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港建設順利開局,洋浦在五大方面交出亮眼「成績單」
奮楫揚帆自貿港 勇立潮頭逐浪高
通過洋浦大橋亮化改造,洋浦「顏值」進一步提升。
亮化改造後的洋浦大橋夜景靚麗。
航拍洋浦經濟開發區紅黃藍國際幼兒園,該園已於今年9月開始招生。
航拍洋浦經濟開發區東部生活片區,城區規模逐漸成型。
九月二十八日,洋浦-南太-澳洲貨櫃航線開通,標誌著海南自貿港首條洲際航線啟航。
洋浦外國語學校項目建設現場一片火熱。
航拍洋浦經濟開發區小鏟灘碼頭,一派繁忙的景象。 本版圖片由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海南日報記者 林書喜 特約記者 李靈軍
風起西海岸,潮湧洋浦港。
因港而生、因港而興的洋浦經濟開發區是我國首個由外商成片開發、享受保稅區政策的國家級開發區,建設之初,就承擔著海南經濟特區對外開放「排頭兵」的重任。經過近30年的開發建設,洋浦已成為海南對外開放前沿和實體經濟重鎮,其工業總產值佔全省四成,進出口外貿總額佔全省半壁江山。
2020年,海南自貿港揚帆啟航。洋浦再次被省委、省政府賦予新的歷史使命:打造自貿港建設先行區示範區、全省高質量發展增長極。為此,洋浦依託區位優勢、港口條件和產業基礎,緊緊圍繞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先進位造業基地、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基地和新型國際貿易先行區這四大產業定位,全力做好「基地、通道、平臺」三篇文章。
自《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洋浦全區上下發揚「快準實好」的工作作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動自貿港政策加快實施,在承接自貿港政策落地、保稅港區建設、產業布局、人才引進和產城融合等五大方面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洋浦工委書記周軍平表示,今年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開局之年,希望各部門要再加壓、再加碼,持續保持「一天當三天用」的幹勁,爭分奪秒、快馬加鞭,早日把洋浦保稅港區「這壺水燒開」。
1
多項自貿港政策率先落地
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作用凸顯
11月24日,中遠海運能源旗下的「大源湖」號油輪千裡迢迢從歐洲來到洋浦,進行入籍「中國洋浦港」註冊和保稅油加注,成為首艘回到洋浦母港的國際船舶。
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當天,中遠海運特運旗下新建的「中遠海運興旺」輪就獲得了海南海事局籤發的《船舶國籍證書》,成為第一艘以「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註冊的貨輪,並於6月14日開始首航。這也是首單通過融資租賃來建造的國際船舶,標誌著「中國洋浦港」船籍港政策成為落地最快的自貿港政策。截至11月25日,共有19艘國際船舶入籍「中國洋浦港」。其中,9月登記的「遠華洋」油輪和11月登記的「遠貴洋」油輪均以31.9萬載重噸成為目前國內登記最大的載重噸船舶。
除了船籍港政策,海南自貿港多個「首單」先後在洋浦落地實施——
9月5日,洋浦紅黃藍國際幼兒園正式開園,成為洋浦首個提供國際先進教育課程、對標國際先進教學水準的幼兒教育學園,標誌著洋浦首個為自貿港建設服務的教育項目落成;
9月23日,首單「抵港直裝」業務在洋浦小鏟灘國際貨櫃碼頭實施,而首單「船邊直提」業務則在10月21日實施;
9月28日,海南自貿港首條洲際貨櫃航線——洋浦-南太-澳洲貨櫃航線在洋浦小鏟灘國際貨櫃碼頭正式開通運營;
10月29日,由洋浦本土航運企業運營的中越國際班輪航線開通,這是自海南建設自貿港以來開通的首條東協航線。截至11月30日,洋浦內外貿航線共33條,其中外貿14條,內貿19條;
11月5日,消費者從網上商城下單訂購奶粉後,次日該奶粉就從洋浦保稅港區運送到消費者手中。標誌著首單以1210網購保稅模式辦理的跨境電商購物在洋浦保稅港區測試成功……
此外,洋浦還在全省率先實施了3項自貿港政策——
率先建設離岸新型國際貿易先行區。截至目前,中化石油(海南)公司通過工行開展首單4500萬美元的原油離岸貿易業務,又在中行完成2筆離岸結算業務,合計1.73億美元;中石化(香港)海南公司在中行完成26筆離岸貿易結算業務,合計4.67億美元。
率先開展境外投資便利化綜合試點。目前我省已成立工作專班,正對接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支持洋浦打造海南自貿港對外投資便利化先行區,支持幾家既往投資行為記錄良好的企業在洋浦先行先試開展對外投資便利化綜合試點,打造中國企業「走出去」對外投資的橋頭堡。
率先引進境外首家高校獨立辦學項目。8月7日,省政府和德國比勒費爾德應用技術大學籤署合作協議,標誌著國內首個境外高校獨立辦學項目落戶洋浦,計劃2021年首期招生,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在自貿港政策利好帶動下,洋浦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的作用日漸凸顯。今年1至10月,洋浦港口吞吐量4660.62萬噸,同比增長12.88%,其中外貿吞吐量2595.91萬噸,同比增長12.16%;內貿吞吐量2064.71萬噸,同比增長13.79%;完成79.2548萬個標準貨櫃,同比增長41.49%,其中外貿貨櫃為15.0762萬標箱,同比增長114.19%;水運周轉量完成1236.8億噸公裡,同比增長3.7倍;保稅油加注完成加注量超過8.5萬噸。
2
多個重點項目入駐保稅港區
自貿港「樣板間」幾近成型
11月27日,在洋浦保稅港區內,剛剛完成外立面翻新的國盛樓玻璃幕牆上,「SECOO寺庫」的字體顯得非常醒目。「等室內加固裝修好,我們就安排產品進駐。」寺庫集團洋浦項目負責人孫雅楠說。
寺庫集團主要從事奢侈品線上銷售業務,今年8月13日,該集團與洋浦籤約,在洋浦保稅港建設免稅和高端商品智能製造產業園項目,一期租賃洋浦保稅港區內國盛樓2層至4層,用於開展箱包、腕錶的維修和倉儲業務,二期規劃用地93畝,主要建設箱包、腕錶定製化生產和維修服務車間,開展世界知名奢侈品的最後組裝加工和寺庫會員的定製加工業務。
6月3日,海關總署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洋浦保稅港區監管辦法》,明確在洋浦保稅港區試行加工增值規則和不禁止居住和營利性設施等政策,將其打造成海南自貿港的「樣板間」。為此,洋浦工委管委會迅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決定舉全區之力把保稅港區「這壺水燒開」,為全島自貿港建設做壓力測試,積累實踐經驗。
同時,洋浦利用上述政策,針對冷鏈物流、高端旅遊消費品製造、跨境電商、離岸貿易等重點產業進行招商,先後引進了寺庫、卓志、國藥、法國之光、澳加、菲洋等企業入駐。截至11月20日,洋浦保稅港區累計註冊企業486家,而2019年底區內企業僅138家,同比增長了2.52倍,提前實現了企業註冊數量倍數增長目標。
為給落地的項目以及將來入駐的企業騰出空間,洋浦啟動保稅港區整體風貌提升工程,對現有廠房、辦公樓外立面進行統一提質改造,新建4.6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同時實施淨化、綠化、彩化、亮化、美化等「五化」工程建設。
截至11月底,保稅港區內的舊辦公樓和廠房已全部翻新完畢,新建標準廠房進入收尾階段,12月中旬將交付使用,園區內「五化」也完成了升級改造。同時,先行進駐的澳加糧油、菲洋椰子產業園、沃爾金頓玻璃等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進行當中。
廣東卓志集團搶佔先機,將保稅港區內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跨境電商大樓租下,設立全球優品分撥中心數字服務貿易平臺業務及跨境電商貿易服務項目。10月12日,該公司首單進口貨物順利通關,進入洋浦保稅倉。11月6日,完成首單1210網購保稅模式測試。
而隨著1210網購保稅模式順利完成測試,標誌著9月28日上線的洋浦保稅港區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運行良好,年內將上線加工增值和區內消費功能。
據統計,從今年6月1日至11月25日,保稅港區新設企業333家,佔2020年註冊企業總數359家的約93%。1月至10月,保稅港區進出口值同比增長1.64倍;工業總產值增長1.87倍;經營總收入同比增長12倍;稅收同比增長2.6倍;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56倍;新增註冊外資企業10家,實現了保稅港區到位外資資金倍數增長目標。
而作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先行區示範區的洋浦,吸引了眾多實力雄厚的企業進駐,截至目前,洋浦共接洽全球500強企業超70餘家,其中中國能建、中化集團、中遠海運、物產中大、廈門建發、中國醫藥、延長石油等19家全球500強企業的下屬子公司已籤約落戶洋浦,涵蓋石化、港航、貿易、基建、醫藥等領域,形成規模化、多元化產業集群,為洋浦打造海洋油氣、港航物流、國際貿易三大千億級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
產業布局從單一到多元
四大產業助力洋浦高質量發展
洋浦開發建設以來,一直在探索產業發展定位。2004年,我省實施「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發展戰略,逐漸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氣化工、汽車、紙漿、製藥和農產品加工5大產業集群。在此背景下,投資均超百億元的海南煉化、金海漿紙兩個大型項目落戶洋浦。
海南煉化在2006年投產後,先後有漢地陽光、匯智石化、逸盛石化、凱美特氣體等6家下遊產品企業落地洋浦。隨後中石化(香港)公司、國投孚寶、華信石油、山東高速海南石化等企業相續進駐,形成洋浦石化功能區,同時也形成了洋浦石化產業一家獨大的局面。
打造自貿港建設先行區示範區、全省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單靠石化產業「一條腿」走路顯然不行。2019年7月,洋浦工委管委會新一屆領導班子到任後,經過調查研究,結合自貿港建設要求,確立了四大產業發展定位: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先進位造業基地、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基地和新型國際貿易先行區,明確圍繞這四大產業定位進行招商引資。
為做大做強海洋石化產業,洋浦依託區位優勢和產業規劃,對標國際一流的化工產業基地,以海南煉化為龍頭,發展石化主導產業,通過招商引資,推進一批石化產業項目落地建設,不斷壯大石化產業鏈,形成「油頭化尾」的產業布局,打造國際先進水平和競爭力的石化基地。如今,100萬噸乙烯項目及其下遊產業鏈正在加速構建:100萬噸芳烴項目已投產,250萬噸精對苯二甲酸和50萬噸聚酯二期、15萬噸乙烯焦油綜合利用、60萬噸甲醇碳四綜合利用等乙烯下遊項目已籤約落地,石化芳烴產業鏈節點逐一打通,預計今年洋浦石化產業總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成為海南首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為了發展壯大先進位造業,洋浦按照「符合自貿港政策、符合國家總體戰略、符合市場規律、有利於海南發展、有利於早期收穫」五項原則,堅持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推動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項目落戶。目前已引進了無人機、智慧機器人、航空裝備、智能傳感器、睛採智能AI技術研發及應用、高端膜製造等項目,未來還將引進氫能產業體系、新能源汽車、增材製造、船舶及海工等產業項目。
正在建設的洋浦科創園項目是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高技術、智能化裝備製造業為主,以國際貿易和現代服務業為輔的現代化綜合園區,將吸引大批技術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產業帶動力強的高品質項目陸續落地,有力地推動洋浦乃至海南自貿港科技和創新產業的快速發展。
大宗商品集散交易方面,恆豐國際食品物流加工產業園項目已全面啟動,目前20萬噸糧食倉儲物流、年加工5萬噸麵條項目和年加工35萬噸小麥的進口生產線已建成投產,10萬噸麵條項目和30萬噸碼頭糧食中轉倉正在抓緊建設,整個項目建成後,年經營糧油產業規模達200萬噸。而澳加年加工100萬噸糧油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主生產線將於明年4月份建成投產。
未來的洋浦,不再是靠石化產業「單腿走路」,而是四大產業組成的「四輪驅動」,帶動洋浦高質量發展。
4
人才「窪地效應」初顯
超千名人才匯聚洋浦
11月24日,洋浦在海招網發布了2020年面向全球公開招聘第三批急需緊缺人才公告,將招收首席信息官、高級研究員、市政管理總工程師等工作崗位。短短兩天時間,點擊量近3萬人次。
「通過這次招聘的點擊量和前兩次錄用人數來看,洋浦對人才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人才『窪地效應』已初步顯現。」洋浦工委人才發展局副局長劉勇說,今年以來,洋浦貫徹「高質量項目落地、高層次人才落戶」理念,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同步推進,引進了一批高素質人才,形成了人才競相匯聚的良好局面,為洋浦建設海南自貿港先行區示範區提供了有力支撐。
洋浦以超常規的舉措打造人才幹事創業高地。今年1月13日,在全省率先發布《優化營商環境十條措施》《鼓勵人才引進十條措施》等為自貿港建設做準備的40條政策措施。5月8日,承擔著為洋浦招商引智對外服務平臺重任的洋浦國際投資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洋浦國際)成立,其背後的11名年輕經營團隊就是洋浦工委管委會在結合港航物流貿易、能源化工、先進位造三大產業領域來精準引進的第一批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招商精英。
目前,洋浦國際20人的工作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4.5歲,碩士以上學歷13人,具有海外留學經歷4人,包括劍橋大學博士1人。公司成立以來共接待企業1268家,為洋浦引進項目29個,協議投資金額共156.7億元,為洋浦招商引資引智發揮了重要平臺作用。
此外,洋浦工委管委會主動服務,協助海南煉化年產100萬噸乙烯項目完成了人才團隊組建。截至目前,乙烯項目人才團隊到崗568人。包括高層次人才10人,其中傑出人才2人,領軍人才2人。今年9月,該人才團隊順利入選我省「雙百」人才團隊。
洋浦還通過設置開發區首席規劃師和首席規劃師助理職位,積極引進高端國際人才。經過面試、背景調查等環節,最終錄用新加坡籍華人林光明和劉海峰分別擔任首席規劃師和首席規劃師助理。據了解,林光明擔任過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的助理;劉海峰具有盛邦國際諮詢等國際化公司超過20年的從業經驗,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
截至11月中旬,洋浦累計發布927個崗位,其中機關事業單位217個,企業710個。最終籤約錄用907人,籤約率達97.8%。籤約錄用907人中,本科學歷239人,碩士及以上學歷150人;引進外省人才705人,外籍人才2人,共有95人被認定為高層次人才。加上此前招聘的人才,目前在洋浦工作的各類人才有1000多人。
「洋浦對人才重視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也是誠意滿滿的。」洋浦工委組織部副部長、人才發展局局長劉智鋒說,洋浦提供了有競爭力的薪酬、幹事創業的平臺、拴心留人的服務,同時還修建了人才保障住房,建成後將以優惠價格出售給在洋浦工作的人才。如果被認定為大師級、傑出和領軍的人才,可免費入住面積不小於120平方米的住房,工作滿5年後贈送住房產權。
5
產城融合加速發展
高顏值濱海城市正在崛起
長期以來,洋浦給人的感覺是工業園區而非宜居城市,主要原因是缺少城市配套設施和城市生活氛圍,夜生活匱乏,是一個有生產無生活的地方。特別是教育、醫療、商業等服務水平不高,難以吸引並留住人才。
事實上,洋浦生態環境良好,自然景觀優美,東西兩岸的海岸線風景獨特,沙白水淨,坐大礁石上還能看到壯美的落日。且洋浦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61天,優良率達到99%,近岸海域海水水質達到國家一類標準。
美麗的新英灣坐落東岸,海岸蜿蜒、灣闊水深,近千畝紅樹林綿延出秀美的「海上森林」,空中鷺鳥蹁躚。正在沿著環新英灣海岸線建設的濱海公園二期項目建有架空棧道、人造沙灘、人工水系等,建成後將成為居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而西岸則是海南特有的火山海岸,其綿亙10餘裡的嶙峋怪石及巨礁令人嘆為觀止。儋州古代八景之一的「龍門激浪」就位於此。
洋浦區內還擁有千年古鹽田,中國古法製鹽工藝在這裡保存至今。「天南名勝」東坡書院僅距離洋浦十幾公裡,北宋文豪蘇東坡曾在那裡謫居3年,留下無數詩歌名篇。
加快產城融合,打造宜居城市。去年下半年,洋浦工委管委會提出用3年時間打贏一場教育醫療衛生事業翻身仗,同時啟動東部生活區、濱海文化廣場、城市會客廳、國際航運中心大廈等城市配套及商務綜合項目建設,打造集購物、娛樂、餐飲、休閒等多功能於一體的中央商務區,推動產業園區向產業新城轉型。
投資5.2億元的濱海文化廣場包含圖書館、文化館、科技館、體育館4個功能區,規劃有閱覽區、科普活動室、劇場、健身房、電影院以及各種球類場館等。場館外還設置環境優美的休閒區,滿足洋浦居民的生活休閒娛樂需求。項目建成後將大幅度提升洋浦公共文化效能,增強文化產業活力,豐富居民的休閒娛樂生活,徹底改變洋浦缺少生活氛圍、夜生活匱乏的窘況。目前項目正進行裝修,年底將投入使用。
11月13日,總投資10.6億元的洋浦國際航運中心大廈動工。該大廈集行政辦公、商務辦公、商務酒店、商業娛樂、SOHO等為一體,建成後將成海南西部地標。
教育方面,紅黃藍國際幼兒園已於今年9月開園招生,小學至高中一貫制洋浦外國語學校正在加快建設,明年秋季開學。未來德國比勒費爾德應用技術大學開學後,洋浦從幼兒、義務教育到大學教育的辦學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滿足高層次人才對子女教育的需求,為洋浦引進人才和留住人才創造了良好條件。
醫療方面,洋浦醫院從全國範圍招聘了40多名高層次醫療技術人才,各科室的醫療技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人才保障房方面,擁有1400多套住房的海上潮鳴小區正加快建設,建成後將為洋浦吸引企業落地、引進和留住人才提供住房保障,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家園。
今年以來,洋浦除在洋浦大橋主橋安排400多盞射燈外,還在關口、開源大道、華浦路、濱海公園棧橋等安裝了景觀燈。經過一年多來的精心打磨、補齊短板,洋浦的「顏值」越來越高,一座生態環境優美、充滿生活氣息、人氣旺盛、宜居宜業的臨港濱海城市正在崛起。
自貿港已揚帆起航,而洋浦正勇立潮頭,乘風破浪前行。自貿港機遇無限,未來可期,洋浦正敞開懷抱,歡迎全球企業與人才相約自貿港,贏在洋浦、贏得未來。
(本報洋浦11月3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