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起農牧區孩子的「多彩夢」

2020-07-30 光明網
託起農牧區孩子的「多彩夢」

西寧市總寨逸夫小學腰鼓社團。

託起農牧區孩子的「多彩夢」

祁連縣第二小學舞蹈社團。

託起農牧區孩子的「多彩夢」

鄉村學校少年宮足球社團。

託起農牧區孩子的「多彩夢」

烏蘭縣第二中學馬頭琴社團。 省文明辦供圖

本報記者 魏 爽

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想像,拿起五彩畫筆,繪出一幅幅斑斕的畫卷;聚精會神下筆,書寫出一張張工整有力的書法;伴著音樂,跳起歡快的舞蹈;一雙雙小手揮舞著剪刀,發揮奇趣的想像力,手中的紅紙漸漸呈現出形態各異的精美花樣……行走在青海大地,這是鄉村學校少年宮裡隨處可見的一幕,這裡是孩子們興趣培養的中心、社會實踐的舞臺,是他們的「快樂大本營」。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不僅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幸福,也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穩定。為了豐富青海各地農牧區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為孩子們搭建多彩的夢想橋梁,「十三五」規劃期間,在中央文明辦、財政部、教育部及省財政廳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文明辦系統緊緊圍繞推進農牧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改善農牧區中小學生課外活動陣地,豐富農牧區學生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農牧區青少年綜合素質的重要任務,強化舉措、大力推進,高質量完成了全省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建設管理實施工作,為農牧區未成人放飛夢想插上了七彩雙翼,為培育時代新人搭建了最美舞臺,受到了師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和高度讚譽。五年來,全省共投入資金7384萬元,建成鄉村學校少年宮236所,覆蓋全省8個市州,受益未成年人近20萬人,全面完成了到2020年全省國定貧困縣鄉鎮全覆蓋及90%以上的鄉鎮都有1所鄉村學校少年宮的目標任務。

讓每個孩子擁抱美好與陽光

「我希望可以用繪畫來報答祖國、感恩祖國,爭做新時代好少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第一完全小學學生戴愷說。2019年7月,都蘭縣舉辦鄉村少年宮現場觀摩交流會。都蘭縣第一完全小學、第二中學、第三完全小學、宗加鎮第一完全小學、巴隆河東小學的5所鄉村少年宮集中展示了異彩紛呈的字畫、書法、手工藝品等。當天的文藝表演既有樂器演奏、民族舞、現代舞,又有課本劇、啦啦操等,精彩的表演,展示了都蘭縣鄉村少年宮孩子們良好的藝術修養和精神面貌。

少年宮是青少年活動場所,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陣地,曾經只是城裡孩子「專利」的少年宮,如今也成了農牧區孩子的成長樂園。「十三五」規劃期間,隨著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的推進,根據中央文明辦要求,我省逐步調整資金投入方向,重點向國貧縣的寄宿制學校、民族學校、留守兒童集中學校傾斜,把項目建在迫切需要的地方。在中央投入的帶動下,我省克服財政比較困難,民生領域支出缺口較大的情況,從2017年起安排專項資金啟動自建項目,加快了全省鄉村學校少年宮擴面工作,全面完成了中央確定的到2020年全省國定貧困縣鄉鎮全覆蓋及90%以上的鄉鎮都有1所鄉村學校少年宮的目標任務。

鄉村學校少年宮,為孩子的夢想插上了翅膀。目前,全省各項目學校立足本校,因地制宜地開設了涵蓋德育、文藝、體育、科普、手工等多個門類的活動課程,各學校少年宮活動興趣小組都在20個以上,並且學生參與率普遍在85%以上。同時,省文明辦還指導各地充分挖掘當地健康向上、適合未成年人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開設了藏族唐卡、玉雕、土族盤繡、藏族鍋莊舞、撒拉族歌舞、土族安昭舞、回族宴席曲等未成年人便於參與、樂於參與的特色活動項目,不但豐富了少年宮活動內容,促進了未成年人全面發展,還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和傳承了當地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這些活動不僅極大地豐富了農牧區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而且起到了以讀養德、以樂促智、以技促能的作用。

讓少年宮煥發更大活力

互助土族自治縣的城東小學少年宮每周五下午開放,操場上,籃球操、桌球、民族舞等活動各展風採;活動室內,有的正認真寫字、繪畫、下象棋、拼魔方,有的正唱秦腔、跳拉丁、拉二胡、吹葫蘆絲,熱鬧非凡。校長董維泰說:「學校建了少年宮,進一步縮小了與城市小學的差距。鄉村學校少年宮不僅給孩子們一個活動的場地,更成為在農村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的平臺,無論是思想道德教育還是興趣愛好培養,都可能讓孩子們受益一生。」

既要建得好,更要管得好。為有效保障鄉村學校少年宮日常運轉和活動有序開展,我省制定了《青海省「十三五」時期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規劃實施方案》《青海省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實施辦法》等制度文件,編制了全省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庫。各市州、區縣從選定學校到配備設施,從抓好項目建設到項目運行管理,從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到開展活動,實現了安排部署到位、督促檢查到位。各項目學校立足學校實際,制定了《鄉村少年宮主任工作職責》《鄉村少年宮特色班教學常規管理》《外聘教師暫行規定製度》等鄉村學校少年宮規範運行制度,明確了活動的組織實施流程,規範了活動程序、內容和標準,確保了項目規範化運行。

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實施以來,項目的知名度日益提高,項目的社會效益日益凸顯,特別是在我省條件艱苦的基層農牧區鄉鎮,少年宮以鮮明的政治導向、明確的服務理念、接地氣的日常活動、成熟的運轉模式,發揮出了顯著的「虹吸」效應和「槓桿」作用。圍繞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吸引整合了教育、文化、體育、團委、婦聯、關工委等部門的各種資源,同時,也撬動了項目學校既有資源,實現了一個項目盤活一個學校、甚至一個區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陣地資源的目標。

讓每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粗粗的麻花辮,清澈明亮的黑眼睛,一張愛笑的臉上透著紅撲撲的高原紅,今年11歲的更松文毛是雜多縣第一民族完全小學四年級的學生。自從參加了少年宮的藏文書法班,更松文毛變得自信開朗起來,也勇於跟同學老師一起溝通交流了。該校充分發揮學校現有專業教師的作用,輔導老師每周利用課內與課餘時間對孩子們進行專業特長輔導訓練,重點開展了繪畫、書法、足球、籃球、格薩爾藏戲等,使農牧區的孩子們與城市的孩子一樣課餘時間學得一技之長。

西寧市城中區華羅庚實驗學校西寧分校,生源多半來自周邊農村家庭和進城務工人員家庭,如何為留守兒童提供關懷,更多地惠及留守兒童,成為了該校少年宮的主要建設方向。除了通過體藝類項目豐富少年兒童的校內外生活,學校還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形成實踐基地,通過參加社會公益勞動、社會實踐鍛鍊,對青少年進行勞動技能培訓,培養自立、自強的品格和艱苦奮鬥的精神,提高交往、合作和服務的社會能力,為農村未成年人開展實踐活動、提高綜合素質創造了有利條件。

鄉村學校少年宮能不能收到成效,關鍵看是否真正把活動組織開展好。鄉村學校少年宮已成為我省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重要載體。按照「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建設目標,各項目學校因地制宜挖掘特色文化資源,打造少年宮特色品牌。將本土文化、鄉土文化、民間文化、地方戲劇、民間絕活、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轉化為鄉村學校少年宮的課堂和教育資源,豐富教學資源,廣泛開展適合未成年人「口味」的活動項目,讓農牧區未成年人玩有去處、學有所獲,並在集體活動中培養興趣特長,享受充實快樂的課餘生活,促進身心健康。

春風化雨潤幼苗,只待大樹參天時。鄉村學校少年宮,讓同一片藍天下的農村牧區孩子擁有了與城市孩子一樣的精彩童年,在成長的道路上添加了一道鮮豔的底色,真正託起了農牧區孩子的「多彩夢」。

相關焦點

  • 34年堅守農牧區教育高地——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
    在她的耕耘下,一個個馬背上的孩子點燃希望,奔向遠方的地平線。——題記20歲,是徐桂英人生的重要分水嶺。此前,做一名園丁是她的夢想;此後,做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成了她一生的精神坐標,一輩子的精神守望。自1986年入職以來,烏魯木齊縣第一中學教師徐桂英在邊疆農牧區書寫了無悔青春,實現了人生價值。
  • 秘魯兒童漢語班:漢語啟蒙教育託起孩子的中國夢
    秘魯兒童漢語班:漢語啟蒙教育託起孩子的中國夢   育華語言中心創辦人餘麗嫦介紹說,語言中心最初只開設成人漢語班,有的學員很想帶孩子一起來學漢語,「兒童漢語興趣班」由此創設,一開辦就「出人意料地來了近20個孩子」。如今,這個周六「兒童漢語興趣班」已走過6個春秋。  兒童既容易對神秘的方塊字充滿興趣,也容易因遇到困難而對漢語學習失去興趣。
  • 童畫裡的中國夢!「我的夢,託起中國夢」兒童繪畫大賽在南京秦淮區落幕
    現代快報訊(記者 江楠 文/攝)把病毒全都裝進罐子裡,然後投入膠囊把他們全部消滅;一隻仙鶴張開翅膀,託著火箭扶搖而上……8月29日,在南京秦淮區紅花街道舉辦的「我的夢,託起中國夢」兒童繪畫大賽上,一幅幅充滿想像力的童畫令人大開眼界。活動中,還有一些小朋友在家長的陪同下支起了義賣攤位,體會了一次賺錢的艱辛。
  • 「民宿+」託起寧夏鄉村振興夢
    「民宿+」託起寧夏鄉村振興夢 2020-06-19 17:43:51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寧夏吳忠6月19日電 題:「民宿+」託起寧夏鄉村振興夢  楊迪 石羽佳  近年來,鄉村民宿呈現井噴式增長態勢,2020年,中國鄉村民宿消費金額預計將達363億元(人民幣,下同)。而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柳泉鄉永新村,村民們正以「民宿+」促進鄉村旅遊轉型升級,託起他們的「鄉村振興夢」。
  • 山村教師,託起大山深處的夢
    原標題:託起大山深處的夢 原標題:託起大山深處的夢——河南省輝縣市山村教師群體掠影 川中幼兒園園長張青娥: 用教育為生命療傷 把農村文化種進孩子心裡 「山裡的孩子需要我,需要教育……我得好好活著,活好每一天。」
  • 34年堅守農牧區教育高地——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第一中學教師 徐桂英
    從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到讓農牧區孩子共享教育均衡發展陽光雨露;從點燃學生心中的一把火、點亮遠處的一束光,到讓「高遠的志向、高昂的志氣、高雅的志趣」成為引領學生一生的精神力量;從床邊案頭總有本研究教育的書,到點滴浸潤、潛移默化,切斷貧困代際傳遞,讓耕讀傳家成為最好的家風……她像一把打開少年夢、成才夢、強國夢的金鑰匙,讓農牧區的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 科技託起強國夢!梅裡斯舉辦中小學校主題演講比賽
    科技託起強國夢!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2月11日,全區中小學校「科技託起強國夢
  • 第四小學舉行中華魂「科技託起強國夢」主題演講比賽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紮實有效開展中華魂「科技託起強國夢」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理想、練就過硬本領、勇於創新創造,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9月18日上午第四小學舉行了中華魂「科技託起強國夢」主題演講比賽。
  • 三卡鄉中心校舉行中華魂「科技託起強國夢」主題演講比賽活動
    為紮實有效開展中華魂「科技託起強國夢」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理想、練就過硬本領、勇於創新創造,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增強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在臨近期末的緊張學習之餘,12月15日,三卡鄉中心校舉行了中華魂「科技託起強國夢」主題演講比賽活動。
  • 勞動託起「中國夢」
    深刻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重要講話精神和勞動教育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準確把握勞動教育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以勞動託起「中國夢」,擘畫新時代教育藍圖,對於提高青少年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
  • 防城港丨小小籤約手冊,託起貧困群眾健康夢
    防城港丨小小籤約手冊,託起貧困群眾健康夢 2020-11-17 18:5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玉屏人的「健康夢」靠什麼託起?
    玉屏:醫療衛生事業持續發展 託起全民「健康夢」 田坪鎮中心衛生院即玉屏第二人民醫院,距離縣城29公裡,服務群眾8萬多人,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公共衛生及健康扶貧為一體的綜合性標準化鄉鎮衛生院
  • 「基層關工」綏濱農場有限公司幼兒園開展「科技託起強國夢」科學...
    9月28日上午,綏濱農場有限公司幼兒園聯合關工委開展了「科技託起強國夢」科學實驗比賽活動。通過一系列實驗讓孩子動手操作的同時多動思考,激發孩子們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同期:中三班郭依林:我特別喜歡科學小實驗,它給我帶來了樂趣,讓我充滿了智慧,長大以後我要用科學知識為祖國做貢獻同期:中一班尚家萱:今天我們小朋友做了許多科學小實驗,學會了很多知識,我們應該從小愛科學,我長大以後要當一名科學家。
  • ...主題教育—「科技託起強國夢」全縣中小學生讀書活動演講比賽舉行
    【文明實踐在行動】「中華魂」主題教育—「科技託起強國夢」全縣中小學生讀書活動演講比賽舉行 2020-12-18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託起強國夢!武隆區「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演講比賽成功舉辦
    {"title":"科技託起強國夢!wulongxinwen/2020-12-10/3398083.html", "image":"",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id":"3398083", "classid":"932"} 科技託起強國夢
  • 夢一雙翅膀,託起人生命運的精彩華章
    讓夢的翅膀放飛人生的孤傲悲涼!圖片來源網絡夢一幅藍圖,畫盡人生命運不屈不撓的精彩!夢一力臂膀,託起人生命運憧憬無限的希望!夢一足腳步,踏盡人生命運澎湃激昂的豪放!夢一雙翅膀,放飛人生命運搏擊長空的崛起!
  • 西塞山區舉辦「科技託起強國夢」演講比賽
    11月20日,在西塞山區文化服務中心多功能會議室裡,由區文明辦、區關工委聯合主辦,區教育局關工委承辦的「科技託起強國夢」演講比賽在這裡精彩開講。38名選手參加演講比賽,其中小學組15名、初中組10名、青年組13名。
  • 用辛勤勞動託起中國夢
    與會的我省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紛紛表示,總書記的講話充分肯定了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主人翁地位,是對廣大勞動者的莫大鼓舞和鞭策,激勵大家通過辛勤勞動託起偉大的中國夢。愛崗敬業,弘揚勞模精神「幸福、自豪、激動!」
  • 青海百萬人口受益農牧區飲水安全工程(圖)
    圖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金灘鄉金灘村村民家裡接進的自來水。 海晏縣環境保護和林業水利局局長王進忠介紹,截至「十二五」末,海晏縣累計投入5803.52萬元,實施農牧區飲水安全工程32項,供水到戶2050戶,受益人口2.23萬人36萬頭只牲畜。王進忠說,「十二五」期間,全縣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飲水安全率達到85%,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基本解決了海晏縣農牧區的飲水安全問題。
  • 四川獨臂女孩高考625分,汶川地震失去右手,「一手」託起高考夢
    自己也因為大地震永遠的失去了自己的右臂,當時的李欣雨才只有7歲,這對於一個幾歲的孩子來說將是一個毀滅打擊。終於還是讓朱家青找到了李欣雨,兩個人見了面之後,朱家青覺得幫助這個可憐的孩子。當即就覺得要資助李欣雨上學直到大學畢業,這讓李欣雨非常的感動,當時還是一直說不接受。但是在老人的強烈要求下還是接受了,但是因為有了朱家青的幫助,李欣雨的生活得到了改觀。