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汽車文化 原創]
2018年,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我們不往大了說,就來說說汽車這方面。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我國汽車市場的萌生就註定不凡。80年代,進口、合資的汽車品牌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90年代,國內外企業聯手、國產開發的浪潮也在推動著整個汽車市場的發展。在這之中,曾經佔據「兩微」之一的貴州雲雀在一時間得到國家造車計劃的認可,相信聊到這個品牌,會喚醒不少人的汽車記憶吧……
說雲雀,就必須先要說說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貴州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貴航」)。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這家企業響應國家的號召,從軍工產業完成了向民用產業的轉型,這也是雲雀汽車誕生的由來。
1964年誕生的「貴航」是一家軍工老廠,當年研發製造飛機、航空發動機等。隨著時代潮流的變動和響應改革開放的政策,這家軍工企業不得不面臨著部分產業的轉型,向著多元化發展。
1988年,在「軍轉民」的趨勢之下,「貴航」在克服內部矛盾之後瞄準了汽車產業。很快,「貴航汽車」的招牌便開始替代「貴航」向著外界發出聲音。
但核心問題是:「貴航汽車」是一家初次涉及汽車產業的企業,「有病亂投醫」的方式是絕對不可取的,因此,他們必須尋求一家擁有豐厚造車經驗的海外車企開展合作項目。
終於,80年代末,在多方溝通下,「貴航」找到了此前同為飛機製造商的日本富士重工(現名:株式會社SUBARU)商談合作,最終將引入車型鎖定在了斯巴魯的微型車——REX。
很快,「貴航」購買了斯巴魯REX車型的裝配技術(並不是合資生產)。為此,「貴航」方面耗資巨大,希望能夠換來一個滿意的結果。
在進入國內汽車市場之後,斯巴魯REX由於長相小巧、造型可愛被命名為了:雲雀,定位微型轎車。貴航汽車整個企業的名稱也更名為了「貴州雲雀汽車」。
實際上,「貴航」向富士重工支付了一筆名為「技術轉讓」的費用,基本上你可以將其理解為是購買大量斯巴魯REX車型的零部件,拿到國內進行組裝生產後投放市場。當然,這對於毫無造車經驗的「貴航」來講依舊是困難重重。
以前人們總說,最早一批車型的質量好。沒錯,品牌誕生初期,貴州雲雀用零件組裝的方式將斯巴魯REX化作雲雀打入微型車市場,早期反響熱烈。
當年貴州省政府看到家鄉品牌準備大力發展汽車產業,自然樂得合不攏嘴,希望可以和貴州雲雀汽車商討:是否能夠拿出一部分車型投入到省內的計程車產業的建設中去。
放在今天來看,這對車企來說是個鞏固車型影響力的好事,但當時貴州雲雀卻認為這無助於積累資金,以拒絕收場,雙方尷尬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