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都清楚,在高考之前總共有三輪複習,一輪複習是在高三剛開學到年末,也就是說高三上學期的時間都是一輪複習時間。高三下學期是二輪複習跟三輪複習時間。一輪複習主要是複習高中教材上的全部知識點,可以說時間緊、任務量大。不管從時間長度上,還是任務量上,我們都可以看出來,一輪複習是非常重要的。在一輪複習當中,有很多誤區,如果複習時沒有避開,可能會影響高考成績。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一輪複習當中常見的5大誤區。
1. 複習無計劃,看到什麼學什麼
已經到了高三了,很多學生知道該下苦功夫好好學習了,一時間鬥志昂揚。但是由於缺乏複習計劃,看到什麼就學什麼,導致複習不系統,各科目沒能達到均衡發展,複習效率低下。長時間努力看不到成效的話,很多學生的自信心會受挫。老師有老師的複習計劃,但那時針對大多數學生的,學生要根據自身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複習計劃。比如從現在到一輪複習結束,各科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然後把這個目標細分到每個月,每周、每天,這樣複習就會變得井井有條、井然有序了。
2. 另起爐灶、脫離老師
老師帶著大家複習的時候,總有學生覺得老師講的內容簡單,自己早就會了,於是老師講課的時候,另起爐灶,自己學自己的。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危險的,老師課堂上講的,才是學生需要重點複習的內容。高三複習時間有限,老師在課堂上不會講廢話,講的都是高考常考的、必考的,可能會考的一些內容。所以,要重視老師每節課講的內容,跟著老師的腳步往前走。
3. 沉迷題海,重數量不重質量
很多學生認為考試考不好,是因為題做的不夠多,於是大搞「題海戰術」。題海戰術是很多高中生會採用的一種戰術,這種戰術應用的好,成績會有明顯的變化。但是如果沉迷題海,重數量不重質量,那麼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有時候認真研究1道題比做10道題的效果還要好。高三學生在做題的時候,要做一道題有一道題的效果,要研究每道題的考點、解題思路以及解題技巧。把這些都弄清楚了,可能同類型的題就都會做了。
4. 只看分數,不重分析
高三要經歷很多次考試,這些考試都是為高考準備的。高考前的所有考試都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高考減少問題。所以,我們不能只看分數,不重分析。考試分析才是考試的重頭戲,要對每道錯題跟追根源,把原因找到並且改正,錯誤才會不斷減少,進步的過程正是錯誤不斷減少的過程。
5. 避難就易,只對喜歡的科目下功夫
高三的複習過程是非常枯燥的,尤其是對於一些偏科的學生,複習到強科還好說,複習到弱科可能會更無味。所以,有的學生就會避難就易,在喜歡的科目上大下功夫,在弱科上花費的時間比較少。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高考看的不是單科成績,而是總體成績,只有總體成績好,才能提高你大學的檔次。
老師有話說:高三,每個學生都很拼,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犧牲自己的娛樂時間跟休息時間來學習是很常見的。有的學生認為晚上多學一點效果會更好,想法挺好的。但是熬夜複習到很晚,睡眠時間不夠,導致白天上課沒精神,複習效率不高,這樣也不行。學習的時候要注意勞逸結合,高質量的睡眠是學習效率的保證。在一輪複習中,大家都遇到了哪些問題,歡迎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