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吳志紅)11月1日,全國工商聯在2020中國(溫州)新時代「兩個健康」論壇上發布本年度的「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報告的主要結論。報告顯示,民營企業對營商環境滿意程度明顯好於去年,今年雖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但也正是因為此次疫情大考,使得廣大民營企業對各地的營商環境特別是政府的工作和政策的力度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今年6月至10月,全國工商聯組織開展了2020年「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工作,此次調查收回大中小微民營企業有效問卷40216份,有效數據1200多萬條。在百分制下,樣本企業對所在城市營商環境的總體評分為74.46分,法治環境第一81.44分,市場環境第二77.56分,比去年大幅提升16.5分,要素環境、法治環境、政務環境、市場環境、創新環境等五大環境的評分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民營企業預期快速回升。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各級黨委和政府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惠企政策落實落地,企業家信心得到有效提振,超過65%企業對今年後一段時間當地經濟前景、本企業盈利前景等表示樂觀。全國企業對所在城市經濟前景的信心達3.95分,高於去年的3.83分。
抗疫扶持和復工復產政策效應廣受讚譽。從整體來看,全國企業對抗疫扶持和復工復產政策都很滿意,總體評價都超過了4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企業希望政策常態化,包括各類就業補貼、穩崗補貼、階段性緩繳或適當返還社會保險費、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等。疫情之後,超五成樣本企業正在或計劃開展數位化轉型,其中浙江、河南、山西企業數位化轉型行動力最強。
融資難融資貴得到有效緩解。企業認為各類金融資源獲取難度較去年降低,包括銀行貸款、風險投資和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受益疫情以來金融惠企政策,企業銀行貸款成本顯著下降。從金融創新服務來看,廣西、山東、青海等省的企業較多受惠於中小微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浙江、江蘇、河北等省銀稅互動效果較好,湖南、浙江、黑龍江等省企業更多獲得了信用貸款。
政商關係趨好。政商關係總體評分為4.07分,較去年的3.88分提升較大。政商交往行為規範、企業服務的方式與效率、政府誠信履約情況、政商常態化溝通機制、對媒體或輿論對權力的監督等方面,均超過4分。在政商交往中,「政府人員參加商(協)會舉辦的年會、茶話會、學習考察」「調研企業期間按公務標準在企業食堂就餐」兩項比例提升,都超過了80%。85%的企業表示當地政府人員做到了「積極回應或協調辦理涉企特事急事、主動向企業提供政策解讀與明確指引」等,尤其是中西部省份改善更為明顯。疫情讓更多政府部門直接服務企業,拉近了政和商的距離,企業直觀感受顯著提升。
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兆前在發布會上還披露,根據調查問卷主觀數據和國家統計客觀數據進行權重計算,得出營商環境總得分。按照得分,營商環境最好的10個城市是杭州、上海、蘇州、南京、北京、溫州、寧波、深圳、廣州、成都。營商環境最好的10個省份是浙江、廣東、江蘇、上海、北京、山東、四川、福建、河北、湖南。此外,本次營商環境評價嘗試就設立了一道主觀題,由全國樣本企業自行填寫印象中營商環境最好的三個省份和三個城市。按照該題填報結果,廣東、浙江、江蘇得票過萬,成為「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深圳、上海、杭州得票過萬,成為「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
會上,溫州市還首次發布了民營經濟健康發展評價指標「溫州指數」。據介紹,溫州制定出臺的民營經濟健康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和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評價指標體系給出了為民營企業家精準畫像的「刻度尺」,把民營經濟統戰工作與城市經濟發展統一,是全國首個民營經濟評價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