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暖心親子綜藝《不可思議的媽媽》,不打不鬧只聚焦親子共成長

2021-02-18 娛史通鑑

前幾天,小鑑的朋友圈被「陪孩子寫作業,大人急到送醫院」這條新聞刷了屏。講的是一位爸比日日夜夜陪著孩子做作業,每天日常心急上火,最後居然熬出了心肌梗塞!EXO me???

說起陪娃寫作業,父母們真是一把辛酸淚,有苦說不出啊。奔著「孩子要贏在起跑線上」的人生目標,家長們可以說是秒變孩奴,各顯神通。

因此,「育兒」這個話題的熱度也是hin經久不衰了,由此衍生出的「育兒」節目佔據了綜藝界的半壁江山。筒子們可以想一想:誰家沒有個娃啊?誰家的娃不是在雞飛狗跳中長大的?無論何時何地,有關孩子的一切話題都能牽動粑粑麻麻們的心,世世代代永流傳。

現在適齡兒童的爹媽們又正好是80後,當年被稱為「垮掉/迷惘的一代」的年輕人們,一轉眼也一頭扎進了育兒的泥潭裡。

小鑑不禁想感慨一句:時間真是一把殺豬刀。他們也許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中堅力量,徒手能拉動GDP的存在,但在育兒這件事上卻是純度100%的新人父母。

市面上的育兒節目也是real的繁多雜亂,可惜真正優秀的扳著指頭都數得過來。說好的育兒經,最後悄咪咪走偏成消費兒童的大本營,或者是生搬硬套地借用別國綜藝,總之戲很多就是了。

但是,小鑑卻大海撈針一般地撈到了一檔育兒綜藝中的清流——《不可思議的媽媽》。

觀眾的呼聲,都是清一色的好評,emm,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這年頭,要找到一個完全原創的優秀綜藝真的不容易,但是《不可思議的媽媽》卻做到了絕對的原創。

小鑑一貫認為,媽咪帶娃是一件其樂融融不會出錯的事,畢竟世上只有麻麻好嘛!但是這檔節目卻真實呈現了媽媽和孩子之間的矛盾與和解(當媽也是不容易啊),呈現了不同育兒經的碰撞。

一共是六對母子(女),包括四位明星辣媽和兩位素人媽咪。看到星素結合的小鑑,忍不住要瘋狂打call !

既能看到明星是如何育兒,又能看到普通人教子的典型,素人加盟可以說是很接地氣了。

《不可思議的媽媽》的陣容包括:何潔和兒子七寶

葉一茜和兒子小亮仔

蔣麗莎和她的三個BB

鄭希怡與女兒浸浸。

素人媽媽則是女總裁王瀟和女兒問問,以及帶著混血雙胞胎兒子的馬新欣。事業型女性和跨國婚姻者的典型代表!

讓人炒雞雞凍的是:這些媽咪來自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職業與教育背景,所以彼此間的育兒觀會有碰撞。

作為一檔正經親子真人秀,《不可思議的媽媽》不炒CP,不賣人設,而是把教育與育兒經擺在了首位,應該說是灰常良心了。

給節目組的製作團隊點10086個贊:固定機位的設置和跟拍攝影的數量都遠超過同行標準,力求360°的捕捉到辣媽萌娃們的真實狀態。每一期的原始素材超過了800小時,然後用心剪成成片的1個小時,打造濃縮的精華。

製作上和其他綜藝最大的區別在於:不刻意炒話題,聚焦於親子間的自然互動。設置的情境都是現實生活中最容易遇到的:例如孩子哭鬧怎麼辦?親子怎樣共同努力做任務?辣媽們的刺激——反應模式也提供了不同的親子範本。

遊戲策劃上的精良也讓小鑑很是意外,《不可思議的媽媽》中的遊戲不過分聚焦於競爭與輸贏,很多情況是每個家庭都在完成自己最適宜鍛鍊的項目。

辣媽萌娃們在中轉站裡完成小任務,節目組是肥腸用心了,對於他們需要鍛鍊之處都予以考慮。

王瀟的女兒問問平常生活裡就是一個有一丟丟潔癖的小公主,所以給她設置的特別任務是進泥潭找鑰匙,心疼她的仙女裙三秒鐘。

起初問問一直在周邊遊蕩,但最後意識到自己和媽媽是一個團隊,毅然走到泥巴裡和媽媽一起尋找。

葉一茜和其他人是分開的,因為她要單獨完成採購做飯經營餐廳,亮仔給她幫忙。

其實葉一茜覺得做200個人的菜對她而言是不小的挑戰,亮仔也是一個比較害羞的藍孩子,似乎不怎麼擅長招徠顧客。

但是在實際進行中,葉一茜引導亮仔克服了心理屏障,大大方方砍價採購,挑戰自我地去吆喝顧客。這次的活動其實對於媽咪和寶寶來說,都是一種成長。

其實呢,不同媽咪的育兒經也值得思考與學習,給你萌提供了教子的成功範本呀!何潔大概是最「虎媽」的一個,七寶有點好哭,她對他總是有點兇兇的。

何潔一言不發等著他哭完才開始講道理,這種冷卻處理能幫助孩子平復心情。

她的教育方式很有針對性,因為七寶比較脆弱,但是何潔想把他培養得更加堅強一些。

她雖然在原則問題上很嚴厲,但平常總是陪著七寶講笑話、唱歌,給予他最大的安全感。陪伴式的成長是孩子們在幼齡階段最需要的。

被譽為「暴走媽媽」的鄭希怡在帶娃的艱辛路上是一枚菜鳥。內心脆弱的她有時會心力交瘁地發脾氣,還向閨蜜應採兒打視頻電話討教育兒經。

但是幾期節目以後,她成功蛻變成「貓媽」,開始按捺住脾氣,溫柔力爆表。

浸浸特別黏媽咪,所以鄭希怡在每一項活動中都注重孩子的參與感,從她最喜歡的事入手,帶著她一起裁剪布料,以最新穎的方式走T臺。

陳浩民的妻子蔣麗莎可能是最cool的一個了,別人是一個娃都招架不住,她是三個娃遊刃有餘。

因為寶貝們性格各異,所以她最擅長給糖吃又給巴掌的教育方式,把幾個小孩打理得妥妥帖帖。

在不可思議的媽媽們的教育下,萌娃們也是實力圈粉,節目放大了他們最真實的一面。混血雙胞胎的日常就是吃、吃、吃,一不留神就被甜品鎖住了手腳。看到他們幸福的吃飯,小鑑覺得自己的胃口都好了很多。

問問小公主則是呆萌力爆表,雖然總是有些偶像包袱,但關鍵時刻和媽媽一樣堅強,擼起袖子就能做事。

浸浸天然捲髮、萌化的神態,完全是粉絲收割機。

蔣麗莎家中的三個娃,性格迥異,總有一款能抓住你的心。

不過,小鑑最心水的還是暖男亮仔和金句王七寶。亮仔給媽媽秘密過生日,嘴甜甜地幫忙還價,這樣的兒子給我來一打好嗎?

七寶總是狂飆萌句,小小一隻總是委屈求親親求抱抱,還是表情包擔當。

想知道萌娃們還有什麼新動態嗎?想知道辣媽們如何hold住重重壓力嗎?敬請關注每周日晚八點騰訊視頻《不可思議的媽媽》。

相關焦點

  • 注重傳承與傳播《不可思議的媽媽2》為親子類綜藝樹立榜樣
    《不可思議的媽媽2》將更多的創意與精力放在了突出節目教育性和文化性上,本季節目引入傳統文化,將文化傳承作為節目主題。這種創新性做法,不僅讓萌娃們陶醉在學習傳統文化的快樂體驗中,為親子類綜藝示範了如何寓教於樂,同時還讓節目成為傳統文化傳播的載體,契合了我國發展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念。
  • 聚焦「親子關係」與孩子共成長
    2019-05-27 11:24 | 柯橋日報 | 全媒體記者 姚陶禕家長該如何處理親子關係?近日,首屆博雅論壇在紹興博雅學校多功能廳舉行,論壇主題聚焦「親子關係」,吸引了眾多來自北京、上海、臺灣等地的專家學者以及在紹的學生和家長。
  • 同懷感恩心 共繪蘭馨美——婦兒中心感恩季親子系列公益活動潤愛無聲
    同懷感恩心 共繪蘭馨美——婦兒中心感恩季親子系列公益活動潤愛無聲 2020-12-03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親子共讀中和孩子一起成長
    自從加入了寶寶知道,看到媽媽們經常發帖一起閱讀,我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卻無從下手,甚至覺得寶寶太小,沒有必要。今天看了張麗萍老師的視頻「媽媽在親子共讀中的收穫」之後,才恍然大悟,我的想法是錯的。親子共讀對小孩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對媽媽來說也是學習和成長的一種方式。老師講到,親子共讀主要分三步,一是如何選書,二是打造閱讀環境,三是通過遊戲互動和更好的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我們在平時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時,會用全部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感受書中的故事。
  • 《媽媽是超人3》:親子綜藝的超級IP進化論
    無論是前臺播放量還是口碑,綜藝市場常見的「綜N代」魔咒在《媽媽是超人》中並不存在,或許這正是親子和萌娃類綜藝的先天性優勢。萌娃一直是自帶流量的綜藝元素,像《媽媽是超人》《爸爸去哪兒》等節目,投入並非是S級,但各項數據一直都很漂亮,是以小博大的不二類型之選。
  • 有哪些好看的親子綜藝
    上一期小編給大家推薦了喜劇小品的綜藝,這一期那就給大家介紹親子綜藝啦~注意咯,萌娃來襲。1、爸爸去哪兒說到親子類綜藝,那不得不說的就是《爸爸去哪兒》了,想當年,這檔綜藝席捲全國,裡邊的萌娃別提有多可愛了。
  • 媽媽網讀書月重新定義「親子共讀」的新型親子閱讀理念
    媽媽網「與你共讀」讀書月,重新定義「親子共讀」新型親子閱讀理念2017年4月,媽媽網聯合袋鼠跳跳App,邀請明星媽媽、紅人媽媽、親子閱讀專家一同發起「親子共讀」系列活動,呼籲媽媽們用「與你共讀」的新型親子閱讀理念來重新理解親子閱讀。
  • 《不可思議的媽媽》你最喜歡哪個家庭呢?
    近期親子綜藝節目越來越多。這不,《不可思議的媽媽》第二季開播了,本期節目迎來了大家最期待的媽媽和孩子,除了何潔和七寶是原班人馬,其他三位媽媽都是節目組的神秘嘉賓,第一位是胡可和小魚兒,第二位是蔡少芬和女兒包子、湯圓,第三位是池亞凌和五歲的兒子伊萊。
  • 正確的「親子綜藝」,為什麼不火?
    這不,政策一出,芒果臺又一次推出了與時代應運而生的綜藝節目: 《誰知盤中餐》~ 沒錯,這不就是妥妥的《爸爸去哪兒》素人版麼? 只不過這次「爸爸們」也走丟了,只剩下兩個娃獨自奮戰。
  • 親子共讀,我們怎麼做
    光明日報記者杜羽「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白雪公主真漂亮!」半年前,3歲女孩悠悠的媽媽開始在朋友圈分享與女兒一起讀書的視頻,每天一段,延續至今。「今天剛拿到恐龍系列繪本,寶貝馬上迫不及待地開始翻閱,嘴裡還嘟噥著『我最愛的恐龍書』。」
  • 入冬最暖親子活動集錦來了
    入冬最暖親子活動集錦來了 2020-12-10 1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商城「故事媽媽 共助成長」親子閱讀頒獎儀式圓滿舉行
    《新年好》遊喻辰和媽媽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李穎)1月1日下午,商城縣「故事媽媽 共助成長」親子閱讀頒獎儀式暨元旦聯歡會在商城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多功能報告廳精彩上演。50組參與親子閱讀活動的家庭歡聚一堂,以朗誦、詩歌、歌曲、舞蹈等方式呈現了一場生動活潑、溫暖有愛的聯歡盛會,為2020年親子閱讀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漁舟唱晚》 陳子墨 胡冉據了解,商城縣「故事媽媽 共助成長」親子閱讀志願服務項目成立於2017年,全縣共500多個家庭參與共讀活動,截至目前在商城縣開展線上線下閱讀活動300餘場,服務近千人次。
  • 樂清市小海星心理諮詢室裡一場暖心的親子團輔
    樂清市小海星心理諮詢室裡一場暖心的親子團輔 2019-12-12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放飛夢想 親子共成長
    為了加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與了解,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增進家長與孩子的感情。2020年8月5日上午,七裡河區西園街道下西園社區開展了「放飛夢想·親子共成長」親子互動活動,15對親子報名參加。「以後學習我會自覺自愿的,不再讓爸爸媽媽監督
  • 《不可思議的媽媽》第二季 蔡少芬首次攜女上綜藝
    2018年6月13日訊,本周四起,騰訊視頻開播育兒成長秀《不可思議的媽媽》第二季,第一次上親子節目的蔡少芬和胡可、何潔以及素人媽媽池亞凌作為本季嘉賓,她們的共同之處是,家中都有兩個寶貝。蔡少芬的兩個女兒張楚兒和張信兒,長相甜美,遺傳了媽媽的好基因。蔡少芬講述了首次帶孩子參加綜藝節目的原因——想要看到孩子們父母不在身邊時的樣子以及在拍攝過程中的趣事。一次拍攝中,蔡少芬藏了起來,想要看孩子們會怎樣做,本以為大女兒會留在原地,小女兒會跟別的嘉賓離開,但事實恰恰相反。
  • 多檔親子節目上線 親子綜藝能再度紅火嗎
    親子綜藝能再度紅火嗎多檔親子節目上線,素人化、教育化是新方向沉寂了兩年的親子綜藝,近來又陸續出現。重新歸來的親子綜藝不再像往日那般走娛樂化和明星化的老路,突出素人嘉賓、重視教育內核成為新方向。這檔節目原本定檔於2018年7月播出,後來因為對親子節目的管控加強而延播。這檔節目由原《爸爸去哪兒》的總導演謝滌葵操刀,定位為「一部『爸在囧途』的綜藝公路大片」。《想想辦法吧!爸爸》是一段24天不間斷地尋找媽媽的旅程,全程一萬多公裡,爸爸和孩子們從北京出發到包頭、鄂爾多斯、成都、昆明、西雙版納、曼谷等地。
  • 自家娃叛逆不聽話,親子相處成困局?善用"綜藝思維"來破局
    和孩子相處是一門藝術,現在,經常能聽到很多家長抱怨,孩子總是跟父母鬧矛盾。寶媽小麗就為此傷透了腦筋,她說自己的女兒青青現在特別喜歡在家看各種綜藝節目,像火爆的真人秀《乘風破浪的姐姐》、《青春有你》等,青青每天必追。小麗讓她別看電視去做功課,青青要麼頂嘴,要麼敷衍了事。
  • 霑益:加強親子閱讀督導 共促幼兒健康成長
    為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鍛鍊孩子的語言表述能力,拓寬孩子的眼界,推動幼兒園親子閱讀活動見行見效,10月24日,世界銀行貸款雲南學前教育發展實驗示範項目霑益區親子閱讀活動督導專家組一行14人分成四個小組,分別對霑益區25家幼兒園親子閱讀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專題督導檢查。
  • 「親子共讀」不只是媽媽的事 「共讀」還包括「共玩」
    原標題:「親子共讀」不只是媽媽的事 「共讀」還包括「共玩」   「親子共讀不只是媽媽做的事,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可以和孩子共讀,帶來他們不同的思考模式。」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書獎評審、美國南依利諾大學幼兒教育博士李坤珊近日受邀在南京太平巷幼兒園開公益講座,向家長們傳授「親子共讀」的小秘訣。
  • 親子共讀《媽媽的心》:教你3招,讓繪本開啟3—6歲閱讀黃金期
    美妙的閱讀感受,就藏在我們與幼兒的每一次親子閱讀中。所以,在「世界讀書日」這一天,我選擇和5歲的孩子再一次共讀《媽媽的心》,用心感受繪本閱讀的力量,並教你3招實測有效的辦法,幫你搞定孩子閱讀問題。繪本開頭是這樣的:媽媽的心,不僅僅是一團不停跳動的肌肉,更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會發生最不可思議的事情。仿佛有那麼一根很細很細,若有若無的絲線,把媽媽的心同孩子的心緊緊相連。緊緊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