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大傢伙講個真事,晚晴時,末代皇帝溥儀的一母同胞親妹妹韞穎格格,因生活所迫,為了撫養自己的孩子,決定上街擺地攤。賣什麼呢?經過一番「市場調研」,格格決定賣香菸。當時新中國剛成立,普通老百姓哪有錢購買香菸。但格格出身皇室,對這種高檔貨物早有了解。她把整盒香菸拆開了,一支一支地放在地上,放整齊了賣,怕灰糟踐了香菸,就會把毛巾墊在香菸下面。在街上單賣,價格下去了,買的人自然就多了。那個年代,香菸被稱為「洋菸」,顧名思義就是舶來品,進口煙。老百姓有了低價嘗鮮的機會,還是個曾經尊貴的格格賣給你,爭相搶購。
這個故事裡有生活殘酷的真相,也藏著擺地攤賣什麼最賺錢的秘密—價格便宜的、有大眾需求的。很多年輕又有點個性的朋友老想著賣點與眾不同的物品,覺得這樣才新奇特、賺錢,才能吸引買家,不是不行,而是走不了量。我前面說過,地攤的本質就是小本創業、零售行業,需要客流量、走量。符合大眾需求的物品,尤其是與吃穿用相關的,才是最受歡迎的。擺地攤可以在方式上獨出心裁,吸引顧客的注意力,但儘量不要在貨品上獨出心裁,這樣會增加顧客的決策成本。除非你有把握賣的出去,否則可能會失去市場。當然,有些創新貨品是受歡迎的,我會在後面給你講。
在說賣什麼之前,你得先了解下地攤的種類,每種類型的攤子適合售賣的物品是不同的。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先把攤位形式定了,再想賣什麼。
從大類上分:有流動攤位和固定攤位。
自古以來,流動攤位就是商販們走街串巷的基礎售賣形式。從賣光碟的、到賣糖葫蘆的,五花八門。我們現代意義上的流動攤位並不是傳統的賣貨郎式,而是行走自由的攤位。當年我「跑馬克」的形式,就屬於做流動攤位。這種擺攤方式成本極低,適合不想投資太多錢,時間彈性大的人做。流動式賣貨的最大特點就是穿梭性強,哪裡人多去哪裡,不用起早貪黑的搶攤位,缺點是攜帶的貨物少。能攜帶的貨物不是手裡拎著的就是肩膀上扛著的,但不代表不賺錢。我曾經見過一個男生,自己做了個帶肩帶的保溫箱,在旅遊景區賣冰咖啡。他把罐裝咖啡寄存在小超市冰櫃裡,一批貨賣完再回去取,咖啡是功能性飲料,比起只有口感好的雪糕飲料更受歡迎,挺有智慧的。跳個話題,在歐洲最成功的流動攤位就是夜晚在酒吧、餐廳賣玫瑰花了。店家對買花者也不拒絕,因為在浪漫的國度裡,紳士給女伴買鮮花是一種習俗。印度人最願意做這個事兒,一晚上下來的營收抵得上白天工作一天的。當然這種方式在國內不適用,我們接著講回來。
固定攤位則不一樣了,小則半米的長度,多則 8 米 10 米的都有。咱們在這裡說的固定攤位不包括大排檔哈,那屬於餐飲商家了。這門課是講給新手聽的,我的建議是在擺攤初期,儘量不要搞太大的攤位,那樣成本高,風險高。固定攤位是用什麼固定下來的?最常見的是直接在地上鋪攤,其次是擺桌子、擺摺疊床,還有推掛衣車的,高檔些的有定製的售賣車、餐飲車,再高級點的會搭帳篷,還有時下受白領歡迎的汽車後備箱擺攤。
所有形式的固定攤位,都要依據擺攤地點的面積、環境、交通以及你現有的工具或成本投入來定。
當你有了一定的擺攤經驗,體驗到了交易的回報時,可以考慮跑展銷會了。在展銷會賣貨是最賺錢的,分露天和室內的。露天的一般是用帶鬥的貨車、麵包車展示貨物,也有搭建臨時帳篷的,室內的則是租攤位。這種擺攤形式需要多人協作,物品儲備多,可零售可批發。但是要趕展銷會的時間,一年中難得幾次。在成本中,還有攤位費,比起早市夜市、可擺攤的露天場所,這種攤位費每天的租金在四位數以上。
定好了攤位的類型,就來講大家最感興趣的,賣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