投票者對這項提案說「不」&nbsp&nbsp&nbsp&
  • 「全民發錢」這種好事,瑞士人為什麼是拒絕的?
    聽上去如此美妙的一個終身承諾出現在瑞士人面前,圍觀群眾哈喇子流了一地,而瑞士人最後卻雲淡風輕地說「不」。 這就是發生在5日瑞士全民公投中的場景,在參與投票的約250萬瑞士人中,超過四分之三的人對一項名為「無條件基礎工資」的議案最終投下反對票。 那麼問題來了,面對「全民發錢」這種「好事」,瑞士人為什麼是拒絕的?
  • 面向人工智慧時代的福利制度試驗 芬蘭在「全民基本收入」領域的...
    當月初,瑞士剛就「全民基本收入」提案進行公投,該提案計劃向每位公民以及在瑞士居住5年以上、有合法身份的外國居民無條件發放2500瑞士法郎(約合1.68萬元人民幣)月薪。在參與投票的約250萬瑞士人中,有76.9%的人投了反對票。不過,近四分之一的支持率並非一個小數字,顯示「全民基本收入」運動已經具備較大影響力。芬蘭政府的實驗計劃,是瑞士公投之後的重要探索,也是目前歐洲國家在這一領域走得最遠的。
  • 瑞士國歌被比作瑞士天氣預報 民間海選新國歌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昭東】據瑞士《新蘇黎世報》8日報導,瑞士一家公益機構因不滿現有國歌發起一項國際性的瑞士國歌徵集活動,至6月30日的截止日期,共收到215首參選歌曲。報導說,許多瑞士人都不喜歡本國國歌,早前一個非官方組織曾把國歌比作「瑞士的天氣預報」,因歌詞裡多次提到日落、群星和早晨泛紅的天空。
  • 瑞士限制移民政策驚險通過 或影響與歐盟關係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2月9日報導,瑞士9日對是否在未來限制境內歐盟移民數量進行了全民公投,最終投票結果以微弱優勢通過限制移民的提案。報導認為,該提案的通過可能會影響瑞士與歐盟國家的關係。據悉,瑞士已經開始放棄自由移民政策。瑞士選民在全民公投中以50.3%的微弱傾斜通過了實施嚴苛的歐盟移民限額政策的提案。
  • 香港反對派「罷工罷課公投」失敗!
    6月20日,香港30個反對派「工會」與「學生組織」發動所謂「罷工罷課公投」,開設20餘個投票站點,妄想炒作聲勢、反對「港區國安法」。
  • 瑞士或簡化入籍條件 移民第三代有望自動「轉正」
    中國僑網2月13日電 據BBC中文網報導,瑞士就放寬公民條件舉行的全民投票初步結果顯示,支持放寬條件的佔多數。  根據公投的初步結果推算,59%的選民投贊成票。放寬公民條件後,瑞士的移民第三代將更容易入籍。  入籍瑞士有嚴格規定,即使在該國出生,不代表會成為瑞士公民。
  • 瑞士銀行保密制度走向終結 缺乏透明屢遭詬病
    由於全球金融體系愈加複雜,金融監管日益嚴苛,瑞士長達數百年歷史的保護私人帳戶隱私的傳統遭到嚴峻挑戰,擁有80年歷史的銀行保密制度正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保密制度由來已久  17世紀,瑞士銀行業迎來大發展。一大批有錢人和精通銀行業務的管理人才從法國和義大利來到瑞士日內瓦。他們帶來的資金和技術使日內瓦的銀行業在短期內有了跳躍式發展。
  • 瑞士政府反對男性請陪產假 提議改善託兒服務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20日報導,針對7月份發起的「希望為男性爭取至少4周帶80%薪水的陪產假」的倡議,瑞士政府18日作出聲明,反對男性請陪產假,稱這不但成本太高,也會影響公司的競爭力。
  • 你真的了解瑞士嗎?這是一個讓人無地自容的國家
    但是,瑞士人雖然保守,可是他們在世界卻舉足輕重。我對瑞士越深入去看,發現自己越不了解。常人覺得瑞士銀行、瑞士手錶已經很牛了,如果了解更多的人,會知道瑞士軍刀、瑞士醫藥都是行業巨頭。瑞士是投票之國,世界最低的投票率和最「奇葩」的投票結果瑞士被稱為「公投之國」,由於聯邦國家的政治體制,這裡的大事小情都要經過投票來決定。而瑞士人很少去投票,也許是投票投的太多了,也許是他們只看重與自己有關的事情才去投票,所以這個國家的投票率是世界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