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並不是為了多賺點錢」 鍾南山為「鍾南山」揭幕

2020-12-25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12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林潔)今天,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華附」)132周年校慶,作為1955屆的校友,鍾南山院士為「鍾南山塑像」揭幕。鍾南山勉勵學生,學醫並不是為了多賺點錢,希望華附能成就更多英豪。

走進學校,夾道歡迎的學生沸騰了,熱烈的掌聲響徹校園。在大型追星現場,鍾南山告訴同學們,自己1953年進校、1955年畢業,他感嘆了65年光陰彈指一揮間,華附發展得非常快。

「鍾南山塑像」位於華附奧校樓前廣場,高度超兩米,鍾南山院士戴著眼鏡凝望遠方,脖子上掛著聽診器。

為塑像揭幕後,鍾南山感謝母校。他說,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大家可以在這裡舉行校慶來之不易,需要珍惜。「我們正逢盛世,更要發奮圖強。繼續努力,國家的前景依靠你們。」

鍾南山講述了全體中國人民特別是醫護人員戰疫的故事,勉勵同學們要有「大我精神。」他說,今年的疫情防控期間,華附在組織師生、校友進行愛心協助抗疫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很多校友到武漢進行支援,體現了華附人的愛國愛校的精神。他指出,華附學生在學習工作要提高,社會責任感也要提高。

「我希望(學生當中)一些人能夠學醫。」 鍾南山表示,今年廣東高考生選擇醫學專業人數增加了將近4000人,分數高了不少。這是學生們看到全國的抗疫精神,思想上有很大的轉變。「學醫並不是為了多賺點錢,學醫是為了更好地為大家服務,有這樣的精神的話,我們的同學是一往無前的。」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是一個精神,這個精神是要有夢想,要有激情,要有追求,要爭氣。

黨委書記、校長姚訓琪表示,鍾南山院士是共和國勳章的獲得者,是華附的驕傲,希望學生們以鍾南山為榜樣,今後在學習和各個領域的工作中,追求真理,成為國之棟梁、民之希望。

據悉,今年國慶節後,華附擬定為學校傑出校友樹立雕塑作為勵志教育。今年校慶,該校決定給鍾南山院士立雕塑,由華附駐校美術工藝大師王增豐及本校美術教師執行。歷時1個多月,全部由老師們課餘時間完成。

攝影:陸明傑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鍾南山到母校為「鍾南山」塑像揭幕:學醫不是為了多賺錢
    華附立起校友鍾南山塑像!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簡稱「華附」)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附中日),校友鍾南山院士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鍾南山勉勵學生,希望有一些人能夠學醫,能夠當醫生,希望華附成就很多的英豪。
  • 鍾南山為「鍾南山」揭幕
    南方日報訊 (記者/馬立敏 鍾哲 實習生/施文昕 通訊員/李芸)華附立起校友鍾南山塑像。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下稱「華附」)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
  • 鍾南山為「鍾南山」揭幕!
    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簡稱「華附」)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附中日)校友鍾南山院士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鍾南山塑像揭幕。鍾南山勉勵學生,希望有一些人能夠學醫,能夠當醫生,希望華附成就很多的英豪。「我是1955年畢業,到現在已經是65年了。65年的光陰一下過去了,華附在這65年裡發展得非常非常快。」
  • 昨天,鍾南山為「鍾南山」揭幕!真·大型追星現場……
    昨天,鍾南山為「鍾南山」揭幕!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大型「追星」現場↓↓鍾南山塑像揭幕。鍾南山勉勵學生,希望有一些人能夠學醫,能夠當醫生,希望華附成就很多的英豪。
  • 鍾南山院士為自己塑像揭幕 母校學子瘋狂追星
    優秀校友代表、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來到母校為學校慶生,同時親手為鍾南山塑像揭幕。鍾南山院士回憶了在華附讀書的歷程," 我是在 1952 年底 1953 年,4 個學校合併的時候進入學校,55 年畢業,到現在為止已經是 65 年了。" 他表示母校華附非常優秀,在 65 年裡發展的非常快。同時感謝母校對他的鼓勵。
  • 鍾南山回母校為「鍾南山塑像」揭幕
    」揭幕。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雕塑位於華附奧校樓前廣場,高度超兩米,下半截為長方體碑身,上半截為鍾南山半身胸像。鍾南山院士戴著眼鏡凝望遠方,脖子上掛著聽診器。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校長姚訓琪表示,鍾南山院士是共和國勳章的獲得者,是華附的驕傲,希望學生們以鍾南山為榜樣,今後在學習和各個領域的工作中,追求真理,成為國之棟梁。
  • 華附「鍾南山塑像」揭幕
    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32周年校慶,1955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感謝母校多次邀請的盛情,勉勵學弟學妹,回母校為「鍾南山塑像」揭幕。雕塑位於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友「明日之星」園。高度286釐米,基座180釐米,銅像106釐米。鍾南山院士塑像戴著眼鏡凝望遠方,脖子上掛著聽診器。
  • 為自己的塑像揭幕!鍾南山氣魄過人?
    2020年12月12日,廣州,作為校友,在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慶之際,鍾南山返校為塑像鍾南山揭幕。
  • 鍾南山談高考志願填報:希望更多年輕人願意學醫
    昨天(29日),鍾南山院士在接受總臺央視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更多年輕人願意學醫。採訪中,鍾南山院士回憶了自己選擇學醫時的經歷,講述了作為醫生的責任和擔當。受父母影響決定當一名醫生鍾南山院士說,自己選擇學醫很主要的原因是受父母影響。因為父親、母親都是醫生,所以從小耳濡目染。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我父親是兒科的醫生。
  • 鍾南山院士回母校為自己塑像揭幕,這才是學子們應該追捧的明星
    之前曾經發生過,小學老師帶著全班學生應援肖戰,為其加油助威,引起網民大聲討。不是說老師不能追星,而是不能帶著學生追星,把價值觀還沒有形成的小學生帶偏了。因為非典,人們知道了鍾南山,那句把「把重病患者都送到我這裡來」鼓舞了無數人,體現了醫者仁心和社會責任感。鍾南山也因此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面對新冠疫情,鍾南山第一個明確發出了病毒存在人傳人現象的警示,並對外提出,沒有特殊情況,外面的人不要去武漢,武漢的人不要去外地,讓國人對疫情發展情況有了正確的認識。
  • 華附校慶立超兩米高鍾南山塑像 鍾南山回母校揭幕
    鍾南山塑像昨在華附揭幕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秋明 攝羊城晚報訊 記者蔣雋、通訊員李芸報導: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舉辦132周年校慶,1955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塑像位於華附奧校樓前廣場,高度超兩米,下半截為長方體碑身,上半截為鍾南山半身胸像,鍾南山院士戴著眼鏡凝望遠方,脖子上掛著聽診器。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姚訓琪表示,鍾南山院士是「最美逆行者」、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是華附的驕傲,希望同學們以鍾南山為榜樣,今後在學習和各個領域的工作中,不迷信權威,追求真理,成為國之棟梁。
  • 鍾南山回母校,秒變追星現場!網友直呼:這才是我們的偶像!
    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舉行了「鍾南山」塑像揭幕儀式。1955屆高中校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來到華附為母校慶生,並為塑像揭幕。師生夾道迎接、高喊歡迎口號,秒變「追星」現場。鍾南山勉勵同學要有大我精神,要一往無前,要有夢想和激情,要爭氣,以後會更好。
  • 追星第一線:鍾南山回中學母校,勉勵學弟學妹當醫生
    校友鍾南山院士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鍾南山的到來,引發了華附學子的「追星熱潮」。作為大師兄,他勉勵同學們學醫,將來為人民服務。鍾南山講述了全體中國人民特別是醫護人員的戰疫故事,勉勵同學們要有「大我精神。」
  • 鍾南山回母校,師生夾道歡迎秒變追星現場!網友:這才是該追的星
    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華附」)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附中日),舉行了「鍾南山」塑像揭幕儀式。1955屆高中校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來到華附為母校慶生,並為塑像揭幕。師生夾道迎接、高喊歡迎口號,秒變「追星」現場。鍾南山勉勵同學要有大我精神,要一往無前,要有夢想和激情,要爭氣,以後會更好。
  • 華附132周年校慶 鍾南山回母校華附如大型追星現場
    校友鍾南山院士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鍾南山的到來,引發了華附學子的「追星熱潮」。鍾院士說:「華附學子是精英中的精英,你們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希望大家為祖國的科技創新奉獻自己的力量。」作為「大師兄」,他勉勵更多小「學弟」和小「學妹」學醫,並表示當醫生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更好地為大家服務。有這樣的精神,就能在面對困難時,始終勇往直前。
  • 鍾南山院士呼籲年輕人學醫,醫護人員數量少,醫學專業值得報考
    鍾南山呼籲年輕人學醫近日,鍾南山院士呼籲廣大高考生學醫,因為中國現有醫護人員數量太少了,希望更多年輕人投入醫學事業的發展中來,造福更多的老百姓。鍾院士表示,在一些省份最低分的考生學醫,但是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最高分的學生才能夠學醫。為什麼只有高分考生才能學醫呢?
  • 鍾南山雕塑母校剛揭幕,有人卻提起了「活人不立像」忌諱
    文\江湖小舞 今天,一則鍾南山院士親臨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為「鍾南山塑像」揭幕的消息,引發眾人熱議。 作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獲得這樣的殊榮毫不為過,就像華師附中校長姚訓琪所言,「舉行鍾院士塑像揭幕儀式是為了號召全體華附人見賢思齊,向鍾院士學習。」
  • 鍾南山告誡醫學生要學做人
    【鍾南山告誡醫學生要學做人 】今天是2020年教師節 ,剛剛獲得「共和國勳章」的鐘南山院士以職工的身份,參加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辦的慶祝第36個教師節大會。整個演講金句頻出,分享教書育人的感悟和經驗,不斷引來現場熱烈的掌聲。
  • 鍾南山:無雙國士 醫教雙馨 | 感念師恩 · 楷模①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稱廣醫一院)科研團隊成員關偉傑還在實驗室分析新冠病毒感染特徵。在鍾南山的推動下,廣州醫科大學將南山班、南山學院作為試點,以人體器官系統為統領,整合原本分離的基礎知識和臨床知識。學校還為學生配備診療經驗豐富的導師,帶他們進醫院早臨床、多臨床、反覆臨床。 從大一下學期起,南山學院2015級學生麥泳琳每學期都會先學器官系統基礎知識,隨後到醫院對應的科室實習。
  • 醫者仁心!鍾南山說醫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醫者仁心!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1936年生於南京,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公派留學生。17年前,非典期間,67歲的鐘南山牢牢堅守於此;17年後,新冠肺炎疫情襲來,84歲的他,仍然像一名鋼鐵戰士站在鬥爭最前線。「醫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