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軒然吧
最近,哈爾濱的汪女士抱著三歲的女兒去社區醫院接種了流感疫苗,當晚寶寶就出現了高燒驚厥的現象,醫院的檢測結果顯示,白細胞和淋巴細胞都高出了正常值,醫生判斷孩子有隱形感冒。可惜的是,在此之前汪女士沒有察覺孩子的感冒跡象。
醫生提醒,接種疫苗之前,家長要帶孩子在醫院的兒保科做檢查,確定孩子的身體狀況適合接種。接種後至少讓寶寶留院觀察30分鐘,無不良反應再離開醫院,避免在接種後有一些不良反應,必要時採取救治措施。
感冒,發燒,腹瀉這些情況都是不能接種疫苗的,孩子在接種疫苗前要注意觀察他的身體狀況,接種時也要及時與醫生溝通,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
春季來臨,又有一批寶寶要開始接種疫苗啦!對於疫苗的接種很多家長可能知道一部分。但是對於接種的一些小常識、計劃外疫苗的接種、五聯疫苗等都不熟悉。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小經驗!
接種小常識
接種前,將孩子的情況詳細告訴醫生,包括有無生病或發熱、有無傳染病、有無遺傳病、有無嚴重疾病以及有無過敏等等;
接種後,最好停留半小時,看看孩子有無不良反應,再離開。
接種後十天內最好密切觀察,會出現一些接種反應,詳細內容請務必閱讀接種說明。
有些疫苗接種後會低燒,一般不需要特別處理,讓孩子多喝水就行。如果超過38.5度,甚至超過39度,就要去醫院了。出現這種症狀有可能孩子對疫苗中的某些成分過敏,也可能是疾病疊加,也可能是本身體質的問題,總之,父母一定要仔細觀察,做好接種後的記錄,以便對症下藥。
計劃外疫苗
除國家規定寶寶必須接種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種的疫苗都屬於推薦疫苗,也就是計劃外疫苗。這些計劃外疫苗都是本著自費、自願的原則,家長可以有選擇性的給寶寶接種。
包括水痘疫苗、HIB疫苗(B型嗜血流感桿菌疫苗)、輪狀病毒疫苗、流感疫苗、23價肺炎球菌疫苗、出血熱疫苗、狂犬病疫苗、A肝疫苗等。
計劃外疫苗接種的最佳時間
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多糖疫苗):7個月注射,間隔2-3個月注射一針,第二年加強一針效果最好。
水痘疫苗:1歲以上接種。
肺炎疫苗:2歲以上接種。
流感疫苗:6個月以上的寶寶根據情況一年接種一次。
A肝疫苗:1歲以上接種。
輪狀病毒疫苗:6個月-3歲的寶寶可以每年口服一次。
如何選擇計劃外疫苗接種
接種計劃外疫苗,首先考慮寶寶的體質,對7個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腎炎、糖尿病等或抵抗能力較差的寶寶,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並誘發舊病發作或加重,應考慮給寶寶接種流感疫苗。
經常患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2歲以上的寶寶,可以考慮接種肺炎疫苗。
家有寵物應當特別注意,凡被動物咬傷或抓傷後,不論大人還是寶寶,都應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
還要根據寶寶具體生活環境的需要具體選擇,比如水痘疫苗,參加集體活動的寶寶可考慮接種,對於居住分散、不參加集體託幼的寶寶,可不接種。
如果寶寶經常在外就餐,最好接種A肝疫苗。
秋冬季節容易發生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秋季腹瀉,而該疫苗的保護期為一年半,因此可以在每年的3月份到9月底接種輪狀病毒疫苗。
五聯疫苗
五聯苗是一種在國外廣泛應用的疫苗,它可以使寶寶的接種次數由原有的12次減至4次,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的機率。如果你選擇了給寶寶打五聯苗(自費進口),那麼就可以少打三種疫苗:減毒脊灰,百白破和HIB。
五聯針包括白喉、百日咳、破傷風、脊髓灰質炎和B型嗜血流感桿菌。
註:五聯疫苗屬於二類疫苗(是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疫苗),家長可以根據自家條件和寶寶情況決定是否接種。另外。各地區五聯疫苗價格略有不同,以當地實際價格為準。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