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落實山東省黨政代表團赴雄安新區考察時兩省座談相關精神,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7月23日上午,山東建築大學在雄安新區掛牌成立教學實踐基地,並與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局、雄安新區勘察設計協會、石家莊市城鄉規劃設計院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副主任、規劃建設局局長張玉鑫,山東省住建廳副廳長張曉海,山東建築大學黨委書記陳國前、校長靳奉祥、副校長劉甦、宋濤,雄安新區黨群工作部副部長申楠,雄安新區勘察設計協會代表、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副總裁樊金龍,石家莊市城鄉規劃設計院副院長安桂江,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局副局長趙豐東、葛亮、楊松出席基地掛牌及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署儀式。儀式由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局副局長王志剛主持。
儀式上,山東建築大學副校長宋濤宣讀四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張玉鑫、張曉海、陳國前、靳奉祥、申楠、樊金龍、安桂江共同為山東建築大學教學實踐基地(雄安)揭牌。在張玉鑫、張曉海、陳國前、申楠共同見證下,靳奉祥、趙豐東、樊金龍、安桂江分別代表四方籤署《山東建築大學、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局、雄安新區勘察設計協會、石家莊市城鄉規劃設計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石家莊市城鄉規劃設計院副院長安桂江在致辭中表示,石家莊市城鄉規劃設計院將發揮地域優勢,為山東建築大學教學實踐基地(雄安)提供規劃實踐支持,共同參與和服務雄安新區這一千年大計的規劃建設。
雄安新區勘察設計協會代表、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副總裁樊金龍在致辭中表示,山東建築大學在雄安新區掛牌成立教學實踐基地對於緩解建設人才短缺、促進大學生就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開創了雄安新區與高校共建教學基地的先例。協會將積極發揮專家和平臺優勢,服務雄安新區人才計劃,推動山東建築大學建設發展。
山東建築大學黨委書記陳國前在致辭中表示,雄安新區的設立,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為認真落實省委書記劉家義在率山東省黨政代表團考察雄安新區時提出的具體要求,努力承擔好服務新區建設這一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在山東省住建廳、山東省教育廳等上級主管部門大力支持下,學校與其他三方正式籤署校地研企四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在雄安掛牌成立教學實踐基地。學校將認真貫徹落實好山東省委、省政府具體要求,緊緊圍繞四方合作協議,全面加強與雄安新區及所屬企事業單位的聯合與合作,全面加強學校相關學科建設、科技研發與技術創新,全面加強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教育,努力以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質量、科技創新能力、技術成果轉化水平、社會服務實力全面對接、深度服務雄安新區建設,努力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作出山東建築大學應有的貢獻。
山東省住建廳副廳長張曉海在致辭中首先代表山東省住建廳對校地研企達成四方戰略合作協議表示熱烈祝賀。一年來,山東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委、省政府要求,積極對接雄安新區建設需求,雙方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山東建築大學是山東省政府與住建部共建高校,搶抓時代機遇,發揮人才智力優勢,積極投身雄安新區建設,是山東對接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的一項重要成果,將對深化山東與雄安新區的交流合作、推動山東建築大學高質量發展發揮有力促進作用。山東省住建廳將此次戰略合作作為山東住建行業深入對接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的重要舉措,將舉全系統之力支持推進四方合作,努力為雄安新區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副主任、規劃建設局局長張玉鑫在講話中,首先感謝山東省委、省政府對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支持,此次四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籤署,是聚焦雄安新區建設「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重要舉措,也是貫徹落實山東省與雄安新區合作交流的有力舉措。張玉鑫指出,雄安新區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總體部署,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聚焦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著力打造新發展理念的示範區、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和高層次人才的集聚區,圍繞雄安新區規建管養運維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建設,引進國內相關高校設立教學實踐基地,推動創新人才培養、創新工程示範和高端人才匯聚。張玉鑫希望合作各方,圍繞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需求,聚焦一張藍圖幹到底,發揮四方各自優勢,全面推進雄安新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
山東建築大學教學實踐基地(雄安)掛牌暨共建協議籤署儀式結束後,校長靳奉祥代表學校向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副主任、規劃建設局局長張玉鑫頒授山東建築大學客座教授聘書。
根據協議,山東建築大學、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局、雄安新區勘察設計協會、石家莊市城鄉規劃設計院遵循「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共贏、協同發展」的原則,圍繞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需求,聚焦一張藍圖幹到底,組建「山東建築大學教學實踐基地(雄安)」,依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全實踐流程,突出人才協同培養、產教深度合作、技術有效轉化、工程特色推廣,推動四方事業共同發展。山東建築大學教學實踐基地(雄安)將充分依託學校在建築規劃相關學科的人才集聚和科技創新優勢,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提供諮詢論證等智力支持,開展面向國家區域發展重大戰略的高水平人才培養,深化基於雄安新區「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建築規劃技術研究和工程示範,努力為服務「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通訊員 吳小平盧青宋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