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的後腦勺和圓鼓的後腦勺,你認為哪個更好看呢?現在年輕一輩,普遍覺得圓鼓的頭型更養眼睛,不信你看,神仙姐姐劉亦菲不就是圓頭嗎?束起馬尾,活力滿滿,賞心悅目,放下秀髮,更是仙氣十足~
但是老一輩可不認為圓頭好看,相反他們認為扁頭的孩子更好看而且長大以後會更聰明。在孩子出生後,長輩一般都會給寶寶睡枕頭,以此來睡出「扁頭」。雖說,頭型如何主要由遺傳決定,但後天的睡姿著實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我們現在看到扁平的後腦勺大多數是被「睡出來」的!
拋開顏值問題不談,這畢竟是兩代人審美的差異。但是「睡扁頭」對孩子真的好嗎?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聊一聊。
1、容易造成「扁頭症候群」
科學研究發現,很多被家長要求睡扁頭的嬰幼兒,通常會患上"扁頭症候群"。
扁頭症候群會影響到嬰幼兒的外觀形象,使其長大後後腦勺呈扁平狀,五官也不如圓頭的人立體。此外,還容易導致嬰幼兒視神經、頭部兩側肌肉組織發育不均衡,精神發育相對遲緩等。
2、導致嬰幼兒頸椎變形,影響骨骼發育
寶寶在3個月大之前,頸椎還未發育完全,睡扁頭會影響到其骨骼的發育,導致頸椎、脊柱發生變形。即使在3個月後,也不能保證寶寶的頸椎、脊柱完全成型。因此,建議不要給小於3個月的寶寶使用枕頭,3個月之後也要慎用,最好是在寶寶1歲之後再使用枕頭。
3、有窒息風險
給小寶寶睡扁頭勢必會用到枕頭,而若是枕頭的高度、軟硬度不合適,對寶寶來說會有一定的窒息風險。因為寶寶睡覺時,姿勢是千奇百怪的,頭部容易陷進枕頭中,從而導致窒息。
雖說不提倡「睡扁頭」,但合理地給寶寶使用枕頭確實會提升寶寶的睡眠質量,讓寶寶睡的更舒服。在給寶寶選用枕頭時,也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才能讓寶寶睡得舒適、睡得安心。
1、注意枕頭形狀、高度
現在市面上有嬰幼兒專用的枕頭,外觀設計更貼近寶寶的頭部、頸部曲線。家長如果要給寶寶使用枕頭的話,不妨購買嬰幼兒專用的嬰兒枕。
給寶寶睡的枕頭,高度一定要注意。1-3歲的寶寶,建議枕頭高度不超過3cm;;3—6歲的寶寶,建議枕頭高度不超過5cm。因為,枕頭若是太高,容易對寶寶的頸椎發育造成不良影響,也會增大窒息風險。
2. 注意枕頭軟硬度、尺寸
有些家長覺得軟枕頭更舒服,也不會對寶寶的頭型發育造成影響,於是給孩子使用鬆軟厚實的枕頭,這也是不正確的。
太軟的枕頭,寶寶頭部容易陷進去,有窒息的風險,而且太軟的枕頭沒有支撐作用,相當於寶寶沒有使用枕頭;太硬的枕頭不具備彈性,寶寶枕著也不舒服。
給寶寶的枕頭,軟硬度、大小合適的就好。家長選購時,可以用手壓一下,感覺有支撐效果,手離開後,枕頭回彈又比較好的,是適合的寶寶枕頭。
3.觀察使用效果,逐漸使用
寶寶剛開始使用枕頭可能會不適應,家長可以在寶寶白天睡覺的時,給寶寶使用枕頭。觀察寶寶的反應,幫助寶寶逐漸適應,及時發現潛在風險。
4.枕頭要定期消毒、清洗
寶寶睡覺時出汗多,口水也較多,有時還會有吐奶的情況,容易導致枕頭滋生細菌。因此,家長一定要定期給寶寶的枕頭清洗、晾曬消毒,避免寶寶感染病菌而引發呼吸道症狀和過敏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