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臺|義烏:「公建」菜市場為何冷冷清清?

2020-12-22 浙報融媒體

2018-06-20 07:55 | 義烏商報

馬路市場很「熱鬧」。

菜市場,與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近來,先後有不少市民向我們反映,一些「公建」菜市場冷冷清清,而一些自發形成的馬路市場、村級自辦的市場卻人聲鼎沸,但由此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期待引起各方關注,從而讓百姓的「菜籃子」拎得更輕鬆、更方便。

一些菜市場「變身」超市。

馬路菜市場人聲鼎沸

根據市民提供的線索,昨日清晨6時,記者一行來到工人北路與三挺路交叉口。穿過孝子祠公園後,我們發現大量攤點在路邊集聚,蔬菜、水果、肉類、水產以及鞋襪等生活用品應有盡有,攤販們一邊向行人展示商品,一邊使勁吆喝,行人紛紛圍攏上前進行選購。記者發現,在這條長200餘米、寬4米的道路上,佔道經營的攤點就有近40家。有市民說,這個馬路市場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附近居民買菜購物,但對周邊的交通和衛生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在三挺路一側,道路空間被嚴重擠佔。這些攤販把一半道路都佔據了,過路的私家車、公交車只能在一條車道上緩緩通過。

馬路菜市場人群熙攘,但附近的商貿區菜市場卻很冷清,只有屈指可數的幾位市民在裡面選購。連一些攤主都說,大部分市民覺得外邊的露天集市更方便、更便宜,都願意去那兒買。

東洲花園菜市場裡空蕩蕩。

「公建」菜市場門可羅雀

馬路菜市場、村裡自發形成的菜市場「人氣十足」,而不遠處政府投巨資建設的星級菜市場卻門可羅雀。與商貿區菜市場情況類似,東洲花園菜市場也面臨同樣的尷尬。昨日上午,當記者一行來到東洲花園菜市場時,發現除了攤主外只有一名顧客,市場內約一半的攤位空蕩蕩的。一位攤主說,這裡沒有人氣,很多攤位都「歇」了。

我們從一處市場宣傳欄了解到,東洲花園菜市場位於義烏最大的住宅示範小區——— 東洲花園,於2005年6月開業。該市場投資近1000萬元,佔地5551平方米,後又投資300萬元進行了改造提升,但原來在市場裡經營的商戶卻怎麼也不願意回來,他們都在市場對面的一條馬路上「安營紮寨」,生意好得出奇。市場方面雖然想方設法降低攤位租金、提供各種便利服務,但也只吸引了少數商戶。後來,有關部門對市場對面的「馬路市場」進行了整治,那裡的商戶又全湧向不遠處的鋼棚菜市場。於是,東洲花園菜市場越來越「冷」,如今,偌大的菜市場只有極少數攤主還在「苦守」。一名從開業初期就在東洲花園菜市場開副食店的經營戶說,政府投資那麼多建了這麼好的市場,現在這樣冷冷清清,太可惜了!昨日上午,記者一行又走訪了江東新村菜市場、江南菜市場等一些「公建」菜市場,同樣發現了「人氣低落」的現象。

這些菜市場為何「不叫好」

我們與一些經營戶、市民進行了交流,大家普遍覺得,政府投資建設了一個又一個菜市場,本是親民、為民、愛民的真切體現,但如今卻「不叫好」,實在可惜,更值得深思。採訪中我們發現,一些菜市場想方設法創新經營模式,如「菜市場+超市+出租」等,但同樣沒有擺脫「冷清」的局面,而且離市民越來越遠。

造成這樣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梳理後發現,至少有這麼幾個主要原因:一是布局不合理。因為舊村改造,很多村莊變成了社區,農民變成了居民,但一些城郊結合部的菜市場配套設施沒有跟上去,造成自建簡易菜市場的現象普遍;二是管理不到位。目前,很多菜市場屬於無證市場,有證的市場由政府部門在管,無證的是由村或者老年協會在管,而所謂的管也就是收收攤位租金、衛生費等。三是一些菜市場進行了「轉包」,導致市場攤位、菜價居高不下,而一些自發形成的路邊市場、鋼棚市場要「靈活得多」;四是一些居民由於圖方便、消費習慣、從眾心理等方面原因,樂意到路邊攤或人多、攤位多、菜品多的地方買菜。另外,還有一些菜市場「不務正業」,出租一些區域「幹別的事」等,這些都導致了「公建」菜市場不能聚人氣的局面。

(原標題《「公建」菜市場為何冷冷清清?》,原作者劉軍、王玲飛。編輯樓菲莉)

相關焦點

  • 打造農貿市場「義烏模板」 詞林菜市場「五化」創建成效顯著
    中國義烏網11月4日訊(記者 駱天成 編輯 童曉)「沒想到還能在菜市場裡直辦社保等各項業務,服務大大提升了!」「環境好多了,來買菜的人明顯增多了,我們攤位的生意也好多了。」依照浙江省「五化」創建目標,經過近幾個月的升級改造,義烏詞林菜市場的購物環境贏得了廣大市民和商戶的一致好評。
  • 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義烏打造菜市場「新顏值」
    中國義烏網7月22日訊(記者 駱天成 編輯 何冬圓)今年是義烏創建文明城市收官之年,為進一步提高文明城市創建水平,提升市民採購體驗,義烏市市場開發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市場中心」)對各下屬菜市場進行硬體設施全面改造提升。
  • 義烏又一家高顏值菜市場驚豔亮相!在你家門口嗎?
    經過一年多的緊張建設和籌備7月31日上午義烏市宗宅菜市場開門試營業啦走進市場,只見靈動的飛簷、精緻的軒窗、羊皮燈籠、青石地板......各種古建元素的運用,讓整個市場處處洋溢著濃濃的文化氣息,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到古代街市。
  • 義烏這個小區家門口有了菜市場 攤主和居民都樂開了花
    中國義烏網12月12日訊(記者 陳珊珊 編輯 童曉)新鮮蔬果、水產肉類、各類熟食……12月11日一大早,義烏後宅街道洪華小區剛開業不久的洪華菜市場迎來了第一批客人,開始了一天的熱鬧與生氣。對於這個菜市場,家住洪華小區的湯阿姨盼望已久。
  • 義烏宗宅菜市場驚豔亮相!7月31日開始試營業
    經過一年多的緊張建設和籌備,7月31日上午,義烏市宗宅菜市場開門試營業。走進市場,只見靈動的飛簷、精緻的軒窗、羊皮燈籠、青石地板......各種古建元素的運用,讓整個市場處處洋溢著濃濃的文化氣息,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到古代街市。在場的市民紛紛讚嘆:這個菜市場太美了!
  • ​義烏宗宅菜市場驚豔亮相!7月31日開始試營業
    市場環境古色古香來自台州的經營戶樓福蓮,和家人在義烏經營禽蛋生意10多年了,全家人在義烏已經擁有3個攤位。幾個月前,她就開始尋找菜市場準備開第四家店,看到宗宅菜市場的招商信息,馬上決定入駐這裡。她說,這裡地理位置不錯,周邊人群密集,而且市場環境這麼好,生意一定能越做越好。
  • 義烏打通公積金 公轉商(貼息)貸款渠道
    浙新中報訊(記者 孫丹玲 通訊員 傅浩宇)7月20日,義烏市民張女士收到浦發銀行發來的公積金公轉商貸款資金發放到帳的通知。這是義烏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首筆發放的公積金公轉商(貼息)貸款。
  • 冷冷清清
    在緊閉在大門之內,卻也想起了李清照所寫的《聲聲慢*尋尋覓覓》中的詞句,「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正如這《聲聲慢》中的詞,空空蕩蕩的,冷冷清清的,好是悽涼!悲悲慘慘好是心傷啊!看似轉暖的天氣,夾雜著寒冷。整晚機車的轟鳴聲本是難以入睡,竟然在不知覺當中凍醒了,看了看溫度計13°,打開了空調,心情在熱風的吹拂下,也漸漸的變暖了。
  • 義烏馬畈建農業奇幻樂園
    義烏馬畈建農業奇幻樂園 發布日期:
  • 「公建民營、醫養結合」 溫州綠康楠溪家園正式開園
    12月31日,美麗的楠溪江畔,溫州綠康楠溪家園正式開園,這是綠康醫養集團在溫州設立的首個「公建民營、醫養結合」社會化運營的養老、助殘、康復、護理服務機構。高金龍說,以前一個人住,家裡總是冷冷清清。「這裡的護理員對我們很關心,早上我們一起床,就給我們打好熱水,給我們倒水喝。睡覺前,還來看我們,幫我們掖一掖被角,掛好衣服。晚上巡夜至少兩次。」高金龍用「服務好、環境好、活動豐富」來評價楠溪家園。護理員拿出活動安排表,上面滿滿當當地記載著老人每天的活動內容。
  • 樂活| 義烏這個公園正式揭牌了!承載著無數義烏人...
    樂活| 義烏這個公園正式揭牌了!承載著無數義烏人...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樂活| 義烏這個公園正式揭牌了
  • 松崗要建 軟裝界的「義烏」
    據項目投資方深圳市滿京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紅洲介紹,該項目建設後預計將是全國最大的「軟裝中心」,將是集軟裝的設計、培訓、博覽、線上線下採購、分銷於一體的國際規模的平臺,黃敏在現場表示,作為所在區域最有代表性的項目,其他城區建設也將以藝展中心為核心進行布局,要將該區域打造成國際水準的軟裝藝術中心,成為軟裝界的「義烏」。
  • 開門賠錢,關門更沒出路 「義烏模式」為何海城失靈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開門賠錢,關門更沒出路 「義烏模式」為何海城失靈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本報記者劉荒、黃海波2016年9月28日,遼寧省海城市西柳鎮。「南義烏、北海城,共築專業市場新航母」的巨幅海報,成了當地最吸睛的開業慶典廣告。
  • [海峽午報]臺灣 蔡英文官邸旁可建豪宅不讓建菜市場 被批視百姓為...
    [海峽午報]臺灣 蔡英文官邸旁可建豪宅不讓建菜市場 被批視百姓為敵人 臺灣——蔡英文官邸旁可建豪宅不讓建菜市場,被批視百姓為敵人。
  • 重現二代市場原貌 義烏小商品市場舊址公園試運營
    這塊曾經是義烏市第二代小商品市場、義烏副食品市場、老新馬路菜市場的「風水寶地」,又一次「開市營業」了。舊址公園由義烏市市場開發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全額投資,是在第二代小商品市場原址上通過原貌恢復建立的一座舊址類公園。公園內融入了鮮明的人文特質和地域文化,引入富有義烏特色的老行當,使非遺文化與市場有機融合,還原了義烏市小商品市場風貌。
  • 維邁籤約捷報 | 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項目
    項目名稱 | 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項目項目地址 | 浙江 義烏研究院依託復旦大學的學科、人才、技術、校友資源優勢,通過融合創新機制,搭建集人才培養、高端培訓、政產學研結合、國際智庫等為一體的合作平臺,聚焦國際化創新人才培養、學科融合發展、科技成果轉化等領域,切實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著力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和義烏的城市發展能級,促進復旦大學中國特色世界頂尖大學和義烏「世界小商品之都」建設。
  • 建全球最大襪業市場 諸暨大唐在叫板義烏?
    探訪大唐:正建產業鏈式市場群  9月29日,本報記者實地探訪了這個位於諸暨西南部的傳奇名鎮。從現代化的城鎮建設、繁華的街市以及馬路上疾馳的豪車中,不難看出大唐工業經濟的繁榮。在這600多戶經營戶中,有一半是老襪子市場經營戶的遷入,另一半來自全國各地,主要是海寧、浦江、義烏以及江蘇、東北等地。  「來自義烏的經營戶主要是在義烏的諸暨商人,真正的義烏人並不多。」陳榜偉說。記者在市場裡轉了一圈,發現其格局與裝飾有些類似於義烏國際商貿城。而來自義烏的一些襪子品牌如「浪莎」、「夢娜」在這裡開有較大面積的展示店鋪。
  • 菜場換「裝」城市提「質」 義烏市場集團推進農貿市場改造助力城市...
    2018-03-28 10:11 | 義烏商報一座城市美不美,不光看顏值,更要看氣質。剛剛過去的一年,義烏城市有機更新推進如火如荼,幢幢高樓拔地起,條條大路通四方。一棟棟陳舊不堪、年久失修的老房夷為平地,城市舊貌新顏;一個個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的社區相繼建成,居民喜遷新居。
  • 復旦大學將在義烏市建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預計總投資50億元
    作為與上海交通大學比肩的復旦大學也不甘示弱,將在浙江省義烏市建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義烏古稱「烏傷」,1988年撤銷義烏縣,設立義烏市。義烏是中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在縣級市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先後被授予中國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和浙江省文明示範市等榮譽稱號。
  • 義烏俗語趣事多 解密義烏方言不為人知的秘密
    不知是因為義烏話腔調各異,還是緣於義烏是座新興的「移民城市」,如今越來越多的義烏年輕一代不會說義烏話,在公共場合,大家都習慣說普通話。其實很多場合,方言是一門外語,並且是一門長大以後就無法學習的外語。所以,從現在起,我們要教我們的孩子學說義烏話。這不僅僅是對義烏鄉土文化的傳承,而且是義烏小孩子的一門技術,小時候不學以後就永遠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