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秋敗茄子似毒藥,秋敗絲瓜勝良藥」,是什麼意思?

2020-12-11 鄉間老農民MP

在農村瓜果蔬菜什麼的特別的多,農村很多戶人家,他們家裡都開墾有地,然後種植一些瓜果蔬菜什麼的。在這些疏蔬菜中最常見的兩種蔬菜就是茄子和絲瓜,茄子和絲瓜都能用來炒菜,味道也非常不錯,而且絲瓜的瓜瓤處理一下還能用來做刷鍋的東西。所以說家裡如果種有這兩種作物的話,那真的是太好了。

現在的天慢慢要開始涼了,已經出了三伏了,絲瓜和茄子卻長得還非常茂盛,它們還能一直長下去,到深秋還能看到這兩種蔬菜。

不過這兩種作物在農村長到深秋的時候就有很大區別了,一種就是被人們看作是毒藥,另一種就被人們看作是良藥,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秋敗茄子似毒藥」,這句話能夠傳到今天也是有它的道理在的。茄子能長很長時間,從四五月種植下去,一直能長到十月份。在夏天的時候,茄子還是非常嫩的,在這個時候用茄子炒菜吃,那味道真的是非常美味了。小編在夏天的時候最喜歡吃茄子了,尤其是把新鮮的茄子做成茄子煲,配上米飯小編可以吃上一大碗米飯。

但是到深秋,那個時候長出來的茄子就不太好了,有點老,吃起來還特別苦。最重要的是深秋降霜後的茄子不光味道不好,而且還含有很高的龍葵鹼素,這個物質對身體有很不好的影響。所以說,「秋敗茄子似毒藥」這句話也沒什麼錯誤。

不過,絲瓜在入秋以後就非常好了,天氣越涼快,它結得越多!有時候一不關注,絲瓜藤上就能結特別多的絲瓜,這個時候就要及時把那些有點老了的絲瓜摘下來。絲瓜的營養非常豐富,尤其是在深秋後結成的絲瓜味道要比在夏天結成的絲瓜要好得多,吃起來特別甜,而且對清熱潤肺等有一定的作用。

在上面也說過絲瓜的瓜瓤可以處理一下後洗碗用,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深秋以後的絲瓜的瓜瓤還能用來做鞋墊,可以說絲瓜在深秋的時候真的是寶貝了。

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一輩一輩人經驗的總結,很多人都覺得農村的那些俗語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不過,這些俗語能傳這麼多年,也就證明這些道理是有它的道理在的。你們對於這句話,還有什麼想說的嗎?快到評論區討論一下吧!

相關焦點

  • 老人常說:秋敗茄子似毒藥,秋天的茄子真的不能吃嗎?
    在朋友圈裡看到朋友有發「秋敗茄子似毒藥」,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吃,那麼秋天的茄子到底可以吃嗎?茄子,古時叫落蘇、崑崙瓜、草鱉甲等。落蘇是古語,亦稱酪酥,茄子味道似酪酥,因味得名落蘇。諺語「秋敗茄子似毒藥」,立秋後茄子真有毒?立秋後天氣漸漸轉涼,這之後生長的茄子顏色會更深,口感也會變老,味道遠不如夏天結的茄子。
  • 農村老人常說,虎到中堂,家敗人亡,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我國是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傳統農業國家,很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在流傳,直到現在農村的很多地方很多人還能時不時的說出來幾句,這些俗語和老話很多是農民在千百年以來總結出的生活經驗是智慧的結晶,經驗的總結,所以今天小編議案和大夥說的是,農村老人常說, 虎到中堂, 家敗人亡, 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老人說「茄子要栽闊,辣椒要栽窩」,是什麼意思?
    茄子,辣椒,是農村人一直吃,也是最喜歡吃的蔬菜,幾乎每家都會種植。如果是有種植經驗的,辣椒和茄子都可以種植的很好,而沒有經驗的,往往需要種植很多次才會有經驗,所以他們有時間為了省事省力,就會去請教老年人,他們就說出了這兩句話:「茄子要栽闊,辣椒要栽窩」,那麼這句話有什麼含義,科學嗎?
  • 農村老人說茄子要栽闊,辣椒要栽窩,是什麼意思?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長期的農事操作中,勞動人民總結出了很多的農諺,如"黃瓜露坨,茄子沒脖","茄子要栽闊,辣椒要栽窩"等等。這些農諺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實用性,對於農業生產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我們就來說說"茄子要栽闊,辣椒要栽窩"是什麼意思哈。
  • 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長大成精」是什麼意思?
    那麼,歡迎圍觀,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答案,意思是,農村老人常常會說,要是土狗被養了十年,那麼這隻土狗肯定是長成精了。而農村養的土狗,個人是特別喜歡的,在農村老家也一直都有養土狗。土狗的智商,可不比那些寵物狗笨哦。土狗會越養越聰明,也就會越來越成精。這所謂的土狗養十年,必定成精。主要是說這土狗長年累月的和人類生活在一起,人類的一舉一動它都了如指掌了。
  • 農村老人常說 「七不出門,八不歸」,到底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居住在大城市的人,一定很少了解農村人的生活,其實在農村生活的老年人,在日常的活動當中也是非常有趣的。他們對待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非常有講究,一些風俗忌諱已經在他們的心目中形成了固有的行為準則。
  • 在農村,老人說:「家裡有三,家敗人散」,啥意思?有道理嗎
    每當農閒之際,老人們也會聚在一起聊聊家常,談談農作物的長勢,沒事做的時候也會相約幾個好友一起到河邊捕捕魚,筆者每次回村,最喜歡和村裡的長輩聊天,有時候也能學到不少俗語老話,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分享老人說過的話,那就是「家裡有三,家敗人散」,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在農村,老人常說,「會說說都是,不會說無理」,什麼意思?
    在農村淳樸的民風,優美的環境,濃厚的人情都讓人深深留戀,記得在農村村子東邊有一條河,放暑假的時候,每天釣魚是最快樂的時光,還有兒時的玩伴每天在一起玩耍,每天玩耍一天後,回到村子裡就會看到一群老人圍在一起聊天,在聽老人們聊天時,也常常聽到老人們說些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可謂是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農村老人常說「隔山兄弟」「隔水兄弟」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經常說「隔山兄弟」「隔水兄弟」是什麼意思?這是古代人用形象的語言描述同父異母兄弟姐妹和異父同母兄弟姐妹之間的親緣關係。古人把常見的山與水自然現象來形象地描述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關係。把「山」比作父親,把「水」比作母親,如「父恩如山,母愛如水」,山之重量,水(海)之深度,來形象地表述父母的恩重如山,愛深似水。因此,在古代社會上就流傳著「隔山兄弟」和「隔水兄弟」的說法。~~「隔山兄弟」,是指同母異父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關係。
  • 農村老人常說夏甲子和秋甲子,這是什麼意思呢?對農事有什麼影響
    說到立夏和立秋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但是說「夏甲子」和「秋甲子」肯定很多人都會覺得一臉懵,也有很多人是第一次聽說,那麼什麼是夏甲子和秋甲子呢?關於甲子雨有一首詞,這首詞出自唐朝張鷟《朝野僉載》的詩中,春甲子雨赤地千裡,夏甲子雨撐船入市,秋甲子雨禾生兩耳,冬甲子雨牛羊凍死。那麼哪一天是甲子呢?在夏甲子時下雨為什麼會有撐船入市的現象,在秋甲子下雨時為什麼又會禾生兩耳呢?
  • 農村老人常說粗茶淡飯,粗茶指的是什麼?
    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有時候老人家的言語很有道理,畢竟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的米還多。特別是在農村的老人,即使生活很樸素,粗茶淡飯,但依然過好每一天,還有些老人不斷追求老有所樂,在平凡中活出不平凡的樣子。
  • 在農村,老人常說「楝樹暴蕊人訴苦,楝樹開花人不見」,啥意思?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來形容農村春天到來時的美景再合適不過,農村的生活也始終是人們安居嚮往的地方,除了農村那濃厚的人情味讓人懷念外,更重要的是農村那清新的空氣和優美的環境,農村的生活不比城市的車水馬龍,水泥高樓,在農村更多的是花草樹木。
  • 農村老人常說的三大寶,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我爺爺活著的時候,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人生三大寶:醜媳、薄地、爛棉襖。當時還小,也不懂什麼意思。回想爺爺的一生,一個目不認丁的山裡農民,卻在50多年前培養出了父親和小姑這樣的大學生。如今爺爺去世也有3、4年了,仔細的回想爺爺的這句話,也悟出了一些人生的道理。
  •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人就如行走在鄉間的百科全書一樣,能說出各種各樣看似毫無科學依據,實際上蘊含無窮道理的民俗民語,比如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啥意思?今年是什麼秋?
    立秋什麼時候到來?人們都說「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什麼意思?立秋就是秋天的開始,今年的立秋是8月7日到來,但是為何人們有說「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立秋還分和母秋嗎?越是炎熱天氣,我們就越希望那種秋高氣爽的天氣到來。而立秋其實也是分公和母的,所謂公立秋就是立秋到來的時候是處於一天中的上午階段;而母立秋就是立秋當天的下午階段。
  • 農村老人常說:「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什麼意思?農村科技落後,很多事物的規律不能去通過一個定律去定義,然後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讀著順口,對照工整的俗語,雖然有的俗語聽著粗俗、不雅,但是經過推敲和專研以後,那就是另一種科學。
  • 農村老人常說:「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是什麼意思?
    每年驚蟄到來都會伴隨著春雷,我們常聽到一句老話「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這句話代表著什麼意思?它說的有道理嗎?我們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節氣命名也很影響,驚蟄顧名思義就是驚醒蟄伏在凍土中的昆蟲。按照我國歷來流傳的數九歌而言,驚蟄時期依然是我國數九中的九九階段。雖然三九四九凍死狗的寒冷天氣已經過去,但是往往在氣象前面到了九九天的階段裡,天氣依然會寒冷一小段時間。
  • 農村老人:「竹子開花,戶破家敗」,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竹子在很多地區很常見,基本上南方農村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都會栽叢竹子,因為它在農村稱得上是一種耗材,它被用於編制日常用具。在人們印象中,竹子四季常青,但很少見它開花。確實,竹子不常不開花。因此,竹子不常開花也屬正常,反倒是如果看到竹子開花卻屬異常情況。通常來說,開過花的竹子,其最終的結局將是走向衰敗和枯亡。村裡老人認為,竹子開花屬不吉之象,誰家的竹子若是開花了,可能會造成戶破家敗。
  • 農村宅邊種樹有講究,俗語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俗語中流傳著許多農諺,指導農事,憑藉的是經驗積累。另外,有許多俗語涉及家庭生活,比如吃穿住行、神態外貌等,還有許多房屋建設的,關於房前屋後種樹的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說的就是農村宅邊栽樹的一句俗語,下面,我們來聊聊它的意思吧。
  • 在農村,老人常說「不怕青龍萬丈高,就怕白虎抬頭望」,啥意思?
    現在看來,確實不得不佩服當時農村勞動人民的智慧之聰,竟然能將一個微小的生活規律濃縮成一兩句言簡意賅的話語,卻萬分形象。有關天氣預測的,有關人情世故的,有關生活經驗的,但讓小編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小時候常聽爺爺嘮叨的「不怕青龍萬丈高,就怕白虎抬頭望」,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在解釋這兩句話之前,先給大家普及一下一個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