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縣,古稱漁陽,春秋時期稱為無終子國,戰國時稱無終邑,秦代屬右北平郡,唐朝設薊州。新中國成立後,屬河北省轄縣,1973年9月劃歸天津市,相沿至今。薊縣位於天津市最北部,地處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全縣總面積1593平方公裡,下轄26個鄉鎮、一個城區街道辦事處、949個行政村、15個居委會,總人口96萬人。縣內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7,文物保護點268處,革命戰爭遺址和紀念地160多處。上元古界地層部面舉世無雙,千年古剎獨樂寺獨一無二,新石器時代遺址。夏商遺存,西周遺址,漢墓群,唐宋元遼墓葬,清王爺陵和太子陵等古遺蹟。古遺址遍布全縣,堪稱是文物大縣。
盤山
是自然山水與名勝古蹟並著、佛教寺院與皇家園林共稱的旅遊勝地 位於天津市薊縣西北15公裡處,又因她雄踞北京之東,故有「京東第一山」之譽。 相傳東漢末年,無終名士田疇不受獻帝封賞、隱居於此,因此人稱田盤山,簡稱盤山。清朝乾隆皇帝一生32次登臨盤山,留下盛讚盤山的詩作1702首,第一次巡幸盤山時,就發出了「早知有盤山 何必下江南」的感嘆 盤山南距天津市區110公裡,東臨唐山市100公裡,西至北京60公裡,似一條巨龍,盤桓於京東津北。盤山景色以「五峰八石」、「三盤之勝」而奇特稱絕。主峰掛月峰海拔 864.4 米 ,前擁紫蓋峰,後依自來峰,東連九華峰,西傍舞劍峰,五峰攢簇,怪石嶙峋。天然形成了「三盤之勝」,上盤松勝,蟠曲翳天;中盤石勝,怪異神奇;下盤水勝,濺玉噴珠。
黃崖關
黃崖關長城坐落在薊縣城北28公裡處的崇山峻岭之巔。東有懸崖為屏,西以峭壁為依,樓臺林立,關隘扼守水陸要衝,是比較完備的古代軍事防禦體系。他將中國萬裡長城精華薈萃於一地,文化內涵豐富,被長城專家譽為「萬裡長城的縮影」。這裡依山傍水,自然景觀雄、險、秀、古,人文景觀新、奇、幽、雅,是品位較高的旅遊風景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平定為世界文化遺產,1990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列為「津門十景」之首,2001年1月被國家旅遊局平定為國家4A級景區,是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龍山
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薊縣縣城往東走20裡,九龍山是一座以森林景觀為主體的生態型自然景區,轄九龍山、梨木臺、黃花山三大風景區,總面積2.1萬畝。 0 它西鄰古長城,東依清東陵,南瞰翠屏湖,風巒疊翠,連綿聳立九條山脊,恰似九龍聚首,故名九龍山。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該公園擁有各類珍稀植物達300多種、野生動物40多種。區內不僅山巒起伏,雄偉壯觀;植被繁茂,林海茫茫;山泉噴湧,生機盎然,是一處難得的天然氣倉和綠色寶庫,而且這裡可觀賞春花、夏瀑、秋果、冬青,四季美景令人流連。
獨樂寺
位於天津薊縣城西門內,始建於唐代,主體建築是山門和觀音閣。 山門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廡殿頂古建築,門上懸掛的「獨樂寺」匾額相傳是明代官吏嚴嵩所題。山門兩側有兩尊高大的天王塑像守衛兩旁,俗稱「哼」「哈」二將,是遼代彩塑珍品,山門後面還有清代繪製的四大天王壁畫。獨樂寺山門正脊的鴟尾,長長的尾巴翹轉向內,猶如雉鳥飛翔,十分生動,是我國現存古建築中年代最早的鴟尾實物。 觀音閣高23米,是我國現存雙層樓閣建築中最高的一座,也是國內現存年代最早的古代木結構樓閣。閣內觀音塑像高16米,觀音頭上還有10個小頭像,所以又稱十一面觀音,是我國最大的彩色泥塑之一;觀音閣四壁,繪有五彩繽紛的壁畫,北牆後門兩側和東、西牆繪有羅漢像,是研究我國繪畫和佛教史的重要資料。
梨木臺
梨木臺自然風景區地處天津最北端,被稱為「天津北極」。景區內峰林峽谷雄、險;森林景觀秀、幽;潭、瀑細水長流;藤蘿攀援纏繞,形成了奇特的自然風光,被專家學者譽為「天津的神農架」。這裡地質景觀奇特,是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典型的石英巖峰林峽谷地貌,自然形成巖畫嶺、登天縫、五指山、萬卷天書等景觀。
翠屏湖
翠屏湖又名於橋水庫,因南依翠屏山而得名。於橋水庫位於天津薊縣城東,距縣城約4公裡是治理薊運河的主要工程之一。翠屏湖水面寬闊,湖東西長35公裡,南北寬約8公裡.已修建的環湖公路,全長50.87公裡。 登翠屏山俯瞰,煙波浩渺,水天一色;蕩舟湖上,鷗浮上下,魚戲東西。翠屏南岸,葡萄壓枝,花果滿園;西岸大堤橫臥,綠樹緣堤,遠山如黛。翠屏湖沿岸,還有眾多的名山古寺。翠屏山,鳳凰山,兩山一南一北,扼守湖西大壩。翠屏湖盛產魚蝦,尤以金翅鯉魚聞名天下。
八仙山
在薊縣城關東北35公裡處,有一處華北地區罕見的八仙山次生林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049.3公頃,絕大部分為天然次生林,森林覆蓋率90%以上。這裡群峰高聳,林木茂密,山深路險,曾是清東陵風水禁地。9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9座之多。 在保護區內不但分布著362餘種植物,有相當一部分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和多種珍禽異鳥,而且也是天然的中草藥寶庫,生長著各種中草藥200多種。 傳說八仙過海行經此處,被這裡的叢林深谷、玉障清溪、林海波濤的優美景色所吸引,變在山坡一巨石上飲酒休息,這塊方石被稱為「八仙桌子」,此山遂得名,後改為八仙山。
薊縣國家地質公園
公園位於天津市薊縣縣城北,公園面積342平方公裡,包括中上元古界地質自然保護區、八仙山石英巖峰林峽谷景區、九山頂石英砂巖峰林景區、黃崖關斷崖地貌景區、盤山花崗巖地貌景區、九龍山碳酸鹽巖峰叢景區、府君山地質構造遺蹟景區。其中「中上元古界」是保存最完好,地質科考價值最高的一處。 另外,尚有一些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質現象,如形成於距今12億~13億年間的沉積海泡石礦床和鐵嶺組內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噴氣孔構造。薊縣中上元古代地層剖面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寶貴自然遺產,其中所保存的重要古生物化石,對研究早期生命進化歷史和地球演化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玉龍滑雪場
天津首家大型滑雪場,坐落於天津薊縣城北7公裡,津圍公路東側。這裡銀裝素裹,翠柏參差,為薊縣幾大景區之腹心,地理位置獨特。按照中國滑雪協會的標準要求,建有初級滑道兩條,中級滑道兩條,雪圈道一條。
府君山
府君山位於天津市薊縣城區北,明代以前叫崆峒山,其中穿雲洞、山頂洞、白大洞等較為有名。崆峒積雪,為古代漁陽八景之一。明嘉靖,清康熙、道光,民國時期的《薊州志》和《欽定盤山志》等,對此山都有著述,並都有黃帝登此山問道廣成子的記載。明代以後,山上建有崔府君廟,故改稱為府君山,沿用至今。 府君山坐落在漁陽城北,山勢平緩,緊鄰城垣。府君山由於其特殊的地質構造,是地質活化石,近年被國家確定為「國家級地質公園」的一部分。後開闢為公園,目前公園內有入口三處(其中山門牌樓一座)、功德亭、望湖亭各一座、電視轉播和觀光塔一座,還有動物雕塑、地質景觀石碑等設施。
九山頂
九山頂自然風景區坐落在薊縣下營鎮境內,九山頂一峰突起,直插雲霄,四周群山環抱,如眾星捧月。登臨山頂,南眺翠屏湖,北望燕山主峰霧靈山,東觀遵化金星山,西看平谷金海湖,六千七百平方公裡的大好河山盡收眼底。 傍著山溪,走進山谷,就進入了九山頂的地界。黃崖關長城如巨龍一樣在崇山峻岭間起伏。山溪谷地兩旁的山坡上,桃紅柳綠,山花爛熳,果實飄香,風姿綽約;座座磚房,間豎別致小樓,錯落有致。從常州村南望,大東山有神掌通天、彩鳳朝陽。魚頭山雙獅對舞,卻是奇異、奇妙、奇絕的所在。在常州溝口,俯身潛人低谷,一座險峻的山口出現在面前。口外的東山岡上,鬱郁的松林,簇擁著兩株高聳入雲的「松樹王」,比肩而立,雄渾偉岸。
白塔
位於薊縣城西南隅、獨樂寺正南300米處,始建於遼清寧四年(1058年),明清兩代均有重修。該塔下部為密簷塔型,上部砌作覆缽式,造型奇特,是遼塔的代表作。塔高30米,平面呈八角形,塔門內有舞樂伎浮雕,刻工精細,栩栩如生,是研究遼代音樂舞蹈的重要例證。塔身南門內置佛龕,牆內有壁畫;八個轉角處造重層小塔,簷角系銅鐸。塔中還有許多價值很高的文物,如遼國的水晶龜形盒、琥珀小方塔等。
智利風情園當季適宜
智利風情園是園區與智利大使館首次合作,活動得到智利大使館的獨家授權支持,只為打造中國首家具有智利與南美風格的休閒、度假、娛樂及體驗的旅遊綜合體,將成為京津地區極具特色的旅遊好去處。 智利風情園佔地360畝,由安第斯國際會所,上海世博會智利國家館,智利水果種植採摘基地三部分組成,總投資3.62億,是集住宿、餐飲、參觀、體驗、採摘、休閒度假為一體的大型旅遊園區。 品味智利紅酒的圓潤、迷醉在熱情似火的昆卡舞蹈之中;端坐群山環抱、在果樹蔥鬱中靈魂遠行;與家人共享新鮮三文魚作伴智利櫻桃的美味,給愛人帶來晨曦木屋別墅裡一個許久不曾的擁抱,在一片異域風情中,洗掉城市的鉛華與疲憊,回到期盼許久的寧靜。
盤山烈士陵園
盤山烈士陵園位於天津市薊縣盤山。1959年建成,是冀東有名的烈士陵園之一。佔地20公頃,主要建築物有烈士紀念碑、烈士墓區、烈士紀念館和革命傳統教育紀念館。建築物宏偉壯觀,富有民族風格。園內松柏蒼鬱,肅穆莊嚴。紀念碑用漢白玉石塊砌成,四周碑文分別是聶榮臻題寫的「光榮烈士永垂不朽」、謝覺哉題寫的「永遠活在人民心中」、李運昌題寫的「為人民革命事業而犧牲的英雄們永垂不朽」、宋劭文題寫的「抗日英雄浩氣長存」。烈士紀念館內有毛澤東主席的題詞和烈士遺像、傳略及烈士英名錄。
八仙洞
八仙洞在薊縣黃崖關,洵河東岸山崖間。洞口為木結構窟簷,面闊3間,廡殿頂。正面民間上置板門兩扇。簷下懸「洞天福地」木匾。洞內依地勢築有半弧形神臺,其上塑八仙塑像,兩側塑有金童玉女。
石龍峽
天津市薊縣石龍峽風景名勝區坐落於薊縣下營鎮段莊村北,主要景觀有:武財神與黑龍、巖畫《江山多嬌》、黑龍祈雨、龍潭、龜兒背母、金蟬望潭、石龜窺視、天瑤池瀑布、百藥園等。石龍峽景區是人們回歸自然,返樸歸真,度假休閒的理想境地。 石龍峽景區是一道神秘的大峽谷,在九宮山的各處景點中,以石龍峽對人的腿力最具挑戰性。它長達5公裡,以懸崖、奇石、古樹、疊瀑、潭池等組成不同的自然景觀,是一個原始森林帶。 石龍峽的得名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在歸龍橋下,有一條首尾俱全的石龍,半掩在溪水之中,如欲逆水而上,傳說是「龍湫」之龍欲乘霧飛出溝外,躍出龍門,隨即化為鯉魚,小龍後悔莫及,趕快回頭跳還龍湫之上,雖然復化為龍,然而筋疲力盡,無力再逆水而上,於是掩入水中化為了石龍。 石龍峽景區可分為上下兩段,上段以奇石、壽木和大片混交林為主,統稱「翠壽坡」。坡上都是奇花異草,珍稀古樹,遍山皆翠。下段以橋梁、瀑布為主,石拱橋、鐵索橋、棧道、跳石加起來有十幾處,而池潭、瀑布更是數不勝數。
漁陽古街
漁陽古街(又稱武定街)位於天津薊縣,古街東起鼓樓,西至獨樂寺停車場,全長350米,道路寬16米,經過改造,兩側為仿明清建築,又恢復了原有風貌,是薊縣較早興建的城內重要商業旅遊基礎設施街兩端各有牌樓一個。 整個古街具有明清建築風格,起脊飛簷,高閣聳立,雕梁畫棟,巧奪天工。搖曳多姿的百年老槐和千年古剎獨樂寺交相輝映,更使人心曠神怡。古街店鋪櫛次鱗比,商戶雲集,旗幌迎風招攬,富有地方特色。鼓樓座落於薊縣城內十字街口,是天津地區僅存的鐘鼓樓建築。原有鍾、鼓兩樓,明天順三年合為一樓,這也是薊縣鼓樓的始建年代。明正德、嘉靖,清順治、康熙、乾隆年間多次重修,最後一次修葺是道光十四年(1834年)。前簷正中「古漁陽」三字額匾,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薊州知洲張朝宗所書。鼓樓下部為磚砌臺基,東西長23.6米,南北寬16.85米,中間設拱形券門。臺上四周設雉堞,正中為木構城樓,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四周迴廊,簷下鬥拱環繞。青瓦九脊大頂,朱柱綠額,畫棟飛簷,流光溢彩,矗立在十字街口,巍峨壯觀。漁陽古街中有千年古剎——獨樂寺。如今,獨樂寺已和白塔寺、魯班廟、鼓樓一起成為薊縣古城內的著名旅遊景點。因寺內有觀世音菩薩的大塑像,故又稱「大佛寺」。
甘澗風景區
甘澗風景區舉目群峰競秀,放眼林海蒼茫,大面積的森林植被,近百種珍稀植物樹種,造就了天然森林氧吧。 這裡不僅是純天然的大自然,而且天然形成回首觀音、天王神塔、二郎天狗、老君爐、仙人缸、懸空洞、天門、月牙湖、旭日瀑布等60餘個自然景觀和數十個幽深古洞,更增加了森林生態的奧妙與神奇。 甘露山自然生態風景區不僅自然景色秀美,而且人文資源歷史更為久遠,風景區內擁有明清古樹,馬王廟,三線軍工廠,八路軍抗戰遺址,抗戰紀念碑等人文景觀20餘處,蘊藏著深厚歷史和文化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